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疑惑地打开布包,里面是几块用油纸仔细包好的桃酥,边缘还带着点焦黄色,一看就是刚出炉不久。“这是……”
“我妈烤的,她说以前住院时,邻居奶奶总送这个,说吃着养胃。”林墨搓了搓手,“知道您牙口不好,特意烤得软乎些。”
奶奶捏起一块桃酥,轻轻掰了半块放进嘴里,慢慢嚼着,眼眶突然红了:“多少年没吃过这味儿了……我家老头子以前最爱烤这个,可惜啊……”她没再说下去,只是用手背抹了抹眼角。
江思年心里也泛起酸。爷爷走得早,他记事起就没见过,只在老相册里看过那个穿着中山装的清瘦男人。奶奶总说,爷爷烤桃酥时会在面里掺点蜂蜜,烤出来带着股甜香,街坊邻居都爱来讨两块。
“您要是爱吃,等我妈出院了,我再给您送些来。”林墨笑得真诚,小虎牙在阳光下闪了闪。
张阿姨端着药碗走进来,看见桌上的桃酥,眼睛一亮:“小林这手艺随他妈妈啊!上次他送的南瓜饼,李奶奶念叨了好几天呢。”她把药碗放在床头柜上,“小江,你奶奶今天气色好多了,刚才还跟我念叨你呢。”
江思年扶着奶奶坐起身,给她喂了药。苦味儿漫开来,奶奶却没像往常那样皱眉,只是看着床头的向日葵,嘴角带着笑意:“这花真好看,跟年轻时看到的一样鲜亮。”
“等您好了,我带您去郊外看大片的向日葵田。”江思年说。其实他也不知道哪里有向日葵田,只是听奶奶说过,以前爷爷常带她去城郊的农场,夏天一到,漫山遍野都是金黄的花盘,风一吹就像海浪似的。
“好啊,好啊。”奶奶拍着他的手,眼里闪着光,“到时候让小林也一起去,这孩子看着就喜庆。”
林墨在旁边嘿嘿笑:“没问题,我电动车能载三个人,就是路不好走,得慢慢骑。”
正说着,走廊里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张阿姨出去看了看,回来时脸色有些难看:“是楼下302的老王,他儿子又来闹了,说没钱交护工费,要把人接走呢。”
江思年皱起眉。老王是个中风的老人,儿子是个赌徒,隔三差五就来养老院闹,每次都吵着要把老人接走,其实是想把养老院发的补助金骗走。
“这都第三次了,上次差点把王大爷的氧气罐都拔了。”张阿姨叹了口气,“现在这世道,人活着难,老了更难。”
奶奶轻轻叹了口气:“作孽啊……”
林墨突然站起身:“张阿姨,我去看看。”
“你去干啥?那混小子凶得很。”张阿姨拉住他。
“没事,我有办法。”林墨冲江思年眨了眨眼,转身走出病房。
江思年不放心,也跟了出去。只见走廊尽头,一个满脸横肉的男人正拽着护工的胳膊嚷嚷,老王躺在病床上,脸色发青,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你谁啊?”男人看见林墨,不耐烦地挥挥手,“滚开,别耽误老子办事!”
林墨没理他,掏出手机对着男人拍了张照。“王大哥是吧?上次你把王大爷的救命钱拿去赌,被派出所抓了现行,这事要是让你媳妇知道了,你说她会不会带着孩子回娘家?”
男人脸色一变:“你他妈胡说八道什么!”
“我可没胡说。”林墨点开手机里的录音,里面传出男人辱骂老王的声音,还有跟别人打电话说要卖掉老王轮椅的话,“我表哥在报社上班,他说现在正缺这种社会新闻呢,标题我都想好了——‘孝子为赌资逼疯中风老父’,保证能上头条。”
男人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看着林墨手里的手机,眼神发怵:“你……你想怎么样?”
