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清遥吾妻-《都重生了谁抢皇位啊》

  威严的王宫,明亮的寝殿。

  赵清遥坐在梳妆台前,在灯火旁,拆开了信封。

  开篇便是“清遥吾妻”。

  赵清遥小脸一红,还是有些不习惯他那么叫自己,总想骂他登徒子。

  随后,她睫毛轻动,手指在信上抚了抚,柔和灯光照耀下,脸庞出现一抹温柔的笑意,一如写信时的李泽岳。

  这还是他们自京城一别后的第一封信。

  接着向下看去,是说的他从京城跑到蜀地一路的见闻,什么路有多窄多难走,哪里发生了落石,他们四人找不到驿站只好露宿荒野之类的,事无巨细,都写了出来。

  当时,李泽岳为了尽快入蜀,走的尽是盗圣给他指的险路,可是没少翻山越岭。

  赵清遥挨行挨字地读了过去。

  直到……李泽岳他们翻过西阙山脉,想要直抵雪满关之时。

  赵清遥的心一下提了起来。

  她已经听说过了,前些日子,锦官城的大街小巷都在传,黑先生也亲笔与她来了信,解释了事情的经过。

  那可是天下第四啊!

  赵清遥是没见过丁贾出手,可她有天人师父和天下第五的亲爹啊。

  她直到现在都想不明白,李泽岳当时是如何在丁贾的拳下存活下来的。

  只是读着信里的文字,她都能想象到当时的情况是何等的危急,一颗心都控制不住地悬了起来。

  信中,丈夫并没有用过多的文字描述这场战局,她知道,那人是怕她担心。

  “丁贾与桑结法王忽然来袭,祁老前辈与桑结缠斗,我与黑子对上了丁贾。

  打肯定是打不过了,我们都受了些伤,但丁贾那家伙也没好到哪去。

  神山的外公来了,他是母妃的父亲,是一个极好的老头,到时候带你去拜会他。

  神山来了,薛总兵也来了,还带了五千精骑。

  薛总兵不愧为沙场悍将,谈笑间便向丁贾挥了三刀,在丁贾与桑结想要撤离时,还想不顾生死强行留下一人。

  很可惜,最后还是被他们逃走了。”

  赵清遥忍不住笑了一声,他的性子自己是最熟悉的,惯好逞强,不知道他被丁贾打成什么样了。

  她继续向下读去,尽是写了些神山的见闻景色,好像还有一个名叫沐素的师妹,是现任神山圣女,被一笔带过了。

  “嗯?”

  赵清遥嗅到了不对的气息。

  女人的直觉告诉她,这个沐师妹,在最近一段时间,肯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想想吧,一个年轻俊朗的王爷,身受重伤到极富神秘色彩的神山上养伤,与年轻的圣女相识,两人中间还有雁妃这个渊源。

  “你还真想子承父业不成?”

  赵清遥冷笑两声,继续看了下去。

  随后便是他对霜戎战事的猜测,以及他将要经十万大山南下月轮的事。

  “十万大山,对于大宁太过重要,他们虽为异族,可确确实实为我蜀地子民,我们身为蜀地之主,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带着偏见去看待他们。

  月轮虽未经开发,但确确实实是个好地方,不能任由霜戎霸占了去,我必须得南下,带领山民们一同抗争。

  而今,大宁三线开战,西域战事当极为凶险,只是不知朝廷会如何应对,但想来父皇是早有准备的。

  雪满关应当还好,兵力充足,薛总兵定能采取合适的方略。

  我将要去的第三条战线,是最未知的一条,只知其大致目的,不知其兵力部署,到了月轮,一切都如睁眼瞎一般,甚至连地图都没有。

  但……我自身的安全起码是能保障的,有黑子盗圣在旁,稍后还会有外公带雪满关大军而来。

  我应当会在月轮待上一段时间,但也不会太久,看时局而定。

  短则一两月,长则三四月,便会回返。

  夫人莫要担心我之安全,天下之势如此,既生于天家,自是不能在此时独善其身,我们肩上,是背负着责任的。

  夫人为赵家女,自是懂这个道理,无需为夫多言。

  这几个月里,夫人若愿抛头露面,可代我去拜访蜀中几位大儒,先生说,他们皆为他老人家经年好友,学问极高,或可出山。

  当然,你要找些说辞,如我准备立蜀渊阁,专门招揽各方名士,集百家之长,整理蜀地文献,编纂书籍,成我蜀地文化中心。

  医学、戏曲、农学等等,皆可为书,编的好了,可入承和大典,流芳千古。

  呵呵,只要把那些老家伙骗来,怎么说都可以,可以博士、纪善、教授等王府职位待之。

  你是先生的孙女,如今又贵为王妃,亲自前去拜访,老家伙们敢不给这个面子试试?

