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藏雨入蜀-《都重生了谁抢皇位啊》

  藏雨剑庄,议事堂。

  “怎么,等急了?”

  当陆姑苏再一次忍不住起身,走到门外向山门下张望的时候,陆听风哼了一声,揶揄道。

  “爷爷……”

  陆姑苏用那双如水般温柔的桃花眼嗔怪地看了一眼老头,随后乖乖地坐回自己的位置。

  此时议事堂中,只坐着他们两人,外加一个丫鬟温儿,其余藏雨剑庄弟子,都在山门前演武场等候。

  陆姑苏的母亲思儿心切,早早地跟着陆正狄坐着马车去了码头,接陆瑜去了。

  “唉……”

  陆听风不知怎的,忽然叹息一声。

  陆姑苏瞥了他一眼,柔声问道:

  “爷爷,您又怎的了?”

  陆听风摇了摇头,道:

  “只是没有想到,临我这大半个身子都要入土的年纪,竟又要背井离乡,只是有些舍不得这里。”

  陆姑苏无奈,安慰道:

  “爷爷,听闻蜀地天府之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陛下所赐的庄子,位于锦官城旁的青鸟山上,那也是一处之地清幽之地,风景也是极美的。

  盗圣老前辈在蜀地,前些日子听大哥来信,孙老神仙亦在蜀地,两位前辈皆为您当年老友。

  大哥会去锦官城任知府,我与庄子诸位师兄弟亦在您身侧。

  如此算来,咱们一家,不过是换了个地方住而已。

  听闻宫里此次下聘,已正式将如今庄子所在的西山及周围土地划给了我陆家,正式成为咱们家的田产。

  爷爷,圣恩浩荡,任谁也挑不出理来,您就别抱怨了。

  若真要怨,就怨我爹爹他升迁,成了江南道巡抚吧。”

  “理虽是这么个理,可就是因为李家如此厚待陆家,又是巡抚又是知府的,这是要我们正儿八经地给他们卖命啊……”

  陆听风薅着花白的胡须,一脸愁容。

  陆姑苏当真有些看不惯爷爷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劲,于是便施展出三分功力,道:

  “当初也不知是哪个老头逼着爹爹和大哥读书的,言说陆家想要绵延,还是需走仕途,培养陆家文风脉络。

  而今陆家一门两位大员,正得圣眷,那老头又不乐意了。

  “小丫头,你懂什么,这叫烈火烹油,未必是好事。”

  陆听风知道自家孙女的厉害,说罢一句,不敢再与她交谈,起身向议事堂外走去。

  陆姑苏暗暗撇了撇嘴。

  还未过门,她的屁股已经坐在李家板凳上了。

  陆听风刚走出门,就见有弟子匆忙从山下跑来,急忙道:

  “师祖,陆师姐,来了,人来了!”

  陆姑苏在屋里听得真切,站起身子,匆忙向屋外走去。

  可走了两步,她的步子又慢了下来,整理了整理发饰,保持好仪态,慢慢迈出了步子。

  温儿看得一阵好笑,跟在小姐身后,亦步亦趋。

  陆听风与陆姑苏缓缓向山门走去。

  藏雨剑庄的弟子们收到消息后,已经在那里等待了,乌乌泱泱百数人,向大路的尽头翘首以盼。

  很快,鼓吹班的奏乐声传来,华贵的仪仗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中。

  为首的自是身着红袍的陆瑜,身后跟着刘建,两人跨在大马上,昂首挺胸。

  绣春卫为仪仗,其后是陆正狄与众江南道官员,再后则是聘礼车队,浩浩荡荡。

  陆听风携陆姑苏立于山门之前,其后是百数藏雨剑庄弟子,已然做好准备,聆听圣谕。

  陆姑苏看着一脸神气的大哥,眼眸中不住地浮现出一抹笑意。

  很快,车队来到了藏雨剑庄山门处,陆瑜与刘建下马。

  没有寒暄,宣旨太监刘建直接从檀盒中拿出了圣旨。

  “陆家长女陆姑苏接旨——”

  藏雨剑庄弟子请来香炉供桌,随后纷纷跪倒于地。

  “臣女陆姑苏,叩迎圣旨。”

  陆姑苏大礼拜下。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惟屏藩固本,实资懿戚之贤;坤教宣猷,允赖德门之秀。咨尔江南道巡抚陆正狄长女陆氏姑苏,毓出名门,性成婉慧。幼承诗礼之训,长着柔嘉之声。兰质蕙心,堪符彤管之范;谦光慎德,足彰褕翟之华。

