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太妃做出这样的决定,算得上是明智之举。
毕竟受她指使的那个宫女之所以会如此干脆的说出实话,就是因为早已经被黛玉暗中打上了真言符。
因此,若是甄太妃不依不饶,继续争辩下去的话,只要黛玉引导着皇后多问几句,绝对能够把她这个幕后主使也给牵扯出来。
虽说经过黛玉这么一番操作,贾元春终于洗脱了身上的嫌疑,可看着她起身之后,对着皇后和甄太妃千恩万谢的样子,还有那满面的泪痕和额头上磕出的红痕,旁边的贾母还是觉得心里很不好受。
当初自家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就昏了头,想起来把好好的一个女孩子送到宫里来。
如今连一丁点出头的迹象都没有不说,甚至还成了甄家用来拿捏贾家的人质,没事干的时候就像这样来上这么一出,岂不是在光明正大的打贾家的脸?
偏偏以元春现在的身份,甄太妃这么处置她也无可厚非,贾母等人也只能眼睁睁的在旁边看着,对元春的现状无能为力。
早知如此,倒不如赶紧把元春领回家去,寻一个妥当的人家嫁了,至少还能为贾家增加一门靠得住的姻亲,免得在宫里蹉跎岁月。
贾府的当家人们早就已经商量妥当,以后不会再为了拉扯元春向宫里投入更多的银钱,因此元春今后在宫里的日子将会更加难熬。
若是无法出头,就只能等到年满二十五岁才会被放归家里,可到了那时,早就已经是当妈的年纪了,又哪里还能找得到合适的人家?
许许多多的念头,从贾母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突然之间,她想了起来,几年前贾政和王夫人跟自己商量着要把元春送进宫里的时候,曾经说过宫里有甄太妃照应着,只要跟甄家那边打好招呼,用不了多久元春就能够出人头地。
当时贾母也是信了这样的话,还特地让人备了礼物,千里迢迢赶到甄家那边去探了一下口风,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这才同意送元春进宫。
谁知道甄家和甄太妃嘴上答应的好好的,银子倒是收了,就是不干实事啊。
想到这里,贾母不禁心中一凛,抬头正好跟甄太妃对上了视线。
甄太妃虽然被扫了兴致,打算起身离席,但看向贾母的这一眼,仍然颇有深意,从中能看到明晃晃的威胁之意。
这让贾母的心中更是咯噔一跳。
不好!看来当年送元春进宫这个举动,压根就是中了甄家的圈套。
甄家和甄太妃哪里是想要帮助贾家?
明明就是希望能够轻易拿捏一个贾家的人质在手罢了。
这些年来,贾家和甄家之间的关系稍有些疏远,在这种情况下,甄太妃是绝对不会让元春出头的。
就算元春自己找到了机会,甄太妃也会想方设法的把她按下去。
因此,若想让元春有出人头地的机会,除非贾家让渡给甄家更多的利益,结成更加紧密的政治联盟。
甄太妃只有在确信贾家会为自己所用的时候,才有可能高抬贵手,让元春有出头的机会。
但如今贾家有了祖宗示警,已经绝对不可能再同甄家绑定在同一条船上。
因此,元春继续留在宫里,非但于事无补,反而还会继续成为贾家的软肋,被甄太妃手拿把掐地不断敲打。
想到这里,贾母只觉得心头一阵愧疚,忍不住离席而出,向上首的皇后行礼恳求道:“皇后娘娘,元春是臣妇的孙女,虽然刚才的事情已经得到了证明,在大庭广众之下出错并不是她的本意。但她入宫多年,却还无法做到谨小慎微,在如此重要的场合,有失皇家的颜面。臣妇只觉得羞愧难当,恳请皇后娘娘允许,让臣妇将元春领回家中教导,免得日后犯下更大的过错。”
甄太妃停下了脚步,微微冷笑着扫了贾母一眼,道:“瞧荣国公夫人这话说的,难不成是宫里反而教不好规矩,倒要让臣民把女儿都各自领回家去才更加妥帖?”
