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锁】饿鬼道-《大唐鬼案集》

  长安怪卷●案六·引

  夫人身死,念其身形,引人着皮影,人影栩栩如生也。

  玄德三年,楼兰现,众人皆见,死人复生。

  ——《君梦成骸·楼兰篇》

  已经是子时了,一条小道上,两个姑娘正举着灯笼,缓缓相伴走着,她们穿着虽然朴素,但是仔细看,就能知道她们身份绝不简单,衣服衣料那可是中鑫布庄最新款,上的暗纹那可是最贵的料子了,她们头饰也是精致无比,只怕是一件小饰品就能值个好几十两银子,抵得上穷苦人家一年的收入。

  那灯笼也是极品,灯笼灯柄雕刻,灯笼灯骨的暗纹,那可是花了大价钱的,更别说那灯笼纸了,那是防火的,这一只灯笼就已经抵得上穷苦人家好几年挣的钱了。

  那两个女孩子长得都是唇红齿白的,一看就知道是大小姐,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家小姐。

  “小姐,今天可是鬼节啊,咱们这么出门是不是有些不太吉利?”左边穿着粉衣的那个女孩似乎很怕似的圈住了一旁浅蓝色衣服的女孩子的手臂,顺便也躲在了她家小姐身后,她轻轻在她耳边说道。

  那小姐似乎也吓得半死,但是还得装出什么也不怕的样子,她伸出手,她发现自己的手在颤抖,但还是厚着脸皮拍了拍一旁丫鬟的手,以示安慰,她轻轻道:“双儿不怕,有我呢,我是谁啊,妖魔鬼怪岂能近我身?放心吧,啊。”

  “嗯,我相信小姐。”那丫鬟明明害怕极了,还得装笑,看着实在可怜。

  满山的树木的枝叶都在瑟瑟颤抖,因为现在的夜风很凉,一吹过去,树叶就如同潮水一般,缓缓推进,整个苍穹此刻也黑如墨,在如此哗哗哗的响声之下,给人一种错觉,就如整个黑穹都快整个压下来。

  “小姐,这次我们离家出走,若是被抓住,奴婢会不会被打死啊……”那粉衣小丫鬟似乎又想到了什么,一张小脸越发难看,甚至声音都带了一丝哭音,看起来格外害怕。

  “不怕,有我呢,本小姐在,包你无事!”那蓝衣小姐似乎胸有成竹,自己拍了拍胸脯,看起来很是有把握。

  她抬头看了看上面乌黑的天空,她看不清周围的一切,今夜连星星和月亮也没有,当真是伸手不见五指。

  “小姐,快下雨了,奴婢来撑伞吧。”那小丫鬟倒是好脾气,忧愁了一阵就想到别的地方去了。

  果真过了不久,雨就哗啦啦下了来,那油纸伞被雨打的啪啪啪响,顷刻就已经席卷了这里。

  她们拎着灯笼,提着裙摆,一路小跑,只见前面有一小亭子,还能避避雨,随即当机立断冲了进去,虽然四面透风,但是好歹有个遮雨的地方。

  骇人闪电突地划破黑夜,直直劈了下来,卷起清腥的泥土气息,她们放下了灯笼,放下了雨伞,整理了自己的衣服。

  “小姐,老爷会不会担心你呀,毕竟我们都是没出来过的,若是被什么人骗了去……”

  “呸呸呸,你小姐我是什么人,会被人骗?”那蓝衣小姐似乎很不满,她觉得自己的脑子那么聪明,怎么可能会被骗。

  “小姐,吃点东西吧,等会天亮还得赶路呢。”那丫鬟从自己包袱里拿出油纸包着的糕点,递给了她小姐。

  他家小姐倒也不怎么娇气,一屁股坐到了中间,拆开包装就啃了起来,看起来真是饿坏了。

  “小姐,慢点吃,别噎着……”那小丫鬟则在旁边不停嘱咐着,生怕她给噎着了。

  夜雨中的灯光就如幽冥之中的业火一般,闪烁着,颤抖着,微微的亮光在黑夜中微不足道,甚至,似乎雨再下的大一些就会湮没在黑漆漆的夜空和哗哗哗的雨声中了。

  骇人闪电划破漆黑的夜,划破了雨幕,一盏灯笼晃晃悠悠而来,亭子里的两个人都看着那灯笼缓缓而来,待等那灯笼走近,才发现持着它的乃是一妇人。

  那妇人生的温婉,眉眼间乃是一种淡淡的忧伤,她也在往这里走来,见这里有两个姑娘,愣了愣,随后微微一笑,拎起裙裾缓缓走上了台阶,随后放下了灯笼,放下了伞,那动作行云流水,格外漂亮。

  “两位姑娘,怎的这么晚一个人在外呐?”那妇人见两个小姑娘都怕得紧,随后笑着问,那微笑很是有亲和力,两个姑娘都放心下来。

  那粉衣小丫鬟先反应过来,也对那女子安个福,随后道:“这位夫人,我们也是被逼无奈才出来的……”

  “哦,我懂我懂……”那妇人似乎略懂了什么,微笑着点了点头,她将自己的裙裾提了提,顺便拧了一把。

  “夫人,您这么晚,出来做什么?”这么晚了,怎的还有人有觉不睡跑来这里,那粉衣丫鬟着实有些好奇便问道。

  那妇人柳眉皱了一下,一双杏眼里似乎有了点点泪光,她抬起了头,扫视了前面两个姑娘,随后对那蓝衣姑娘轻轻道:“这位姑娘,我赶了许久的路,实在是饿得紧,能不能给我一块吃?”

