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泥靡称王-《纵马西域总关情》

  当晚,呈启设宴款待冯嫽。荣杜虽百般不愿,也只能强颜欢笑作陪。宴席间,她多次试图挑衅冯嫽,均被冯嫽轻描淡写地化解。

  宴毕,呈启送冯嫽回帐休息。月光如水,洒在二人身上。

  “这些年来,我对不住你。”呈启突然道。

  冯嫽驻足,望着天边新月,轻声道:“乱世之中,何来对得住对不住?你为乌孙将军,我为汉朝侍女,各有各的立场和责任。”

  “若不是荣杜她...”

  “不必说了。”冯嫽打断他,“荣杜之事,我从未放在心上。我忧的是乌孙国运,汉乌关系,这些远比儿女私情重要。”

  呈启怔怔地看着妻子,突然发现这些年来自以为了解她,实则从未真正读懂过这个女子。她不只是政治联姻的工具,更是一个有胆有识、胸怀天下的奇女子。

  “若此次危机化解,你我可重新开始?”呈启试探着问。

  冯嫽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先化解危机再说吧。”

  第二日,呈启同意与汉朝合作,支持元贵靡与泥靡共治的方案。冯嫽返回汉营,将消息带给李准和解忧公主。

  李准报知汉使常惠,然后立即修书一封,快马加鞭送往长安。常惠与李准密议良久,随后亲自前往呈启大营,敲定合作细节。

  三日后,常惠与呈启联合发表檄文,谴责泥靡囚禁解忧公主、破坏汉乌联盟的行为,要求泥靡接受元贵靡共治的建议。

  泥靡初时勃然大怒,调兵准备镇压。但当他发现不仅呈启的军队严阵以待,汉朝也在边境增兵,且各部首领大多持观望态度,不得不重新考虑局势。

  僵持十日后,泥靡终于同意谈判。

  谈判地点设在赤谷城外的草原上。那日天色湛蓝,风吹草低见牛羊。

  泥靡带着王宫卫队前来,见常惠、李准、呈启等人已等候多时。解忧公主和冯嫽也出席了谈判,坐在汉使一侧。

  “大汉皇帝有旨,”常惠朗声道,“乌孙乃汉朝友邦,解忧公主乃大汉公主,代表汉乌友好。泥靡擅自囚禁公主,本应问罪。但念及乌孙国情特殊,若你同意与元贵靡共治乌孙,保证公主安全和汉乌联盟稳固,大汉可不追究此事。”

  泥靡脸色阴沉:“这是我乌孙内政,大汉何故干涉?”

  李准接话道:“乌孙内政,大汉无意干涉。但解忧公主乃大汉公主,她的安危,大汉不得不管。再者,汉乌联盟关乎西域稳定,若有人破坏这一联盟,便是与大汉为敌。”

  呈启此时开口道:“大王,如今国内各部族对您继位多有质疑。若与元贵靡共治,一个代表乌孙传统,一个连接汉乌联盟,可平息争端,于国于民都是好事。”

  泥靡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解忧公主身上:“公主有何话说?”

  解忧公主缓缓起身,仪态万方:“我远嫁乌孙数十载,早已视乌孙为第二故乡。先王去世,我悲痛万分,只愿乌孙国泰民安。元贵靡是我的儿子,也是先王血脉。他与大王共治,既保全大王权威,又延续先王血脉,何乐而不为?”

  泥靡沉默良久。他心知自己虽篡位成功,但根基不稳,若同时与汉朝和国内反对派为敌,胜算渺茫。最终,他长叹一声:“便依诸位所言。不过,按照乌孙传统,解忧公主应该成为我的夫人!”

  这一点,早在常惠的意料之中。

  解忧公主婉拒道:“本公主老了!不足以负起王后的责任。请大王奏明汉家天子,另寻她人!”

  泥靡当然不肯!他早就觊觎解忧公主的美色。

  至此,乌孙双王共治的局面正式形成。

  协议达成后,呈启邀请众人至营中赴宴。宴席上,荣杜见呈启对冯嫽态度尊重亲切,心中嫉恨,趁敬酒时故意将酒洒在冯嫽衣上。

  “哎呀,姐姐恕罪,我手滑了。”荣杜假意道歉,眼中却带着挑衅。

  冯嫽不慌不忙,取巾擦拭,淡淡道:“无妨。妹妹年纪尚轻,手不稳也是常事。就像这乌孙国政,若把握不稳,也会洒了杯中之酒,损人不利己。”

  话中有话,荣杜顿时脸色煞白,偷眼看呈启,见丈夫面沉如水,心知不妙。

  宴后,呈启当众宣布:“夫人冯嫽不日将搬回主帐。这些年来,我怠慢了正室,于情于理都不合。从今往后,望诸位像尊重我一样尊重夫人。”

  众人齐声应诺。荣杜站在角落里,面色惨白如纸。

  冯嫽却道:“将军不必如此。我仍是汉朝侍女,公主谋士,有许多事务要处理,不便长驻营中。但若有需要,我自会前来。”

  她既保全了正室的尊严,又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在场众人无不暗自赞叹。

  夜深人静,李准与常惠站在帐外望月。

  “冯夫人真乃奇女子也。”李准感叹道,“此次危机得以化解,多亏她深明大义,主动与呈启和解。”

  常惠点头:“是啊。她本可借汉朝之势压服呈启,却选择以德报怨,顾全大局。这等胸襟,许多男子尚且不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接下来该如何?”李准问。

  常惠望向远方的赤谷城:“双王共治只是权宜之计。泥靡野心不死,元贵靡年轻经验浅,乌孙政局仍有变数。我等需小心维持平衡,既不能让泥靡坐大,也不能让元贵靡完全依赖汉朝。”

  “呈启的态度至关重要!”

  “正是。所以冯夫人的角色尤为重要。她与呈启关系缓和,能在中间起到桥梁作用。”常惠顿了顿,低声道,“长安那边,陛下对西域局势十分关注。我们既要维护汉朝利益,又要避免直接干涉乌孙内政,这个度要把握好。”

  李准颔首:“我明白。明日我便加强边境巡逻,既显示汉朝的存在,又不越界施压。”

  二人正说着,忽见冯嫽走来:“二位大人还未休息?”

  常惠笑道:“正与李将军商议后续事宜。夫人来得正好,有何高见?”

  冯嫽道:“高见不敢。只是觉得,双王共治需要一套明确的规则,否则日后必生争端。我建议设立一个议事会,由两位大王、各部首领和汉朝代表组成,共同决策大事。”

  常惠眼睛一亮:“妙啊!如此既可制约泥靡,又可培养元贵靡,还能让汉朝合理参与乌孙事务,而不显得干涉内政。”

  三人又商议良久,直至月落星沉。

  第二天,冯嫽准备返回解忧公住处。呈启亲自相送。

  至营门外,呈启忍不住问:“夫人何时再来?”

  冯嫽望着丈夫,微微一笑:“国事需要时,我自会来。将军保重。”

  她策马离去,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天际线上。

  呈启久久伫立,心中五味杂陈。他得到了妻子的谅解,却可能永远失去了与她做平凡夫妻的机会。乱世之中,个人情感总是让位于家国大义。

  风起草原,绿浪翻滚,预示着西域大地又将迎来新的变局。而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履行自己的使命,无论这意味着要放下多少个人恩怨情仇。

  赤谷城的烽火暂时熄灭了,但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汉朝与乌孙的关系,西域各势力的平衡,都将面临新的考验。而冯嫽、李准、常惠、呈启这些人,将继续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各自的角色,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喜欢纵马西域总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