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没法比喻-《都重生了,谁还混娱乐圈啊》

  这首诗对继国立的杀伤力太大了。

  你我夫妻阔别十年,离开了整整十年。

  这十年来,三千多个日夜的十年,可终究是难相忘。

  埋葬在老家那座孤坟。

  没有地方诉说着自己的思念,心里的凄凉悲伤,无处诉说。

  纵然某天再相遇。

  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后面那一段,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来自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更是让继国立这位在文学界,教育界享誉盛名的老教授,泪流满面。

  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曾经相似的故乡,看着你在小屋窗口,打扮梳妆。

  可隔着一双窗子,你看我,我看着你,两两无言。

  只有泪落千行……

  整个教室里,很沉默。

  只有这位老教授的失态声,没有人打扰,没有人出声。

  都在默然无言。

  直到过了好几分钟,这位老教授才缓过神来。

  与此同时。

  吴庸也在黑板上的那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更改了名字。

  江城子。

  是词牌名。

  《江城子·十一月十七日日继书》。

  老教授看着这行字,站了起来,朝着吴庸深深鞠躬。

  他知道这是以自己的名义来作为这首诗的名字。

  而这首诗。

  在场的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是一首水平极高极高的诗词。

  甚至可以说。

  在‘江城子’这个词牌名内,都能排到前三的存在。

  流芳百世。

  继教授长呼一口气,“抱歉各位,有些失态。”

  唐主任说:“不碍事不碍事。”

  其余人。

  “继教授思念亡妻,实属正常。”

  “没关系。”

  “继教授要保重身体啊。”

  继教授点点头,又看向了吴庸,“小吴老师,谢谢你了。”

  吴庸说:“继教授,斯人已逝,幽思长存,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保重身体。”

  继教授喃喃了一句,“斯人已逝,幽思长存,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似乎是开怀了。

  重重点头。

  课堂上。

  学生们对吴庸的诗词水平,简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继国立一句话。

  吴庸一首诗。

  而这首诗,不是那种随便胡编乱造,反而是以极高的水平将继国立的内心那种情绪清晰的描述出来。

  这文学素养,太恐怖了。

  最让学生们震惊的是,不仅仅只是《江城子》这首诗词。

  而是那首文字。

  一笔一划,凌厉霸气,潇洒自如。

  大家对吴庸了解。

  自从上次吴庸替自己的粉丝出头,被污蔑,而后砸了那位书法界大师尚笃的场子后。

  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将整个书法界炸的滔天大浪。

  无数爱好书法的人,有钱有势的人,为了得到吴庸在现场中的首写墨宝。

  不惜花费砸下千万来购买。

  但很可惜的是,那几幅画,在现场中的争抢中,已经被撕烂了。

  这消息传遍网络。

  但由于吴庸当时的动静太大,《典籍里的华夏》《甄嬛传》《歌手》的歌曲等等。

  将关于吴庸在书法界热点都压了下去。

  才真没有广泛流传。

  但关注吴庸的人,对这事可太清楚了。

  此时在教室内的学生,一个个看着吴庸那用粉笔写出来的丝毫不比毛笔写出来的文字差。

  心里仍旧震了好几下。

  这位新来的任教老师,他的文学水平,书法水平,是真的高。

  后面的教授有好几个,是第一次见到吴庸的文字。

  唐主任感叹说:“没想到吴老师的书写水平,也这么高啊。”

  这一声吴老师是发自内心。

  邓教授点头道:“我见过吴老师在书法协会流传出来的照片墨宝,亲眼所见之后,很震撼。”

  杜教授苦笑一声,“我学了也有十年的书法,跟这位吴老师一比,差距极大。”

  唐主任问,“宋校长,您是这方面的行家,书法造诣不浅。您对吴老师的书法水平怎么评价?”

  宋清照一身旗袍,两条笔直的腿交叉叠着,一双手搭在了腿上,优雅的回应,“在小吴这首书法面前,我呀……”

  宋清照笑着摇头,“没法比喻。”

  其余教授一震。

  宋清照来京大任副校,其实大家都很清楚,她只是来镀金。

  是在教育那边调过来的。

  是所有高校顶头上司。

  别看宋清照在外界没有什么太大的名气,可是在教育bu,在文学界的名头,乃至于书法界的名头,一点也不小。

  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崭露头角。

  被誉为文学界的才女。

  一手小楷,名气极大。

  当年司徒老可是说出,假以时日,宋清照必然会成为新时代以来,第一位书法界的女宗师。

  评价之高。

  由此可见。

  可现在这位宋校长,竟然口中说的话,不是‘不错’,也不是‘非常好’,而是‘没法比喻’。

  这已经不属于是认可。

  而是更高程度的自觉无法比。

  讲台上。

  吴庸说:“接下来便是第四个问题,谁来?”

  众人举手。

  “我我我我。”

  “吴老师,到我啦。”

  “选我,选我。”

  所有人再一次举手,大家的兴致没有丝毫减退。

  吴庸指了指那坐在中间,比较安静的女生,“这位女同学,你来。”

  一下子。

  课堂上的同学看着那个站起来的高挑女生,哑声了。

  “顾学姐?”

  “我去,吴老师竟然点了顾学姐?”

  “好家伙,这……”

  “哈哈哈,吴老师可真是会选人啊,第三个点了刺头,第四个直接是点了咱们中文系的学霸啊。”

  “嘿嘿嘿,好玩,真好玩。”

  学生们都饶有兴致。

  如果说彭玉高在中文历史系中,属于那种故意没事找事的刺头。

  那么这位站起来的顾学姐,大四学生,便是真正的学霸。

  往往提出来的问题。

  谈不上调转,而是打击。

  在中文历史系中流传着一句话,其他人否定一道题有问题。

  这道题不一定有问题。

  但倘若是顾学姐一旦吱声,任教老师都会打起十二分精神,仔细再仔细,怀疑是不是题目有问题。

  由此可见。

  这位顾学姐在中文历史系中的超然学霸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