方牧野一招斩杀赵宣素,最高兴的莫过于老剑神李淳罡了。
他虽早知方牧野在武道一途上已然超过了自己,却未曾想过对方在剑道上竟也有着这般渊深造诣,实不下于自己,一时见猎心喜,于是时常拉着方牧野论剑,兴起之时,还会过上几手,比划一番。
两人过招之时虽未尽全力,然而毕竟是两位陆地剑仙论道,难免引发天地异象,大海之上,时不时风起云涌,卷起千尺浪,恍如末日。
便这般又经过了数日的大海航行,方牧野一行人终于远远望见了前方陆地上武帝城巍峨的外城墙。
徐凤年立在船头,沉声道:“这一路行程,终于到了终点。”
李淳罡感慨道:“是啊,这就是武帝城。”
老剑神眼神中露出几分追忆之色,感慨道:“以前,这座城可不是叫做武帝城的。”
方牧野问道:“前辈,那它原本叫什么名字?”
“临观城。”
李淳罡缓缓说着:“它本是春秋时东越一位皇族的藩城,名字取自几千年前张圣人游历东海时诗篇中的一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后来起始无名小辈的王仙芝在江湖上一战再战,被东越皇族器重,纳作女婿,想借王仙芝的无敌武力,兴兵叛乱篡国,结果却是失败了,之后被大军围城,那皇族在城头当着六万甲士自尽,希望以一人死抵去全城罪,可惜东越皇帝仍是不愿放过,当然不是说要诛九族,毕竟若是如此,杀着杀着不就杀到皇帝老儿自己一家头上了?但屠城却是必不可免的。”
说到这里,李淳罡停了下来,徐凤年急忙追问道:“后来呢?这城被屠了吗?”
“自然是没有。”
李淳罡摇了摇头,继续说道:“恰好那时王仙芝与我大战后归来,也不与皇帝废话半句,直接从城外杀到城下,将城主尸体送回城内,再从城内杀到城外,如此来来回回杀了三趟,最后一次,杀到了离东越皇帝王帐才三十步之遥,杀得世代作为东越禁卫军的东越剑池精英死绝,王仙芝以一人之力逼迫皇帝订立城下誓约,这才造就了那个春秋时在东越独立鳌头的武帝城。”
这件事情虽然不算是什么江湖秘闻,但毕竟年头已久,船上除了老剑神之外,也就岁数大些的魏叔阳知晓。
众人听着李淳罡缓缓道来,仿佛看到了王仙芝当年的无敌风采。
徐凤年指着武帝城城墙上闪光的地方问道:“那上面是什么?”
李淳罡回答道:“这是数十年来,无数江湖高手登城求战,无人能战胜王仙芝,这城墙之上,便是败者留下的兵刃。”
“老黄的剑匣就在那。”徐凤年目光悠悠,仿佛看到了那个熟悉的物件,又仿佛看到了那个经脉俱断,盘坐于城头,头望北,死而不倒的身影。
大船临岸之时,青鸟上前禀告道:“世子,下船后,大约行进一盏茶的工夫,便能进城。”
徐凤年收敛思绪,说道:“不走那边。”
青鸟不解问道:“那该怎么走?”
“绕路,走西门!”徐凤年声音里透着一股坚定。
方牧野佯装问道:“老黄当初也是走的西门吗?”
徐凤年点点头:“老黄就是从西边进的城。”
方牧野朗声道:“好,那我们就走老黄走过的路。”
不多时,大船驶入码头,凤字营士卒悉数留在船上,其他人则是下了船,往西门绕去。
众人来到巍峨城门之前,便见入城之人熙熙攘攘,多为江湖人士,不是虎背熊腰铁臂虬筋,便是卓尔不群,身佩神兵利器,个个都是高人风度。
徐凤年好奇问道:“这城门无人把守吗?”
