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黛玉以皇后和鹊桥会名义举办的第二次单身男女相看活动,比之前的七夕游园会还要火爆和成功。
虽然只举办了一天的时间,但根据事后的统计,相看的成功率竟然比第一次的游园会还要高。
当然,由于参加的人都是最底层的百姓,一视同仁的都是一百文的活动经费,不像之前的游园会还有诸多的权贵和富户子弟当冤大头,所以这次活动并没有多少盈余,只勉强做到了收支平衡。
不过这些在活动中相看成功的年轻男女,事后基本上都会请鹊桥会的官媒上门提亲,因此后续还会有陆陆续续的媒金收入,怎么说也不会亏就是了。
忙完了这次的活动之后,黛玉也就算是功成身退了。
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做最好,反正各地的鹊桥会框架都已经陆续的搭建了起来,接下来她只需要把相关的知识和经验都整理成文字资料,上交给朝廷就行了。
皇后为了自己的名声、皇帝为了多赚点外快,之后定然会不遗余力的向大夏朝全境推广这种模式。
如此一来,想必因为婚姻不幸而命途多舛的男男女女数量会少很多,警幻仙子之流能从中吸收到的红尘之气也会相应减少,这是一件大好事。
同时在这次的活动中,也不乏一些小插曲。
比如说坐镇某个擂台当裁判的贵女,跟同样被分配到这个擂台充当武力担当的某武勋子弟,不知怎的,在这一天的活动中竟然就看对了眼。
虽然当时所有人都戴着面具,只能大致的看看高矮胖瘦的体型,间或闲聊几句,可在活动的过程中,这两人不仅互相说出了彼此的真实身份,甚至在活动结束之后,也继续藕断丝连、勾勾搭搭。
因为这次一起筹备活动的关系,黛玉同穆晴为首的一众贵女之间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好,活动结束之后,也时常下帖子邀请对方来自家游玩,或是呼朋唤友到外面踏青玩耍。
所以那位贵女的小状况,压根就没能瞒过诸多闺中好友的眼睛。
这位贵女也是武勋人家的姑娘,丝毫不扭扭捏捏,既然被朋友看破了,索性就大大方方的承认。
而与她看对眼的,又恰好是另一位贵女的兄弟。
一时之间,众人免不了相互玩笑调侃几句。
不过自己的朋友能够阴差阳错的找到情投意合的意中人,众人玩笑归玩笑,还是由衷的送上了各自的祝福。
就连黛玉带去参加活动的几个丫鬟,在当天活动的过程中,也有不少人大着胆子主动搭讪,其中甚至还有那些本来不打算参加活动的武勋子弟。
毕竟这几个丫头原本素质就不低,跟黛玉修炼之后更是出落的越发水灵,行动中甚至已经带上了几分仙气,因此就算戴着面具,也有种让人无法忽视的美,能够吸引到诸多男子的视线,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过,这些丫鬟们都跟自己的主人一样心如铁石,只想着跟黛玉一起修炼,最好能够永不分离。
成亲什么的,目前压根就不在她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再好的男人,也只会影响她们拔剑的速度。
只能说,自从跟了黛玉之后,她们的眼界拔高了不是一点半点。
等到日后修炼有成,正式走上修仙之路,恐怕就会更看不上这些凡夫俗子了。
毕竟修仙路漫漫,动辄就是以百年、千年来计数,凡人的生命太过短暂,又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消耗?
除非日后遇到跟她们差不多的修炼者,或许才有可能跟对方结成道侣吧?
