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改)-《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马车形成的圆阵,在敌人的猛攻之下,显得摇摇欲坠。

  此时,尽管战斗暂时告一段落,商队中剩余的成员也早已疲惫不堪。

  但在突厥人的包围下,谁也不敢轻易的松懈下来。

  因为只要他们一旦松懈,迎接他们的将是,如同潮水般的猛烈攻击。

  所以,他们不得不打起精神,应对这看似无休止的威胁。

  好在明安巴雅尔也知道,面对这么长时间的战斗。

  那些专门劫掠商队的突厥人,同样耗费了大量的体力,加上远道而来,也不得不暂停攻势,停下来休整阵型。

  在洞察了敌人的情况下,明安巴雅尔吩咐商队的所有成员,分成两拨轮流休整。

  一波人趁着这个机会,赶紧吃点干粮,补充体力,另一波人,则抓紧时间修复马车,将车阵重新排列整齐。

  明安巴雅尔深知,只有保持好这个车阵,才能在突厥人的猛攻下存活下来。

  时间紧迫,必须尽快完成防御工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明安巴雅尔抬头看向天边的太阳,一向喜欢草原夕阳美景的她,第一次觉得,今天的日落,实在是太慢太慢了一些...

  若是到了晚上,久攻不下的突厥人肯定就会撤离。

  但是,现在这般情况,突厥人怕是还要组织一波进攻。

  果然,一炷香后,在太阳即将落山的前一刻,突厥军队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他们如同潮水一般涌向商队,决心在夜幕降临之前一举攻破这看似脆弱的马车阵。

  好在,在明安巴雅尔合理的安排下,商队成员们轮流补充好体力,做好了再次战斗的准备。

  随着敌军的马蹄声愈发靠近,就在突厥人距离他们大约一百米的时候。

  明安巴雅尔大声吼道:“快...找掩体,躲避!”

  下一刻,“咻咻咻”之声不绝于耳。

  一支支箭矢划破天空,向商队射来。

  一个穿着破旧羊皮袄,来不及躲避的商队成员,不幸被箭矢射中,倒在了血泊之中。

  在前面一次接战中,商队中伤亡的一百多人,接近一半的人数,就是在惊慌中没有反应过来。

  被突厥阵中下了一阵死亡之雨,黑压压的羽箭密密麻麻地射进了商队之中,造成了还没近身厮杀,就折损了近五十人的惨况。

  那惨烈的场景,让所有人都心有余悸。

  好在这一次有了上一次吃亏的经验,他们躲避的非常及时,其他人都没有怎么受伤。

  除了眼前这个倒霉的孩子......

  奔射,在马镫没有出现之前,好像一直都是草原骑兵独一无二的杀人技巧。

  他们在骑马奔跑的过程中,张弓搭箭,黑压压的箭矢直接形成了黑色箭雨,带来一片片死亡之地。

  这种令人生畏的战术,让敌人根本无法有效抵挡,只能被动地承受着箭雨的洗礼。

  好在,这一次的商队首领巴达日拉,及时的将装满货物的马车贡献了出来。

  这些原本的运货工具,现在成为了他们抵挡箭雨的最重要的防御工具。

  也让他们幸存了下来。

  "笃笃笃"随着箭雨落入商队之中,明安巴雅尔白皙精致的耳朵就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等到箭矢的声音开始变得稀疏,她立马站起身来,朝着身后大声喊道。

  "大家准备反击,突厥骑兵要冲过来了!想要活着,就杀了他们。"

  在她的号召下,商队的成员们纷纷拿起武器,翻身跨上马车。

  弓箭手在马车上瞄准敌人,一箭一箭精准地射出;长矛手则守在车阵内部,时刻警惕着突厥骑兵的靠近。

  在这生死关头,商队成员们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勇气,共同抵御着突厥人的进攻。

  随着夜色的降临,草原上的战斗愈发激烈。

  另一头,李恪率领着,两千骑兵走在柔软的草场上。

  尽管是一支新建的军队,但在接连打赢数场战斗,缴获无数、财大气粗的李恪面前。

  在他不遗余力地武装下,整个大军军旌旗招展。

  所有骑兵骑在高头大马上,盔甲鲜明,长枪在手,看起来颇有几分气势。

  金戈铁马之中,李恪策马而行,不过他却有些神色焦急。

  因为从胜州城出来之后,到现在已经差不多过去接近四个时辰,可到目前为止,就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见到。

  难道情报有误,这一次要无功而返?

