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稳定。“冬寒方才来禀报过。“南宫雅给她王兄,喂过了些温水,此刻在营帐休息了。”莫君寒知道她牵挂什么,简要告知,“军医一直在外候着,随时可来看诊。”
这时,冬雪的声音在帐外响起:“王爷,王妃可醒了?伙房一直温着粥和参汤。”
“送进来。”莫君寒道。
冬雪端着托盘入内,浓郁的米香和参味顿时弥漫开来。莫君寒亲自接过,挥手让冬雪退下。
他小心地扶起沈云汐,让她靠在自己怀里,然后端起那碗熬得软糯喷香的肉糜粥,试了试温度,才一勺一勺地喂到她唇边。
沈云汐确实饿了,顺从地张口吞咽。温热的粥滑入胃腹,带来舒适的暖意,也让她恢复了些气力。
帐内一时静谧温馨,只有烛火偶尔噼啪作响,以及勺碗轻微的碰撞声。
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太久。
帐外传来清晰的脚步声,随即是清风压低的回禀:“王爷,京城八百里加急军报,信使已至营门。另外……监军刘大人、王大人听闻南疆王到访,坚持要求即刻面见王爷,询问……议和条款细则及王子遇袭真相,言语间……颇为急切,对王妃救治王子一事,似有疑虑。”
莫君寒喂粥的动作微微一顿,眼神瞬间沉静下来,如同结冰的湖面,深不见底。
京城的反应在他意料之中,但如此之快,且直指云汐,显然朝中已有人听闻风声,急于插手,或试探,或别有用心。而那位监军刘大人,是太子的人,此刻跳出来,意味不言自明。
沈云汐也停下了吞咽,抬眸看向莫君寒,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担忧。
莫君寒对上她的目光,将粥碗轻轻放下,用指腹抹去她唇边一点水渍,动作依旧温柔,眼神却已锐利如出鞘的寒刃。
莫君寒淡淡道:“让他们去中军大帐候着。”声音平稳,却自有一股不容违逆的威严。
风暴,从未远离。而他现在,要去为他的珍宝,挡下所有明枪暗箭。
莫君寒将沈云汐小心地放回榻上,仔细掖好被角,动作轻柔得与方才那瞬间散发的冷厉气场截然不同。
“你再歇息片刻,我去去就回。”他低声嘱咐,指尖在她略显苍白的脸颊上轻轻一抚,带着不容置疑的安抚意味。
沈云汐却抓住了他的手腕,虽然力道微弱,眼神却清亮而坚定:“我同你一起去。”
莫君寒眉头蹙起:“汐儿,你的身体……”
“我无碍了。”沈云汐打断他,支撑着想要坐起,“京城来人,直指我救治南宫钰之事。我若不在场,岂非任由他们揣测构陷?有些关于医术的细节,唯有我能说清。况且,”她顿了顿,望入他深邃的眼眸,“我既是战王妃,岂能永远只站在你身后,受你庇护?”
沈云汐深知,那“起死回生”的医术太过惊世骇俗,必引猜忌。太子一党借此发难,意在扳倒莫君寒,她绝不能成为他的软肋和突破口。她必须亲自在场,直面质疑。
莫君寒凝视着她,看到她眼中的倔强与担当,那是一种欲与他并肩而立的决心。他沉默一瞬,终是叹了口气,妥协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骄傲与心疼:“好。但答应我,若觉不适,立刻告知我,不许硬撑。”
“嗯。”沈云汐点头。
莫君寒再次唤来冬雪,为她加了一件更厚实的斗篷,几乎将她裹得密不透风,这才扶着她,一步步走向中军大帐。
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气氛却与王帐的温馨截然不同。
监军刘大人和王大人早已等候在内,两人身着官袍,脸上带着惯有的官僚式的谨慎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见莫君寒扶着沈云汐进来,皆是微微一怔,随即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
刘大人率先上前一步,拱手行礼,语气恭敬却透着几分刻板:“下官参见王爷。听闻王爷身体不适,本不该叨扰,只是京城加急军报送至,事关重大,且南疆王突然到访,议和之事及王子遇袭真相诸多细节,下官等需及时知悉,以便向朝廷禀报。” 他说话间,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沈云汐,带着审视。
王大人在一旁附和:“正是。另外……营中皆传,王妃娘娘医术通神,竟将南疆王子从鬼门关救回,此等奇事,实在令人……惊叹。不知其中细节……” 他的话留了半截,试探之意昭然若揭。
莫君寒并未立刻理会他们,先是扶着沈云汐在主位旁的侧椅坐下,确认她坐稳了,自己才撩袍于主位坐下,动作从容不迫,带着天生的威仪。
莫君寒这才抬眼看向两位监军,目光平淡,却自有重压:“刘大人,王大人,辛苦了。军报何在?”