  今蜀王朕之次子,宗室隽才,秉性端方,克勤王事。当择淑女,以赞藩邸。尔陆氏温良秉心,柔明表度,特赐为蜀王侧妃,锡之金册。尔其益修妇道,协辅王庭,虔恪奉于舅姑,恭顺襄于中馈。毋忘贞慎之节,永谐琴瑟之和。

  呜呼!荷天家之殊恩,膺宗室之嘉礼。尚克钦承,勿替朕命。

  钦此——”

  “臣女陆姑苏,接旨。”

  ……

  一应礼仪走完,藏雨剑庄大宴宾客。

  由于陆瑜等人到姑苏城就已然是下午了,所以现在开的是晚宴。

  这应当是藏雨剑庄如今的弟子们最后一次在西山开宴席了。

  有人高兴,认为去了蜀地有更好的前途。

  有人黯然神伤,不舍得脚下这块土地。

  直到陆瑜举杯起身,环顾四周,道:

  “蜀王已立蜀盟,设有讲武堂,已将剑堂堂主之位留给了我藏雨剑庄,并邀老庄主为蜀盟首席大长老,兼蜀盟名誉盟主之位。

  我藏雨剑庄弟子,到了蜀地,有青鸟山为栖身之地,又有蜀盟为安身之所,自可将家眷都接入蜀地,在锦官城安家。

  我等离开故土,奔赴西南,王府自是不会亏待我藏雨剑庄,去往那里,只会有大好的前途在等着各位!”

  “好!”

  “有少庄主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

  “有少庄主和大小姐在,还当真担心那二殿下对我等弃之不顾吗?”

  “那咱们……算不算外戚?”

  陆正狄静静看着与江南道各位官员推杯换盏的儿子,眼神中不由出现一抹恍惚。

  他知道,自己儿子早慧,读书的天赋极强,除了诗词一道了了之外,其余皆一点即通。

  可陆正狄当真没想到,不过一年时间,儿子就爬上了与他相同的位置,若非夏时自己擢升了巡抚,他们二人坐一桌,说不得谁的官位更大。

  毕竟,锦官城可是蜀地总府。

  看儿子与众官员饮酒时,如鱼得水的这般模样,陆正狄默默颔首。

  沉稳了,也成熟了。

  骤居高位,得天家恩宠,不浮躁,不张狂,血脉里的江湖意气被压在心底。

  如今,也学会了与光同尘。

  “爹?”

  陆瑜举着杯子,坐回了他的身旁。

  “嗯。”

  陆正狄应了一声。

  他其实想和儿子聊些什么,但张了张嘴,却又不知该说什么。

  当了半辈子的官,从浪荡江湖子走到天下最富庶地区的巡抚,他本有满腹的经验之谈,有说不尽的处世之道,有无数可以教给儿子的道理。

  陆正狄抬眼,想仔细打量打量儿子。

  可他……看到了须间未刮净的胡茬,看到了略显疲惫的眉间,看到了愈发沉稳的面庞,看到了那略带担忧的眼神。

  陆正狄嘴角露出一抹笑意,把想说的话都咽进了肚子里。

  他知道,明日,儿子就要走了,带着藏雨剑庄这一大家子,去往人生地不熟的他乡。

  此次一别,又能何时再见呢?

  儿子长大了,有些道理是需他自己去悟的,有些路也是需要他自己走的。

  不去经历,不去承担,不去独自走过那一段孤独的道路,那还是男人吗?

  最终,陆正狄提起了杯子,把满山的月光与父亲想对儿子说的话,都揉碎了,倒进了酒里。

  陆瑜也慌忙提起酒杯,有些不明所以,与父亲碰了一下。

  “既为人臣,当忠君之事。”

  “到了那里,照顾好你妹妹。”

  ……

  “娘,您别哭了……”

  “让娘再哭一会,哪有女儿出嫁当娘的不哭的,若不然天下人都笑话你是个没娘疼的丫头……”

  “娘,哪有人会说这话……”

  陆姑苏无奈地叹了口气。

  陆夫人还在抹着眼泪,她是真的伤心,女儿和儿子都长大了,跑去天边那么远的地方,以后让她怎么见面啊。

  这嫁的还是天家,那天家是什么地方,吃人不吐骨头。

  虽然自前周末代皇帝以来,近百年的皇家后宫都很和谐,但架不住万一呢。

  尤其是,自家女儿还是去当妾的……

  想到这里,陆夫人又悲从中来,哭的更大声了。

  好好的陆家,一个二品一个四品,还有一个天下第八的老头子,这家世,姑娘嫁给谁家不是正妻,怎的去给人当妾了呢……

  但陆夫人转念一想,想起王府正妃的背景,也就释然了,好像确实比不过人家。

  但……那也不行啊。

  人家家背景那么厉害,自家姑娘什么性子她这个当娘的最清楚,惯好没事找事,万一哪天给人家正宫娘娘惹急了,给装进中式精灵球,那可怎么办啊……

  可……陆夫人又转念一想。

  家里老头子毕竟是天下第八,自家儿子还是那王爷的心腹,总归是有些面子,能照顾照顾的。

  再不然,自家闺女也是个观云,若真惹恼了人家正妃娘娘,逃跑的本事还是有的。

  想着想着,陆夫人不哭了,抹干眼泪,伸出手,用力掐了下闺女的肉。

  “嘶——娘!”

