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阮是个不服输的倔强青铜。
如果别人逼着她做什么,她可能会懒洋洋地去做。
可要是别人不准她做什么,那她可就来了精神,非做不可。
参加科举,原本只是苏阮计划试探的一条路。
但既然这么人拦着她,那就说明这条路对敌人是真正有威胁的,那她就必须要坚持到底。
“参加童试后,你读书的劲头比往日多了。”
杨秀文作为她的老师,敏锐地发现苏阮比以前更加刻苦读书。
她料想这次考试的成绩,定然是不理想的。
如此正好,也能杀杀她的浮躁。
但也不能一味的打压。
“一次的失败说明不了什么,找准错误,下次注意。”
杨秀文难得好言好语地劝说道:“世上文人皆入考场,有人一路过关入殿试,少年得志,有人白发苍苍也难过童试。”
“时也运也,皆是你的命也,好好振作起来,下次考……”
突然,茗儿气喘吁吁地跑进来,高兴喊道:
“小姐,成绩出来了!”
“您考过了!”
苏阮的背脊立刻挺直,眉飞色舞道:“先生,您刚才说什么来着,我没听清啊。”
杨秀文:“……”
我要打死这个给点阳光就灿烂的逆徒!
然而,打是不可能打的。
毕竟就连季画落,也在护着这个小兔崽子。
关山家的男人们听到这个消息,也是高兴得不得了,比过年还要热闹呢。
反倒是苏阮,捏了捏季画落的脸,笑道:“高兴一下就好了,不要搞这么大的排场。”
“等我以后每次考试,你们都这么庆祝,关山家的老底也要赔进去。”
季画落却是笑道:“不怕,有我兜着,赔不了的。”
因为苏阮给他的嫁妆做本钱,还有她大力支持自己在外面经商,做他想做的事情。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让他赚了不少的钱。
旁人戏称,他是关山家的聚宝盆。
苏阮也不勉强,任由他们高兴地庆祝,还摆了几桌宴席。
大概是纨绔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
几乎没有人一下子相信,苏阮的一时戏言,竟然真的开始兑现了。
不过是几个月的闭门读书,就考上了童生。
这让不少人扭头看向自己家里不成器的女儿,顿时就是骂骂骂。
郑琳也深受其害,跑到苏阮的面前诉苦。
“我明明就已经参加会试了,为什么我娘还要跑过来骂我?”
但她也有些庆幸道:“还好我那几个姐姐,都被调去外面任职了,家里清闲不少,只有一个人骂我。”
说话间,她偷偷觑向了神情懒散的苏阮。
仿佛她那几个姐姐被迫外调的事情,统统都和苏阮没关系似的。
“有话直说,我不陪你打哑谜。”
苏阮猜到她有什么话想说,让她大大方方地说出来。
郑琳挠了挠头,心烦道:“我娘给我谋了个职位,市舶司副提举,从六品。”
“哟,你这升得也太快了吧。”
苏阮也惊了一下。
而且市舶司的位置也比较远,必须要去往海关。
郑琳愁眉苦脸地说道:“我娘肯定察觉到了不对劲,不想我与你来往,故意将我支开。”
“虽然这工作可以捞很多油水,但我不想和那些外国人打交道啊。”
“而且,我对番邦外语一窍不通!”
这也是难为郑琳了。
苏阮想了想,安慰道:“别想那么多,既去之则安之,说不定这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番邦运来的各种船货,走私商人和王公贵族之间的交易,你都记在心里,但不要出任何风头,夹起尾巴做人。”
虽然市舶司掌管国外的海关朝贡与贸易,而且渊国也不允许明面上的贸易。
但是架不住人的贪心。
有不少商贾富豪、乃至于乡绅,都在私底下与洋人进行贸易往来。
而这些商人的背后,便是王公贵族和大臣宦官们,充当保护伞,从中抽走大部分的收益。
如果能掌握到至少两条暗线,那郑琳无论是同流合污,还是背地里威胁,也能有更加不容忽视的筹码。
郑琳委屈巴巴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好吧,我收拾收拾,就去那边上任报告。”
送走了郑琳,苏阮又重新恢复到了读书和气杨秀文的日子。
老人家不能总是死气沉沉的,对吧。
一直到来年四月,苏阮又参加了府试和院试,同样是一考就过。
这么轻松过关的样子,让不少人惊讶。
大家将其归功到了老师的身上。
有些人更是哭着喊着,上天有好生之德,求求杨秀文也教一教她们家不成器的女儿吧。
杨秀文将这些请求以年事已高的理由,全部回绝了。
“你已过了全部的童试,只待明年的乡试。”
她以过来人的经验,为苏阮规划着一步步进入考场的计划。
“乡试才算是正式的科考,你需得小心。”
“最好是考中解元或是亚元,务必要一次就声名远扬,否则你活不到会试。”
杨秀文以极其严肃的口吻建议道。
苏阮不太想这么早就露出底牌,询问道:“先生,为何要……”
“咳!咳咳咳!”