  就在李恪臆想连连的时候,忽然有数名侦察己方骑兵,从前方狂奔而来,在他们战马的屁股上,还插着两支羽箭。

  这一幕,让李恪精神一振。

  “报!禀报殿下,我们在前方发现突厥人的踪迹了!远远的看见他们正在劫掠一支商队。”一名侦察骑兵气喘吁吁地说道。

  “在哪里?”李恪急忙问道。

  “在前方大约五里处,还有一队敌军正在向那处靠近,人数大约在千人左右。”骑兵回答道。

  “好,我知道了,你们先去休息,等待战斗命令。”李恪心中暗喜,看来这一次并没有白跑一趟。

  他立刻召集部下,做好战斗准备。

  好在前一个时辰前,他的军队已经休整过,这一次一听到有敌人出现,所有人都立刻振奋起来。

  “全军戒备,列阵!听候我的命令!准备战斗!”

  在李恪的示意下,唐俊悟一声令下,整个大军立刻行动起来。

  迅速由刚刚行军的长蛇阵型,变成了骑兵冲锋阵型。

  快速的朝着前方的战场赶去。

  待到侦察骑兵领兵赶到距离战场不足三里的地方。

  “嘀嘀嘀!”有节奏的号角声响起,相对平和的号角声,是让骑士们保持冷静、听候命令的信号,同时也让他们开始靠拢。

  毕竟相对严谨的阵型,更有冲击力和破坏力。

  而唐俊悟则开始骑着战马带领一队骑兵,来回巡视着大军,确保每一个士兵都准备好了。

  而前方的商队驻地,战斗也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就算是某个神秘部落高高在上的公主,明安巴雅尔这时候也不得不抽出弯刀加入战场。

  不过,很难想象,她贵为公主,拥有的身手却异常的矫健。

  手中弯刀闪烁着寒光,数刀下去,必定能够砍倒一个突厥人。

  在她和数个武功高强护卫的悍勇下,如同及时雨一般,哪里出现危险,就支援哪处。

  在她的身先士卒下,商队成员们士气高昂,他们用手里的刀剑,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突厥人的进攻。

  只是,在解决完一处危机的时候,杀的兴起的她,突然被一道大手拽住了手臂,杀红了眼的她,想也没想,提刀便砍,等到弯刀被架住。

  这才发现,是自己的护卫首领,拦住了她。

  她回过神来,这才发现他的后背上,还扎着一根羽箭,箭头深陷入肉,伤口处鲜血淋漓。

  这让她心中一沉,她刚想上前查看护卫首领的伤势。

  却被他伸手拦了下来,护卫首领脸色苍白,但仍然坚定地拽着她的手,语气严肃的说了一番让她感到意外的话。

  “公主,突围吧!现在突围我们还有一线生机,再不突围,就真的走不了!”

  听到护卫首领的突如其来的话,明安巴雅尔不明所以,她下意识的回头一看。

  这才发现,突厥人不知道何时已经攻破了商队的最后防线车阵,正朝着自己杀了过来。

  她心中一紧,知道护卫说得没错。

  只是此时,想要走的话,又岂是那么容易。

  只是让人感到有些奇怪的是,这些突厥人怎么突然之间,攻击强度变得这么激烈。

  按道理来说,他们既然已经攻破了车阵,就已经达成了战略目的,稳扎稳打之下,也能消灭他们。

  完全没有必要,再冒着加大伤亡的风险下,加快进攻节奏。

  除非...

  想到这里,明安巴雅尔顿时兴奋的小脸通红,她高声郎声道。

  “快...我们不用跑了,快去召集所有人集合,我们只要再坚持一会就好,援军来了!快......”

  几个护卫听得一头雾水,他们完全不明白,他们马上就要落入敌手了,公主莫不是魔怔了。

  也没有多做解释,首领眼睁睁地看着这位公主殿下跳过简陋的栅栏,飞快地向商队的幸存者们跑去。

  他当即毫不犹豫地跟在公主的身后,身后的护卫则是毫不犹豫地挥舞手中的弯刀,将栅栏砍碎,大吼一声,带着一群人紧随其后。

  这个时候,四面八方都是一片混乱,所有人都在争分夺秒。

  两千多匹战马践踏在地面上,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声响,巨大的骑兵阵仿佛一道洪流般汹涌而来,令人望而生畏。

  明安巴雅尔刚刚召集不到五十人的队伍,正将几个马车合在一起,抵御陷入疯狂中的突厥人。

  居高临下的看着远方奔驰而来的骑兵大军,差点喜极而泣。

  直到这一刻,她才知道,这条命,算是保住了。

  马蹄声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明安巴雅尔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援军来了!”