“很简单。”林墨收起手机,“好好交护工费,别再来闹事。王大爷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这录音和照片,我保证让你在这片区待不下去。”
男人咬了咬牙,恶狠狠地瞪了林墨一眼,转身骂骂咧咧地走了。护工松了口气,连忙给老王顺气:“大爷,您没事吧?”
老王缓过劲来,拉着林墨的手,浑浊的眼睛里滚下泪来:“好孩子……谢谢你啊……”
“没事大爷,您好好养病。”林墨帮他掖了掖被角,“以后他再来,您就喊我,我住得近。”
回到病房,张阿姨一个劲夸林墨:“你这孩子,脑子真灵光!比我们这些大人都有办法。”
奶奶也笑得合不拢嘴:“真是个好孩子,心眼实诚,还机灵。”
林墨被夸得不好意思,挠着头嘿嘿笑。江思年看着他泛红的耳根,突然想起昨天他抱着灭火器冲出来的样子,又想起他握着自己手说“别怕”的时候,心里像被温水泡过似的,软乎乎的。
“时间不早了,我得回去看看我妈那边。”林墨看了看表,“饼干在行李箱里,你记得拿。”
江思年送他到门口,林墨突然转身:“对了,我妈说,等她好了,想请你和奶奶去家里吃饭,她做你爱吃的红烧肉。”
“我爱吃红烧肉?”江思年愣了一下。
“嗯,昨天你昏迷的时候,嘴里一直念叨着呢。”林墨笑得狡黠,“我先走啦,有事给我打电话。”
看着林墨跑远的背影,江思年低头看了看手里的行李箱,拉开拉链,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几包压缩饼干,还有几袋真空包装的卤蛋和牛肉干。最底下压着张纸条,是林墨歪歪扭扭的字迹:“能量值不够记得吃,别硬撑。007说的话,我听见了。”
江思年心里一惊,猛地想起昨天在巷口,林墨扶着他的时候,007确实报过一次能量值。这小子……竟然听见了?他捏着纸条,指尖有些发烫,突然觉得那个冷冰冰的电子音,好像也没那么讨厌了。
接下来的几天,江思年每天都往养老院跑,给奶奶喂饭、擦身,陪她说话。张阿姨说,奶奶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好,有时候还能坐在轮椅上晒晒太阳,指着窗外的向日葵笑。
林墨也常来,有时带些他妈妈熬的粥,有时拎着刚烤好的点心,一来就帮着护工打扫卫生,陪老人们聊天。302的王大爷总拉着他下棋,输了就耍赖,要林墨教他玩智能手机。
这天下午,江思年刚给奶奶读完报纸,手机突然响了,是个陌生号码。他走到走廊接起,电话那头传来林墨急促的声音:“江思年,你快来医院!我妈她……她突然晕过去了!”
江思年心里一紧:“别急,我马上到!哪个病房?”
“住院部502,你快点!”
江思年挂了电话,跟张阿姨交代了几句,抓起行李箱就往医院跑。路上他心里直发慌,007的提示音突然响起:“检测到宿主心率异常,建议保持冷静。林墨母亲术后并发症概率为17%,当前生命体征平稳。”
“你怎么知道?”江思年喘着气问。
“已接入医院内网临时数据通道。”电子音依旧平淡,“检测到林墨母亲为Rh阴性A型血,血库库存不足。”
江思年心里咯噔一下。Rh阴性血,也就是俗称的熊猫血,本来就稀少,现在这种时候更是紧缺。他拦了辆三轮车,催促师傅快点,心里却在盘算着该去哪里找血源。
到了医院,江思年冲进502病房,只见林墨正抓着医生的胳膊,眼睛通红:“医生,求求你,一定要救救我妈!我什么都愿意做!”
“我们正在联系血站,但现在情况特殊,一时半会儿可能调不到血。”医生叹了口气,“你母亲失血过多,再等下去……”
江思年突然开口:“我是Rh阴性A型血。”
林墨猛地回头,眼睛瞪得圆圆的:“你说什么?”