连续筹办了两场成功的活动并且亲自坐镇的黛玉,自然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
事后不乏有跟黛玉处的不错的贵女,拐弯抹角的替自家的兄弟试探她的心意,但都被黛玉以自己年龄尚小、暂时还不打算考虑这些的说辞给婉拒了。
虽然有些遗憾,但这些贵女能够跟黛玉玩到一起,自然也都是那种拿得起放得下的性子,因此试探不成之后也就撂开了手,只能在心底暗暗感叹自己的兄弟没福气罢了。
搞定了鹊桥会的事情,让天下间的男男女女稍微摆脱了一点盲婚哑嫁的枷锁,黛玉接下来又开始琢磨,该怎样进一步的提高女子地位。
同穆晴等贵女结识之后,黛玉再一次深深的认识到,红楼世界中的许多闺阁女子,论起才干来绝不输于男子,甚至许多人都同之前的探春一样,有着一颗不甘认输的心。
只可惜这个世道,压根就没有给她们施展才华的舞台,以至于众多才华横溢的女子,到最后只能默默无闻的嫁人生子、了此一生,连个完整的姓名都留不下来,倒像是没来过这个人世间似的。
黛玉很不喜欢这种局面,反正最近除了修炼之外无事可做,自然要开始琢磨该如何改变这个世道。
想来想去,黛玉决定还是先替天下间有才能的女子扬名,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女子并不弱于男子,甚至在许多地方还能够让男子自叹弗如。
这就叫做舆论造势。
等有了一定的舆论基础之后,黛玉就可以拿着这些证据去忽悠皇帝了。
根据她之前同皇帝接触的经验来看,皇帝的思想还是相对开明的,只要能够为他所用,能够提出利国利民的想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不管是男是女,都能够得到皇帝的嘉奖。
再加上皇帝目前手上能用的人并不多,颇有些求贤若渴的意思,因此黛玉觉得,若是能够让他认识到女子也有治国安邦、经天纬地之才,或许能够从朝廷这个层面先打开一个缺口,让大夏朝的女子有一个晋升的机会。
想到就做,如今黛玉手下的林氏书铺,影响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全国各地,每月独家印刷出的新书,往往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风靡全国。
除了黛玉从后世拿来的那些经典着作之外,林氏书铺现在也接受来自外部的投稿,不限于小说话本,其他如诗词歌赋、各类书籍,只要有可取之处的,都有可能被林氏书铺付梓印刷。
黛玉打算先利用林氏书铺的影响力,替京城的才女们出一本诗文集。
喜欢红楼:黛玉手握主神空间
虽然只举办了一天的时间,但根据事后的统计,相看的成功率竟然比第一次的游园会还要高。
当然,由于参加的人都是最底层的百姓,一视同仁的都是一百文的活动经费,不像之前的游园会还有诸多的权贵和富户子弟当冤大头,所以这次活动并没有多少盈余,只勉强做到了收支平衡。
不过这些在活动中相看成功的年轻男女,事后基本上都会请鹊桥会的官媒上门提亲,因此后续还会有陆陆续续的媒金收入,怎么说也不会亏就是了。
忙完了这次的活动之后,黛玉也就算是功成身退了。
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做最好,反正各地的鹊桥会框架都已经陆续的搭建了起来,接下来她只需要把相关的知识和经验都整理成文字资料,上交给朝廷就行了。
皇后为了自己的名声、皇帝为了多赚点外快,之后定然会不遗余力的向大夏朝全境推广这种模式。
如此一来,想必因为婚姻不幸而命途多舛的男男女女数量会少很多,警幻仙子之流能从中吸收到的红尘之气也会相应减少,这是一件大好事。
同时在这次的活动中,也不乏一些小插曲。
比如说坐镇某个擂台当裁判的贵女,跟同样被分配到这个擂台充当武力担当的某武勋子弟,不知怎的,在这一天的活动中竟然就看对了眼。
虽然当时所有人都戴着面具,只能大致的看看高矮胖瘦的体型,间或闲聊几句,可在活动的过程中,这两人不仅互相说出了彼此的真实身份,甚至在活动结束之后,也继续藕断丝连、勾勾搭搭。
因为这次一起筹备活动的关系,黛玉同穆晴为首的一众贵女之间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好,活动结束之后,也时常下帖子邀请对方来自家游玩,或是呼朋唤友到外面踏青玩耍。
