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盛怒-《妻主掀桌拒接盘,宠夫逆袭两手抓》

  只见托盘之上,摆放着一块红褐色的块状石样。

  光泽黯淡,条痕樱红。

  还有些金属质感。

  李元贞却并未先言石样,而是看向司天台的官正,状若无意的问道。

  “夏官正,近日天象如何?”

  例行每日一吹开始了。

  官正往前一步,“回陛下,昨日臣夜观天象,发现璧合珠联之像,日月如合璧、五星似连珠,此乃福泽绵延的祥瑞之兆啊。”

  李元贞笑了笑,“如你所言,看来我大乾应是一派清平,国寿永昌了?”

  官正点头,“正是如此,帝星稳固,老人星现,陛下声振寰宇、威望素着,百姓们受天恩沐泽,自也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顾凉眉头微挑。

  难怪是古往今来都极为得宠的司天台,这群人早便将拍马屁的技能修炼得炉火纯青。

  更何况这马屁还拍得清新脱俗。

  也不难想,多少铁石心肠的帝王,都会逐渐在这一声声中夸赞中迷失自我。

  但是今日,显然会错意了……估计这群姑奶奶要拍到马蹄子上了。

  李元贞坐于高台,手撑在凰椅之上,手边缓缓摩挲的东珠忽而悬停,目光阴沉的看着官正,挥袖将染了血的折子扫到她面前。

  “是吗?”

  明明是轻飘飘的两个字,却让在场之人皆感受到了帝王之怒。

  夏官正瞳仁一缩,眼看着那奏折长长的滚落下来,落到她面前。

  那纸上,密密麻麻的署名,更可怕的是,竟是在每一个名字后都摁了血指印。

  这是……

  百姓书。

  她脸上的高贵沉静之色还未完全尽退,就听见李元贞接踵而至的叩问。

  “云州贪腐牵涉出几万人命,北境之危犹如鱼游沸鼎,而你等,还在这同孤乱吠大乾清平乐相!

  你们这群领着大乾俸禄、享受着百姓赋税的官正掌司,自诩地位高贵,每日观星测象、推算吉凶,究竟算出了些什么?”

  帝王手指微微颤抖,眸中怒火肆虐。

  “云州之祸弊端已久,万顷良田就这么被撂荒,百姓们反而无田可种,可笑否?

  那么多无辜的百姓被戕害,不知何时被人谋杀葬身崖底,云州地方官个个都是聋哑眼盲的不成?”

  “甚至户部无能!”

  她怒目看向崔赞。

  “连大乾的盐铁命脉都掌控不住,律法严禁私人采矿,可竟然有贼人堂而皇之地的抓了百姓,并了田地,暗地里偷采了数以万计的赭石!”

  那些赭石既是在被人不断开采,那定有销路。

  不仅仅是大乾境内,甚至可能会通过地下交易链转到大乾之外。

  而这些动作,户部竟然毫无所觉?

  当真是一堆饭桶!

  “崔赞,你说说,你究竟有几个脑袋!”

  被陛下盛怒之下点名,崔赞脸色煞白,后脖颈一凉,心惊胆战的跪在地上,半点不敢言语。

  李元贞以仁治国,平时对待臣子也是和颜悦色居多,可这并不代表天威可以冒犯。

  云州之事,想必已经是烂到了根里,才让她如此大发雷霆。

  李元贞目光如炬,看着皆低垂着头未置一言的内阁大学士们。

  “云州百姓,水深火热无人在意,而你们这些高居庙堂之上的内阁大臣,却个个无动于衷,反倒为个修道观这等眇乎小哉的事日日上奏。

  孤就不信云州未曾传得哪怕一点风声到京都,你们的那些耳目呢,你们的那些门生呢?都是死的不成!”

  “你们是官,母父官,你们内阁的每一个人,都去翻翻曾经写过的策论,哪个不是写得仁义礼法、黎民苍生,可如今你们眼底除了那点营私计较,哪里还记得自己笔墨曾写过的东西?”

  “不敬礼法,罔顾苍生,何言为官?”

  “你们,着实令孤失望至极!”

  李元贞言辞犀利,如刀一般,尽数割在这些大臣的心上。

  内阁大学士们冷汗涔涔,面对着帝王的诛心之问,无言以对。

  俱是跪地一片。

  唯有慕容信还坐在椅子上,她的手刚触到扶手,准备站起跪下,就听到李元贞的下一句质问。

  “阁老,你可曾看过这百姓书,可曾听闻云州之祸?”

  慕容信手一颤,立马站起,对着李元贞拂手跪下,“陛下,老臣……愚昧,这么多年皆被云州那些个畜生蒙在鼓里。”

  此时此刻,谁敢应承一句知道。

  李景霂眸色暗了几分。

  殃及几万人的命案,不是一个郡守就能够堵住的,其背后,必还有主使。

  云州郡守是慕容信的座下门生,也是她保荐推举的人选。

  这么大的事出在云州,慕容信当真就毫无所觉么?

  还有那些人口中山呼万岁的“圣主”,究竟又是什么人?

  李元贞握紧东珠,“看来,你真的是老了。”

  慕容信匍匐在地。

  顾凉笔尖微斜,落下最后一个字。

  看来李元贞今日是憋着火召集的内阁大臣。

  这一顿训的,连楚玉都险些遭不住。

  李景霂于信中说过,黑甲卫在云州还没有查出可疑的交易链。

  那些人隐藏得极好,说明上面还有人护着。

  所以只能暂行这敲山震虎之计,看看那幕后之人会否先自乱阵脚,从而暴露踪迹。

  但无论如何,那些云州的百姓……算是得救了。

  而且,这个消息,将会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彻底让白云观修筑成皇家道观之事告吹。

  连司天台都照样被骂,一堆尸位素餐只知溜须拍马之人,李元贞怎么还会愿意从那贫瘠的国库里拿出这么多银子,去造一个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司天台的地方?

  “楚玉。”

  “微臣在。”

  “孤封你为监察御史,命你走一趟云州,巡视民情,安抚云州百姓。

  另,你从农司点人,以云州为试点,推行新政,重新丈田。”

  云州的良田兼并已经到了黑吃喝的地步,出现了大批撂荒地。

  既如此,不破不立,干脆全部推翻重来。

  虽然,对于这血书上的云州百姓而言,这只能算是亡羊补牢之策。

  楚玉临危受命,神色有几分动容,“是,微臣定不辱命。”

  “二皇女于云州剿匪有功,整治贪官污吏有功,赏。

  另,孤命你协调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尽快查清赭石一案,将贼人枭首示众。”

  李景霂抱拳,沉声应道,“儿臣遵旨。”

  喜欢妻主掀桌拒接盘,宠夫逆袭两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