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檐角铜铃在风中摇晃。
慧明跪坐在茶室斑驳的竹席上,膝前的《金刚经》被穿堂风掀起书页,沙沙作响。
"师父,这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弟子参了三月仍不得要领。"
他攥紧青瓷茶盏,指节发白,
"是否该将《楞严经》与《六祖坛经》对照参详?"
老禅师用枯枝拨弄风炉里的炭火,火星溅落在慧明雪白的僧袍下摆。
"去年冬雪压断后山老梅时,你可曾听见经书翻页声?"
茶釜里的水开始低吟。
慧明盯着老禅师布满茶渍的衣袖,檀香混着陈年普洱的沉香在空气里交织。
檐外忽然落下豆大的雨点,打在石灯笼上发出碎玉般的声响。
"茶凉了。"
老禅师将茶筅往清水盂里一浸,乳白茶沫顺着陶杯壁缓缓沉降,
"把东南角的《法华经》搬到经堂去。"
慧明起身时碰翻了砚台,墨汁在经卷上洇开一朵黑莲。
他慌忙去擦,却听身后传来轻笑:
"昨日有只狸奴打翻供佛的清水,倒映的月轮碎成三瓣。"
雨势渐急,慧明抱着经卷穿过回廊。
竹帘外的芭蕉叶在雨中狂舞,他瞥见老禅师正蹲在菜园里,任由雨水打湿僧袍,将歪倒的茄苗扶正。
次日寅时,慧明在斋堂闻到焦糊味。
奔进厨房时,老禅师正用火钳夹出烤成炭块的胡麻饼:
"火候过了。"
他掰开焦黑的外壳,露出金黄的饼芯,
"就像你昨夜擦经书,白麻纸都要揉破了。"
晨课钟响到第三声,慧明发现香案上的青瓷瓶不见了。
他在后院找到老禅师时,对方正把枯梅枝插进豁口的陶罐。
"完美无缺的花器,"
老禅师摩挲着罐身裂纹,
"反倒衬不出梅枝的风骨。"
七日后暴雨又至,慧明在藏经阁整理典籍时,听见瓦片坠地的脆响。
奔至庭院,见老禅师立在倾颓的经堂檐下,雨水顺着他的斗笠汇成银帘。
"去年加固房梁的匠人,"
他的木屐踩在碎瓦片上咯吱作响,
"坚持要用新伐的杉木。"
慧明突然冲向雨幕。
积水漫过石阶,他抱起被淋湿的经卷时,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与雨声共鸣。
老禅师的声音穿透雨帘:
"小心脚下,青苔比佛理更滑。"
深夜,慧明跪坐在漏雨的禅房。
雨水顺着茅草屋顶的缝隙滴落,在陶钵里敲出清越的节奏。
他凝视摇曳的烛火,忽然伸手截断滚烫的蜡泪。
五更天未明,慧明撞开方丈室的门。
老禅师正在修补渔网,银梭在晨光中划出弧线。
"师父!"
他举起沾满泥浆的僧鞋,
"昨夜山洪冲毁菜园,您为何不叫弟子抢救佛像?"
"后山的野柿子树,"
老禅师将渔网举到窗前,
"今年结的果子比往年甜。"
晨风穿过网眼,在墙上投下细密的光斑。
慧明踉跄着退后半步,昨日被镰刀割伤的手指突然刺痛。
他低头看着结痂的伤口,恍惚间听见初夏蝉鸣混着溪水潺潺。
老禅师将渔网披在他肩上:
"该去晒经了。"
正午烈日下,慧明展开淋湿的经卷。
墨字在宣纸上晕染,像极了雨中的远山。
他忽然大笑,惊飞了檐下的白鹭。
老禅师端着茶盘走来时,慧明正把《金刚经》垫在摇晃的石灯下。
"师父,"
他端起茶盏一饮而尽,
"去年的梅子酒还有吗?"
老禅师用扫帚挑起落在经卷上的槐花:
"前日收拾地窖,发现二十年前的酒坛里..."
他故意停顿,看慧明不自觉地前倾身体,
"长出了竹笋。"
暮鼓声中,慧明倚着晒经台打盹。
经卷的阴影在他脸上游移,像水波下的游鱼。
半梦半醒间,他听见扫帚划过青石的沙沙声,与山风、蝉鸣、檐铃浑然一体。
子夜暴雨再临,经堂彻底坍塌。
慧明赤脚站在废墟前,看老禅师用断梁生火煮茶。
"小心木刺。"老人递来茶盏时,慧明注意到他掌心的旧疤蜿蜒如河川。
茶烟袅袅升起,慧明突然夺过火钳捅向炭堆。
火星迸溅,照亮他眼中的晨星:"师父!"