魏叔阳回道:“武帝城向来城门敞开,没有护城之军。”
众人皆是暗暗点头,是啊,有那越老越通玄,真正无敌于天下的王仙芝在,又何须大军镇守,又有哪个胆敢在此放肆。
除了李淳罡之外,其余人皆是第一次踏足武帝城,饶是见惯江湖风雨的舒羞和魏叔阳,由城外走入城门洞中的阴影里时,心中仍是觉得沉重非凡。
天下城池无数,百年以来,二十年一次武评,唯有这座城门,几乎走进走出过所有的十大高手,当今立于武道鳌头的风流人物,倒骑毛驴拎桃花枝的新剑神邓太阿走过,青衣官子曹长卿走过,他们都与此时身边的江湖人士一样,要穿过这道城门,沿着中轴上的主道,去面对那座内城城头。
那里有个姓王的怪物,自称天下第二,屹立不倒。
入了城,众人沿着主城道径直前行,到了那座主城楼的城墙前。
李淳罡伸手指去:“那边就是登上武帝城墙的入口了。”
众人循着看去,但见在李淳罡手指的那个方向,或坐或立着六位武夫,各个煞气腾腾,一副生人勿近的姿态。
方牧野望了一下那六人的气机,说道:“这六人全都接近一品境界,在江湖上也算是好手了。”
“武帝城有十二武奴,都是败给王仙芝之后,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留下来替他守城的昔日江湖顶尖高手,其中剑客四名,刀客三名,枪法宗师一名,拳法宗师两名,琴师一人,棋士一位。”魏叔阳轻声说着北凉王府收集来的情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凤年瞧着那看过来的六人,问道:“这些就是?”
“对。”魏叔阳点点头,语气中带上了一丝疑惑:“按理说,这十二武奴应该镇守五楼啊,要一层一层地打到楼顶,才能有资格挑战王仙芝,怎么现下都在这儿了?改规矩了?”
徐凤年皱了皱眉,低声道:“他们在看我。”
方牧野微微一笑:“如今天下还有哪个不知道姓徐的你要来拿剑匣。”
徐凤年漫不经心道:“他们要拦我?”
“你以为呢?还能还你啊?”李淳罡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武帝城出动一半武奴立于城墙下,定然不会是殷勤待客的手段,而是要让你这个世子殿下知难而退。武帝城从来没有国法,只有王仙芝立下的城规,在这里,皇帝老儿王侯公卿说话都不管用。无论是谁都得按照他的规矩来,除非你拳头够硬,硬到连陆地神仙王仙芝都拿你没办法。”
徐凤年忽地笑了起来:“还好,前辈和温华你们两位的拳头足够硬。”
宁峨眉提议道:“要不咱们现在就上去,直接把剑匣抢回来。”
“不急,先跟着老黄的脚步走。”徐凤年摇了摇头,眼睛定定看向前方的小酒铺,喃喃道:“老黄跟王仙芝决战之前,就是在这儿喝了最后一碗酒。”
这老黄,还是那副熟悉的模样,还是那个不温不火的老好人啊。
喜欢穿越吧,诸天
他虽早知方牧野在武道一途上已然超过了自己,却未曾想过对方在剑道上竟也有着这般渊深造诣,实不下于自己,一时见猎心喜,于是时常拉着方牧野论剑,兴起之时,还会过上几手,比划一番。
两人过招之时虽未尽全力,然而毕竟是两位陆地剑仙论道,难免引发天地异象,大海之上,时不时风起云涌,卷起千尺浪,恍如末日。
便这般又经过了数日的大海航行,方牧野一行人终于远远望见了前方陆地上武帝城巍峨的外城墙。
徐凤年立在船头,沉声道:“这一路行程,终于到了终点。”
李淳罡感慨道:“是啊,这就是武帝城。”
老剑神眼神中露出几分追忆之色,感慨道:“以前,这座城可不是叫做武帝城的。”
方牧野问道:“前辈,那它原本叫什么名字?”
“临观城。”
李淳罡缓缓说着:“它本是春秋时东越一位皇族的藩城,名字取自几千年前张圣人游历东海时诗篇中的一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后来起始无名小辈的王仙芝在江湖上一战再战,被东越皇族器重,纳作女婿,想借王仙芝的无敌武力,兴兵叛乱篡国,结果却是失败了,之后被大军围城,那皇族在城头当着六万甲士自尽,希望以一人死抵去全城罪,可惜东越皇帝仍是不愿放过,当然不是说要诛九族,毕竟若是如此,杀着杀着不就杀到皇帝老儿自己一家头上了?但屠城却是必不可免的。”
说到这里,李淳罡停了下来,徐凤年急忙追问道:“后来呢?这城被屠了吗?”
“自然是没有。”
李淳罡摇了摇头,继续说道:“恰好那时王仙芝与我大战后归来,也不与皇帝废话半句,直接从城外杀到城下,将城主尸体送回城内,再从城内杀到城外,如此来来回回杀了三趟,最后一次,杀到了离东越皇帝王帐才三十步之遥,杀得世代作为东越禁卫军的东越剑池精英死绝,王仙芝以一人之力逼迫皇帝订立城下誓约,这才造就了那个春秋时在东越独立鳌头的武帝城。”
这件事情虽然不算是什么江湖秘闻,但毕竟年头已久,船上除了老剑神之外,也就岁数大些的魏叔阳知晓。
众人听着李淳罡缓缓道来,仿佛看到了王仙芝当年的无敌风采。
徐凤年指着武帝城城墙上闪光的地方问道:“那上面是什么?”
