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宫里的人都走了之后,王夫人就迫不及待的闹腾了起来,口口声声责怪黛玉,说她不该耽误了元春的前程。
然而贾母在场,又岂会允许王夫人如此胡闹?
当即就不留情面的把她呵斥了一顿。
当然,即便贾母不出头,黛玉身边的嬷嬷和宫女也不是好欺负的。
她们的身份并不比王夫人的五品宜人低,再加上背后又有皇后撑腰,现在更是对黛玉忠心耿耿,真要惹急了,直接上手大耳光子打王夫人,王夫人也只有老老实实的受着,别想能扳回这一局。
所以贾母虽然是疾言厉色的训斥王夫人,说到底还是为她保留了几分颜面。
否则要是真被皇后赏赐给黛玉的人给惩戒了,连带整个二房的人都会抬不起头来。
再怎么说,王夫人也是二房的嫡妻、嫡母,该有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不仅贾母直接训斥起了王夫人,大房的贾赦和邢夫人也在一旁阴阳怪气,把当天在宫里所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就差指着王夫人的鼻子,告诉她元春压根就没有那个富贵命,叫她别再痴心妄想了。
贾政闻言也是被羞的不行,急忙让王夫人赶紧回去,别在外面丢人现眼。
如此闹腾了一番,就连刚刚回府的元春也被直接晾在了原地,羞愧的无地自容,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倒是宝玉,真心的欢喜于大姐姐终于能够归家,适时的提醒了贾母几句,贾母这才发话,让众人别都在府门口杵着,让人看笑话,众人这才又浩浩荡荡的返回了荣禧堂。
到了荣禧堂之后,众人的情绪相对都冷静了些,于是先各自就座,又在地上铺了软垫,由元春先叩拜家里的长辈。
随后又是兄弟姊妹之间彼此见礼。
元春虽然没什么宫斗智慧,但毕竟当年也是贾母亲自教养出来的,又在宫里学了这么多年的规矩,言行举止方面颇有些大家闺秀的模样。
因此虽然离家多年,但这一套流程下来,倒是没有出现什么纰漏。
待到跟兄弟姐妹之间见礼的时候,更是私底下拉着黛玉的手,低声感谢了她几句,并请她不要把王夫人的话放在心上。
黛玉被王夫人闹了那么一摊之后,本来心中的确稍有不快。
当日在宫宴上情势危急,她若不是看在亲戚间的情份上出手相助,元春还不知道要吃多大的亏。
王夫人身为元春的母亲,不好好的感谢自己就罢了,竟然还胡搅蛮缠,说自己斩断了元春的青云路,简直就是把好心当做了驴肝肺。
若二房的人都是这般的不识好歹,日后再出什么事情,黛玉也懒得再伸手搭救他们。
不过如今看来,元春的脑子还算比较清醒,并没有因为王夫人的几句话就钻了牛角尖。
当然,对于这个没见过几次面的大姐姐,黛玉同她之间也只不过是面子情罢了。
一来年纪相差太远,很难玩到一起去。
二来黛玉原本就跟王夫人不对付,元春毕竟是王夫人的亲生女儿,现在只是刚刚回府,还不清楚这其中的门道,等到在二房生活一段时间,被王夫人耳濡目染之后,多半也就不会再刻意亲近黛玉了。
前世不就是如此吗?
元春封妃之后,每次从宫里赐下来的东西,总是刻意把宝玉和宝钗放在头一份,黛玉则是从三春一样差上一等。
这就表明了她的态度是跟王夫人保持一致的,在黛玉和宝钗之间,始终偏向宝钗。
有着这种种的因由,注定了黛玉和元春不可能成为什么知己。
这就是所谓的道不同、不相与谋了。
对于元春的归家,反应最大的也就只有王夫人。
其他人顶多偶然闲话几句、感叹几声,时间一长,也就浑不在意了。
当然,在兄弟姐妹们看来,元春能够逃离苦海,还是相当值得庆幸的。
他们都已经从黛玉的口中得知了宫宴上所发生的事情,免不了私底下感叹几句宫中的险恶环境,若没有被逼到极致,又何必到宫里去搏那个富贵前程呢?
