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生日这天,宫里的皇帝、皇后和太上皇都送来了赏赐。
一时间,让京城里的勋贵人家们都是好生羡慕。
贾府众人也个个走路带风,与有荣焉。
也没人敢再说什么,黛玉不是贾家正儿八经的小姐之类的闲话了。
能给府里带来如此之多的荣耀,就算黛玉姓林,那也是贾家嫡亲的小姐!
不接受任何反驳!
只有王夫人暗地里几乎咬碎了银牙。
她可怜的元春,硬生生的被黛玉断了青云路,如今都已经成了二十来岁的老姑娘,整日闷在家中无所事事,就算想找个门当户对的公子哥儿风风光光的嫁出去,找媒婆放出口风之后,也至今无人问津。
黛玉却越发混得风生水起,现在不仅得到了皇后娘娘的青睐,就连皇帝和太上皇两位圣人也对她时有嘉奖。
王夫人总觉得,黛玉这是偷偷抢了自家元春的逆天运道。
不过现在她也只能无能狂怒了。
贾府内部经过连续不断的清洗之后,以前王夫人手下得用的那些心腹,有一大半都倒了台,剩下的也因为王夫人失去了管家的权柄,要么另攀高枝去了,要么就没什么话语权,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所以就算王夫人想要使坏,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有众多的狗腿子奉承帮忙。
再加上贾家和王家已经彻底交恶,王夫人也难以再借自家哥哥的势,如今在贾府后宅压根就翻不起什么风浪。
能够保住她现有地位的,也只剩下贾政原配夫人的身份,以及被她寄予厚望的宝玉了。
所以王夫人现在也只能在心里暗恨,别说黛玉了,就连赵姨娘、探春和贾环,现在也都不是她能够轻易拿捏的主。
除了王夫人之外,贾府的绝大部分人,都对黛玉所受到的皇家的青睐而感到欢欣鼓舞。
这其中,有的人是真心替黛玉高兴,也有人是想借势沾光。
但不论心里是怎样的想法,如今黛玉的地位在贾府内部,可以说得上是稳如泰山,绝对不会再有不长眼的人敢于得罪她了。
这一点,从黛玉所收到的生日礼物也能够看出几分。
不仅各房的主子们都精心准备了比往年更好的礼物,就连好些下人,也几个聚在一起凑份子,送上了自己的心意。
逍遥居的下人们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黛玉身边侍奉了这么长时间,每月拿着比贾家下人更多的高薪,时不时的还有额外的赏赐入账,这些下人如今也都算得上是是腰包鼓鼓的小富婆了。
但越是如此,她们越觉得那些普通的用银钱买来的礼物太过庸俗,显不出自己的心意。
所以,逍遥居的下人们都个个绞尽脑汁的使出自己的拿手绝活,用亲手精心制作的东西当成给黛玉的寿礼。
像是厨房的柳嫂子,就精心研制出了几样符合黛玉口味的新菜色。
再如心灵手巧的晴雯,则是亲手替黛玉缝制了几件衣裳。
黛玉感受到众人的心意,自然也是毫不吝啬的给予赏赐,这个生日也算得上是其乐融融,宾主尽欢。
得到了宫里的赏赐,黛玉免不了也要入宫谢恩。
一般来说,像这种赏赐谢恩往往都是走个过场,皇帝等人事务繁忙,哪有空天天去接见这些来谢恩的人。
绝大部分得了宫中赏赐的人,都只是在宫门口递个牌子求见,说明来意,表明自己相当看重皇家的赏赐,并没有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之后任由皇家的人看心情决定见还是不见。
绝大部分情况下,皇帝都不会专程接见前来谢恩的人,只会让太监传话出来,让来者直接在宫门口叩拜谢恩就行。
不过这次,黛玉递了牌子上去之后,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召见。
有心人见到这一幕,更加惊叹黛玉所受到的皇家恩宠,贾家人也是喜不自胜,不必多提。
却说皇帝见了黛玉之后,先是说了几句她所进献的高产良种的培育情况。
这些种子的抗寒抗病能力都不错,冬季试种在皇家的温泉田庄里的种子,发芽率达到了九成以上,成长的速度也相当快,如今几个月过去,竟然已经快到了收获的时候。