医生也愣住了:“你确定?这种血型很罕见。”
“确定。”江思年挽起袖子,“007,调出我的血型报告。”
一道淡蓝色的光幕在他手腕上亮起,上面清晰地显示着他的血型信息。医生惊讶地看着这一幕,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别管这个了,先抽血吧。”江思年催促道。
护士很快推来采血设备,针头扎进血管时,江思年皱了皱眉,却没吭声。林墨站在旁边,手紧紧攥着衣角,指节都发白了:“你……你别勉强,医生说献多了血对身体不好。”
“没事。”江思年笑了笑,想抬手拍拍他的肩膀,却没力气,“你忘了?我能量值高着呢。”
林墨没说话,只是蹲下身,把头埋在膝盖里,肩膀微微耸动着。江思年看着他毛茸茸的头顶,突然觉得,就算能量值耗尽,好像也没那么可怕。
血袋慢慢装满,医生拔掉针头,给江思年缠上纱布:“小伙子,谢谢你啊。你这血型太珍贵了,救了病人一命。”
江思年站起身,头晕得厉害,林墨连忙扶住他:“我送你回去休息。”
“不用,我没事。”江思年摆摆手,“你在这陪着你妈吧,我回养老院看看奶奶。”
林墨没说话,只是固执地扶着他往外走。走到医院门口,他突然停下来,从口袋里掏出个东西塞进江思年手里:“这个给你。”
江思年摊开手,是枚银色的戒指,上面刻着个小小的“墨”字。“这是……”
“我爸留给我的,说能保平安。”林墨低着头,声音有点闷,“你戴着,别弄丢了。”
江思年握紧戒指,冰凉的金属贴着掌心,却感觉很踏实。“等你妈好了,记得告诉我。”
“嗯。”林墨点点头,看着江思年走远,才转身回了病房。
回到养老院,江思年刚坐下,张阿姨就端着碗红枣粥进来了:“小江,脸色怎么这么差?是不是没休息好?”
江思年喝着粥,把医院的事说了说。张阿姨叹了口气:“你这孩子,就是心太善。不过小林那孩子也不错,懂得知恩图报。”她突然压低声音,“我刚才听护工说,城西的物资中转站今天来了批新货,有奶粉和罐头,就是要排队领,还得有通行证。”
江思年眼睛亮了亮。奶奶最近总说想喝奶粉,他一直没买到。“通行证……我没有啊。”
“我托人给你弄了一张。”张阿姨从口袋里掏出个蓝色的小本子,“明天一早去,人少。”
江思年接过通行证,心里暖暖的:“张阿姨,谢谢你。”
“谢啥,都是应该的。”张阿姨拍了拍他的手,“你也别太累了,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奶奶。”
第二天一早,江思年就去了城西的物资中转站。排队的人不多,大多是些老人和孩子,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却又透着点期待。轮到江思年时,工作人员核对了通行证,给他发了两罐奶粉、一瓶罐头,还有一小袋大米。
“今天有额外福利,抽个奖吧。”工作人员递给他一个抽奖箱。
江思年摸了张纸条,打开一看,是“一等奖”。工作人员笑着递给她一个大箱子:“恭喜你,这是今天的特等奖,一箱压缩饼干和十瓶矿泉水。”
江思年愣住了。这么多东西,足够他和奶奶吃一阵子了。他抱着箱子往外走,心里盘算着分点给林墨,他家肯定也需要。
走到中转站门口,江思年突然看见两个熟悉的身影——黄头发和刀疤脸,正鬼鬼祟祟地盯着排队的人群。他心里一紧,赶紧躲到旁边的墙角,听见黄头发说:“李哥说了,今天有批好货,等会儿抢了就走,警察来了也追不上。”
刀疤脸舔了舔嘴唇:“那小子会不会来?”
“谁?江思年?”黄头发嗤笑一声,“上次被咱们吓得跟孙子似的,估计躲起来了。再说他就算来了,就他那怂样,还能翻天不成?”