不等她问完,杨秀文又开始咳嗽了起来。
这几年里,她的身体每况愈下,现在更是一场秋雨一场病。
苏阮扶着她去休息,也是心中隐隐担忧。
“你回去看书吧,不用太顾及我。”
杨秀文的性子古板,但是在生死一事上,却是出乎意料的豁达。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我只是在顺应自然。”
但是,她为何要让苏阮一举成名,始终不肯透露缘由。
苏阮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如了这个老人的愿。
乡试每三年一次,定在七月,又叫做秋闱。
她严令禁止家里人在号舍外面等着,毕竟要在里面考三天三夜,期间不准外出。
提着这三日里的吃食,苏阮排队等待着检查。
但是在检查到她的时候,吏员突然佯装打散了她的篮子。
“哎呀,真是对不住,我太粗心了!”
那名吏员连连道歉,最后从隔壁街上买来几个白面馒头和大包子,强行送给苏阮。
因为快要开考了,苏阮也没空纠结于这些事。
等到了考场,苏阮才看到此次的监考官。
郭铃。
郭鸣烟的生母。
为了考试的公平性,不准考生贿赂考官,几乎是在进入考场之后,才能准确知道考官的。
郭铃也在审视着苏阮,锐利的目光划过她手上的馒头。
喜欢快穿:女配大佬A炸天
如果别人逼着她做什么,她可能会懒洋洋地去做。
可要是别人不准她做什么,那她可就来了精神,非做不可。
参加科举,原本只是苏阮计划试探的一条路。
但既然这么人拦着她,那就说明这条路对敌人是真正有威胁的,那她就必须要坚持到底。
“参加童试后,你读书的劲头比往日多了。”
杨秀文作为她的老师,敏锐地发现苏阮比以前更加刻苦读书。
她料想这次考试的成绩,定然是不理想的。
如此正好,也能杀杀她的浮躁。
但也不能一味的打压。
“一次的失败说明不了什么,找准错误,下次注意。”
杨秀文难得好言好语地劝说道:“世上文人皆入考场,有人一路过关入殿试,少年得志,有人白发苍苍也难过童试。”
“时也运也,皆是你的命也,好好振作起来,下次考……”
突然,茗儿气喘吁吁地跑进来,高兴喊道:
“小姐,成绩出来了!”
“您考过了!”
苏阮的背脊立刻挺直,眉飞色舞道:“先生,您刚才说什么来着,我没听清啊。”
杨秀文:“……”
我要打死这个给点阳光就灿烂的逆徒!
然而,打是不可能打的。
毕竟就连季画落,也在护着这个小兔崽子。
关山家的男人们听到这个消息,也是高兴得不得了,比过年还要热闹呢。
反倒是苏阮,捏了捏季画落的脸,笑道:“高兴一下就好了,不要搞这么大的排场。”
“等我以后每次考试,你们都这么庆祝,关山家的老底也要赔进去。”
季画落却是笑道:“不怕,有我兜着,赔不了的。”
因为苏阮给他的嫁妆做本钱,还有她大力支持自己在外面经商,做他想做的事情。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让他赚了不少的钱。
旁人戏称,他是关山家的聚宝盆。
苏阮也不勉强,任由他们高兴地庆祝,还摆了几桌宴席。
大概是纨绔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
几乎没有人一下子相信,苏阮的一时戏言,竟然真的开始兑现了。
不过是几个月的闭门读书,就考上了童生。
这让不少人扭头看向自己家里不成器的女儿,顿时就是骂骂骂。
郑琳也深受其害,跑到苏阮的面前诉苦。
“我明明就已经参加会试了,为什么我娘还要跑过来骂我?”