  听到援军以及马蹄声,商队和护卫们顿时士气大振。

  而随着李恪的骑兵大军一步步逼近,突厥人的人马开始出现了混乱。

  他们原本以为可以轻松攻下这支商队,然后潇洒离去,却没有想到这个规模不大的商队,这么难打。

  而唐军也来的也如此之快。

  “该死,撤...”带着浓浓的不甘,负责这支骑兵的千夫长只得下令撤退。

  此刻的他们已经失去了进攻的能力,如果再不撤退,恐怕全军都会被唐军所包围。

  然而,李恪显然也不想给他们撤退的机会,他挥下手中的长刀,高声喊道:“给我杀!一个不留!”

  随着他的命令,麾下的骑兵嗷嗷大叫着发起了猛烈的追击,队伍中的奴隶无一不在想着,这是他们自由的军功,绝对不能让他们白白的跑了。

  只不过这一次命运,像是给双方都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突厥人的骑兵,奋战半天,也没有及时的消灭明安巴雅尔所在的商队。

  而才赶来的李恪,才下令追击这支差不多七百左右的骑兵。

  就听到侦察骑兵急匆匆的前来禀告,突厥的一支千人军队,已经赶到了战场。

  无奈之下,李恪不得不及时下令停止追击,以防在进攻的途中,被突厥人援军两路夹击。

  要知道骑兵与骑兵的战斗,往往都是你死我活,一旦被敌人缠住,很难有逃脱的机会。

  李恪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果断的选择了停止追击,全军集合。

  但他也没有选择撤退,因为这时候把后背留给敌军,就是最大的忌讳,也是找死的行为。

  而突厥人的援军,也奇怪的没有动作,他们两军合在一处,静静的看着李恪的大军集合,也没有轻举妄动。

  双方就这样诡异的对峙了起来。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仿佛一根绷紧的弦,随时都有可能断裂。

  其实,情况到了这一步,双方都没有了交手的欲望。

  双方军力相等,李恪担心自己这一方都是刚组建的新兵,战斗力不足,打不过对面的突厥精锐。

  突厥人则顾忌李恪这边的援军,担心一旦交战下去,如果不能及时结束战斗的话,容易被李恪的援军包了饺子。

  在某一刻,双方几乎是同时在心中打起了退堂鼓。

  眼见一场本该激烈的战斗,就这样平静的结束了。双方都没有伤亡,也没有任何人成为俘虏。

  但是,意外总是发生在不经意之间。

  在拥有了一批手下后,身为主帅的李恪,原本在中军之中指挥战斗。

  毕竟到了他这个位置,虽然随军出征,但是一般的冲锋陷阵,已经不需要他亲自上场,只需要单纯的负责指挥就好。

  不过,或许是身体里热血好战的基因,随了他的父亲李世民。

  在集合完大军,眼看打不起来之后,他便抱着学习的心态,想要看看突厥骑兵,是如何排兵布阵运用战术撤离的,以便更好地应对之后与突厥的战争。

  只是他没有想到,对面来支援的骑兵首领,正是他的老朋友,俟斤努桑哈。

  而李恪也正是靠着偷袭他,从而积攒下如此大的家当。

  俟斤努桑哈,一看到李恪的“蜀”字大纛,他便立即认出了李恪来,显然是在自己被抢了贡品后,没少调查李恪.....

  这下,原本准备撤离的他,顿时决定下令攻击,毕竟如果抓到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儿子,对于鼓舞突厥士气,以及向大唐展示突厥实力,都是极为有利的。

  再则,对于这个靠着卑劣手段偷袭自己的蜀王,他心中充满刻苦的仇恨。

  因为他,自己被颉利迁怒,削弱了兵权,还被降了职。

  这一次,只要击败李恪,就绝对能够一洗前耻,夺回他失去的一切!

  想到这里,俟斤努桑哈高举长刀,一声令下,数量接近两千突厥骑兵,便如同一道洪流般向李恪的军队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