贾母慌忙摇头道:“臣妇并没有这样的意思。只是觉得孙女今儿犯下过错,幸亏娘娘仁慈,不同她太过计较。但臣妇仍然深觉有愧,担心孙女在宫里伺候不好主子,再加上孙女已经入宫多年,家中父母也甚是挂念,这才想向皇后娘娘求一个恩典。”
甄太妃道:“荣国公夫人这话说的虽是情有可原,但宫中也有自己的规矩。皇家早就已经有了恩典,凡是年满二十五周岁的宫女,都能自行出宫返家。今儿总不能为了你孙女一人就破了这个规矩,本宫觉得,你索性就再多等几年吧。”
虽然只是轻飘飘的几句话,却把皇后和贾母都架了起来。
本来贾母所求,虽然在今儿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若皇后心地仁善,想要成全她的话,给一个恩典也未尝不可。
可甄太妃现在直接说死了放归宫女的规矩,皇后再想额外开恩,免不了就要多承受几分压力。
本来可能只是随口一句话的事情,现在一下子就变了性质,皇后又何必要为了贾府而承受这些呢?
因此,皇后在旁边只是微微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黛玉却突然向皇后躬身行了一礼,朗声道:“宫规也是人所制定的,只要是人就有可能犯错。如今时移世易,天下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改变。朝廷里的诸公每天殚精竭虑,就是在考虑如何根据改变的形势,调整治国之策。连天下大事都是如此,为何宫规就不能有丝毫的改变呢?”
此言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吃了一惊,情不自禁的把视线投向了她。
甄太妃更是皱眉道:“林乡君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公然诋毁宫规不成?”
黛玉微笑道:“臣女也并没有说宫规没有丝毫可取之处,只不过觉得有些规定,并不符合天下发展的大势,甚至还有可能对我大夏带来危害。像这样的宫规,是否还是及时更改为好呢?”
喜欢红楼:黛玉手握主神空间
毕竟受她指使的那个宫女之所以会如此干脆的说出实话,就是因为早已经被黛玉暗中打上了真言符。
因此,若是甄太妃不依不饶,继续争辩下去的话,只要黛玉引导着皇后多问几句,绝对能够把她这个幕后主使也给牵扯出来。
虽说经过黛玉这么一番操作,贾元春终于洗脱了身上的嫌疑,可看着她起身之后,对着皇后和甄太妃千恩万谢的样子,还有那满面的泪痕和额头上磕出的红痕,旁边的贾母还是觉得心里很不好受。
当初自家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就昏了头,想起来把好好的一个女孩子送到宫里来。
如今连一丁点出头的迹象都没有不说,甚至还成了甄家用来拿捏贾家的人质,没事干的时候就像这样来上这么一出,岂不是在光明正大的打贾家的脸?
偏偏以元春现在的身份,甄太妃这么处置她也无可厚非,贾母等人也只能眼睁睁的在旁边看着,对元春的现状无能为力。
早知如此,倒不如赶紧把元春领回家去,寻一个妥当的人家嫁了,至少还能为贾家增加一门靠得住的姻亲,免得在宫里蹉跎岁月。
贾府的当家人们早就已经商量妥当,以后不会再为了拉扯元春向宫里投入更多的银钱,因此元春今后在宫里的日子将会更加难熬。
若是无法出头,就只能等到年满二十五岁才会被放归家里,可到了那时,早就已经是当妈的年纪了,又哪里还能找得到合适的人家?