当然,对于此事,宝钗或许同众人有些不一样的看法。
不过她现在已经认清了自己在府里的地位,不再像刚来时那样心下自傲、好为人师,见众人都说宫里压根就不是普通人能呆得住的地方,她也只是在旁边微笑不语,并没有上杆子的唱反调。
黛玉偶然能够从她的脸上瞥见一丝自得之色,想必在宝钗的心底深处,仍然没有放弃她的青云之志。
至于元春的失败,宝钗只会归结于是元春自身实力不够,若是换成她进宫,结局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对于宝钗这样的小心思,黛玉也并没有戳破,只在心里暗暗的叹息,恐怕宝钗的雄心壮志,到最后还是要落空了。
虽说这一世的薛蟠,并没有像前世那样变成销了户籍的黑户,但毕竟还有纵容奴才、误伤人命的案底。
单凭这一个污点,宝钗再想顺顺利利的进宫,就已经有些够呛了。
而且听贾琮、贾环等人所言,薛蟠在外面仍然不知节制的花天酒地、任意胡闹,也就是现在族学管束的严格了许多,因此他不敢在族学内胡作非为,但到了族学外面仍然是我行我素。
照这样下去,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给薛家爆出一个大雷。
京城里权贵人家云集,到时候恐怕就不像当初的冯渊那么好解决了。
除了元春回府的这个小插曲之外,这个新年,贾府众人过的还算顺畅。
转眼之间,就到了上元佳节。
这也是女眷们最后一次热闹的机会,过了今天之后,整个年也就算是过完了,所有人又得循规蹈矩的重复以前的生活。
因此,黛玉和三春等人早早的就央求了贾母,说是晚间要出府去看灯。
贾母也知道,她们如今学武有算是点小成,连同身边的丫鬟在内,都是等闲数十人近不得身的。
因此对于她们外出游玩的请求,也不再像以前那般严防死守,再三叮嘱了要注意安全之后,又让宝玉、贾琮、贾环等兄弟带着小厮随从照应着,确保能够万无一失,这才放众人去了。
喜欢红楼:黛玉手握主神空间
然而贾母在场,又岂会允许王夫人如此胡闹?
当即就不留情面的把她呵斥了一顿。
当然,即便贾母不出头,黛玉身边的嬷嬷和宫女也不是好欺负的。
她们的身份并不比王夫人的五品宜人低,再加上背后又有皇后撑腰,现在更是对黛玉忠心耿耿,真要惹急了,直接上手大耳光子打王夫人,王夫人也只有老老实实的受着,别想能扳回这一局。
所以贾母虽然是疾言厉色的训斥王夫人,说到底还是为她保留了几分颜面。
否则要是真被皇后赏赐给黛玉的人给惩戒了,连带整个二房的人都会抬不起头来。
再怎么说,王夫人也是二房的嫡妻、嫡母,该有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不仅贾母直接训斥起了王夫人,大房的贾赦和邢夫人也在一旁阴阳怪气,把当天在宫里所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就差指着王夫人的鼻子,告诉她元春压根就没有那个富贵命,叫她别再痴心妄想了。
贾政闻言也是被羞的不行,急忙让王夫人赶紧回去,别在外面丢人现眼。
如此闹腾了一番,就连刚刚回府的元春也被直接晾在了原地,羞愧的无地自容,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倒是宝玉,真心的欢喜于大姐姐终于能够归家,适时的提醒了贾母几句,贾母这才发话,让众人别都在府门口杵着,让人看笑话,众人这才又浩浩荡荡的返回了荣禧堂。
到了荣禧堂之后,众人的情绪相对都冷静了些,于是先各自就座,又在地上铺了软垫,由元春先叩拜家里的长辈。
随后又是兄弟姊妹之间彼此见礼。
元春虽然没什么宫斗智慧,但毕竟当年也是贾母亲自教养出来的,又在宫里学了这么多年的规矩,言行举止方面颇有些大家闺秀的模样。
因此虽然离家多年,但这一套流程下来,倒是没有出现什么纰漏。
待到跟兄弟姐妹之间见礼的时候,更是私底下拉着黛玉的手,低声感谢了她几句,并请她不要把王夫人的话放在心上。
黛玉被王夫人闹了那么一摊之后,本来心中的确稍有不快。
当日在宫宴上情势危急,她若不是看在亲戚间的情份上出手相助,元春还不知道要吃多大的亏。
王夫人身为元春的母亲,不好好的感谢自己就罢了,竟然还胡搅蛮缠,说自己斩断了元春的青云路,简直就是把好心当做了驴肝肺。
若二房的人都是这般的不识好歹,日后再出什么事情,黛玉也懒得再伸手搭救他们。
不过如今看来,元春的脑子还算比较清醒,并没有因为王夫人的几句话就钻了牛角尖。
当然,对于这个没见过几次面的大姐姐,黛玉同她之间也只不过是面子情罢了。
一来年纪相差太远,很难玩到一起去。
二来黛玉原本就跟王夫人不对付,元春毕竟是王夫人的亲生女儿,现在只是刚刚回府,还不清楚这其中的门道,等到在二房生活一段时间,被王夫人耳濡目染之后,多半也就不会再刻意亲近黛玉了。
前世不就是如此吗?
