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书房内,炭盆烧得正旺,暖意融融,却驱不散赵明珠心头那沉甸甸的寒意。
“林必安……也答应了?”赵明珠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这凝重的空气。
父亲话里的分量,她听得一清二楚。那位手握重兵、刚立下赫赫战功的少帅的加入,意味着太子燕彻执谋划的“清君侧”,已不再是暗流涌动,而是有了足以撬动京城格局的军力支撑。
“嗯。”赵明成颔首,眼中并无太多喜色,只有沉沉的思虑,“裴逸麟所言,必安初闻裴兄之事,震怒非常。他林家世代忠烈,最恨这等构陷忠良、戕害百姓之举。太子以‘清蛀虫、正朝纲’为名,又有裴兄血仇在前,必安虽对弑君有所保留,但肃清奸佞、助太子掌实权,他义不容辞。”
赵明珠指尖微微收紧。
林必安的加入固然是强援,但也将裴逸麟、太子,乃至整个计划,推向了更加不可逆的危险境地。
刀一旦出鞘,便难回鞘。
“风起于青萍之末……”赵明珠低声重复着父亲的话,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幕,仿佛能穿透那厚重的黑暗,看到宫墙内汹涌的暗潮,“父亲,云袖这步棋,我们是不是走错了?她腹中的孩子,已成众矢之的。皇后那边,绝不会坐视不理。”
她想起云袖那张交织着恐惧与野心的脸,那孤注一掷的眼神,像一头被逼到绝境的母兽,随时可能爆发出毁灭性的力量——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她自己。
“错?”赵明成嘴角扯出一丝冷峭的弧度,“棋子自有棋子的命数。云袖贪恋富贵,背弃承诺,是她自己的选择。她以为攀上了龙床,怀了龙种,便能一步登天?殊不知,这深宫之中,越是登高,越是跌重。对我们为必是坏事。”他顿了顿,眼神锐利如鹰,“太子他们要动,就让他们动。我们要的,是水落石出,是真相大白,是燕寒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至于这代价如何付出?过程不重要,结果才重要。明珠,你要记住,我们不是执棋人,我们是要掀翻这棋盘的人!”
他拿起书案上那份密报,递到赵明珠面前:“看看这个。”
赵明珠接过细看,是裴逸麟传来的最新消息,笔迹沉稳,却透着山雨欲来的紧迫:
太子与林必安已密议,第一步,林必安将以“昭霖军南疆征战疲惫、需补充兵员、整肃军备”为由,向兵部呈递奏章,请求调动部分京畿卫戍精锐补充昭霖军。
此议看似寻常,实则是以林必安的赫赫军功和兵部沈家不敢明面拒绝为由,不动声色地将一支至关重要的武装力量,置于林必安可控范围之内。
“他们要掌控京城兵权?”赵明珠心下一凛。
“是第一步的铺垫。”赵明成沉声道,“京畿卫戍,是京城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丰顺帝安身立命的根本之一。若能将其一部分精锐纳入林必安麾下整训,无论将来是应对突发变故,还是关键时刻起到震慑作用,都至关重要。沈家把持兵部,沈知节虽是其嫡子,但论军功威望,远不及林必安。这份奏章,沈家批也不是,不批也不是。批了,等于放虎归山;不批,便是公然打压功臣,寒了边关将士的心——此乃阳谋。”
赵明珠明白了。太子派在不动声色地编织着他们的网,每一步都看似堂皇正大,却又步步紧逼。
“那我们……”
“静观其变,暗中策应。”赵明成打断她,“云袖那边,你已提点过,剩下的路让她自己去走。裴逸麟那边,若有需要我们赵家或云家出手的地方,他自会传信。眼下,我们最要紧的,是确保云家留在京城的力量,以及我们在青州的老底,随时可以响应。另外……”他目光落在赵明珠发髻间那抹若有若无的金色上,“保护好自己。裴家那小子,心思全在你身上,别让他分心。”