江思年握紧了手里的折叠刀——那是昨天林墨给他送来的,说让他防身用。他看着那两个混混,又看了看排队的老人们,心里做了个决定。
“我妈烤的,她说以前住院时,邻居奶奶总送这个,说吃着养胃。”林墨搓了搓手,“知道您牙口不好,特意烤得软乎些。”
奶奶捏起一块桃酥,轻轻掰了半块放进嘴里,慢慢嚼着,眼眶突然红了:“多少年没吃过这味儿了……我家老头子以前最爱烤这个,可惜啊……”她没再说下去,只是用手背抹了抹眼角。
江思年心里也泛起酸。爷爷走得早,他记事起就没见过,只在老相册里看过那个穿着中山装的清瘦男人。奶奶总说,爷爷烤桃酥时会在面里掺点蜂蜜,烤出来带着股甜香,街坊邻居都爱来讨两块。
“您要是爱吃,等我妈出院了,我再给您送些来。”林墨笑得真诚,小虎牙在阳光下闪了闪。
张阿姨端着药碗走进来,看见桌上的桃酥,眼睛一亮:“小林这手艺随他妈妈啊!上次他送的南瓜饼,李奶奶念叨了好几天呢。”她把药碗放在床头柜上,“小江,你奶奶今天气色好多了,刚才还跟我念叨你呢。”
江思年扶着奶奶坐起身,给她喂了药。苦味儿漫开来,奶奶却没像往常那样皱眉,只是看着床头的向日葵,嘴角带着笑意:“这花真好看,跟年轻时看到的一样鲜亮。”
“等您好了,我带您去郊外看大片的向日葵田。”江思年说。其实他也不知道哪里有向日葵田,只是听奶奶说过,以前爷爷常带她去城郊的农场,夏天一到,漫山遍野都是金黄的花盘,风一吹就像海浪似的。
“好啊,好啊。”奶奶拍着他的手,眼里闪着光,“到时候让小林也一起去,这孩子看着就喜庆。”
林墨在旁边嘿嘿笑:“没问题,我电动车能载三个人,就是路不好走,得慢慢骑。”
正说着,走廊里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张阿姨出去看了看,回来时脸色有些难看:“是楼下302的老王,他儿子又来闹了,说没钱交护工费,要把人接走呢。”
江思年皱起眉。老王是个中风的老人,儿子是个赌徒,隔三差五就来养老院闹,每次都吵着要把老人接走,其实是想把养老院发的补助金骗走。
“这都第三次了,上次差点把王大爷的氧气罐都拔了。”张阿姨叹了口气,“现在这世道,人活着难,老了更难。”
奶奶轻轻叹了口气:“作孽啊……”
林墨突然站起身:“张阿姨,我去看看。”
“你去干啥?那混小子凶得很。”张阿姨拉住他。
“没事,我有办法。”林墨冲江思年眨了眨眼,转身走出病房。
江思年不放心,也跟了出去。只见走廊尽头,一个满脸横肉的男人正拽着护工的胳膊嚷嚷,老王躺在病床上,脸色发青,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你谁啊?”男人看见林墨,不耐烦地挥挥手,“滚开,别耽误老子办事!”
林墨没理他,掏出手机对着男人拍了张照。“王大哥是吧?上次你把王大爷的救命钱拿去赌,被派出所抓了现行,这事要是让你媳妇知道了,你说她会不会带着孩子回娘家?”
男人脸色一变:“你他妈胡说八道什么!”
“我可没胡说。”林墨点开手机里的录音,里面传出男人辱骂老王的声音,还有跟别人打电话说要卖掉老王轮椅的话,“我表哥在报社上班,他说现在正缺这种社会新闻呢,标题我都想好了——‘孝子为赌资逼疯中风老父’,保证能上头条。”
男人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看着林墨手里的手机,眼神发怵:“你……你想怎么样?”
“很简单。”林墨收起手机,“好好交护工费,别再来闹事。王大爷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这录音和照片,我保证让你在这片区待不下去。”
男人咬了咬牙,恶狠狠地瞪了林墨一眼,转身骂骂咧咧地走了。护工松了口气,连忙给老王顺气:“大爷,您没事吧?”
