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过咱们的太平日子-《武皇万岁!》

  武柔不温不火的白了他一眼,说:

  “陛下这是瞧不起我内宫的事务了,虽然说不及前头的官职要紧,那也是有正经的晋升规矩的,若是完全随着我喜欢,赏罚不明,晋升无望,还不知道怎么生乱呢。”

  “陛下不是这个意思,陛下一直担心娘娘伤心惊惧,想着法儿的希望娘娘能好些。”

  “我知道,我没事,会好的……”武柔眼神空望着某处,似乎在给自己打气,“慢慢会好的。”

  她转而看向徐怀安坚定地说:

  “对了,这几日乔夏做得不错,本就是彩衣临走前一直培养的,也跟了我四五年了,资历也够。正好大监来了,让内侍省正式造册吧。”

  乔夏本来就侍立在武柔的旁边,一直听两个人说话。

  虽然她面儿上不显,但是免不了一会儿担心一会儿失落,毕竟事关她的升迁,这会儿听皇后下了定论,开心极了,上前一步,落落大方的对着徐怀安行了个礼,喊了声:

  “大监。”

  徐怀安看了她一眼,知道没必要再劝了,应了声“是”便退了出去,给皇帝复命去了。

  ……

  ……

  显庆二年,彩衣生了个儿子,苏定方看着襁褓中的孩子,很是开心,可是笑着笑着又哭了。

  彩衣知道他又想起了故去的妻儿,实在不知道怎么安慰,于是抱着孩子没吭声。

  谁知过了一会儿,他说:

  “没曾想,我还能再过上有妻有儿的日子,等这次仗打完,我就好好在家陪你们,过咱们的太平日子。”

  彩衣这才扭过脸来看他,不满地说:

  “夫君又说什么傻话?你身为武将,食君之禄,自当想着报效朝廷,怎么总想着在家陪娘子孩子。”

  苏定方十分不以为然,摇了摇头说:

  “你不懂,你自小过的是太平日子,不知道不见刀兵的日子有多难得,我从小就打仗,打完这个打那个,永远没个头,我就希望过平常百姓的安生日子。”

  彩衣眼角微微上扬,颇有些武柔的倔强,斜觑着他说:

  “平常百姓的安生日子,那也是武将兵士抛头颅洒热血拼来的,没有人上战场哪里来的安生日子?

  夫君你有才能,又有忠心,你不领兵,难道要让给哪个平庸无能之辈,或是哪个乱臣贼子?到时候失了领土遭了兵乱,我们娘俩再死了,你再来一次追悔莫及?”

  苏定方嘴唇哆嗦了一下,伸出手指轻轻地碰了一下孩子的脸蛋,抬眸看着她说:

  “哪有那么夸张,大唐人才济济,还能就缺我一个?我知道,你心里头没那么看重我,但是打仗总归太危险,我若是没了,孩子还这么小,你们孤儿寡母的怎么过日子?我还当我的中郎将,护卫帝后出行,还不一样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彩衣有些急了,抱着孩子整个扭转了身子,正对着他,义正言辞地说:

  “我们怎么就不能过日子了,你若是战死沙场,自有朝廷帮你养着娘子和孩子,你若是立了大功,孩子还能继承你的爵位,一辈子吃喝不愁,荣耀加身,如何就是不好?”

  苏定方看了她一眼,似乎有些失落,将头扭到一边,不说话了。

  他总是将这个女子与过世的娘子比较,虽然她们长得像,可是年纪差的太多了,又不似当初两人的情意相投,少年情深。相处下来,总是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好像更伤心了。

  彩衣见他神色变了,知道刚才的话太过于冷血,于是缓声温柔地说:

  “夫君,我也知道你不喜追求功名利禄,我其实也一样,可是皇后与陛下于咱们有恩,生而为人,怎么能不想着报恩呢?

  你知道吗?皇后娘娘说,陛下本来准备去年就让你带兵出征的,是娘娘觉得我们才新婚,万一你在战场上有个不测,我这新婚寡岂不是可怜,于是特意向陛下求情,让你看着咱们孩子出生,好歹给你留个后。”

  她抬眸看了苏定方一眼,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又小声地补了一句:

  “你若是真的心疼我们,就平平安安的回来。”

  苏定方看着她这个样子,恍恍惚惚间,好像彩衣的脸与故去的娘子重合了,不由地热泪又盈满了眼眶。

  只听她又说:

  “陛下和皇后心中装着多少大事,都在尽量成全你我,我们身为臣子臣妾,顾着小家的同时,怎么就不能为陛下和皇后分忧呢?大唐需要夫君征战,我就好好照顾家里,等你回来。”

  她的语气及其温柔,又带着羞涩,苏定方听得心都酥了,连忙紧紧搂住了她,连带着她怀里的孩子,说:

  “好,我知道了,都听你的。”

  ……

  ……

  苏定方出征西突厥前,皇帝李善最后一次在宫中召见他,苏定方看着皇帝忧心忡忡地背影,又想起了彩衣的话,于是出声说:

  “陛下,听彩衣说,陛下为了成全我们,特意拖延了一年出征,如此大恩,臣心中有数,自当尽全力,陛下放心吧。”

  李善听闻,愣了一瞬,随即诚恳地说:

  “倒也不完全因为你们,拖延这一年,裴行俭在西川都护府经营的颇有成效,将西突厥各小国的恩怨情况摸了个清楚,人脉甚广,到时候他与你配合,事半功倍。”

  苏定方立时便说道:

  “是,这贺鲁本就不是咱们大唐的对手,只是兵力游动,不好寻得踪迹,有了裴大人的助力,只要寻到了贺鲁的主力,臣定然能取胜,陛下放心吧。”

  李善犹豫了一瞬,还是说出了口:

  “只带五千精兵去,真的够吗?那大草原上五千人撒出去,见不到影子。朕是怕又像上次一样,抓不到贺鲁,于朝廷的声威有损。

  你也知道,先帝在世时,以武力威震四海。世人都知道朕不如父皇许多,这才引得狼子野心蠢蠢欲动,这贺鲁就是其中之一。他冒了头,若是朝廷不能尽快收拾了他,那以后保不准有更多的人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