所以那位贵女的小状况,压根就没能瞒过诸多闺中好友的眼睛。
这位贵女也是武勋人家的姑娘,丝毫不扭扭捏捏,既然被朋友看破了,索性就大大方方的承认。
而与她看对眼的,又恰好是另一位贵女的兄弟。
一时之间,众人免不了相互玩笑调侃几句。
不过自己的朋友能够阴差阳错的找到情投意合的意中人,众人玩笑归玩笑,还是由衷的送上了各自的祝福。
就连黛玉带去参加活动的几个丫鬟,在当天活动的过程中,也有不少人大着胆子主动搭讪,其中甚至还有那些本来不打算参加活动的武勋子弟。
毕竟这几个丫头原本素质就不低,跟黛玉修炼之后更是出落的越发水灵,行动中甚至已经带上了几分仙气,因此就算戴着面具,也有种让人无法忽视的美,能够吸引到诸多男子的视线,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过,这些丫鬟们都跟自己的主人一样心如铁石,只想着跟黛玉一起修炼,最好能够永不分离。
成亲什么的,目前压根就不在她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再好的男人,也只会影响她们拔剑的速度。
只能说,自从跟了黛玉之后,她们的眼界拔高了不是一点半点。
等到日后修炼有成,正式走上修仙之路,恐怕就会更看不上这些凡夫俗子了。
毕竟修仙路漫漫,动辄就是以百年、千年来计数,凡人的生命太过短暂,又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消耗?
除非日后遇到跟她们差不多的修炼者,或许才有可能跟对方结成道侣吧?
连续筹办了两场成功的活动并且亲自坐镇的黛玉,自然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
事后不乏有跟黛玉处的不错的贵女,拐弯抹角的替自家的兄弟试探她的心意,但都被黛玉以自己年龄尚小、暂时还不打算考虑这些的说辞给婉拒了。
虽然有些遗憾,但这些贵女能够跟黛玉玩到一起,自然也都是那种拿得起放得下的性子,因此试探不成之后也就撂开了手,只能在心底暗暗感叹自己的兄弟没福气罢了。
搞定了鹊桥会的事情,让天下间的男男女女稍微摆脱了一点盲婚哑嫁的枷锁,黛玉接下来又开始琢磨,该怎样进一步的提高女子地位。
同穆晴等贵女结识之后,黛玉再一次深深的认识到,红楼世界中的许多闺阁女子,论起才干来绝不输于男子,甚至许多人都同之前的探春一样,有着一颗不甘认输的心。
只可惜这个世道,压根就没有给她们施展才华的舞台,以至于众多才华横溢的女子,到最后只能默默无闻的嫁人生子、了此一生,连个完整的姓名都留不下来,倒像是没来过这个人世间似的。
黛玉很不喜欢这种局面,反正最近除了修炼之外无事可做,自然要开始琢磨该如何改变这个世道。
想来想去,黛玉决定还是先替天下间有才能的女子扬名,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女子并不弱于男子,甚至在许多地方还能够让男子自叹弗如。
这就叫做舆论造势。
等有了一定的舆论基础之后,黛玉就可以拿着这些证据去忽悠皇帝了。
根据她之前同皇帝接触的经验来看,皇帝的思想还是相对开明的,只要能够为他所用,能够提出利国利民的想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不管是男是女,都能够得到皇帝的嘉奖。
再加上皇帝目前手上能用的人并不多,颇有些求贤若渴的意思,因此黛玉觉得,若是能够让他认识到女子也有治国安邦、经天纬地之才,或许能够从朝廷这个层面先打开一个缺口,让大夏朝的女子有一个晋升的机会。
想到就做,如今黛玉手下的林氏书铺,影响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全国各地,每月独家印刷出的新书,往往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风靡全国。
除了黛玉从后世拿来的那些经典着作之外,林氏书铺现在也接受来自外部的投稿,不限于小说话本,其他如诗词歌赋、各类书籍,只要有可取之处的,都有可能被林氏书铺付梓印刷。
黛玉打算先利用林氏书铺的影响力,替京城的才女们出一本诗文集。
喜欢红楼:黛玉手握主神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