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烽火(二十四)-《说好做任务怎么变成谈恋爱了?!》

  正如秦晔所料,卫立煌和孙连仲在保定-石家庄一线完成初步集结后,得知仍有成建制部队在平汉线以西死守,大为震动。

  两人毅然决定,不再等待完全集结,立刻派出精锐的先遣部队,集中了大部分骑兵、车辆、轻装步兵和炮兵。

  不惜代价,星夜兼程,绕过日军阻击部队,直插淆城-巩镇战场!

  拂晓时分,天色微明。

  就在日军准备对淆城发动最后一击,企图彻底碾碎池越残部之时,在他们意想不到的方向

  ——他们的侧后和侧翼

  ——突然响起了排山倒海般的炮声!

  这不是他们熟悉的、中国军队那稀稀落落的炮火,而是成建制炮兵团的齐射!

  紧接着,是嘹亮而陌生的军号声和山呼海啸般的喊杀声!

  地平线上扬起了巨大的尘土洪流!

  卫立煌部的骑兵先锋,如同利剑般出现,马刀在晨光中闪亮!

  紧接着,是源源不断的、穿着中央军军服的步兵,喊着震天的口号,如同潮水般冲入了日军的侧翼和后方!

  卫立煌、孙连仲等部的中央军精锐,终于突破了日军的阻援阵地,如同一把蓄力已久的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围城日军的软肋上!

  几乎在同一时刻,淆城内,池越聚集起所有能战斗的人,发出了绝地反击的呐喊:

  “弟兄们!杀出去!接应援军!报仇的时候到了!”

  而在巩镇方向,秦晔亲率他所能集结的全部兵力,如同猛虎出闸,果断地冲出了阵地,狠狠地咬向了日军防线的结合部!

  刹那间,战场形势逆转!攻守易形!

  战场的态势,在援军如天降神兵般砸入日军侧翼的那一刻,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第二天的太阳,终于在一片震天的喊杀与欢呼中升起。

  日军原本胜券在握的骄横之气,在守军决死反扑和援军雷霆万钧的侧击下,瞬间土崩瓦解,化为了惊恐与混乱。

  指挥官无法有效控制部队,士兵各自为战,阵型被彻底冲垮。

  而中国军队的士气,则攀升到了顶点。

  卫立煌、孙连仲部的援军如同久旱甘霖,带来了生的希望和复仇的力量,他们装备精良,士气高昂,攻势如潮。

  池越和秦晔的残部则爆发出最后的、惊人的能量。

  他们熟悉每一寸土地,怀着二十五天积蓄的血海深仇,如同受伤的猛兽,死死咬住当面的敌人!

  不让其有任何喘息重组的机会!

  一场预期的攻坚歼灭战,彻底变成了一场里应外合的大溃围与反追击。

  日军丢下大量尸体、重伤员和武器装备,狼狈地向北溃退。

  迟来了二十五天的星火,终于汇成了燎原之势,在这片浸透鲜血的土地上,点燃了胜利的希望。

  尽管代价惨重,但他们,终究是守住了军人的承诺,等来了不可能的奇迹。

  当日黄昏。

  战斗暂告一段落,后续跟上的援军得以进入已成废墟的淆城。

  见到池越和秦晔时,即便是久经沙场的卫、孙二人,也不禁动容。

  眼前的两位指挥官,军装破烂不堪,浑身血污硝烟,眼窝深陷,嘴唇干裂,但眼神却亮得吓人,仿佛燃烧着不灭的火焰。

  卫立煌上前紧紧握住两人的手,语气沉重而真诚:“池旅长,秦师长,辛苦了!你们打得好,打出了中国军人的骨气!

  此战之功,必当禀报军委会,为二位请功!

  你们以孤军弱旅,硬抗日寇精锐廿五日,此等壮举,堪称抗战以来第一等功勋!”

  孙连仲用力拍了拍池越的肩膀,又对秦晔点了点头,言辞更为直率:

  “娘的,打得好!是真汉子!老子在后方听说你们还在打,都不敢信!

  放心,死的弟兄不会白死,活下来的,都是好样的!以后有什么难处,尽管开口!”

  这些勉励,对于几乎打光家底的池、秦二人而言,是巨大的认可和慰藉。

  尽管他们知道,这些承诺能兑现多少尚未可知,但此刻的尊重是真实的。

  然而,现实的援助是有限的。

  援军自身也是长途奔袭,携带的弹药粮秣并不充裕。

  他们留下了部分药品、一些缴获的日械弹药和少量粮食,但这对于亟待补充的池秦两部而言,仍是杯水车薪。

  卫、孙二人承诺会将他们的困难上报,并督促后续补给,但两人都明白,这需要时间,且变数极大。

  送走援军将领后,喧嚣的战场暂时沉寂下来。

  池越和秦晔几乎同时走向对方,在满是弹坑和瓦砾的街道中央相遇。

  没有言语。

  池越上下打量着秦晔,看到他虽然疲惫至极但似乎没有新增重伤,咧开干裂的嘴唇,想笑,却扯动了脸上的伤口,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

  秦晔看着池越几乎被血污糊住的军装和那双熬得通红的眼睛,想说什么,喉咙却像被堵住一般。

  下一秒,池越猛地张开手臂,重重地抱住了秦晔!

  这个拥抱粗暴而用力,仿佛要将对方勒进自己的骨血里,确认彼此都还真实地活着。

  秦晔的身体先是一僵,随即也缓缓抬起手臂,同样用力地回抱了过去。

  两个满身血污、疲惫不堪的男人,在废墟之上紧紧相拥,无声地诉说着这二十五天来的所有恐惧、坚持、绝望与最终的狂喜。

  所有的言语在此时都显得苍白,唯有这坚实的触感,才能证明他们真的从那个地狱里一起爬了出来。

  “妈的……差点就真交待了……”池越的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

  “……活着就好。”秦晔的声音同样低沉,却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颤抖。

  援军主力继续向北追击溃敌,顺势收复了此前丢失的部分前沿阵地。

  并且将防线继续向前推出,获得了些许战略缓冲地带。

  池越和秦晔来不及休整,立刻投入到忙碌的善后工作中:

  抢救伤员,掩埋烈士,清点损失,修复最急需的工事。

  与此同时,他们开始了紧急的征兵与整补。

  池越派出人手,在控制区内及周边地区招募青壮,许以饱饭和军饷。

  他重新整合残部,提拔战斗中涌现出的骨干,用缴获的日械装备部队。

  他的兵工厂在技术人员返回后,也开始艰难地恢复生产。

  秦晔则利用收复地区恢复的行政系统,进行更规范的兵员征召,并加紧训练新兵。

  他不断向后方发电,催要兵员、武器装备和军饷,尽管回应迟缓,但他坚持不休。

  淆城-巩镇长达二十五天的顽强抵抗,极大地鼓舞了华北军民的士气,证明了日军并非不可战胜。

  这促使金陵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华北战事。

  同时,此战也打乱了日军的初期部署。

  使其不得不更加重视这条战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他方向的压力,为华北抗战争取了更宝贵的时间。

  池越和秦晔,站在废墟之上,望着正在重新集结和训练的部队,深知前途依然艰险。

  远方,新的防线正在紧急构筑,战争的阴云,并未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