他的声音清亮如击磬,"明日该种新茄苗了。"
老禅师往火堆里添了块松木,爆裂的树脂声里传来含糊的应答:
"记得留些杂草,蟋蟀要在那里产卵。"
慧明跪坐在茶室斑驳的竹席上,膝前的《金刚经》被穿堂风掀起书页,沙沙作响。
"师父,这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弟子参了三月仍不得要领。"
他攥紧青瓷茶盏,指节发白,
"是否该将《楞严经》与《六祖坛经》对照参详?"
老禅师用枯枝拨弄风炉里的炭火,火星溅落在慧明雪白的僧袍下摆。
"去年冬雪压断后山老梅时,你可曾听见经书翻页声?"
茶釜里的水开始低吟。
慧明盯着老禅师布满茶渍的衣袖,檀香混着陈年普洱的沉香在空气里交织。
檐外忽然落下豆大的雨点,打在石灯笼上发出碎玉般的声响。
"茶凉了。"
老禅师将茶筅往清水盂里一浸,乳白茶沫顺着陶杯壁缓缓沉降,
"把东南角的《法华经》搬到经堂去。"
慧明起身时碰翻了砚台,墨汁在经卷上洇开一朵黑莲。
他慌忙去擦,却听身后传来轻笑:
"昨日有只狸奴打翻供佛的清水,倒映的月轮碎成三瓣。"
雨势渐急,慧明抱着经卷穿过回廊。
竹帘外的芭蕉叶在雨中狂舞,他瞥见老禅师正蹲在菜园里,任由雨水打湿僧袍,将歪倒的茄苗扶正。
次日寅时,慧明在斋堂闻到焦糊味。
奔进厨房时,老禅师正用火钳夹出烤成炭块的胡麻饼:
"火候过了。"
他掰开焦黑的外壳,露出金黄的饼芯,
"就像你昨夜擦经书,白麻纸都要揉破了。"
晨课钟响到第三声,慧明发现香案上的青瓷瓶不见了。
他在后院找到老禅师时,对方正把枯梅枝插进豁口的陶罐。
"完美无缺的花器,"
老禅师摩挲着罐身裂纹,
"反倒衬不出梅枝的风骨。"
七日后暴雨又至,慧明在藏经阁整理典籍时,听见瓦片坠地的脆响。
奔至庭院,见老禅师立在倾颓的经堂檐下,雨水顺着他的斗笠汇成银帘。
"去年加固房梁的匠人,"
他的木屐踩在碎瓦片上咯吱作响,
"坚持要用新伐的杉木。"
慧明突然冲向雨幕。
积水漫过石阶,他抱起被淋湿的经卷时,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与雨声共鸣。
老禅师的声音穿透雨帘:
"小心脚下,青苔比佛理更滑。"
深夜,慧明跪坐在漏雨的禅房。
雨水顺着茅草屋顶的缝隙滴落,在陶钵里敲出清越的节奏。
他凝视摇曳的烛火,忽然伸手截断滚烫的蜡泪。
五更天未明,慧明撞开方丈室的门。
老禅师正在修补渔网,银梭在晨光中划出弧线。
"师父!"
他举起沾满泥浆的僧鞋,
"昨夜山洪冲毁菜园,您为何不叫弟子抢救佛像?"
"后山的野柿子树,"
老禅师将渔网举到窗前,
"今年结的果子比往年甜。"
晨风穿过网眼,在墙上投下细密的光斑。
慧明踉跄着退后半步,昨日被镰刀割伤的手指突然刺痛。
他低头看着结痂的伤口,恍惚间听见初夏蝉鸣混着溪水潺潺。
老禅师将渔网披在他肩上:
"该去晒经了。"
正午烈日下,慧明展开淋湿的经卷。
墨字在宣纸上晕染,像极了雨中的远山。
他忽然大笑,惊飞了檐下的白鹭。
老禅师端着茶盘走来时,慧明正把《金刚经》垫在摇晃的石灯下。
"师父,"
他端起茶盏一饮而尽,
"去年的梅子酒还有吗?"
老禅师用扫帚挑起落在经卷上的槐花:
"前日收拾地窖,发现二十年前的酒坛里..."
他故意停顿,看慧明不自觉地前倾身体,
"长出了竹笋。"
暮鼓声中,慧明倚着晒经台打盹。
经卷的阴影在他脸上游移,像水波下的游鱼。
半梦半醒间,他听见扫帚划过青石的沙沙声,与山风、蝉鸣、檐铃浑然一体。
子夜暴雨再临,经堂彻底坍塌。
慧明赤脚站在废墟前,看老禅师用断梁生火煮茶。
"小心木刺。"老人递来茶盏时,慧明注意到他掌心的旧疤蜿蜒如河川。
茶烟袅袅升起,慧明突然夺过火钳捅向炭堆。
火星迸溅,照亮他眼中的晨星:"师父!"
他的声音清亮如击磬,"明日该种新茄苗了。"
老禅师往火堆里添了块松木,爆裂的树脂声里传来含糊的应答:
"记得留些杂草,蟋蟀要在那里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