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到底谁才是研究红学的啊?-《都重生了,谁还混娱乐圈啊》

  吴庸提出的东西对于常人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因为他们对红楼无感。

  但对于红学界,喜欢红楼的人,研究者等等。

  无疑是惊涛骇浪的。

  后四十回是续写?

  是高鹗续写?

  我勒个天。

  这是真要捅破天啊,要捅破红学这个天啊。

  全场彻底沸腾激荡起来。

  无数学生们都震惊的站了起来,大惊失色。

  “我靠啊……”

  “不敢相信,太难以置信了。”

  “这要是真的,这个天要炸裂啊。”

  “吴老师,我去你大爷啊,你就是我的神。”

  “太掉了!”

  这一刻。

  现场中无数人本来是来看热闹,来看吴庸如何被言辞击败气急败坏。

  可听着吴庸的这言论,数以万计的红学爱好者,研究者,也被吴庸的说辞给整的开始动荡。

  前排中。

  那群文学界的人,此时再也没有一个人能稳稳地坐住了。

  面容震撼。

  睁大眼睛看着大屏幕。

  吴庸给出的资料,文献,每一个文字串联起来,都如同一剂猛料给他们注入。

  整个红学流行的这几十年来。

  吴庸是第一个敢质疑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写的,可偏偏他还举出了所有人难以反驳文献资料。

  提出的观点,比之第一场公开课,还要来得震撼。

  有百分之八十九十的几率是坐实了,后续真不是曹雪芹写的!

  许多隔壁学校,教授老师都小声讨论了起来。

  “这家伙,说的东西真是骇人听闻啊。”

  “是啊,话说回来,他呈现的证据,已经让我开始动摇了。”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这个吴庸从上台这一个小时以来,全程没有看过任何资料,自始至终,几乎都是背对着屏幕,却是准确无误的将内容,一字不差的全部给大家解读了出来。”

  “我去,好像真是。”

  “可怕,这家伙真有点可怕,这是只有彻底吃透了红楼这本书,才能如此从容淡定啊。”

  “我现在怀疑这家伙是不是已经能全文背出来了……”

  “不是吧?”

  “真有可能……他随口说出来的东西,我们要自己翻书才知道有这一段……可他呢?除了资料外,全程没有看过书……全文七十多万字……我真不敢想象。”

  “妖孽!”

  “咱们中文系真是来了个狠人啊。”

  “是啊,这提出的观点,简直是彻底颠覆了我的存在。”

  “不仅是你,我也被吓到了。比之上次还要吓人。”

  “是的,如果说上次只是让人觉得这家伙只是为了流量从而可以引导舆论等等,那么现在他提出的观念和笃定的语气,让我这个一直坚信这本书是曹雪芹先生写的,都已经开始动摇。”

  有个老师看了看前面已经激烈争吵的文学界那群人,笑呵呵的说:“文学界要炸锅了。”

  另一个女老师接口,摇头笑,“偷鸡不成蚀把米。”

  又有个女老师笑道:“至少目前这位吴老师的言论还算站得住脚,等下节课,就不知道这群人还会拿出什么证据来反驳了。”

  “很难反驳,我研究红学时间也不短,看过许多教授,红学家,学术研究那边给出的文献等等,至少目前我没有想到能有任何证据能反驳吴庸的观点。”

  从吴庸进入京大这几天以来。

  舆论极其夸张。

  如果不是前两天《典籍里的华夏》《甄嬛传》还有贺红苕等持续爆火,压了下热度,可能更高。

  第一节公开课。

  吴庸提出的东西,让整个文学界,红学界,还有不少教育界都炸锅。

  第二节公开课。

  引起了非常多人好奇,想要来看看吴庸这个人是否有资格任教。

  又凭什么敢质疑红楼这本古典名着?

  当然整个教育界中,也有非常多人排斥吴庸的。

  可随着这次抛出轰动全网的观念,他们猛然间生出一个对吴庸的评价。

  这货就是个疯子。

  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还他大爷的,是一个让人无法反驳的疯子。

  一些老师教授不得不承认一个问题。

  直面内心的问题。

  他们对红学的研究,不如吴庸。

  纵然再不愿意承认。

  这就是事实。

  吴庸对红楼的研究,已经到了一种极高极深,甚至整个华国没有几个人能媲美的程度。

  前排中。

  这位清大的周教授目光黯然,看向台上那个青年,自嘲的笑了笑。

  文学界。

  每个人看着吴庸的眼神,极其复杂。

  这到底是个什么妖孽。

  没有人认为跟书内容有关联的文献证据,被他串联起来了。

  还根据此,整出了所有人都难以反驳的论述。

  一场堪比顶级明星演唱会的公开课。

  只带了几张资料,还是因为给其他人看,才有的资料。

  全程脱稿。

  全程不需要任何东西只凭着一张嘴,陈述出来的东西,让无数人沉默。

  这是人吗?

  这是妖孽。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敢相信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

  对红学的研究,比之那些专门钻研了好几十年的老学者,还要深?

  在场多少人是红学研究者?

  多少人以此发过各种论文的老教授?

  都是来看笑话。

  来看吴庸被媒体,被各大领域的人说的下不来台,最后身败名裂的?

  然而现在。

  众人才恍然发觉,一个人,竟然可以抵万军。

  一个人足足顶上了整个研究了数十年的红学界。

  这是颠覆历史性的一幕。

  媒体在疯狂拍照,所有人都激动了。

  许多平台中。

  有很多人正在直播,直播间吴庸的粉丝非常多。

  他们没有抢到位置。

  只能看直播。

  此时激荡无比。

  “大家看到了吗?这就是吴庸,这就是吴老师。”

  “又一次创造了奇迹,让数以万计的红学研究者,铩羽而归。”

  “太精彩了。”

  “不敢想象,一个人的知识储备究竟要到什么程度,才能面对各种刁难性的问题,淡然自若,侃侃而谈。”

  “吴老师,我爱你。”

  “太棒了。”

  “哈哈哈,先前我还担心呢,现在该担心的是这群人了。”

  “加油加油!”

  “一人顶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