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征求下人们意见的结果,有些出乎她的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原本以为,这些依附于林家的下人,既然有机会不用付赎身银子就拿回身契,可以到外面去随心所欲的施展特长,应该会相当踊跃的报名才对。
然而,所有人听说了这个难得的恩典之后,竟然都只是面面相觑、茫然不知所措,甚至有些人还变得紧张激动起来,忙不迭的向黛玉表忠心,哀求她不要赶自己离开。
却是在黛玉手下做事的条件实在太过优越,所有人早就对林家有了一份归属感,只觉得离开林家和黛玉之后,在外面恐怕再也遇不上这么好的主家,生活也会比现在艰难的多,所以下人们都以身为林家人为荣,反而接受不了黛玉好心放他们自由的恩典了。
这让黛玉一开始也有些出乎意料,毕竟她早就已经接受了后世的思想,对于红楼世界里的人身依附关系不怎么感冒,从而也想当然的觉得所有人都会追求自由和平等。
不过在搞清楚了下人们的顾虑之后,黛玉急忙又向众人解释了一番,表示自己和林家并不是打算抛弃他们,恢复了自由身之后,想去外面打拼的可以自由来往,想留下的也可以继续从事之前的工作,日子同以前相比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结果她这么解释过之后,众人虽然不再担心自己被主家抛弃,却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拿回身契、获取自由。
这些人里,大部分都是年纪比较大、已经成家立业的人,他们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不希望有任何的改变,顶多盼着黛玉能够开恩,让自己的孩子摆脱奴仆的身份。
至于他们自己,仍然一口咬定了要依附在林家和黛玉的名下,坚决不肯拿回身契,仿佛只要拿回了身契,就会同林家和黛玉断了联系,日后也没办法再得到他们的庇护了。
这其实也是红楼世界中许多人的思考方式,早就已经变得根深蒂固,黛玉一时间也难以扭转,也就只能哭笑不得的听之任之。
而这些下人得知能够继续依附在林家和黛玉的名下,脸上顿时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欢欣笑容,让不知道内情的人见了,还以为他们刚才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份偌大的权益呢。
黛玉一看这样不行,要是所有人都安于现状,那她之前所做的计划不就落空了吗?
于是又向众人强调了一遍,她需要有能力的人在外面奔走,替自己和林家做事,之所以返还他们的身契,也是为了在外面行走的时候能够有一个好的身份。
这番话总算被众人听了进去,于是大部分的年轻人开始跃跃欲试起来。
这些年轻人本来就是黛玉重点培养的对象,专门请了老师在田庄里教他们学文习武,偶尔黛玉还会亲身上阵来给他们讲上几节课,不动声色间着实灌输了不少后世的知识和思想。
因此,他们在对黛玉忠心耿耿之余,同样也有着出人头地的野心和想法。
只不过跟个人的升官发财、光宗耀祖比起来,他们对黛玉更加忠心,一心想要留在她的身边报恩,这才在黛玉刚提出要放还他们身契的时候隐忍不发。
现在弄清楚了黛玉的想法,这些年轻人自然愿意挺身而出,替自己的主子排忧解难。
他们有的文采出众,已经熟读了四书五经等经典着作,对于来年的科举跃跃欲试。
有的在武学上天赋出众,明明跟其他人学的都是同样的一套功法,也没有人给他们开过小灶,如今武力值却硬是比同伴高上了一大截。
还有的熟读兵法韬略,对于史书上的各种经典战役知之甚详,满心要投笔从戎,做个大将军。
有的自认对经商和算学颇有天赋,摩拳擦掌的打算拿出一些本钱白手起家,看有没有机会成为富可敌国的商贾。
还有的对于黛玉整理出的后世的有关物理、化学、生物、工程、机械等理工自然方面的知识感兴趣,一门心思的想要继续钻研这些奇技淫巧,做梦都想着捣鼓出一些新奇的玩意。