  这几位老前辈家中,自是有些有能力的年轻人,待陆瑜到了,让他试试成分如何。

  礼遇、利益、前途,我们自是不缺这些,只要他们有真本事。

  夫人可在蜀中广开学堂,专为稚童启蒙,此事由王二乔四辅佐,经费皆有王府所出。

  嗯……还有很多事,信中自是无法与你一一细说了,只待我回来再办。

  你是个有主意的,估计夫人也不愿意闲下来,修行的间隙中,夫人可尽管找些乐子,如今,整个蜀地都是咱们的。

  你若还想鼓捣什么事情,可问陆瑜,也可请教程桢巡抚,程先生是一位很有能力的人,他虽与我同为太傅的弟子,可他毕竟年长,大哥一直以师待之,夫人莫要怠慢。

  其实我知道,你最想的,还是练兵,关于此事,夫人莫要着急,咱们王府有两万卫军名额,此事可从长计议,关于此事,我已有了些想法。

  夫人目前首要任务,且先收拢民心,施恩于蜀地,王府初来乍到,令百姓归心为上,嗯……如何行事,还是等陆瑜来了再与他商量……

  如此,纸短情长,书不尽言。

  年节将至,夫人初至蜀地,举目无亲,心中必然寂寥,此皆是为夫之过也。

  待来年冰雪消融,春时花满锦官之际,吾将重归于夫人身侧,再述相思之情。

  届时,你我夫妇二人,

  不辞青山,相随与共。”

  ……

  赵清遥折起了书信,缓缓塞进信封中。

  她轻抚着上面的清遥亲启四个字,终归还是没有忍住,将信掏出,再读了一遍。

  良久,她幽幽叹了口气。

  赵清遥知道,未来数月里,她不会再得到丈夫的任何消息了。

  “不辞青山,相随与共……”

  窗前的烛火在她氤氲的眼中朦胧,轻声喃喃着。

  诗的含义千变万化,它就在那里,不在于诗人创作时所想表达什么感情,所为了什么目的。

  诗是美的,每一位读诗的人都在欣赏美,在他们眼中,美是没有形状的。

  他们可以把那句诗理解为他们所想要的意思,在诗中读出他们想要的感情。

  这也是诗的魅力所在。

  青山,是他的字。

  “所以……明明说着与我相随与共,在信里却整整提了陆先生三次……”

  赵清遥笑了,

  笑着笑着不知想起了什么,忽然感觉有些鼻酸。

  她想起了,自从那日,他握着自己的手,说要入局的那一刻起,他就再也没有闲下来。

  一开始,他积蓄实力,是为了自保,在世上活下去。

  可如今呢?

  不知不觉间,他努力的方向已经变了,他不再是当时说着要争之类幼稚言语的少年。

  现在李泽岳的身上,赵清遥渐渐找到了一种极为熟悉的感觉,在爷爷、在父皇、在父王、在太子哥哥身上,她都曾看到过。

  那叫责任。

  他似乎不能停下来,一直为了他肩上的责任而努力着,付出着。

  为了天下?

  为了百姓?

  赵清遥眼中出现一抹笑意,她觉得如此沉重的词语出现在他们夫妇身上,有些奇怪,有些好笑。

  她觉得他们还是少年。

  可……

  赵清遥又低下了头,眼中,出现了一抹骄傲。

  她为她的夫君感到骄傲。

  她出生在赵家,而赵家三代男儿,皆为当世大丈夫。

  她自然也向往着英雄气。

  她很开心,她亲眼目睹着她的夫君慢慢从少年成长为一位真正的英雄。

  他在一步步扛起所有的责任,他的目光不再是眼前的风花雪月,而是天下黎民。

  会很累,会很苦,但赵清遥想要一直支持他,为他操持好身后的一切。

  “不过是几个月而已,有什么不能等的呢?”

  赵清遥抹去了眼中的泪花,她一直是个坚强的姑娘。

  既然信中二郎已经提到了几件她需要做的事,那就从现在开始做好准备吧。

  “赈济雪灾、安抚百姓、广开学堂、招纳贤才……”

  赵清遥把将要做的事一件件在脑海中过了一遍,眼神中出现一抹坚定。

  她也想要成为一位被百姓们爱戴的王妃。

  就像她的婆婆,那位大宁文德皇后,夏姨姨一样。

  —————————

  六千六……

  长刀发现了,必须得在章末把字数给你们打出来,要不然还是骂我短。

  就这,还有兄弟给了五星好评之后接着说上一句……连着三天一更了,能不能多更些。

  c。

  喜欢都重生了谁抢皇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