但她也有些庆幸道:“还好我那几个姐姐,都被调去外面任职了,家里清闲不少,只有一个人骂我。”
说话间,她偷偷觑向了神情懒散的苏阮。
仿佛她那几个姐姐被迫外调的事情,统统都和苏阮没关系似的。
“有话直说,我不陪你打哑谜。”
苏阮猜到她有什么话想说,让她大大方方地说出来。
郑琳挠了挠头,心烦道:“我娘给我谋了个职位,市舶司副提举,从六品。”
“哟,你这升得也太快了吧。”
苏阮也惊了一下。
而且市舶司的位置也比较远,必须要去往海关。
郑琳愁眉苦脸地说道:“我娘肯定察觉到了不对劲,不想我与你来往,故意将我支开。”
“虽然这工作可以捞很多油水,但我不想和那些外国人打交道啊。”
“而且,我对番邦外语一窍不通!”
这也是难为郑琳了。
苏阮想了想,安慰道:“别想那么多,既去之则安之,说不定这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番邦运来的各种船货,走私商人和王公贵族之间的交易,你都记在心里,但不要出任何风头,夹起尾巴做人。”
虽然市舶司掌管国外的海关朝贡与贸易,而且渊国也不允许明面上的贸易。
但是架不住人的贪心。
有不少商贾富豪、乃至于乡绅,都在私底下与洋人进行贸易往来。
而这些商人的背后,便是王公贵族和大臣宦官们,充当保护伞,从中抽走大部分的收益。
如果能掌握到至少两条暗线,那郑琳无论是同流合污,还是背地里威胁,也能有更加不容忽视的筹码。
郑琳委屈巴巴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好吧,我收拾收拾,就去那边上任报告。”
送走了郑琳,苏阮又重新恢复到了读书和气杨秀文的日子。
老人家不能总是死气沉沉的,对吧。
一直到来年四月,苏阮又参加了府试和院试,同样是一考就过。
这么轻松过关的样子,让不少人惊讶。
大家将其归功到了老师的身上。
有些人更是哭着喊着,上天有好生之德,求求杨秀文也教一教她们家不成器的女儿吧。
杨秀文将这些请求以年事已高的理由,全部回绝了。
“你已过了全部的童试,只待明年的乡试。”
她以过来人的经验,为苏阮规划着一步步进入考场的计划。
“乡试才算是正式的科考,你需得小心。”
“最好是考中解元或是亚元,务必要一次就声名远扬,否则你活不到会试。”
杨秀文以极其严肃的口吻建议道。
苏阮不太想这么早就露出底牌,询问道:“先生,为何要……”
“咳!咳咳咳!”
不等她问完,杨秀文又开始咳嗽了起来。
这几年里,她的身体每况愈下,现在更是一场秋雨一场病。
苏阮扶着她去休息,也是心中隐隐担忧。
“你回去看书吧,不用太顾及我。”
杨秀文的性子古板,但是在生死一事上,却是出乎意料的豁达。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我只是在顺应自然。”
但是,她为何要让苏阮一举成名,始终不肯透露缘由。
苏阮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如了这个老人的愿。
乡试每三年一次,定在七月,又叫做秋闱。
她严令禁止家里人在号舍外面等着,毕竟要在里面考三天三夜,期间不准外出。
提着这三日里的吃食,苏阮排队等待着检查。
但是在检查到她的时候,吏员突然佯装打散了她的篮子。
“哎呀,真是对不住,我太粗心了!”
那名吏员连连道歉,最后从隔壁街上买来几个白面馒头和大包子,强行送给苏阮。
因为快要开考了,苏阮也没空纠结于这些事。
等到了考场,苏阮才看到此次的监考官。
郭铃。
郭鸣烟的生母。
为了考试的公平性,不准考生贿赂考官,几乎是在进入考场之后,才能准确知道考官的。
郭铃也在审视着苏阮,锐利的目光划过她手上的馒头。
喜欢快穿:女配大佬A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