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村村民们走得很快,因要赶紧在下雪前到下个城池,脸上带着明显的急切,与周围热闹的街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穿过几条热闹的街道,村民们来到了昨日的粮铺,这里是城中最大的米铺,铺子的招牌在风中微微摇晃,上面的金字招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爹,这的粮真的太便宜了,可惜买不了太多,装不下。”
崔村长看着熟悉的铺子,眼神里带着一丝留恋。
“是啊,而且咱们得赶紧走,他们留下来也好,起码买点粗粮能过活。”崔大爷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感慨。
铺子里,伙计们正忙着招呼客人,生意依旧兴隆。
一个熟悉的伙计看到崔村长,热情地打招呼:“崔村长今儿怎么有空来逛逛?昨个儿刚买的粮,今儿又想整些啥了?”
“不是逛逛,我们要出城。”崔村长回答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
“出城?出啥城呀?城里这么热闹。”伙计不解地问。
一旁的卖菜的妇人也好奇地问:“就是,你们这是去哪儿呀?”
崔村长解释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急切:“大姐,鞑靼很可能要打过来,我们整个族人一同去湑城探亲落户。”
伙计听了,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崔村长,别听那些谣言,侯爷会保护我们的。”
“就是!那这鞑靼怎么可能!有侯爷跟大军在呢。”
妇人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小地方来的人吧,这胆子小的!
“你们这天寒地冻的,这么折腾作甚,不如好好准备过冬。”
说完继续整理她的菜摊。
“无妨,多做准备,起码早点走能睡个好觉。”
崔村长也没有多说,只是叹了口气,继续赶路。
没一会儿就看到大开的城门,这中午时分,进城与出城的人都不多,村民们推着木车,背着包袱,马车在石板路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浩浩荡荡地朝着城北的城门走过去。
哪怕有个把老人拄着拐杖,小娃娃也紧紧抓着长辈的手走着,每个人身上都背着不少东西,但对比之前进城后走到仓库用时少了不少。
“娘,为什么感觉现在大伙不吵架了,比之前好管多了?速度也快了很多。”
柏哥儿在驾车的车架上挠了挠脑袋,觉得大家竟然一点都没被各种商铺耽误。
“哥呀,你别忘了,队伍里少了唱反调的。”
崔七七给大伙儿弄了那么多粮食,整个人都十分慵懒,这不,能靠着车架躺着,底下垫着棉被,没人敢说她。
她现在凭着空间里的东西,还有明面上摆出来的,能让大家安安心心到下一个城池了。
七七娘亲也说:“没了搅屎棍可不就快多了,其实也说不上他们对于不对,人都是有私心的,面对危险总是会害怕……”
柏哥儿还是似懂非懂,他虽说是这房的老大,但其实顶上都有崔大伯一家的哥哥顶着,或者是早慧的崔七七。
七七探出头,扭头往后看,初冬的寒风凛冽,吹过这座雄伟的城门。
高大而坚固,是用巨大的青石条砌成的,城门是一扇巨大的铁门,布满铁钉,坚不可摧,两侧的了望塔上,官兵也警惕地注视着远方。
“留在这的乡亲们,就算鞑靼来了,也能抵御一阵吧?”
她坐了回来,看向又长大了些的龙凤胎,她假装在逗他俩玩,实则是给他们喂之前灵药还算多的时候,用羊奶兑的口粮。
龙凤胎知晓姐姐喂的都是好东西,张着嘴巴开心地嗷呜嗷呜地叫唤。
崔七七叹了口气:“还好空间的东西放进去在,不至于坏,配上灵药,这两个小的,还有家里人都能补补。”
出了城门,放眼望去,都是一片开阔的田野,崔村长他走在前面,不时回头看看队伍,确保没有人掉队。
“大家伙儿走快一点,沿着这支流,还要到口子那块,若是下雪河冻上了,那就没法坐船过去了。”
一直走到了晚上,因为有些大部分的马车拉着重物,休息够的的大伙儿,第一天就能走了将近二十里路。
就这样走了五天,天黑的越来越快。
“停,大伙儿都快歇歇!”
崔村长发话,大家走了那么些时日,这么冷的天都在外头住着,身子也顶不太住,
“大家坚持住,明天天黑前就能得过河了。”
村里人都欣喜,应答一声好,然后大家赶紧卸了力气,男人去旁边的林子里折树枝回来生火,只剩光秃秃的枝干在寒风中摇曳,女人们准备夜里冲泡饼子的汤水。
崔七七将魔爪伸向进城后没怎么摘的红薯叶,简单掰着些红薯叶子,加上指甲盖大小的腊肉丁,让她娘煮了一大锅汤,里头加了一滴最近好不容易长出来的灵药。
她搅拌均匀后,给小桃、汪大夫、方老太、崔村长他们一家都端了一碗过去。
剩下的汤快见底,还剩着一些渣,她又兑超级多的水,再加一滴到桶里,也让其他人都喝上。
喜欢【农家厨女】带着空间逃荒发家
穿过几条热闹的街道,村民们来到了昨日的粮铺,这里是城中最大的米铺,铺子的招牌在风中微微摇晃,上面的金字招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爹,这的粮真的太便宜了,可惜买不了太多,装不下。”
崔村长看着熟悉的铺子,眼神里带着一丝留恋。
“是啊,而且咱们得赶紧走,他们留下来也好,起码买点粗粮能过活。”崔大爷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感慨。
铺子里,伙计们正忙着招呼客人,生意依旧兴隆。
一个熟悉的伙计看到崔村长,热情地打招呼:“崔村长今儿怎么有空来逛逛?昨个儿刚买的粮,今儿又想整些啥了?”