  陆姑苏其实并不怎么疼,她堂堂观云淬火剑体,自然不会那么脆弱,但演戏已经成了她的本能。

  她真不知道她娘又在发什么神经。

  “你就不能老实点,到那里听点话,不招惹人家嘛……”

  陆夫人哭哭啼啼道。

  陆姑苏愣了一下,随即好笑道:

  “清遥姐姐是个好心肠的,我没事招惹她干什么?”

  “你最好是这么想的,若不然,你当真被人家打回来,我和你爹都不要你,丢不起这人!”

  陆姑苏彻底无语,她是真不知道娘亲这一会想到哪里去了。

  “你好好寻思寻思吧。”

  陆夫人撂下一句话走了,自顾自生闷气去了。

  陆姑苏摇摇头,看着娘亲的背影走出了房门。

  屋外,传来交谈声。

  “怎么了?”

  “娘,我来给小妹说说话。”

  “你小妹癔症,跟她有甚好说的。”

  “……”

  旋即,房门被推开了,陆瑜带着酒气走了进来。

  “大哥?”

  陆姑苏起身。

  陆瑜点点头,道:“出去走走。”

  “是。”

  陆姑苏披上大氅,随大哥走出了房间。

  然后,陆瑜向陆姑苏伸出了胳膊。

  陆姑苏疑惑地眨了眨眼睛。

  “带为兄到山顶上去,为兄不会飞。”

  陆瑜晕晕着道。

  陆姑苏捂嘴轻笑,随后一边伸手搀住大哥的胳膊,一边凌空而起。

  “小妹也不会飞啊,这是轻功。

  按理说,大哥才该会飞才是,你们读书人不是会冯虚御风吗?”

  两人的身形不断在树枝间闪烁,速度极快,一路轻飘到山顶。

  “大哥境界还没到,像我们这个年纪,估计也只有春秋书院的小祭酒能冯虚御风……

  好像应当还有一人,只是我也不确定……”

  喝醉的陆瑜口齿有些不清,陆姑苏有些没听清他说的什么。

  两人来到了顶峰的一处山坡,很是宽阔,在这里能俯瞰万顷太湖,也能仰望满天星辰。

  这是两人幼时最爱来玩的地方。

  他们坐在了小时候的位置,静静吹着风。

  良久,陆瑜脑袋清醒了一些,开口道:

  “蜀地王府来信,殿下出征,估计今年回不来了。”

  “嗯。”

  陆姑苏抱着膝盖,点了点脑袋。

  “唉。”

  陆瑜叹息一声,整个人身子躺在了地上。

  “那你到了蜀地,先暂时住在庄子里吧。”

  “好。”

  陆姑苏乖巧应道。

  陆瑜侧过脑袋,看向自家妹子,道:

  “我来之前,找王妃谈过了。”

  陆姑苏怔了一下,看向兄长。

  “王妃是一个很宽厚的人,她并没有对你和殿下的事多说什么不好的话。

  只是说、说你是个温婉懂事的,也是知根知底的自家人,把你当亲妹妹看。”

  陆瑜撑起身子,看着妹妹,认真道:

  “你未曾与王妃接触过,或许觉得这不过是场面话。

  可小妹,为兄是知道你的,你总喜欢谨慎些,为自己创造安全的环境。

  可在这位王妃面前,你不妨坦诚一些,多与她接触接触,你便知道她是何人了。

  你与她性子都不坏,既然以后要在一起生活那么多年,何不放下心防,真正成为一家人呢?

  相信,这也是殿下希望看到的。”

  风静静吹来,吹动着这对兄妹的发丝。

  “大哥,小妹知道的。”

  陆姑苏一声轻笑,让风声多了几分清脆。

  随后,她又双手捂着脸,泫然欲泣道:

  “大哥莫不是被赵家姐姐收买了,不向着小妹,反而劝小妹忍让。

  唉,罢了罢了,为了大哥的前途,小妹什么都能做的,无非是认打认骂,俯首做小而已……”

  陆瑜额头上,青筋毕露。

  “嘻嘻……”

  ……

  第二日,藏雨剑庄正式启程,前往蜀地青鸟山。

  ————————————

  四千二,加上中午的也六千多了。

  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