老王缓过劲来,拉着林墨的手,浑浊的眼睛里滚下泪来:“好孩子……谢谢你啊……”
“没事大爷,您好好养病。”林墨帮他掖了掖被角,“以后他再来,您就喊我,我住得近。”
回到病房,张阿姨一个劲夸林墨:“你这孩子,脑子真灵光!比我们这些大人都有办法。”
奶奶也笑得合不拢嘴:“真是个好孩子,心眼实诚,还机灵。”
林墨被夸得不好意思,挠着头嘿嘿笑。江思年看着他泛红的耳根,突然想起昨天他抱着灭火器冲出来的样子,又想起他握着自己手说“别怕”的时候,心里像被温水泡过似的,软乎乎的。
“时间不早了,我得回去看看我妈那边。”林墨看了看表,“饼干在行李箱里,你记得拿。”
江思年送他到门口,林墨突然转身:“对了,我妈说,等她好了,想请你和奶奶去家里吃饭,她做你爱吃的红烧肉。”
“我爱吃红烧肉?”江思年愣了一下。
“嗯,昨天你昏迷的时候,嘴里一直念叨着呢。”林墨笑得狡黠,“我先走啦,有事给我打电话。”
看着林墨跑远的背影,江思年低头看了看手里的行李箱,拉开拉链,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几包压缩饼干,还有几袋真空包装的卤蛋和牛肉干。最底下压着张纸条,是林墨歪歪扭扭的字迹:“能量值不够记得吃,别硬撑。007说的话,我听见了。”
江思年心里一惊,猛地想起昨天在巷口,林墨扶着他的时候,007确实报过一次能量值。这小子……竟然听见了?他捏着纸条,指尖有些发烫,突然觉得那个冷冰冰的电子音,好像也没那么讨厌了。
接下来的几天,江思年每天都往养老院跑,给奶奶喂饭、擦身,陪她说话。张阿姨说,奶奶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好,有时候还能坐在轮椅上晒晒太阳,指着窗外的向日葵笑。
林墨也常来,有时带些他妈妈熬的粥,有时拎着刚烤好的点心,一来就帮着护工打扫卫生,陪老人们聊天。302的王大爷总拉着他下棋,输了就耍赖,要林墨教他玩智能手机。
这天下午,江思年刚给奶奶读完报纸,手机突然响了,是个陌生号码。他走到走廊接起,电话那头传来林墨急促的声音:“江思年,你快来医院!我妈她……她突然晕过去了!”
江思年心里一紧:“别急,我马上到!哪个病房?”
“住院部502,你快点!”
江思年挂了电话,跟张阿姨交代了几句,抓起行李箱就往医院跑。路上他心里直发慌,007的提示音突然响起:“检测到宿主心率异常,建议保持冷静。林墨母亲术后并发症概率为17%,当前生命体征平稳。”
“你怎么知道?”江思年喘着气问。
“已接入医院内网临时数据通道。”电子音依旧平淡,“检测到林墨母亲为Rh阴性A型血,血库库存不足。”
江思年心里咯噔一下。Rh阴性血,也就是俗称的熊猫血,本来就稀少,现在这种时候更是紧缺。他拦了辆三轮车,催促师傅快点,心里却在盘算着该去哪里找血源。
到了医院,江思年冲进502病房,只见林墨正抓着医生的胳膊,眼睛通红:“医生,求求你,一定要救救我妈!我什么都愿意做!”
“我们正在联系血站,但现在情况特殊,一时半会儿可能调不到血。”医生叹了口气,“你母亲失血过多,再等下去……”
江思年突然开口:“我是Rh阴性A型血。”
林墨猛地回头,眼睛瞪得圆圆的:“你说什么?”