“不是逛逛,我们要出城。”崔村长回答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
“出城?出啥城呀?城里这么热闹。”伙计不解地问。
一旁的卖菜的妇人也好奇地问:“就是,你们这是去哪儿呀?”
崔村长解释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急切:“大姐,鞑靼很可能要打过来,我们整个族人一同去湑城探亲落户。”
伙计听了,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崔村长,别听那些谣言,侯爷会保护我们的。”
“就是!那这鞑靼怎么可能!有侯爷跟大军在呢。”
妇人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小地方来的人吧,这胆子小的!
“你们这天寒地冻的,这么折腾作甚,不如好好准备过冬。”
说完继续整理她的菜摊。
“无妨,多做准备,起码早点走能睡个好觉。”
崔村长也没有多说,只是叹了口气,继续赶路。
没一会儿就看到大开的城门,这中午时分,进城与出城的人都不多,村民们推着木车,背着包袱,马车在石板路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浩浩荡荡地朝着城北的城门走过去。
哪怕有个把老人拄着拐杖,小娃娃也紧紧抓着长辈的手走着,每个人身上都背着不少东西,但对比之前进城后走到仓库用时少了不少。
“娘,为什么感觉现在大伙不吵架了,比之前好管多了?速度也快了很多。”
柏哥儿在驾车的车架上挠了挠脑袋,觉得大家竟然一点都没被各种商铺耽误。
“哥呀,你别忘了,队伍里少了唱反调的。”
崔七七给大伙儿弄了那么多粮食,整个人都十分慵懒,这不,能靠着车架躺着,底下垫着棉被,没人敢说她。
她现在凭着空间里的东西,还有明面上摆出来的,能让大家安安心心到下一个城池了。
七七娘亲也说:“没了搅屎棍可不就快多了,其实也说不上他们对于不对,人都是有私心的,面对危险总是会害怕……”
柏哥儿还是似懂非懂,他虽说是这房的老大,但其实顶上都有崔大伯一家的哥哥顶着,或者是早慧的崔七七。
七七探出头,扭头往后看,初冬的寒风凛冽,吹过这座雄伟的城门。
高大而坚固,是用巨大的青石条砌成的,城门是一扇巨大的铁门,布满铁钉,坚不可摧,两侧的了望塔上,官兵也警惕地注视着远方。
“留在这的乡亲们,就算鞑靼来了,也能抵御一阵吧?”
她坐了回来,看向又长大了些的龙凤胎,她假装在逗他俩玩,实则是给他们喂之前灵药还算多的时候,用羊奶兑的口粮。
龙凤胎知晓姐姐喂的都是好东西,张着嘴巴开心地嗷呜嗷呜地叫唤。
崔七七叹了口气:“还好空间的东西放进去在,不至于坏,配上灵药,这两个小的,还有家里人都能补补。”
出了城门,放眼望去,都是一片开阔的田野,崔村长他走在前面,不时回头看看队伍,确保没有人掉队。
“大家伙儿走快一点,沿着这支流,还要到口子那块,若是下雪河冻上了,那就没法坐船过去了。”
一直走到了晚上,因为有些大部分的马车拉着重物,休息够的的大伙儿,第一天就能走了将近二十里路。
就这样走了五天,天黑的越来越快。
“停,大伙儿都快歇歇!”
崔村长发话,大家走了那么些时日,这么冷的天都在外头住着,身子也顶不太住,
“大家坚持住,明天天黑前就能得过河了。”
村里人都欣喜,应答一声好,然后大家赶紧卸了力气,男人去旁边的林子里折树枝回来生火,只剩光秃秃的枝干在寒风中摇曳,女人们准备夜里冲泡饼子的汤水。
崔七七将魔爪伸向进城后没怎么摘的红薯叶,简单掰着些红薯叶子,加上指甲盖大小的腊肉丁,让她娘煮了一大锅汤,里头加了一滴最近好不容易长出来的灵药。
她搅拌均匀后,给小桃、汪大夫、方老太、崔村长他们一家都端了一碗过去。
剩下的汤快见底,还剩着一些渣,她又兑超级多的水,再加一滴到桶里,也让其他人都喝上。
喜欢【农家厨女】带着空间逃荒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