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遗信-《公主她受命于天》

  摒去感性的干扰,岑婉脑子渐渐清明。

  她从前的想法到底狭隘了些,秋漫云这种人看起来好控制,但还是太不稳定。

  当然,不稳定也无所谓,只要不波及到大雍,只要能给齐永霁带去麻烦就行。

  还有,如今大雍内乱结束,她的计划也得提上日程。

  要做的事太多,岑晚挂念着,离开的脚步也越来越快。

  之诚为她满上茶盏,笑道:“殿下也不怕吓到岑大人。”

  “谁告诉你我在吓她?”

  郑珣刚刚所说的话,字字句句都真切。

  能力越大,地位越高,自然要承担的就更多。

  普通人尚且有两难的时候,更何况他们每一次选择,都事关江山社稷。

  既然没有太多犹豫和犯错的机会,那岑婉总得学会狠心和取舍。

  “殿下用心良苦。”

  “只希望她尽快成长。”

  郑珣需要一个人去牵制廖鸿声和秦岳。

  三足鼎立,再有陶恒在外监督,是她为目前的大雍朝堂预设的局势。

  虽然如今的大雍十分团结平静。

  但她坚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待到打下褐国,疆域扩大,内部就必须互相制衡才能维持安定。

  和平固然安逸,但到底容易滋生懒惰和贪欲啊。

  之诚偷偷抬眼,看了一眼郑珣沉静的侧脸。

  太女心思向来深沉,从她尚且年幼时,他就摸不透,现在的殿下,情绪看似多了,但心思却埋得越深。

  曾经活泼的心声渐渐沉稳,从前还会因为不熟悉大雍的情况而出错,现在越发老练,也越显峥嵘。

  碰上这样摸不透的主子,之诚难免心中惶然。

  可是今日的事情倒让他想明白了一点。

  他无需去摸清殿下的想法,总之,踏实做事,努力跟上殿下的脚步,只要有用,只要忠诚,那他就永远不会失去殿下的信任。

  ……

  大雍上上下下,都十分“挂念”齐永霁的伤势,包括郑珣。

  因此,第二日,郑珣光幕无数次短暂地转到褐国去,终于不负众望地蹲到了太医对齐永霁的诊断。

  “幸好皇上机警,伤口并未伤到要害,但是微臣无能……”

  太医跪在地上不断磕头,额头上因为紧张而渗出的汗印在地面的毯子上,留下一道深色的痕迹。

  齐永霁看着只觉得腻歪,自从昨日之后,每一个面对他的人都是这样,如惊弓之鸟,生怕丢了性命。

  “直说,恕你无罪。”

  “您的左臂,以后怕是不能用力了,遇到阴雨天也得注意保暖,否则定会酸痛。”

  刺客是铁了心要齐永霁的命,武器插入之后还用力转了个圈,若不是时间不允许,齐永霁的整个左臂都会难保。

  齐永霁神色淡淡:“行了,下去吧。”

  太医如蒙大赦,迅速收拾东西离开。

  内室安静下来,齐永霁换了个舒服些的姿势:“莫诚,可查到那两个刺客了?”

  “是刁德的人,他离宫之时悄悄给宫门的守卫递了信。”

  “守卫?什么时候被收买的?”

  “私下并没有接触,只是刁德对底下的人态度一向不错,那侍卫感念于心,所以才愿意帮他传信。”

  齐永霁冷嗤:“几个好脸就把他收买了,刁德说得不错,确实是命贱。”

  莫诚低下头,神情恭敬。

  “人处理了?”

  “已处理了,宫中守卫都细查了一遍。”

  “跟刁德、万曜有联系的人,一个都别放过,无论证据。”

  “是!

  莫诚交代底下的人照顾好皇帝,自己则去传话。

  离开齐永霁的视线,他松了口气,却不敢露出丝毫不满。

  虽然他回到了齐永霁身边,地位一如既往,齐永霁有事也不避着他。

  看似他已经重新获得了齐永霁的信任。

  但是他心中依旧惶惶不安。

  为君者性情莫测,变化无常,他摸不透,把不准。

  这样的日子太过煎熬,他必须做点什么……

  此时,褐国的后宫。

  蔡敏昨夜做了一晚上的噩梦,梦里,秋漫云空洞洞的眼窝“盯着”她,问她为什么见死不救。

  最后她被惊醒,睁着眼,流泪到天明。

  可这是皇宫,外头有无数耳朵眼睛,她甚至不敢默默流泪。

  毕竟昨日经历那么一场炼狱,她得害怕得睡不着才正常。

  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眼泪并非恐惧,而是恨。

  恨自己无能为力,只能被命运宰割,恨齐永霁高高在上,动动手指就能主宰她们的命运。

  恨这宫中高墙难以翻越,恨身不由己……

  原以为这次的事情会成为盘旋在她头顶许久的阴影,但她没想到,第二日,她就拿到了一封信。

  信纸上只有一句话:“不必为我惋惜,史书会记得我的名字。”

  没有署名,字迹也歪歪扭扭,看不出写信人的身份。

  但是蔡敏知道是谁。

  她看完就拿来蜡烛,将信仔仔细细烧了个干净。

  “我和你又不熟,为什么偏要给我写信?”

  说着,她眼角却滑下眼泪。

  “秋漫云,我无法为你烧香祭奠,你别怪我。”

  “秋漫云,我姑且承认,你是我的好友。”

  “秋漫云,金楼玉阙困不住你的灵魂,你从此自由了。”

  烧完信没多久,外头就有人禀告,蔡夫人递了牌子想要进宫。

  蔡敏没心思见谁,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却又咽了回去:“领她进来。梳妆。”

  蔡夫人以往进宫,从未等待这么久。

  她等得不耐烦,一见到蔡敏出来,就忍不住抱怨:“你现在是越来越金贵了,见你一面也要等这么久。”

  蔡敏身边的大宫女柳眉一竖,严厉呵斥:“大胆!”

  蔡夫人愣了愣,收起脸上的不耐,敷衍地行了个礼。

  蔡敏坐下,慢悠悠地吃了口茶:“如今宫中诸事纷乱,母亲怎么会进宫来?”

  蔡夫人仰头:“自然皇上应允的。”

  “母亲进宫所为何事?”

  蔡夫人蹙起眉头,终于发现了蔡敏的异常。

  “你今日为何如此冷淡?太累了?”

  蔡敏随意地点点头。

  蔡夫人放下心:“今日进宫,是因为你父亲有话嘱咐。”

  “母亲请讲。”

  “你父亲让你好好服侍皇上,要大度些、沉稳些,尽力为皇上分忧。”

  “这是本宫分内之事,何须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