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虚与委蛇-《爆改摄政王妃,从当血包开始》

  多么赤裸的一场交易——用如今不知到底存不存在的“证据”去换宫宴上一个生路,这买卖对决狱司来说当真不亏!

  萧烨沉默下来,心中念头百转千回。

  谢士津的投靠即便如他所说,是因为已经成为东宫弃子而自寻出路,但他所说的话却并不可信。

  当年燕永执坠马而死,查案的不就是决狱司?但决狱司给出的结果也就是如今流传下来的结论——燕永执是意外坠马而死,不存在他杀、谋杀。且彼时的燕彻执也还在冷宫苟且偷生中,不可能是谢士津为了“主子”而隐藏罪证。所以唯一的可能要么是燕永执当真意外而死,要么决狱司压根没查出东西。

  此人狡诈阴险,反复无常,背主求荣,其言不可尽信。

  更关键的是,德妃的目标是彻底扳倒太子,若此时因谢士津三言两语,为一个虚无缥缈的证据而放过丽昭仪小产一事中的主谋,岂非自乱阵脚,更是削弱了打击太子的力度。

  “谢首辅,”萧烨沉吟片刻,心中有了决断而缓缓开口,“萧某对您的诚意感激不尽,但此事关系重大,非我一人可决,况且后宫之事……包括您所说的‘宫宴’,萧某并不清楚。德妃娘娘常年深居宫中,万事自有主张。至于丽昭仪小产一案……是非曲直,自有公论。若谢首辅当真无辜,三司会审,自会还你清白。若……”

  他话锋一转,弯着的眉眼却明晃晃的是笑里藏刀:“若谢首辅确有不轨的行为,还妄图以虚言妄语扰乱视听,甚至攀诬储君……那便是罪加一等,神仙难救——恕我萧家不敢趟这趟浑水!”

  萧烨的一番话滴水不漏,既没有明确拒绝谢士津的投靠和求盟,也没有给出任何承诺,反而将压力重新推回谢士津身上。

  他需得先将谢士津的动向和所谓的“筹码”禀报德妃,由她定夺。

  谢士津脸上的笑容僵了僵,眼底闪过一丝阴霾。他听出了萧烨的推诿之意。

  看来,仅凭空口许诺,还不足以打动萧家这只老狐狸家主。

  “萧兄所言极是。”谢士津很快调整好表情,重新挂上笑容,“是啊,‘是非曲直,自有公论’。萧兄不必多虑,谢某今日前来,只是表明心迹,绝无攀诬之意。至于证据……待我整理妥当,自会亲自奉上,向您与德妃娘娘表明诚意。谢某只望萧兄能在德妃娘娘面前,代为转达谢某的这一颗求生之心。”

  谢士津拱了拱手:“叨扰萧兄多时,谢某告辞。”

  萧烨也回礼:“谢首辅慢走。今日之言,萧某记下了。”

  看着谢士津在管家引领下离去的背影,萧烨脸上那副虚情假意的客套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凝重的深思。看来谢士津这条毒蛇,如今是已被逼到狗急跳墙,开始反噬旧主了。

  萧烨独自伫立于原地,看庭院中的寒风卷起细雪,看世间一片洁净。

  翊坤宫的烛火,又将因这新的变数,而摇曳不定。

  “谢士津投诚?”德妃慵懒地靠在金丝楠木的躺椅上,明明是深冬,她却因殿中烧的正旺的炉火而拿着把蒲扇轻摇。

  听到跪在地上的小丫头说出哥哥从宫外递进来的消息,德妃脸上露出了毫不掩饰的讥讽。

  “对。萧大人一大早派人进宫,说昨日谢士津特地去了萧家,说什么……太子知道咱们要在宫宴背信弃义,现在休了谢良媛,还要急流勇退,献祭决狱司。”

  溪河是德妃从萧家带进来的心腹宫女,与宫外传递信息都由她来接头。

  德妃仿佛听了什么天大的笑话,用蒲扇掩着半张脸便放声大笑起来:“要不说燕彻执他就是个庸才呢?蠢货!”她笑得媚眼如丝,眉眼弯弯,“连岳丈如今都要反过来攀咬他一口,他还玩什么权术?就这样一个连党羽都留不住的废柴,也配做储君?要是我的永执还在,不知比他出类拔萃优秀多少!”

  “太子这样的凡夫俗子怎么配与我们二皇子殿下相提并论。”溪河附和道,“若娘娘已有决定,那奴婢便去回萧大人的话,一切照旧。”

  “不。”德妃长睫一眨,几分算计都要溢出眼底,“谢士津敢跑到萧家去玩虚与委蛇,那本宫就陪他玩一套‘卸磨杀驴’!”

  溪河会意,弓着身退了出去。

  养心殿,燕寒与燕彻执父子二人少有的坐在一盘棋局面前对弈。

  棋面上,白棋子被黑棋包围得九死一生,退无可退,但即便如此,黑子依旧强势地逼近,穷追不舍。

  但就是这样四面楚歌的棋局,燕彻执依旧给白子探出了一丝生机,侥幸在黑子的围攻中又寻出一条生路,再次将这盘看似已经板上钉钉的局面的战线拉长。

  “呵,”燕寒垂着头仔细观察局面,寻找一颗能绞杀白棋以至于再无还手可能的位置,“好一个丢卒保车!有胆识、够狠辣!”

  显然这场厮杀的棋局叫燕寒感到酣畅淋漓、畅快无比,竟然忍不住开口赞誉。

  燕彻执也不抬头,继续紧盯无处不在的黑子。

  兵临城下,唯有血守。

  “父皇过誉了。儿臣这点三脚猫功夫,和您‘避其锐气,击其虚弱’的谋略一比,还是太显稚嫩。”燕彻执稳稳当当将一颗白子落在棋局上。

  他这一棋,燕寒却起了疑惑。观察半天也没明白这一举的意义是什么。

  “你这步棋,是什么意思?”

  “逆流而上。”

  燕寒看明白了——此刻棋局上出现三劫循环的局面,燕彻执这颗棋子下去,自己赢不了,但他也讨不了好——三劫循环,此局作废,姑且算作平局。

  父子二人同时抬起头。

  “太子啊,你错了。”

  “儿臣洗耳恭听父皇教诲。”

  “你这不叫‘逆流而上’,叫两败俱伤。”燕寒将食指与中指夹着的那枚棋子丢回棋罐中,“父皇有没有教过你,若鹬蚌相争的结局是你死我活,还让渔翁得利,那便是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