或许是因为皇家田庄的土地更加肥沃,负责培育种子的人也更加精心照料的缘故,这一批种子的收成,甚至比当初黛玉田庄里的还要高。
按照这样的试种成果,大夏朝南方的那些气候比较温暖、适宜种植的地区,用这些高产良种,完全可以达到一年三熟。
其他绝大部分地域,也能做到一年两熟。
如此算下来,每年能够给大夏朝增加相当多的粮食,难怪皇帝心情不错了。
为着高产良种的事情再次勉励了黛玉一番之后,皇帝又问起她近期将要返回江南的事情。
黛玉知道自己父亲所遇到的种种危机,皇帝想必也是了解的,于是也毫不隐瞒的将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都说了出来,话里话外都显露出了对林海的担忧之情。
皇帝听了之后,沉默半晌,免不了也叹息了几声。
“朕也知道,这些年让林卿在江南主持盐政,实在是难为了他。只是盐政之事太过重要,换上其他的人去,朕实在是放心不下。”
皇帝沉吟片刻,接着又道:“很快就是新的一年认购盐引的日子,江南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林卿在那边也是举步维艰。既然你要回去,朕便为你调拨一队龙禁尉随行护送,以策万全吧。”
黛玉微感意外,但很快就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这队龙禁尉一方面是为了护送她安全抵达扬州,另一方面也是皇帝特地派出来保护林海的底牌。
父亲之前还在为身边没有足够多的值得信任的人可用而烦恼,有了皇帝派去的这队龙禁尉,再处理起盐政之事来,想必会更加得心应手。
想通了这些之后,黛玉立马谢恩。
皇帝又随口点拨了她几句,话里话外都是在暗示,只要林海能够顺利解决这次的盐引认购,从那些盐商的手中拿到比往年更多的银两,自己就会把他调回京城。
黛玉不由得心中一动。
她也正在想着,有什么办法能够把父亲调回京城呢。
皇帝现在岂不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喜欢红楼:黛玉手握主神空间
一时间,让京城里的勋贵人家们都是好生羡慕。
贾府众人也个个走路带风,与有荣焉。
也没人敢再说什么,黛玉不是贾家正儿八经的小姐之类的闲话了。
能给府里带来如此之多的荣耀,就算黛玉姓林,那也是贾家嫡亲的小姐!
不接受任何反驳!
只有王夫人暗地里几乎咬碎了银牙。
她可怜的元春,硬生生的被黛玉断了青云路,如今都已经成了二十来岁的老姑娘,整日闷在家中无所事事,就算想找个门当户对的公子哥儿风风光光的嫁出去,找媒婆放出口风之后,也至今无人问津。
黛玉却越发混得风生水起,现在不仅得到了皇后娘娘的青睐,就连皇帝和太上皇两位圣人也对她时有嘉奖。
王夫人总觉得,黛玉这是偷偷抢了自家元春的逆天运道。
不过现在她也只能无能狂怒了。
贾府内部经过连续不断的清洗之后,以前王夫人手下得用的那些心腹,有一大半都倒了台,剩下的也因为王夫人失去了管家的权柄,要么另攀高枝去了,要么就没什么话语权,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所以就算王夫人想要使坏,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有众多的狗腿子奉承帮忙。
再加上贾家和王家已经彻底交恶,王夫人也难以再借自家哥哥的势,如今在贾府后宅压根就翻不起什么风浪。
能够保住她现有地位的,也只剩下贾政原配夫人的身份,以及被她寄予厚望的宝玉了。
所以王夫人现在也只能在心里暗恨,别说黛玉了,就连赵姨娘、探春和贾环,现在也都不是她能够轻易拿捏的主。
除了王夫人之外,贾府的绝大部分人,都对黛玉所受到的皇家的青睐而感到欢欣鼓舞。
这其中,有的人是真心替黛玉高兴,也有人是想借势沾光。
但不论心里是怎样的想法,如今黛玉的地位在贾府内部,可以说得上是稳如泰山,绝对不会再有不长眼的人敢于得罪她了。
这一点,从黛玉所收到的生日礼物也能够看出几分。
不仅各房的主子们都精心准备了比往年更好的礼物,就连好些下人,也几个聚在一起凑份子,送上了自己的心意。