许许多多的念头,从贾母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突然之间,她想了起来,几年前贾政和王夫人跟自己商量着要把元春送进宫里的时候,曾经说过宫里有甄太妃照应着,只要跟甄家那边打好招呼,用不了多久元春就能够出人头地。
当时贾母也是信了这样的话,还特地让人备了礼物,千里迢迢赶到甄家那边去探了一下口风,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这才同意送元春进宫。
谁知道甄家和甄太妃嘴上答应的好好的,银子倒是收了,就是不干实事啊。
想到这里,贾母不禁心中一凛,抬头正好跟甄太妃对上了视线。
甄太妃虽然被扫了兴致,打算起身离席,但看向贾母的这一眼,仍然颇有深意,从中能看到明晃晃的威胁之意。
这让贾母的心中更是咯噔一跳。
不好!看来当年送元春进宫这个举动,压根就是中了甄家的圈套。
甄家和甄太妃哪里是想要帮助贾家?
明明就是希望能够轻易拿捏一个贾家的人质在手罢了。
这些年来,贾家和甄家之间的关系稍有些疏远,在这种情况下,甄太妃是绝对不会让元春出头的。
就算元春自己找到了机会,甄太妃也会想方设法的把她按下去。
因此,若想让元春有出人头地的机会,除非贾家让渡给甄家更多的利益,结成更加紧密的政治联盟。
甄太妃只有在确信贾家会为自己所用的时候,才有可能高抬贵手,让元春有出头的机会。
但如今贾家有了祖宗示警,已经绝对不可能再同甄家绑定在同一条船上。
因此,元春继续留在宫里,非但于事无补,反而还会继续成为贾家的软肋,被甄太妃手拿把掐地不断敲打。
想到这里,贾母只觉得心头一阵愧疚,忍不住离席而出,向上首的皇后行礼恳求道:“皇后娘娘,元春是臣妇的孙女,虽然刚才的事情已经得到了证明,在大庭广众之下出错并不是她的本意。但她入宫多年,却还无法做到谨小慎微,在如此重要的场合,有失皇家的颜面。臣妇只觉得羞愧难当,恳请皇后娘娘允许,让臣妇将元春领回家中教导,免得日后犯下更大的过错。”
甄太妃停下了脚步,微微冷笑着扫了贾母一眼,道:“瞧荣国公夫人这话说的,难不成是宫里反而教不好规矩,倒要让臣民把女儿都各自领回家去才更加妥帖?”
贾母慌忙摇头道:“臣妇并没有这样的意思。只是觉得孙女今儿犯下过错,幸亏娘娘仁慈,不同她太过计较。但臣妇仍然深觉有愧,担心孙女在宫里伺候不好主子,再加上孙女已经入宫多年,家中父母也甚是挂念,这才想向皇后娘娘求一个恩典。”
甄太妃道:“荣国公夫人这话说的虽是情有可原,但宫中也有自己的规矩。皇家早就已经有了恩典,凡是年满二十五周岁的宫女,都能自行出宫返家。今儿总不能为了你孙女一人就破了这个规矩,本宫觉得,你索性就再多等几年吧。”
虽然只是轻飘飘的几句话,却把皇后和贾母都架了起来。
本来贾母所求,虽然在今儿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若皇后心地仁善,想要成全她的话,给一个恩典也未尝不可。
可甄太妃现在直接说死了放归宫女的规矩,皇后再想额外开恩,免不了就要多承受几分压力。
本来可能只是随口一句话的事情,现在一下子就变了性质,皇后又何必要为了贾府而承受这些呢?
因此,皇后在旁边只是微微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黛玉却突然向皇后躬身行了一礼,朗声道:“宫规也是人所制定的,只要是人就有可能犯错。如今时移世易,天下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改变。朝廷里的诸公每天殚精竭虑,就是在考虑如何根据改变的形势,调整治国之策。连天下大事都是如此,为何宫规就不能有丝毫的改变呢?”
此言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吃了一惊,情不自禁的把视线投向了她。
甄太妃更是皱眉道:“林乡君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公然诋毁宫规不成?”
黛玉微笑道:“臣女也并没有说宫规没有丝毫可取之处,只不过觉得有些规定,并不符合天下发展的大势,甚至还有可能对我大夏带来危害。像这样的宫规,是否还是及时更改为好呢?”
喜欢红楼:黛玉手握主神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