刘大人连忙从袖中取出一封火漆密封的信函,恭敬呈上。
莫君寒拆开,快速浏览,帐内一时只余纸页翻动的轻微声响。他的面色沉静如水,让人看不出丝毫情绪。
片刻,他放下军报,声音听不出喜怒:“陛下已知晓黑水河之战结果,旨意嘉奖三军。至于议和具体条款及南宫钰遇袭真相,细节尚在核实,待南疆内部清查完毕,自会具折上奏。”
刘大人闻言,眉头微不可查地一皱:“王爷,并非下官心急。只是南疆王亲至,此事关乎两国邦交,朝廷关切亦是常理。尤其是王子遇袭,牵扯北狄阴谋,若处理不当,恐再生事端。另外……”他话锋一转,再次看向沈云汐,笑容显得有几分刻意,“王妃娘娘救治南疆王子,功在社稷,只是……下官听闻,王子当时伤势极重,军医皆束手,不知娘娘用的是何岐黄妙术?竟有如此神效?也好让下官等在奏报中,为娘娘请功时,能详述其功,以免朝中某些不明就里之人,妄加揣测,污了娘娘清誉。”
这话听起来像是为沈云汐着想,实则步步紧逼,要将那“神乎其技”的医术摊开在明面上,其用心险恶。
喜欢王妃自带装备高冷王爷彻底沦陷
这时,冬雪的声音在帐外响起:“王爷,王妃可醒了?伙房一直温着粥和参汤。”
“送进来。”莫君寒道。
冬雪端着托盘入内,浓郁的米香和参味顿时弥漫开来。莫君寒亲自接过,挥手让冬雪退下。
他小心地扶起沈云汐,让她靠在自己怀里,然后端起那碗熬得软糯喷香的肉糜粥,试了试温度,才一勺一勺地喂到她唇边。
沈云汐确实饿了,顺从地张口吞咽。温热的粥滑入胃腹,带来舒适的暖意,也让她恢复了些气力。
帐内一时静谧温馨,只有烛火偶尔噼啪作响,以及勺碗轻微的碰撞声。
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太久。
帐外传来清晰的脚步声,随即是清风压低的回禀:“王爷,京城八百里加急军报,信使已至营门。另外……监军刘大人、王大人听闻南疆王到访,坚持要求即刻面见王爷,询问……议和条款细则及王子遇袭真相,言语间……颇为急切,对王妃救治王子一事,似有疑虑。”
莫君寒喂粥的动作微微一顿,眼神瞬间沉静下来,如同结冰的湖面,深不见底。
京城的反应在他意料之中,但如此之快,且直指云汐,显然朝中已有人听闻风声,急于插手,或试探,或别有用心。而那位监军刘大人,是太子的人,此刻跳出来,意味不言自明。
沈云汐也停下了吞咽,抬眸看向莫君寒,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担忧。
莫君寒对上她的目光,将粥碗轻轻放下,用指腹抹去她唇边一点水渍,动作依旧温柔,眼神却已锐利如出鞘的寒刃。
莫君寒淡淡道:“让他们去中军大帐候着。”声音平稳,却自有一股不容违逆的威严。
风暴,从未远离。而他现在,要去为他的珍宝,挡下所有明枪暗箭。
莫君寒将沈云汐小心地放回榻上,仔细掖好被角,动作轻柔得与方才那瞬间散发的冷厉气场截然不同。
“你再歇息片刻,我去去就回。”他低声嘱咐,指尖在她略显苍白的脸颊上轻轻一抚,带着不容置疑的安抚意味。
沈云汐却抓住了他的手腕,虽然力道微弱,眼神却清亮而坚定:“我同你一起去。”
莫君寒眉头蹙起:“汐儿,你的身体……”
“我无碍了。”沈云汐打断他,支撑着想要坐起,“京城来人,直指我救治南宫钰之事。我若不在场,岂非任由他们揣测构陷?有些关于医术的细节,唯有我能说清。况且,”她顿了顿,望入他深邃的眼眸,“我既是战王妃,岂能永远只站在你身后,受你庇护?”
