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劝解与安排-《公主她受命于天》

  郑珣解开腰间的荷包,把里头的伤药放在他手心:“你的手受伤了,擦点药吧。”

  大壮看向自己的手心。

  上面躺着一个白瓷瓶。

  瓷瓶虽然不大,但是上头画了一簇兰花,简单意趣,十分好看。

  他的手粗糙、龟裂,有厚厚的茧子和深刻的纹路,与这样精致的瓶子格格不入。

  但是,它现在确实在他手里。

  沉默半晌,他才张口道:“好。”

  郑珣轻轻颔首,朝他挥手告别。

  大壮蹲在原地,直到她的背影渐渐消失在长街尽头,他依旧没有回过神。

  白小虎摇了摇头,他也得去处理正事了。

  ……

  郑珣这一路似乎只是随便走走,但她跟谁都能说上话。

  那些因为劝不动百姓而萎靡不振的将士听完她的建议和劝导,很快就能重拾活力和信心。

  但是路上遇见的意外也不少。

  吴宗禹数了数,就这一条街,就有十几个百姓来质问她。

  平时候,百姓们当然没有那么大的胆子,但是这个时候的他们大部分已经被怒火冲昏了头脑。

  “公主,你非要让我们离开,若是我家里的财物被偷去怎么办?谁负责?”

  “本宫不会负责,但是本宫给了你们选择,你们选择哪条路都是你们的自由。”

  “公主啊!我不想走啊!求求你了!”

  “本宫是让人劝你们走,而不是强迫你们走。”

  郑珣的态度就是不解释、不勉强,一副万事随他们的态度。

  但她越是这样反而越是让人犯嘀咕。

  这一犹豫吧,人就会自然而然地开始说服自己。

  是啊,公主和他们无冤无仇,把他们都折腾离开能为了什么呢?

  这对公主又没什么好处,如果说只是胡闹的话,她的态度未免又太随意了些。

  这个时候,负责这一片区域的将士就会趁机劝解。

  郑珣转悠的这一日,竟然有半数以上的百姓被劝动。

  吴宗禹看得啧啧称奇。

  “若是公主能够分身多好,那下面的人效率不知道能高多少。”

  也不是每一个百姓都这样温和。

  这一路走来,明面上的、私底下的谩骂他们不知道听了多少。

  吴宗禹听得瑟瑟发抖,生怕郑珣生气。

  但是郑珣却没有任何反应,因为她现在正在思索另一件事。

  “今日第一批同意离开的人已经出发了吧?让他们路上不要耽搁。”

  “是。”

  “虽然他们同意迁往平波山,但是迁移之后的日子肯定不如他们自家舒服,若是有人反悔,记得及时安抚。”

  她可不希望已经按照计划行事的人忽然脱离掌控。

  郑珣眯了眯眼,语气冷厉:“既然已经走上本宫安排的路,就安安分分的,若是被本宫知道有谁开了个口子,引得其他人也跟着反叛……”

  吴宗禹神色微凛:“是,微臣一定吩咐下去。”

  把州府整个逛完,郑珣抄着手,和吴宗禹一起往回走。

  “吴宗禹,这汀州的大户有多少家?”

  她问完后就看到吴宗禹额头上开始往外冒冷汗。

  得,都不必问了,他肯定不知道。

  “半日内,你记得理出来有多少大户,又有多少离开了的,传出去让百姓们好好听听。”

  虽然大部分大户人家都是不敢反抗郑珣的命令才听话地迁走,但是她要说他们是得到了内部消息才逃走的,那也没有谁敢否认不是?

  百姓们可能不会相信郑珣空口白牙的一句话,可是一旦看到惜命的权贵们呼啦啦地离开,他们心里怎么都得犯点嘀咕。

  毕竟,若不是知道点什么,他们怎么可能丢下偌大家业跑掉?

  他们家当再珍贵,能珍贵过那些大户人家吗?

  一旦他们开始这样想,那自然会动摇,到时候再去劝,就好劝了。

  吴宗禹擦干净额头上的冷汗,听到郑珣细致地交代接下来的任务,心中竟然第一次生出了羞愧之情。

  他一向最是自私,冷眼旁观了一辈子,怎么会羞愧呢?

  他捂住自己的心口,神色迷茫。

  回去之后,吴宗花了一天把郑珣交代的事情办好。

  次日,夜深人静的时候,忙碌的脑子空下来,抛开的思绪又回到脑海中。

  他翻来覆去都睡不着,最后提了一罐酒,步入中庭。

  今日漫天星辰,满地清辉,即使不用灯笼也能看清脚下的路。

  他坐到庭中的石凳上,拨开酒罐上的泥封。

  “话说,你屁股不冷吗?”

  吴宗禹差点被这忽然出现的声音吓得跳起来。

  他找了好一会儿,才看到站在树下阴影处的庞云翼。

  吴宗禹:“你躲哪儿做什么?”

  “吓你啊。”

  “你幼不幼稚!”

  “挺幼稚的,”庞云翼大大咧咧坐到另一张石凳上,捞起桌上的酒罐就往嘴里灌了一口,“别说,你这酒不错。”

  凳子太矮,庞云翼坐得不舒服,伸展开双腿,他才抬头看向吴宗禹:“吴大人啊,你似乎心情不怎么好?有什么心事,不如跟我说说?”

  “我能有什么心事。”吴宗禹这么说着,却还是坐到庞云翼对面。

  他把酒罐抢回来,往嘴里猛倒了一口。

  这酒烈,他不怎么习惯,酒一入喉,就呛得他满面通红,咳嗽了许久才缓过神。

  庞云翼摇了摇头,嘀咕了一句“弱鸡”。

  吴宗禹没听到。

  他脑袋有些晕乎,话匣子就这么打开了。

  “庞云翼,你说公主现在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

  “是吧,你也觉得公主预言的地动是扯淡吧!”

  吴宗禹没理他,自顾自道:“她是为了救人,可是,为什么呢?”

  她是皇帝最宠爱的公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明明不需要多做什么,就有的是人会爱戴她、捧着她。

  说句实在的,她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吃力不讨好。

  如果真的有地动,固然会有人感激她,但是那些家人没得救的、家里的财物没得救的,难免会恨她,恨她明知道会有地动,为什么不能好事做到底?

  虽然听起来很可笑,但这就是现实。

  就这两日郑珣出去,那些人骂她的话,他听着都觉得难以入耳。

  他以为她会累,会觉得心寒,但是她并没有。

  吴宗禹疑惑啊。

  他怎么都想不通,她到底图个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