李淳罡回答道:“这是数十年来,无数江湖高手登城求战,无人能战胜王仙芝,这城墙之上,便是败者留下的兵刃。”
“老黄的剑匣就在那。”徐凤年目光悠悠,仿佛看到了那个熟悉的物件,又仿佛看到了那个经脉俱断,盘坐于城头,头望北,死而不倒的身影。
大船临岸之时,青鸟上前禀告道:“世子,下船后,大约行进一盏茶的工夫,便能进城。”
徐凤年收敛思绪,说道:“不走那边。”
青鸟不解问道:“那该怎么走?”
“绕路,走西门!”徐凤年声音里透着一股坚定。
方牧野佯装问道:“老黄当初也是走的西门吗?”
徐凤年点点头:“老黄就是从西边进的城。”
方牧野朗声道:“好,那我们就走老黄走过的路。”
不多时,大船驶入码头,凤字营士卒悉数留在船上,其他人则是下了船,往西门绕去。
众人来到巍峨城门之前,便见入城之人熙熙攘攘,多为江湖人士,不是虎背熊腰铁臂虬筋,便是卓尔不群,身佩神兵利器,个个都是高人风度。
徐凤年好奇问道:“这城门无人把守吗?”
魏叔阳回道:“武帝城向来城门敞开,没有护城之军。”
众人皆是暗暗点头,是啊,有那越老越通玄,真正无敌于天下的王仙芝在,又何须大军镇守,又有哪个胆敢在此放肆。
除了李淳罡之外,其余人皆是第一次踏足武帝城,饶是见惯江湖风雨的舒羞和魏叔阳,由城外走入城门洞中的阴影里时,心中仍是觉得沉重非凡。
天下城池无数,百年以来,二十年一次武评,唯有这座城门,几乎走进走出过所有的十大高手,当今立于武道鳌头的风流人物,倒骑毛驴拎桃花枝的新剑神邓太阿走过,青衣官子曹长卿走过,他们都与此时身边的江湖人士一样,要穿过这道城门,沿着中轴上的主道,去面对那座内城城头。
那里有个姓王的怪物,自称天下第二,屹立不倒。
入了城,众人沿着主城道径直前行,到了那座主城楼的城墙前。
李淳罡伸手指去:“那边就是登上武帝城墙的入口了。”
众人循着看去,但见在李淳罡手指的那个方向,或坐或立着六位武夫,各个煞气腾腾,一副生人勿近的姿态。
方牧野望了一下那六人的气机,说道:“这六人全都接近一品境界,在江湖上也算是好手了。”
“武帝城有十二武奴,都是败给王仙芝之后,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留下来替他守城的昔日江湖顶尖高手,其中剑客四名,刀客三名,枪法宗师一名,拳法宗师两名,琴师一人,棋士一位。”魏叔阳轻声说着北凉王府收集来的情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凤年瞧着那看过来的六人,问道:“这些就是?”
“对。”魏叔阳点点头,语气中带上了一丝疑惑:“按理说,这十二武奴应该镇守五楼啊,要一层一层地打到楼顶,才能有资格挑战王仙芝,怎么现下都在这儿了?改规矩了?”
徐凤年皱了皱眉,低声道:“他们在看我。”
方牧野微微一笑:“如今天下还有哪个不知道姓徐的你要来拿剑匣。”
徐凤年漫不经心道:“他们要拦我?”
“你以为呢?还能还你啊?”李淳罡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武帝城出动一半武奴立于城墙下,定然不会是殷勤待客的手段,而是要让你这个世子殿下知难而退。武帝城从来没有国法,只有王仙芝立下的城规,在这里,皇帝老儿王侯公卿说话都不管用。无论是谁都得按照他的规矩来,除非你拳头够硬,硬到连陆地神仙王仙芝都拿你没办法。”
徐凤年忽地笑了起来:“还好,前辈和温华你们两位的拳头足够硬。”
宁峨眉提议道:“要不咱们现在就上去,直接把剑匣抢回来。”
“不急,先跟着老黄的脚步走。”徐凤年摇了摇头,眼睛定定看向前方的小酒铺,喃喃道:“老黄跟王仙芝决战之前,就是在这儿喝了最后一碗酒。”
这老黄,还是那副熟悉的模样,还是那个不温不火的老好人啊。
喜欢穿越吧,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