元春封妃之后,每次从宫里赐下来的东西,总是刻意把宝玉和宝钗放在头一份,黛玉则是从三春一样差上一等。
这就表明了她的态度是跟王夫人保持一致的,在黛玉和宝钗之间,始终偏向宝钗。
有着这种种的因由,注定了黛玉和元春不可能成为什么知己。
这就是所谓的道不同、不相与谋了。
对于元春的归家,反应最大的也就只有王夫人。
其他人顶多偶然闲话几句、感叹几声,时间一长,也就浑不在意了。
当然,在兄弟姐妹们看来,元春能够逃离苦海,还是相当值得庆幸的。
他们都已经从黛玉的口中得知了宫宴上所发生的事情,免不了私底下感叹几句宫中的险恶环境,若没有被逼到极致,又何必到宫里去搏那个富贵前程呢?
当然,对于此事,宝钗或许同众人有些不一样的看法。
不过她现在已经认清了自己在府里的地位,不再像刚来时那样心下自傲、好为人师,见众人都说宫里压根就不是普通人能呆得住的地方,她也只是在旁边微笑不语,并没有上杆子的唱反调。
黛玉偶然能够从她的脸上瞥见一丝自得之色,想必在宝钗的心底深处,仍然没有放弃她的青云之志。
至于元春的失败,宝钗只会归结于是元春自身实力不够,若是换成她进宫,结局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对于宝钗这样的小心思,黛玉也并没有戳破,只在心里暗暗的叹息,恐怕宝钗的雄心壮志,到最后还是要落空了。
虽说这一世的薛蟠,并没有像前世那样变成销了户籍的黑户,但毕竟还有纵容奴才、误伤人命的案底。
单凭这一个污点,宝钗再想顺顺利利的进宫,就已经有些够呛了。
而且听贾琮、贾环等人所言,薛蟠在外面仍然不知节制的花天酒地、任意胡闹,也就是现在族学管束的严格了许多,因此他不敢在族学内胡作非为,但到了族学外面仍然是我行我素。
照这样下去,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给薛家爆出一个大雷。
京城里权贵人家云集,到时候恐怕就不像当初的冯渊那么好解决了。
除了元春回府的这个小插曲之外,这个新年,贾府众人过的还算顺畅。
转眼之间,就到了上元佳节。
这也是女眷们最后一次热闹的机会,过了今天之后,整个年也就算是过完了,所有人又得循规蹈矩的重复以前的生活。
因此,黛玉和三春等人早早的就央求了贾母,说是晚间要出府去看灯。
贾母也知道,她们如今学武有算是点小成,连同身边的丫鬟在内,都是等闲数十人近不得身的。
因此对于她们外出游玩的请求,也不再像以前那般严防死守,再三叮嘱了要注意安全之后,又让宝玉、贾琮、贾环等兄弟带着小厮随从照应着,确保能够万无一失,这才放众人去了。
喜欢红楼:黛玉手握主神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