逍遥居的下人们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黛玉身边侍奉了这么长时间,每月拿着比贾家下人更多的高薪,时不时的还有额外的赏赐入账,这些下人如今也都算得上是是腰包鼓鼓的小富婆了。
但越是如此,她们越觉得那些普通的用银钱买来的礼物太过庸俗,显不出自己的心意。
所以,逍遥居的下人们都个个绞尽脑汁的使出自己的拿手绝活,用亲手精心制作的东西当成给黛玉的寿礼。
像是厨房的柳嫂子,就精心研制出了几样符合黛玉口味的新菜色。
再如心灵手巧的晴雯,则是亲手替黛玉缝制了几件衣裳。
黛玉感受到众人的心意,自然也是毫不吝啬的给予赏赐,这个生日也算得上是其乐融融,宾主尽欢。
得到了宫里的赏赐,黛玉免不了也要入宫谢恩。
一般来说,像这种赏赐谢恩往往都是走个过场,皇帝等人事务繁忙,哪有空天天去接见这些来谢恩的人。
绝大部分得了宫中赏赐的人,都只是在宫门口递个牌子求见,说明来意,表明自己相当看重皇家的赏赐,并没有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之后任由皇家的人看心情决定见还是不见。
绝大部分情况下,皇帝都不会专程接见前来谢恩的人,只会让太监传话出来,让来者直接在宫门口叩拜谢恩就行。
不过这次,黛玉递了牌子上去之后,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召见。
有心人见到这一幕,更加惊叹黛玉所受到的皇家恩宠,贾家人也是喜不自胜,不必多提。
却说皇帝见了黛玉之后,先是说了几句她所进献的高产良种的培育情况。
这些种子的抗寒抗病能力都不错,冬季试种在皇家的温泉田庄里的种子,发芽率达到了九成以上,成长的速度也相当快,如今几个月过去,竟然已经快到了收获的时候。
或许是因为皇家田庄的土地更加肥沃,负责培育种子的人也更加精心照料的缘故,这一批种子的收成,甚至比当初黛玉田庄里的还要高。
按照这样的试种成果,大夏朝南方的那些气候比较温暖、适宜种植的地区,用这些高产良种,完全可以达到一年三熟。
其他绝大部分地域,也能做到一年两熟。
如此算下来,每年能够给大夏朝增加相当多的粮食,难怪皇帝心情不错了。
为着高产良种的事情再次勉励了黛玉一番之后,皇帝又问起她近期将要返回江南的事情。
黛玉知道自己父亲所遇到的种种危机,皇帝想必也是了解的,于是也毫不隐瞒的将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都说了出来,话里话外都显露出了对林海的担忧之情。
皇帝听了之后,沉默半晌,免不了也叹息了几声。
“朕也知道,这些年让林卿在江南主持盐政,实在是难为了他。只是盐政之事太过重要,换上其他的人去,朕实在是放心不下。”
皇帝沉吟片刻,接着又道:“很快就是新的一年认购盐引的日子,江南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林卿在那边也是举步维艰。既然你要回去,朕便为你调拨一队龙禁尉随行护送,以策万全吧。”
黛玉微感意外,但很快就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这队龙禁尉一方面是为了护送她安全抵达扬州,另一方面也是皇帝特地派出来保护林海的底牌。
父亲之前还在为身边没有足够多的值得信任的人可用而烦恼,有了皇帝派去的这队龙禁尉,再处理起盐政之事来,想必会更加得心应手。
想通了这些之后,黛玉立马谢恩。
皇帝又随口点拨了她几句,话里话外都是在暗示,只要林海能够顺利解决这次的盐引认购,从那些盐商的手中拿到比往年更多的银两,自己就会把他调回京城。
黛玉不由得心中一动。
她也正在想着,有什么办法能够把父亲调回京城呢。
皇帝现在岂不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喜欢红楼:黛玉手握主神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