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王婆子-《带着别墅穿越,我扛起粪桶去种田》

  看着手心里的土豆,周太为恰好一天没吃饭。

  他狠狠咬了一大口。

  在嘴里咀嚼。

  虽说土豆已经变凉,口感大大下降。

  但是周太为吃的心里直冒甜水。

  一个下肚。

  周太为喝了一杯浓茶解渴。

  “小溪啊,你怕是上天派下来解救苍生的仙女吧?干爹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周太为站起来,对着顾南溪作揖,又鞠了一躬。

  吓得顾南溪连忙拉起他。

  “干爹你这是做甚?你要我折寿啊?”

  周太为摆摆手。

  “我没这个意思,小溪啊,我这是代替广大百姓给你鞠躬的,你这是造福百姓的大事,有了这个劳什子土豆,今年冬天他们总算可以挺过去啦,小溪,你救了多少人你知道吗?”

  周太为眼眶都是泪水。

  虽说他是官,饿不死。

  但是当初哪个考科举的学子目的不是为了当官造福百姓呢?

  他自然也是,

  眼瞧着这么多百姓死了小半,虽说天灾不可避免。

  但是冬天又面临着大批百姓即将饿死,周太为夜夜急的睡不着觉。

  全国都缺粮。

  不止这里。

  他实在是有心无力,哪怕募捐到更多的银子,也无法解救平安县的百姓。

  这下好了,

  有了土豆。

  百姓们冬天肯定不会被饿死了。

  顾南溪见干爹这样,心里也不好受,虽说当初只是为了攀附关系,才认了干爹干娘,但是处了这么久,顾南溪的心也不是铁打的,她早拿这两口子,当亲爹亲娘对待了。

  顾南溪从兜里掏出帕子,帮周太为拭去眼里的泪水。

  “干爹,别急,百姓不会有事的,最多两月,土豆就能收获,这个东西很饱腹,您刚吃下一个,应该也知道,加上您补贴的银子粮食,只要这些村民流民省吃俭用,撑两个月不成问题,现在还未到冬季,完全可以去周边山上挖野菜,找菌子,许多吃食,饿不死人的。”

  “是,我都懂,小溪,干爹太感谢你了,我上辈子是积了多少福气,才让我这辈子拥有你这么个女儿啊。”

  顾三文早在周太为进来时,便避嫌的出去了。

  屋里除了两个丫鬟。

  只有县令和顾南溪。

  周太为命令下人把土豆苗搬进来后,递给了顾南溪1千两银子。

  顾南溪死都不肯收。

  无奈。

  周太为只好放弃。

  他准备等这些事情结束,给女儿一个惊喜。

  交接完毕后,顾南溪带着顾三文来到街上,买了整头猪,准备带回去改善下伙食。

  灾年别说粮食了,猪肉都涨了足足十倍都不止。

  粮食被毁了个精光,猪当然也是,不少猪都被硕大的冰雹砸死,被洪水淹死。

  这些存活的猪,那是少之又少。

  还是顾南溪跟卖猪的关系好,才得以买到一头。

  不然这肉,怕是刚出来就卖完了。

  马车来的时候装的满满当当,走的时候还是满满当当,甚至还派了一个官差加了一个马车才勉强装下。

  顾南溪同这个官差在城门口汇合后,三辆马车朝着靠山村前进。

  50石糙米,一石精米,10石陈米。

  已经是干爹放的最大额度了。

  有些小一点的村庄,甚至只有这些粮食的一半。

  顾南溪猜的果然没错,刚刚路过时,城门口又聚集了小批流民,不多,也就10余人,大概凑个总数,又要开始每个村庄分人了。

  一石糙米120斤,一个成年男子,能吃一斤饭。

  古代庄户人家饭量大。

  这120斤拿来熬粥,足够200个流民吃两顿的,真是不用吃稀的,直接上稠的。

  精米和陈米,就每天往糙米里掺一点,这样熬出来的粥更好吃。

  如果再苦一点,往里面加上菌子野菜等物,熬稀一点,这些粮食都够流民吃四个多月了。

  当然,村里受灾严重的,也可以一起吃。

  但是!

  同流民一样,需要工分。

  这样才能做到公平。

  要是村民免费吃,流民需要干活才能吃,这些人日积月累,只会心里不平衡,难以把自己融入到新地方。

  或者产生什么坏心思。

  顾南溪回到村里,把粮食交给里正后。

  就把这些想法告诉了他。

  得到里正的大力赞赏。

  当天,这计划就开始实施。

  里正安排人统一熬粥。

  午时初和酉时中,就是一天的吃饭时间。

  想要吃饭就拿工分换。

  里正专门找了个记分员。

  这场景特别像前世六七十年代吃大锅饭的时候。

  交税时间已经定好,三天后。

  今年荒地的税要交一成。

  还好,不多。

  顾南溪没打算交红薯,她把之前买的糙米单独分出来,准备交上去。

  按理说,也没说荒地要交罚银。

  顾南溪大可说自己荒地颗粒未收。

  但是好歹她也是县令干女儿,要是以后被某些人爆出来她未交税。

  对她,对干爹干娘都不好。

  这点子糙米,她给的起。

  跟顾南溪关系交好的人家,躲了一劫。

  家家户户都有新粮和红薯。

  今年能过个好年了。

  但是,那些个没种红薯的,又没提前秋收,房子还倒塌的。

  整日哭天喊地。

  把里正烦的不行。

  这不,那个嘴贱的王大娘一家都落了难。

  除了家里存的加上之前卖旧粮的银子,一共四十两。

  家里基本上一粒米都没。

  整日靠着野菜度日。

  养的猪啊鸡鸭啊,全都死了丢了。

  一大家子12口人,短短几日,饿的瘦脱了相。

  王大娘把持着银子,愣是不肯高价买粮,只舍得掏出二两银子,跟村里人换了些精米,给她的宝贝金孙吃,剩下的儿子儿媳妇孙女包括她自己,那是一天三顿都是野菜。

  王大娘家的房子是混着青砖盖的。

  倒是没倒塌,就是房顶当初被冰雹打穿了。

  简单修缮下就行了。

  此时,王大娘拖着里正来到自己家里。

  装模作样的抹着眼泪。

  讲述着自己有多苦,日子就要过不下去。

  里正满脸不耐烦。

  这个王婆子,家里房子好好的,能苦到哪去?得知他给受灾严重的村民一家发了三两,坐不住了。

  这不,自己就被拉到她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