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瞬间开花-《妻主掀桌拒接盘,宠夫逆袭两手抓》

  北境。

  冷风呼啸,刮得人脸生疼。

  山谷里不见半点绿意,只有远荡的马蹄声和赤青色的狼烟。

  几万大军压境,震慑得此处摇摇欲坠。

  挂着大乾军旗的营帐里,一派肃穆森严。

  北燕十万大军已近潼关,在关隘外虎视眈眈,随时可能会攻入大乾。

  为首的北燕将领司寇丹听闻是武学宗师,性情残暴,她所领的兵,均是虎狼之师。

  相较而言,大乾这边,的确是有些势弱了。

  有参将问,“军师,这回真打起来,我方几成胜算?”

  被问到的文弱女人头戴纶巾,看着对战沙盘,缓缓说道,“不足三成。”

  听到这个估测,现场气氛又是陷入死一般的凝滞。

  孙瑛坐在下首,看着几位上峰踌躇不前,抱拳挺身,“将军,属下愿领先锋队探路!”

  什么寇贼丹,干她丫的。

  顾真眼皮一跳,这混不吝的又逞什么能。

  她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她顾真还怕被孙盼山削呢。

  顾真点名让她坐下,“行了,再看看。”

  孙瑛脾气也犟,“顾将军,属下保证绝不打草惊蛇,还请将军允准属下率兵探路!”

  顾真头疼的看着这个大外甥女。

  “将军!有急信!”

  初萤拿着一封信,快步冲进营帐,呈到顾真面前,打破了僵局。

  顾真眼睛一亮,她乖女的信!

  打开信迅速看完,顾真面露古怪。

  “将军,怎么了?”

  “传令下去,全军拔营,退至扈庸关。”

  孙瑛差点就要跳起来了,这什么意思,不战而退?

  见众人面露不解,顾真沉声道,“此乃军令。”

  孙瑛还想争取,顾真一句话让她闭嘴,“二殿下后日便到,在扈庸关同大军汇合,这也是二殿下的意思。”

  孙瑛咬了咬牙,握拳坐了回去。

  “属下领命。”

  众人速去准备拔营事宜,军师留在帐中,问道,“将军,信中可还有提到什么?”

  也是旁敲侧击想问是什么原因。

  顾真递了信给她,神色复杂道,“北境,要下雪了。”

  军师看完信,眸中不免露出震惊之色。

  “妙,实在是妙!”

  军师不理解顾真看起来为何还是有些愁眉不展,这信中所述之法,堪称绝妙之计,“将军,若是如此,咱们的胜算,可至七成。”

  “再加上二殿下运送来的粮草,咱们的军士们能够撑过这个寒冬,胜算便可至九成啊!”

  顾真点头,“不错。”

  “属下不知,此等妙计是何人所想?若是白衣卿相,不妨招为我镇北军幕僚,属下甘愿让贤。”

  顾真眼神一喜,又缓缓摇头,连连叹息。

  “将军为何叹气?”

  顾真背起手,满脸惆怅的看向军帐外,“并非是叹气,本将军只是颇有几分感慨。”

  “感慨什么?”

  顾真握拳挡着嘴,轻咳一声。

  唇边是使劲也摁不下去的弧度。

  “军师你说,我乖女为何如此优秀,竟能想出如此惊天地泣鬼神之妙计,搞得这仗都没有我发挥的余地了,你说说,哈哈哈——”

  顾真嘴越翘越高,语气也越来越得意。

  终于流畅的一口气念出了憋在心底已久的那串话。

  “哎!真不愧是我那得了双元,受陛下亲封在翰林院任过正六品修撰,一年不到便擢升礼部侍郎兼任东阁学士,体贴又孝顺的乖女儿啊!”

  军师看着瞬间开花的顾真,嘴角微微抽搐了下。

  草率了。

  将军又开始了。

  //

  北境急报。

  九月季秋,初三日,大乾大军弃守潼关。

  燕军未动。

  初六日,大乾大军退至扈庸关扎营。

  燕军未动。

  初九日,大乾大军进一步撤退,仅二皇女李景霂带黑甲卫几千精锐及万余军士镇守扈庸关大营。

  燕军兵分三路,小将率先锋部队冲进潼关,斩获一座空城,士气大振。

  两日后,先锋燕军进一步向前至扈庸关,司寇丹留守潼关。

  五日后,燕军拔营,赶至扈庸关,成围剿之势。

  大乾朝堂一片死寂。

  无数文官痛骂以顾真为首的镇北军将领,纷纷上奏要求改换主将。

  帝不允。

  十日后,燕军围困扈庸关,大战一触即发。

  ——

  散朝后,顾凉走到宫内一处清净地,察觉到有粒石子迎面袭来,微微蹙眉,抬手截住。

  然后利落的翻上屋檐,看着身影隐没在树梢上的贺冬。

  有些无语。

  “你很闲?”