  那蓝衣姑娘听闻连忙扯了一块给她吃,她伸出手来,颤颤巍巍接过了那块糕点,咬了几口,随即道:“不知道两位姑娘有没有听过饿鬼道?”

  见两位姑娘摇头,便开始说了,实际上她的声音很轻,两个姑娘听不甚仔细,倒像是自言自语:“佛教六道轮回中的一道又作饿鬼趣。据大乘义章卷八末载,所谓饿鬼者,常饥虚,故谓之饿;恐怯多畏,故谓之鬼。此鬼类羸弱丑恶,见者皆生畏惧,穷年卒岁不遇饮食,或居海底,或近山林,乐少苦多而寿长劫远。以昔时贪嫉,欺诳于人,由此因缘,故堕饿鬼道。佛教中著名的布施方法“施食”,对象即是饿鬼道众生。盂兰盆会也和饿鬼道众生有关。”

  “您在说什么?”两个姑娘就这么看着她自言自语,有些不理解,随后问道。

  “今天可是鬼节,鬼怪多的是,你们,不怕?”那女子被打扰了也不甚生气,只是淡淡问着。

  两个女孩子互相看了一眼,在对方眼里都看见了些微的紧张和害怕,但是她们已经走到这一步了,无法回头。

  那女子轻笑了一下,忽然一股不知腐烂了多少年的气息扑鼻而来,似乎外面的狂风暴雨已是另一个世界。

  那两个姑娘似乎预感到了危险,突然抱成了一团,瑟瑟发抖,但是待等到她们重新抬起头,她们才发现刚刚那个夫人已经不见。

  那蓝衣姑娘紧紧抓住粉衣姑娘的衣襟,紧紧的,她看着眼前空无一人的亭子,快哭了:“这,刚刚……她是不是鬼啊……”

  “奴婢,奴婢不知道呀……”

  两个姑娘扶持着站了起来,看着眼前的一片黑色,她们举起了自己的灯笼,照着四周,亭外的黑暗似乎没有尽头。

  雨不停下着,越来越大,但是旅馆门前的灯笼却不受影响。

  这个蓝衣姑娘是刑部尚书李靖的女儿,叫李飞霜,生的标致,眉目都格外漂亮,平时不喜欢女红,到喜欢舞枪弄棒,但是可惜刑部尚书很心疼她的女儿,生怕她练武受一点伤,所以给她请的师傅都是花拳绣腿的艺人,她自己认为自己的武艺已经很好了,但是她不知道她学的只是招式而已。

  她的丫鬟叫双双,从小跟她家小姐一起长大,倒是个忠心耿耿的姑娘,在她小时候还为了保护她家小姐被疯狗咬了一口胳膊,活生生扯下一块肉来,自从那之后,两个人倒成了密不可分的主仆关系。

  这次出来,正是李靖给她家的闺女找了许多女婿让李飞霜挑选,李飞霜这个性质耿直的姑娘家真是受不了了,每次跟男方相见都要装作自己是良家淑女,她真是怕了,若是她真嫁了出去,一嫁过去,总不能装一辈子淑女吧,本性暴露,那不是会被嘲笑死的么。

  随即她只能带着自家的丫头出来,她准备去雍州表姨家躲躲风头,她还就不信了,他爹能从京城追到雍州,追到边境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她其实来这里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看看那敦煌,还有文人笔下的玉门关。

  却是不想出来忘带了铜板,只得一路走来,风尘仆仆的,倒是有些狼狈了,现在还碰上了大雨,两个人也真算是倒霉透了。

  更别说刚刚遇到的怪事,双双倒是有些后悔了,她早就应该劝着自家小姐好好呆着,不要出来乱晃悠,若是就这么过去,不消几天,她们两个就该饿死累死了。

  她们趁着天亮,走了好几天,终于看见一间客栈,屋顶上头琉璃瓦,门很黑,未锁,门上还雕刻着门神,纹路细腻,绝非平庸之物,门上还挂着两只大红灯笼。

  面前是两扇气派堂皇的黑漆大门。大门关得严丝合缝,双双伸出手去,抓起了门圈锤了锤。

  门颜色很黑,显得姑娘的手很白。突然门后面有了回应,声音苍老而又疲惫:“谁啊?”

  “投宿的!”

  一阵铿锵之声过后,大门开了一条大缝。一个形容枯槁的老妈子探出头来,眯着眼睛去看着来人:“谁啊?”

  “我们是来投宿的,老奶奶……”

  那个老妈子听到投宿两个字,当即一哆嗦,大概是被吓到了,一只枯树枝似的老手伸出来,在她们面前挥了挥,枯树皮一般的脸,皱了皱,随后颤颤巍巍道:“两娃呀……这里闹鬼,你确定要住这儿么?”

  “小姐……”双双望向了一旁的飞霜,希望征求她的意见。

  飞霜摸了摸自己包袱里,细软已经不多了,银子出来的时候也忘记拿了,只有一些零星碎银,她已经实在没钱了,这里闹鬼,价钱倒是可以商量,没有办法了,她点了点头。

  “我们就住这里了,至于闹鬼,老奶奶,你是真的看见了?”双双点了点头,随后笑着牵着老奶奶在前面的饭桌前坐下,随即问道。

  飞霜打量着这里,这里就是个简单的旅馆,下面则是餐馆食堂,上面则是住宿的地方。

  纵观整个旅馆,这里,似乎就老婆婆一个人,这里真的一个人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