医生也愣住了:“你确定?这种血型很罕见。”
“确定。”江思年挽起袖子,“007,调出我的血型报告。”
一道淡蓝色的光幕在他手腕上亮起,上面清晰地显示着他的血型信息。医生惊讶地看着这一幕,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别管这个了,先抽血吧。”江思年催促道。
护士很快推来采血设备,针头扎进血管时,江思年皱了皱眉,却没吭声。林墨站在旁边,手紧紧攥着衣角,指节都发白了:“你……你别勉强,医生说献多了血对身体不好。”
“没事。”江思年笑了笑,想抬手拍拍他的肩膀,却没力气,“你忘了?我能量值高着呢。”
林墨没说话,只是蹲下身,把头埋在膝盖里,肩膀微微耸动着。江思年看着他毛茸茸的头顶,突然觉得,就算能量值耗尽,好像也没那么可怕。
血袋慢慢装满,医生拔掉针头,给江思年缠上纱布:“小伙子,谢谢你啊。你这血型太珍贵了,救了病人一命。”
江思年站起身,头晕得厉害,林墨连忙扶住他:“我送你回去休息。”
“不用,我没事。”江思年摆摆手,“你在这陪着你妈吧,我回养老院看看奶奶。”
林墨没说话,只是固执地扶着他往外走。走到医院门口,他突然停下来,从口袋里掏出个东西塞进江思年手里:“这个给你。”
江思年摊开手,是枚银色的戒指,上面刻着个小小的“墨”字。“这是……”
“我爸留给我的,说能保平安。”林墨低着头,声音有点闷,“你戴着,别弄丢了。”
江思年握紧戒指,冰凉的金属贴着掌心,却感觉很踏实。“等你妈好了,记得告诉我。”
“嗯。”林墨点点头,看着江思年走远,才转身回了病房。
回到养老院,江思年刚坐下,张阿姨就端着碗红枣粥进来了:“小江,脸色怎么这么差?是不是没休息好?”
江思年喝着粥,把医院的事说了说。张阿姨叹了口气:“你这孩子,就是心太善。不过小林那孩子也不错,懂得知恩图报。”她突然压低声音,“我刚才听护工说,城西的物资中转站今天来了批新货,有奶粉和罐头,就是要排队领,还得有通行证。”
江思年眼睛亮了亮。奶奶最近总说想喝奶粉,他一直没买到。“通行证……我没有啊。”
“我托人给你弄了一张。”张阿姨从口袋里掏出个蓝色的小本子,“明天一早去,人少。”
江思年接过通行证,心里暖暖的:“张阿姨,谢谢你。”
“谢啥,都是应该的。”张阿姨拍了拍他的手,“你也别太累了,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奶奶。”
第二天一早,江思年就去了城西的物资中转站。排队的人不多,大多是些老人和孩子,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却又透着点期待。轮到江思年时,工作人员核对了通行证,给他发了两罐奶粉、一瓶罐头,还有一小袋大米。
“今天有额外福利,抽个奖吧。”工作人员递给他一个抽奖箱。
江思年摸了张纸条,打开一看,是“一等奖”。工作人员笑着递给她一个大箱子:“恭喜你,这是今天的特等奖,一箱压缩饼干和十瓶矿泉水。”
江思年愣住了。这么多东西,足够他和奶奶吃一阵子了。他抱着箱子往外走,心里盘算着分点给林墨,他家肯定也需要。
走到中转站门口,江思年突然看见两个熟悉的身影——黄头发和刀疤脸,正鬼鬼祟祟地盯着排队的人群。他心里一紧,赶紧躲到旁边的墙角,听见黄头发说:“李哥说了,今天有批好货,等会儿抢了就走,警察来了也追不上。”
刀疤脸舔了舔嘴唇:“那小子会不会来?”
“谁?江思年?”黄头发嗤笑一声,“上次被咱们吓得跟孙子似的,估计躲起来了。再说他就算来了,就他那怂样,还能翻天不成?”
江思年握紧了手里的折叠刀——那是昨天林墨给他送来的,说让他防身用。他看着那两个混混,又看了看排队的老人们,心里做了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