赵明珠脸颊微热,手指下意识地抚过那支金簪,冰冷的触感下是裴逸麟炽热的心意。她用力点了点头:“女儿明白。”
翊坤宫偏殿的暖阁,依旧是那般的暖香袭人,却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紧张气息。云袖半倚在贵妃榻上,小腹的弧度虽不明显,但那份初为人母的谨慎和小心,已刻在了她的眉宇间。
她面前的小几上,放着一碗刚送来的、据说是皇后娘娘“体恤”她怀胎辛苦,特意命太医院精心熬制的安胎药。药汁浓黑,散发着苦涩的异香。
侍女垂手侍立一旁,大气不敢出。
云袖的目光在那碗药上停留了许久,指尖无意识地绞着丝帕。赵明珠的警告言犹在耳:“保护好你肚子里的孩子……无论发生何事,保住他。”还有那句冰冷的“以后的路,你自己当心”。
云袖心底泛起寒意。她知道那位戴着面纱的皇后,绝不会真心盼着她好,更不会盼着她生下可能威胁到东宫地位的皇子。
她犹豫着,挣扎着。若是不喝,便是公然违逆皇后懿旨,坐实恃宠而骄、不识好歹的罪名,更给了皇后发难的借口。若是喝了……万一……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宫人恭敬的通传:“陛下驾到——”
云袖如蒙大赦,几乎是立刻从榻上起身,脸上瞬间换上楚楚可怜的柔弱神情,快步迎了出去。
“陛下……”她声音带着哭腔,盈盈拜倒。
燕寒今日心情似乎不错,亲手扶起她,温言道:“爱妃快起,你如今身子重,不必行此大礼。”他的目光落在云袖微红的眼眶上,眉头微蹙,“怎么了?谁给你委屈受了?”
云袖顺势依偎进燕寒怀里,纤纤玉指指向那碗尚未动过的汤药,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没有,只是皇后娘娘体恤,遣人送了安胎药来。臣妾感念娘娘恩德,可不知为何,闻着这药味,就觉得心慌气短,实在难以入口。臣妾又怕辜负了娘娘一片心意,心中惶恐不安……”
她仰起脸,泪眼朦胧地望着燕寒,那眼神里充满了无助和依赖:“陛下,臣妾是不是太不识好歹了?可臣妾……臣妾真的只是害怕,怕这药对皇儿不好……”
她没有直接指控皇后下毒,但每一个字,每一个表情,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恐惧和疑虑。
燕寒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看向那碗药,目光锐利如刀。
沈凌波?又是她!前朝那些老家伙们参奏云袖“妖妃惑主”的折子,背后未必没有坤宁宫的影子!如今送来这碗药?
燕寒本就因云袖有孕而对她格外怜惜,此刻见她如此惊惧落泪,心中对皇后的不满和猜忌瞬间升腾。
他揽紧云袖,冷声道:“爱妃不必惊慌,不想喝便不喝。朕的皇儿,自有朕来护着!”他转头对侍立一旁的宫人厉声道:“把这药端出去,倒了!传朕旨意,丽昭仪的安胎事宜,由太医院院判亲自负责,每日脉案直呈御前!其余人等,不得插手!”
“是!陛下!”宫人吓得面无人色,连忙端起药碗,躬身退下。
云袖伏在燕寒怀中,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感受着他此刻不加掩饰的维护,心中涌起巨大的满足和一丝扭曲的快意。
她赌对了!赵明珠说得对,示弱、依赖、将矛头引向皇后……果然奏效了!她抬起泪痕未干的脸,眼中闪烁着水光,低声道:“陛下……臣妾是不是给陛下添麻烦了?皇后娘娘她……”
“不必提她!”燕寒打断她,语气森然,“你只需安心养胎,给朕生下一个健健康康的皇子。有朕在,谁也伤不了你们母子!”
