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总是失败的出走计划-《公主她受命于天》

  “褐国的奸细是一对一联系,且都是挑选些重情重义之人,拿捏着他们的软肋让他们办事,所以这些人骨头格外硬,只问出来这些,臣……惭愧。”

  既然骨头硬,那他是怎么问出来的?

  郑珣有些好奇地打开了吃瓜系统。

  【先排查行动轨迹和交往人群,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消磨犯人的意志,双管齐下……这些手段很常规啊】

  “我嘞个老天爷啊!”

  看到下一页,郑珣惊叫出声。

  皇帝和廖鸿声看向她,她尴尬地笑了笑:“就是觉得廖大人很是厉害。”

  【可不是厉害么,那些酷刑和手段,拿出去能随机吓死一个小朋友,廖大人平时一副笑眯眯很好说话的样子,没想到动起手来阎王都要抖三抖,酷刑可以写三页,但是他还攻心啊,你不是有在乎的人吗,他就专门戳人软肋】

  皇帝看着状纸,无奈一笑。

  济泽和常俢嘴里吐出来的人有三个,一个是位大商人,一个是户科给事中,还有一个是钦天监监正。

  前两个都还好,但是钦天监监正……

  这个位置说重要也不重要,说不重要有时候又能起奇效。

  因为前几年天灾频发,所以监正总是催他下罪己诏。

  罪他个卵。

  因为此事,他一直不待见钦天监,大部分该钦天监做的事情,他都交给了礼部,礼部尚书没办法,最后愣是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扒拉出一个精通术数、天象、地理和卜算的人才,专门应对他的要求。

  郑珣看到名单也忍不住想笑。

  因为这名单上头的,不是地位不足轻重,就是让皇帝讨厌的。

  想到济泽和常俢只能领到一个闲职,她实在佩服得很:“父皇难道早知道他们是奸细?”

  他们应该也不至于蠢到全部暴露吧?

  “单纯是他们不得朕心。”

  “可他们难道没有讨好父皇吗?”

  “怎么没有?但是做出来的事情实在愚蠢,看着让人厌烦。朕是皇帝,所想的不过是百姓安居乐业,江山社稷巩固,但是他们那些人不是在为难朕,就只会溜须拍马,干实事的时候一个比一个废物,朕要是能看得上他们才奇了怪了。”

  郑珣:……

  也难怪他在位的时候褐国那么老实。

  皇上招来青龙卫统领:“去抓,跟他们有关的宅邸,一处都不要放过!”

  【那户科给事中是我的!我要刀的人!父皇不讲理,竟然抢人头!】

  郑珣眼珠子一转,想到什么,忽然抄着手,轻咳了一声:“父皇,其实,儿臣有件事想告诉您很久了。”

  皇上挑眉:“怎么说?”

  “其实儿臣是天生卜算圣体,能算过去未来!”

  皇帝夸张地鼓掌:“好厉害。”

  “您不信?”

  “朕无比相信你。”皇帝认真地道。

  郑珣狐疑钟敏达道:“儿臣跟您打个赌,儿臣能算出钟敏达通敌的信件在哪,如果儿臣算的没错,父皇答应儿臣一个要求可行?”

  皇帝矜持颔首:“说说看。”

  “通敌的信件就在他寝室装袜子的竹篓里,那下头有个夹层,可以从底部打开。”

  皇帝看向李卓:“你下去,照元嘉说的去找。”

  李统领会意地跪辞,然后急匆匆去抄家去了。

  【青龙卫的奸细已经处理好了吧?】

  【我就说嘛,这大雍朝堂就是个筛子,还不如后宫呢,后宫有那么一尊眼里容不得沙子的大佛镇着,也就混进去一个夏婉,恩,不过夏婉的奸情不被发现,人家也快把夏婉弄死了】

  廖鸿声好奇地支起耳朵,皇帝更疑惑,他怎么不知道自己后宫有什么大佛?

  他把自己的后宫过了一遍,发现都不怎么了解,遂放弃。

  算了,看起来对方也不会危害大雍,暂时就不去管。

  廖鸿声事情禀告结束,很想赖着不走,但是皇帝开口让他退下,他只能依依不舍地退下。

  他走了,郑珣也准备溜,但是外头传来通禀声,又有大臣来了。

  郑珣麻了。

  这次进来的是覃度支。

  上次递上来的折子被打了回去,他又重新做了一份,今日是来交差的。

  郑珣幽怨地看了他一眼,结果被他憔悴的面容吓了一跳,脱口而出一句:“覃度支,可是父皇虐待你了?”

  覃度支目光比她更幽怨。

  这怪谁?还不是怪你这祖宗。

  他敢松懈吗?敢不上心吗?真划水那可是要丢命的!陈直那可是真死了!他可不想步他后尘。

  皇帝翻了翻折子,紧皱的眉头渐渐松懈。

  “召三位大学士和六部尚书……进宫商讨。”

  郑珣看了看天色:“父皇这里没儿臣什么事了吧……”

  “坐那里,别动,好好听着。”

  郑珣默了默,试探道:“父皇,要不儿臣让太子来……”

  皇帝瞥她一眼:“太子妃有孕,太子最近在排查太子府奸细,没空,而且他是他你是你,让你坐着就坐着,别吵。”

  郑珣愤愤不平地咬了咬牙。

  看来她没有机会去抢人头了。

  【这太子也是,怎么排查个奸细能用这么久?不会是舍不得杀人吧?也难怪,他虽仁慈但实在心软,压根镇不住手下这些魑魅魍魉,不过,一国太子做到这种程度,实在是……窝囊】

  【也就是父皇对自己的子女还算得上有情有义,要搁从前,太子是立一个没一个,以太子那种性格,早死千八百回了,这江山,交到他手上,守成都办不到,难办啊……】

  覃度支缩着脑袋,不敢去看皇帝的脸色。

  今上跟皇后之间虽然谈不上什么男女之情,但是互相扶持这么多年,皇后为皇上安稳后方,一直到皇位稳固。

  皇上不是忘恩负义的人,再加上嫡长子为太子,能够稳定朝局,又能避免其他儿子产生妄想,以至于兄弟相残。

  但是这一切好处的前提是——太子有本事担起一国储君的担子。

  但偏偏,太子吧,只能说是个好人。

  好人是不适合做皇帝的。

  而在封建王朝,上位者无能,就是灾殃。

  一向坚定的皇帝此时也不免产生了认同。

  他深呼一口气,将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抛在脑后,反正他还年轻,还能活个几年,有的是时间去掰正太子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