沈云汐深知,那“起死回生”的医术太过惊世骇俗,必引猜忌。太子一党借此发难,意在扳倒莫君寒,她绝不能成为他的软肋和突破口。她必须亲自在场,直面质疑。
莫君寒凝视着她,看到她眼中的倔强与担当,那是一种欲与他并肩而立的决心。他沉默一瞬,终是叹了口气,妥协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骄傲与心疼:“好。但答应我,若觉不适,立刻告知我,不许硬撑。”
“嗯。”沈云汐点头。
莫君寒再次唤来冬雪,为她加了一件更厚实的斗篷,几乎将她裹得密不透风,这才扶着她,一步步走向中军大帐。
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气氛却与王帐的温馨截然不同。
监军刘大人和王大人早已等候在内,两人身着官袍,脸上带着惯有的官僚式的谨慎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见莫君寒扶着沈云汐进来,皆是微微一怔,随即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
刘大人率先上前一步,拱手行礼,语气恭敬却透着几分刻板:“下官参见王爷。听闻王爷身体不适,本不该叨扰,只是京城加急军报送至,事关重大,且南疆王突然到访,议和之事及王子遇袭真相诸多细节,下官等需及时知悉,以便向朝廷禀报。” 他说话间,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沈云汐,带着审视。
王大人在一旁附和:“正是。另外……营中皆传,王妃娘娘医术通神,竟将南疆王子从鬼门关救回,此等奇事,实在令人……惊叹。不知其中细节……” 他的话留了半截,试探之意昭然若揭。
莫君寒并未立刻理会他们,先是扶着沈云汐在主位旁的侧椅坐下,确认她坐稳了,自己才撩袍于主位坐下,动作从容不迫,带着天生的威仪。
莫君寒这才抬眼看向两位监军,目光平淡,却自有重压:“刘大人,王大人,辛苦了。军报何在?”
刘大人连忙从袖中取出一封火漆密封的信函,恭敬呈上。
莫君寒拆开,快速浏览,帐内一时只余纸页翻动的轻微声响。他的面色沉静如水,让人看不出丝毫情绪。
片刻,他放下军报,声音听不出喜怒:“陛下已知晓黑水河之战结果,旨意嘉奖三军。至于议和具体条款及南宫钰遇袭真相,细节尚在核实,待南疆内部清查完毕,自会具折上奏。”
刘大人闻言,眉头微不可查地一皱:“王爷,并非下官心急。只是南疆王亲至,此事关乎两国邦交,朝廷关切亦是常理。尤其是王子遇袭,牵扯北狄阴谋,若处理不当,恐再生事端。另外……”他话锋一转,再次看向沈云汐,笑容显得有几分刻意,“王妃娘娘救治南疆王子,功在社稷,只是……下官听闻,王子当时伤势极重,军医皆束手,不知娘娘用的是何岐黄妙术?竟有如此神效?也好让下官等在奏报中,为娘娘请功时,能详述其功,以免朝中某些不明就里之人,妄加揣测,污了娘娘清誉。”
这话听起来像是为沈云汐着想,实则步步紧逼,要将那“神乎其技”的医术摊开在明面上,其用心险恶。
喜欢王妃自带装备高冷王爷彻底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