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十一月(中)-《都重生了谁抢皇位啊》

  “去吧。”

  李泽渊起身,向殿门走去。

  门口,是大太监李莲恩。

  “殿下,陛下诏您去御书房。”

  老太监恭敬道。

  李泽渊点点头,身后,张绣为他披上了大氅。

  他迈出门,随李莲恩向御书房走去。

  虽已入夜,御书房依旧灯火通明。

  李泽渊缓缓入内,见父皇靠在软榻上,张首辅、兵部陆尚书、采律司指挥使赵极、十三衙门镇抚司主司张旭都在此处。

  “父皇。”

  李泽渊先是行了一礼,有些疑惑深更半夜父皇诏诸位臣子前来是为何事。

  “太子殿下。”

  诸位大臣又向他行礼,李泽渊轻轻还礼。

  见人都到齐了,皇帝放下了手中的奏折,开门见山道:

  “雪满关军报,薛盛大破霜戎十万大军,斩敌三万,俘虏两万,骠骑校尉谭尘阵斩敌方主帅。

  蜀地战事已平。”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面露惊喜之色。

  自十月初时,蜀地传来霜戎发兵的消息,群臣震怒,蜀王爷即刻南下,陛下毅然将目光放到了西域,瞬间猜透了霜戎的真实目的,调配粮草向西,发圣旨令定北王率大军至西域御敌。

  时至今日,不到两月,定北王大军尚未与霜戎主力交上手,薛总兵就已然破了雪满关之围。

  兵部陆伦笑呵呵道:“臣为陛下贺,薛总兵用兵如神,不愧为当世名将。

  自此,此番大战再无掣肘,只一心盯着西域便是。”

  “呵呵……”

  皇帝笑了笑,摇头道:

  “随捷报而来的,还有薛盛的亲笔信。

  他与朕说,是……蜀王,猜测霜戎主力并不在此,让他大胆施为,放手作战,故才能取下如此大胜。”

  闻言,众臣皆纷纷赞叹蜀王目光如炬。

  而只有十三衙门张旭眉头一皱,向前道:

  “陛下,大战之胜,在于主帅用兵有方,善于谋略,在于将士们兵强马壮,敢于死战,安能听信一人之言,安能言一人之功?

  臣请弹劾雪满关总兵薛盛,攀附藩王,趋炎附势,不顾麾下将士性命,将蜀地百万黎民置之不顾,擅启决战!”

  此言一出,御书房内寂静一片。

  太子瞥了张旭一眼,眼神中出现一抹笑意。

  老二手下还是有忠臣的……

  皇帝摆了摆手:

  “张主司,你为十三衙门官员,而非言官,哪有甚御前弹劾之权?”

  张首辅咳嗽一声,开口道:

  “张主司,话不是这么说的。

  蜀王殿下目光深远,能看透霜戎计划,只是向薛总兵提出一个建议。

  薛总兵为大宁名将,对战事自是有自己的把握,他应当早就察觉到了霜戎兵力部署有些不对劲,经蜀王殿下稍加点拨,方才明悟,及时把握住战机,将霜戎大军一举击溃。

  张主事,你未曾在军中待过,不知战机是多么稍纵即逝的东西,本官年轻时曾任太祖皇帝军中文书,自是清楚的。

  更何况,此番大战,他们胜了。

  至于攀附藩王,那更是无稽之谈,薛总兵是一位武夫,直来直去,没有什么花花肠子,他与陛下写如此亲笔信,也不过是单纯地想为蜀王请功罢了。

  说不得,薛总兵这莽汉,还觉得在信里夸夸蜀王,陛下一开心,还能多给他些赏赐呢。”

  “哈哈哈哈……”

  兵部尚书陆伦适时地笑了起来。

  皇帝也轻笑着摇了摇头,此乃君臣私下聚会,开些玩笑,无伤大雅。

  “是,是臣孟浪了,还请陛下恕罪。”

  张旭俯身道。

  “无妨。”

  皇帝摆了摆手,

  他就喜欢看这些臣子们演戏。

  张旭极为突兀地弹劾薛盛,无非是为他那总督大人开脱罢了,生怕别人言说蜀王乱参军事,私结边将,他把话摆在明面上来,让其他臣子为其二人解释,给此事定性,堵住世人悠悠之口。

  采律司指挥使赵极在一旁静静看着。

  “还有一件事。”

  皇帝再度开口道。

  诸位臣子表情严肃了些许,知道正戏来了。

  “薛盛信中还写,蜀王据神山得来消息,霜戎已遣兵入月轮,妄图侵占我大宁领土。

  这些年,十万大山中已有部落入月轮开辟家园,安居乐业。

  朝廷虽未在月轮设府,可自古以来终究为我大宁领土,十万大山亦为我国百姓。

  蜀王知此事之重,已用朕所赐军节,令雪满关派兵南下月轮,支援山民,共抗霜戎大军。

  蜀王此时已先行南下,雪满关亦派出一万五千大军,向十万大山而去。

  此事,诸位臣工以为如何?”

  “神山……”

  众臣都捕捉到了这个词语,皆面露了然。

  在座的,要么是一国宰辅,要么是大宁老将,要么是两个特务机构的一二把手,要么是大宁储君,自然都了解那座神秘的雪山。

  也清楚……那座雪山,与自家陛下的渊源。

  都是自家人。

  依旧是张旭率先出列,拱手道:

  “陛下,臣以为,此事当真可为。”

  接着,是腰悬长尺的赵极,道:

  “军情如火,蜀王当机立断,殊为明智。”

  陆伦笑呵呵地出列,道:

  “陛下,一万五有些少了,薛盛那厮忒小气。”

  兵部尚书陆伦是太祖皇帝时期的大将,前任西域大都护,后回京养老,任了过兵部尚书的文官,薛盛是他的晚辈。

  张首辅悠悠叹了一口气,他就知道陛下消停不下来。

  “臣以为,此事可为,有三点。

  其一,此事为朝廷正式开辟月轮,设州立府极好的时机。

  其二,可令十万大山三千山寨山民归心,正式纳为我大宁子民,归于王化。

  其三……霜戎四处用兵,手未免太长了些,他们既然敢三线出兵,那我大宁便先折他两臂。”

  在场的,就没人认为这仗打不赢。

  李泽渊环顾四周,最后出列,郑重拱手道:

  “儿臣……附议。

  兵发月轮到是没什么,蜀王既已南下,便是有把握将事处理好,有神山与大军在侧,又有三千山寨山民支持,定能将霜戎大军歼灭。

  麻烦的是战后之事。”

  诸位大臣暗戳戳瞥了太子一眼。

  世人皆知,雁妃乃蜀王养母。

  而雁妃又是神山的血脉传承,前任圣女。

  二殿下一有大义,二有名分,携大军助十万大山保卫家园,届时三千山寨山民们皆听二殿下号令,月轮也成了蜀王的后花园。

  这力量……啧啧。

  麻烦的是战后之事,可不是嘛!

  皇帝嗯了一声,随后抬手道:

  “战后之事战后再议,此时先以战事为重。

  既然众卿皆对月轮之事无异议,那此事便如此定下来,暂封蜀王为月轮道大总管,全权处理十万大山及月轮诸事。”

  “圣上英明——”

  众臣俯身行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