  堂堂鸾卫副指挥使,这青天白日的不去巡视,反倒来这躺树梢,“年底考校,鸾卫我会重点关注。”

  贺冬嘴角抽了抽,差点忘了这丫提出的官员例行考核已经被陛下采纳了,“我休沐半日。”

  “找我什么事?”

  “你提议的那个文书模版,有空来鸾卫司指导下。”贺冬皱眉,“凌寒那几个唉声叹气得我耳朵疼。”

  每次让她们写个报告,像是要她们命一样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半天憋不出一个响屁。

  顾凉点头,“过几日去,这几日内阁太忙。”

  贺冬支起身子,轻跃到顾凉身侧坐下,沉声问道,“北境开打了,顾姨她们也不知道怎么样,你倒是挺沉得住气。”

  顾凉斜睨她一眼,“总不能我去打。”

  贺冬枕着胳膊,仰躺着看天,揶揄道,“那倒是,就你这弱不禁风的样儿,真上了战场旁人还得分心捞你。”

  顾凉沉默的看着她。

  贺冬见她隐隐有不虞之色,讪讪的转移话题,“行了,就想问问,你最近咋考虑的,怎么突然就对慕容党动手了。”

  因着盐税一事,陛下为安抚南部百姓,已经下旨罢免了许多官员。

  虽然官职都不算大,但无一例外,都是那些旗帜鲜明追随李之仪的人。

  而那些补上来的,虽然都是经由内阁举荐的人,明面上都效忠大皇女,但她暗地里查过,貌似都跟二皇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总之,有猫腻。

  顾凉敛眸,这鸾卫果然比慕容信那些人警觉得多。

  “只是觉得,朝堂之上,只有一种声音,无趣至极。”

  贺冬笑了一声,“你倒是坦诚。”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若这些人当真为官清白、毫无污点,我纵使千方百计,也动摇不了她们的官位,能被轻易罢免的,皆是些贪污腐败的蠢蠹蛀虫,陛下亦心知肚明。”

  “我并未在审你。”

  贺冬冷抿起唇,表情严肃,“只是想提醒你,多留心些,虽然你做的谨慎,但次数多了,也会惹人起疑,眼下朝堂之人都盯着北境,慕容信若是腾出手来,恐怕会对付你。”

  贺冬嘴上说着不站任何党派立场,可这心似乎也的确是偏了一些。

  她既然注意到了,就说明已经动手将尾数清理干净了。

  不声不响的帮她收尾,这怎么不算偏心李景霂呢?

  顾凉语气平静,“何惧之有?”

  那些人安逸惯了,自信到自负,已经将大乾朝堂视作自己的囊中之物,还真一点不警觉。

  反倒给了她极大的操作空间。

  天要令其亡,必先令其狂。

  这个道理,无论何时都适用。

  可一旦事情超出掌控,或者不如她们意,以慕容党的自负心理,极其容易行差踏错。

  而在争储一事上。

  行差踏错,就是万劫不复。

  没错。

  李景霂去北境拿兵权。

  她便在朝堂之上钓鱼执法,为她扫除障碍,对症下药,架空慕容党,拉拢中立党,策反墙头党。

  覆舟之局,先上位,再铲除异己,方能一步通天。

  这,亦是帝王之术。

  贺冬听着这狂妄发言,轻啧了一声,“老顾,你这读书人,怎么半点不谦虚谨慎?”

  顾凉淡定改口,“我不过是大乾一个平平无奇的老实官,何惧之有?”

  贺冬:“……得。”

  这丫心思缜密得都成精了还老实官。

  说也说不过一点。

  她虽然比起顾凉虚长了几年官龄,但在这为官的学问上,多少还是有点自取其辱了。

  “再说北境,你当真一点不担心?那群谏臣们整日嚷嚷着要把你母亲的官职一撸到底,还差点都用上死谏这招绝学了。”

  顾凉怎么不知道,那群文官每日都要哭天抹地一轮,让提解决方案立马安静如鸡,偏偏李元贞还得好声好气的哄着她们。

  非常浪费公共资源。

  严重影响上朝体验。

  “再过三日,此事便可尘埃落定。”

  “……你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顾凉指尖微微攥起,眸色冷凝。

  “杀人的药。”

  战乱一日不宁,北境的百姓便多受一日苦。

  宋襄之仁成不了事,唯有以杀止杀。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毕其功于一役。

  可解北境危局。

  喜欢妻主掀桌拒接盘,宠夫逆袭两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