暖阁内温情脉脉,暖炉炭火噼啪作响。暖阁外,寒风呼啸,一个不起眼的小太监端着那碗倒掉的药渣残汁,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通往坤宁宫方向的回廊深处。那碗未能入口的药,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虽未激起预期的巨浪,却在平静的水面下,搅动了更深的漩涡。
帝后的裂痕,因这小小一碗药,骤然加深、公开化。
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的那条路,似乎从未像此刻这般,遥远而冰冷。
“林必安……也答应了?”赵明珠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这凝重的空气。
父亲话里的分量,她听得一清二楚。那位手握重兵、刚立下赫赫战功的少帅的加入,意味着太子燕彻执谋划的“清君侧”,已不再是暗流涌动,而是有了足以撬动京城格局的军力支撑。
“嗯。”赵明成颔首,眼中并无太多喜色,只有沉沉的思虑,“裴逸麟所言,必安初闻裴兄之事,震怒非常。他林家世代忠烈,最恨这等构陷忠良、戕害百姓之举。太子以‘清蛀虫、正朝纲’为名,又有裴兄血仇在前,必安虽对弑君有所保留,但肃清奸佞、助太子掌实权,他义不容辞。”
赵明珠指尖微微收紧。
林必安的加入固然是强援,但也将裴逸麟、太子,乃至整个计划,推向了更加不可逆的危险境地。
刀一旦出鞘,便难回鞘。
“风起于青萍之末……”赵明珠低声重复着父亲的话,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幕,仿佛能穿透那厚重的黑暗,看到宫墙内汹涌的暗潮,“父亲,云袖这步棋,我们是不是走错了?她腹中的孩子,已成众矢之的。皇后那边,绝不会坐视不理。”
她想起云袖那张交织着恐惧与野心的脸,那孤注一掷的眼神,像一头被逼到绝境的母兽,随时可能爆发出毁灭性的力量——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她自己。
“错?”赵明成嘴角扯出一丝冷峭的弧度,“棋子自有棋子的命数。云袖贪恋富贵,背弃承诺,是她自己的选择。她以为攀上了龙床,怀了龙种,便能一步登天?殊不知,这深宫之中,越是登高,越是跌重。对我们为必是坏事。”他顿了顿,眼神锐利如鹰,“太子他们要动,就让他们动。我们要的,是水落石出,是真相大白,是燕寒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至于这代价如何付出?过程不重要,结果才重要。明珠,你要记住,我们不是执棋人,我们是要掀翻这棋盘的人!”
他拿起书案上那份密报,递到赵明珠面前:“看看这个。”
赵明珠接过细看,是裴逸麟传来的最新消息,笔迹沉稳,却透着山雨欲来的紧迫:
太子与林必安已密议,第一步,林必安将以“昭霖军南疆征战疲惫、需补充兵员、整肃军备”为由,向兵部呈递奏章,请求调动部分京畿卫戍精锐补充昭霖军。
此议看似寻常,实则是以林必安的赫赫军功和兵部沈家不敢明面拒绝为由,不动声色地将一支至关重要的武装力量,置于林必安可控范围之内。
“他们要掌控京城兵权?”赵明珠心下一凛。
“是第一步的铺垫。”赵明成沉声道,“京畿卫戍,是京城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丰顺帝安身立命的根本之一。若能将其一部分精锐纳入林必安麾下整训,无论将来是应对突发变故,还是关键时刻起到震慑作用,都至关重要。沈家把持兵部,沈知节虽是其嫡子,但论军功威望,远不及林必安。这份奏章,沈家批也不是,不批也不是。批了,等于放虎归山;不批,便是公然打压功臣,寒了边关将士的心——此乃阳谋。”
赵明珠明白了。太子派在不动声色地编织着他们的网,每一步都看似堂皇正大,却又步步紧逼。
“那我们……”
“静观其变,暗中策应。”赵明成打断她,“云袖那边,你已提点过,剩下的路让她自己去走。裴逸麟那边,若有需要我们赵家或云家出手的地方,他自会传信。眼下,我们最要紧的,是确保云家留在京城的力量,以及我们在青州的老底,随时可以响应。另外……”他目光落在赵明珠发髻间那抹若有若无的金色上,“保护好自己。裴家那小子,心思全在你身上,别让他分心。”