总而言之,黛玉当初的想法已经初见成效,被她放在田庄里培养了一段时间的孤儿和佃户们的孩子,如今已经有了些可喜的变化,不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而是有了在不同的领域全面开花的迹象。
对于这些有心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年轻人,黛玉给予了全力的支持。
需要本钱的给本钱,需要身份的给身份。
毕竟不管是参加科举、为官作宰,还是出门行商、游走四方,再或者投身军队、建功立业,都需要有一个清白的良家子的身份。
依附于人的奴仆身份,除了不能参加科举之外,其他的事情虽然也可以做,但总没有完全自由的平民百姓身份来的便利。
再说黛玉原本就有心剥离他们同自己和林家之间的关系,这些经过她培养的都是有才能的人,日后多半会在大夏朝的不同地方大放异彩、崭露头角。
如果到时候被人知道这些人全都是林家的门下,要么有些对林家不满的敌对势力会暗中使绊子让他们折戟沉沙,要么会让皇家产生忌惮之心,总之都会有些不好的影响。
因此,在黛玉看来,自己同这些人之间的关系还是摆在暗处为好。
她和林家现在已经吸引了足够多的注意力,太上皇和皇帝之所以还对她以礼相待,虽然是有求于黛玉,但更主要的还是因为黛玉表现的对于皇权并没有太大的威胁。
但要是日后黛玉的这些手下全都出人头地了,又让人知道他们之间有这一层主仆关系,太上皇和皇帝会不会忌惮黛玉和林家,那可就不好说了。
因此,为了避免日后的麻烦,黛玉打算这给一批外出奋斗的奴仆全都重做一个身份,尽量掩盖他们同自己和林家之间的关系。
重做身份自然要通过官府,而且还不能够动用林家和贾家的关系。
不过对于黛玉来说,这都不算难事,只要一个小小的混淆术下去,绝对能让负责此事的官员和小吏都回想不起具体的情况。
喜欢红楼:黛玉手握主神空间
原本以为,这些依附于林家的下人,既然有机会不用付赎身银子就拿回身契,可以到外面去随心所欲的施展特长,应该会相当踊跃的报名才对。
然而,所有人听说了这个难得的恩典之后,竟然都只是面面相觑、茫然不知所措,甚至有些人还变得紧张激动起来,忙不迭的向黛玉表忠心,哀求她不要赶自己离开。
却是在黛玉手下做事的条件实在太过优越,所有人早就对林家有了一份归属感,只觉得离开林家和黛玉之后,在外面恐怕再也遇不上这么好的主家,生活也会比现在艰难的多,所以下人们都以身为林家人为荣,反而接受不了黛玉好心放他们自由的恩典了。
这让黛玉一开始也有些出乎意料,毕竟她早就已经接受了后世的思想,对于红楼世界里的人身依附关系不怎么感冒,从而也想当然的觉得所有人都会追求自由和平等。
不过在搞清楚了下人们的顾虑之后,黛玉急忙又向众人解释了一番,表示自己和林家并不是打算抛弃他们,恢复了自由身之后,想去外面打拼的可以自由来往,想留下的也可以继续从事之前的工作,日子同以前相比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结果她这么解释过之后,众人虽然不再担心自己被主家抛弃,却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拿回身契、获取自由。
这些人里,大部分都是年纪比较大、已经成家立业的人,他们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不希望有任何的改变,顶多盼着黛玉能够开恩,让自己的孩子摆脱奴仆的身份。
至于他们自己,仍然一口咬定了要依附在林家和黛玉的名下,坚决不肯拿回身契,仿佛只要拿回了身契,就会同林家和黛玉断了联系,日后也没办法再得到他们的庇护了。
这其实也是红楼世界中许多人的思考方式,早就已经变得根深蒂固,黛玉一时间也难以扭转,也就只能哭笑不得的听之任之。
而这些下人得知能够继续依附在林家和黛玉的名下,脸上顿时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欢欣笑容,让不知道内情的人见了,还以为他们刚才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份偌大的权益呢。
黛玉一看这样不行,要是所有人都安于现状,那她之前所做的计划不就落空了吗?
