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结构解析-《都重生了,谁还混娱乐圈啊》

  随着吴庸提出他对于红楼后续的理解以及推断。

  学生们。

  红学界的人。

  前排的老师教授领导,以及观众们,又一次懵了。

  九乘十二的规律?

  啥玩意儿?

  什么时候有的规律?为什么没有人发觉?

  “这,这是在扯淡吧。”

  “不可能吧?!!!”

  “这……”

  众人都交头接耳,面面相觑。

  别说是学生们了。

  就是专门研究的红学的金卓宇,齐美霞等人,一时之间,都低头沉思。

  思索这个所谓的规律。

  吴庸看看大家,没有立马解释。

  他深知这个规律,别说是这个世界了,就算是蓝星,无数聪明人,也没有发现这个规律。

  而是在一个叫做周汝昌的学者,发现后。

  才提出来的规律。

  之后便是在整个红学圈中,掀起巨大的波澜。

  这个世界为什么没有人发现?

  是因为蓝星比这个世界的人聪明?

  不。

  并不是。

  虽是平行世界,但两个世界的文化相同,经历相同,历史几乎相同。

  都是深受儒文化熏染。

  聪明人太多了。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原来那句话,思维被禁锢了。

  没有跳出原有的圈子。

  而是深受一百二十回,全是曹雪芹先生所写的影响。

  这才导致了没有人往这方面深究。

  在蓝星中,除了周汝昌这位学者提出,之后又有一个学者,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也是红楼的研究者,刘心武先生。

  吴庸声音缓缓传来,“红楼这本书在曹雪芹先生笔下,是非常严谨的。如果大家细心回想,便会发觉,八十回之前,每九回,都是一个大剧情。”

  “是紧随着后续九回,一环扣一环的链接。”

  此时整个会场中没有人说话,静,很静。落针可闻。

  都在看着吴庸。

  更准确来说,是在听着吴庸的解释。

  大银幕上。

  吴庸放出了资料,从第九回,再到第十八回,接着又是二十六回……

  每隔九个回目,都是一段大剧情。

  众人瞪大眼睛。

  一小部分人低头沉思,似乎,好像真是这样。

  当然。

  绝大部分人,只觉得这只是巧合。

  根本没有所谓的九回目一个单元,一个大剧情的规律。

  都是扯淡。

  吴庸知道给出的这个规律,肯定不能服众,又给出了更多资料,声音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在如今的红学界中,众所周知,红楼这本书中,决定贾氏宗族命运的是两个女性。”

  “一个秦可卿。”

  “而另一个,则是贾元春。”

  众人点头,这的确是事实。

  吴庸声音继续传来,骤然变得严肃,“曹雪芹先生对于红楼的结构,是非常严谨分明。秦可卿是谁?她的真实身份,是谁?真是弃婴?不,她是义忠亲王的女儿。”

  “而她,却偏偏在第十三回死了。”

  “这是一个曹雪芹先生埋下的一个巨大伏笔。”

  “也奠定了,贾府以后的命运。”

  “而在第九回至第十八回,曹雪芹先生笔下给我们呈现出的,是什么?”

  “是整个贾府,整本红楼重要人物的信息和情节关系。”

  “到了第十九回一直到二十七回,却是笔锋一转,转变成了贾宝玉的情感生活……”

  场中。

  许多人都被吴庸的言辞给吓到了。

  好像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