赵明珠脸颊微热,手指下意识地抚过那支金簪,冰冷的触感下是裴逸麟炽热的心意。她用力点了点头:“女儿明白。”
翊坤宫偏殿的暖阁,依旧是那般的暖香袭人,却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紧张气息。云袖半倚在贵妃榻上,小腹的弧度虽不明显,但那份初为人母的谨慎和小心,已刻在了她的眉宇间。
她面前的小几上,放着一碗刚送来的、据说是皇后娘娘“体恤”她怀胎辛苦,特意命太医院精心熬制的安胎药。药汁浓黑,散发着苦涩的异香。
侍女垂手侍立一旁,大气不敢出。
云袖的目光在那碗药上停留了许久,指尖无意识地绞着丝帕。赵明珠的警告言犹在耳:“保护好你肚子里的孩子……无论发生何事,保住他。”还有那句冰冷的“以后的路,你自己当心”。
云袖心底泛起寒意。她知道那位戴着面纱的皇后,绝不会真心盼着她好,更不会盼着她生下可能威胁到东宫地位的皇子。
她犹豫着,挣扎着。若是不喝,便是公然违逆皇后懿旨,坐实恃宠而骄、不识好歹的罪名,更给了皇后发难的借口。若是喝了……万一……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宫人恭敬的通传:“陛下驾到——”
云袖如蒙大赦,几乎是立刻从榻上起身,脸上瞬间换上楚楚可怜的柔弱神情,快步迎了出去。
“陛下……”她声音带着哭腔,盈盈拜倒。
燕寒今日心情似乎不错,亲手扶起她,温言道:“爱妃快起,你如今身子重,不必行此大礼。”他的目光落在云袖微红的眼眶上,眉头微蹙,“怎么了?谁给你委屈受了?”
云袖顺势依偎进燕寒怀里,纤纤玉指指向那碗尚未动过的汤药,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没有,只是皇后娘娘体恤,遣人送了安胎药来。臣妾感念娘娘恩德,可不知为何,闻着这药味,就觉得心慌气短,实在难以入口。臣妾又怕辜负了娘娘一片心意,心中惶恐不安……”
她仰起脸,泪眼朦胧地望着燕寒,那眼神里充满了无助和依赖:“陛下,臣妾是不是太不识好歹了?可臣妾……臣妾真的只是害怕,怕这药对皇儿不好……”
她没有直接指控皇后下毒,但每一个字,每一个表情,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恐惧和疑虑。
燕寒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看向那碗药,目光锐利如刀。
沈凌波?又是她!前朝那些老家伙们参奏云袖“妖妃惑主”的折子,背后未必没有坤宁宫的影子!如今送来这碗药?
燕寒本就因云袖有孕而对她格外怜惜,此刻见她如此惊惧落泪,心中对皇后的不满和猜忌瞬间升腾。
他揽紧云袖,冷声道:“爱妃不必惊慌,不想喝便不喝。朕的皇儿,自有朕来护着!”他转头对侍立一旁的宫人厉声道:“把这药端出去,倒了!传朕旨意,丽昭仪的安胎事宜,由太医院院判亲自负责,每日脉案直呈御前!其余人等,不得插手!”
“是!陛下!”宫人吓得面无人色,连忙端起药碗,躬身退下。
云袖伏在燕寒怀中,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感受着他此刻不加掩饰的维护,心中涌起巨大的满足和一丝扭曲的快意。
她赌对了!赵明珠说得对,示弱、依赖、将矛头引向皇后……果然奏效了!她抬起泪痕未干的脸,眼中闪烁着水光,低声道:“陛下……臣妾是不是给陛下添麻烦了?皇后娘娘她……”
“不必提她!”燕寒打断她,语气森然,“你只需安心养胎,给朕生下一个健健康康的皇子。有朕在,谁也伤不了你们母子!”
暖阁内温情脉脉,暖炉炭火噼啪作响。暖阁外,寒风呼啸,一个不起眼的小太监端着那碗倒掉的药渣残汁,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通往坤宁宫方向的回廊深处。那碗未能入口的药,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虽未激起预期的巨浪,却在平静的水面下,搅动了更深的漩涡。
帝后的裂痕,因这小小一碗药,骤然加深、公开化。
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的那条路,似乎从未像此刻这般,遥远而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