于是又向众人强调了一遍,她需要有能力的人在外面奔走,替自己和林家做事,之所以返还他们的身契,也是为了在外面行走的时候能够有一个好的身份。
这番话总算被众人听了进去,于是大部分的年轻人开始跃跃欲试起来。
这些年轻人本来就是黛玉重点培养的对象,专门请了老师在田庄里教他们学文习武,偶尔黛玉还会亲身上阵来给他们讲上几节课,不动声色间着实灌输了不少后世的知识和思想。
因此,他们在对黛玉忠心耿耿之余,同样也有着出人头地的野心和想法。
只不过跟个人的升官发财、光宗耀祖比起来,他们对黛玉更加忠心,一心想要留在她的身边报恩,这才在黛玉刚提出要放还他们身契的时候隐忍不发。
现在弄清楚了黛玉的想法,这些年轻人自然愿意挺身而出,替自己的主子排忧解难。
他们有的文采出众,已经熟读了四书五经等经典着作,对于来年的科举跃跃欲试。
有的在武学上天赋出众,明明跟其他人学的都是同样的一套功法,也没有人给他们开过小灶,如今武力值却硬是比同伴高上了一大截。
还有的熟读兵法韬略,对于史书上的各种经典战役知之甚详,满心要投笔从戎,做个大将军。
有的自认对经商和算学颇有天赋,摩拳擦掌的打算拿出一些本钱白手起家,看有没有机会成为富可敌国的商贾。
还有的对于黛玉整理出的后世的有关物理、化学、生物、工程、机械等理工自然方面的知识感兴趣,一门心思的想要继续钻研这些奇技淫巧,做梦都想着捣鼓出一些新奇的玩意。
总而言之,黛玉当初的想法已经初见成效,被她放在田庄里培养了一段时间的孤儿和佃户们的孩子,如今已经有了些可喜的变化,不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而是有了在不同的领域全面开花的迹象。
对于这些有心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年轻人,黛玉给予了全力的支持。
需要本钱的给本钱,需要身份的给身份。
毕竟不管是参加科举、为官作宰,还是出门行商、游走四方,再或者投身军队、建功立业,都需要有一个清白的良家子的身份。
依附于人的奴仆身份,除了不能参加科举之外,其他的事情虽然也可以做,但总没有完全自由的平民百姓身份来的便利。
再说黛玉原本就有心剥离他们同自己和林家之间的关系,这些经过她培养的都是有才能的人,日后多半会在大夏朝的不同地方大放异彩、崭露头角。
如果到时候被人知道这些人全都是林家的门下,要么有些对林家不满的敌对势力会暗中使绊子让他们折戟沉沙,要么会让皇家产生忌惮之心,总之都会有些不好的影响。
因此,在黛玉看来,自己同这些人之间的关系还是摆在暗处为好。
她和林家现在已经吸引了足够多的注意力,太上皇和皇帝之所以还对她以礼相待,虽然是有求于黛玉,但更主要的还是因为黛玉表现的对于皇权并没有太大的威胁。
但要是日后黛玉的这些手下全都出人头地了,又让人知道他们之间有这一层主仆关系,太上皇和皇帝会不会忌惮黛玉和林家,那可就不好说了。
因此,为了避免日后的麻烦,黛玉打算这给一批外出奋斗的奴仆全都重做一个身份,尽量掩盖他们同自己和林家之间的关系。
重做身份自然要通过官府,而且还不能够动用林家和贾家的关系。
不过对于黛玉来说,这都不算难事,只要一个小小的混淆术下去,绝对能让负责此事的官员和小吏都回想不起具体的情况。
喜欢红楼:黛玉手握主神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