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毕德徐徐自昏昧中苏醒,觉得身子若浮于轻云软絮之上,周身乏力。他徐徐睁目,见锦被轻覆,温软宜人,抬眼间,一女子映入眼帘。
但见这女子云鬓高挽,发间金钗斜插,珠翠盈头,在烛光映照下,闪烁流光,更添华贵。其身着一袭华丽锦袍,以绛紫为底,深沉而典雅,袍上以金线绣就繁复花纹,龙凤呈祥,栩栩如生,仿若下一刻便要破袍而出,展翅而飞。
此女面容娇美,尤以双眸为最,那双眼眸恰似一汪幽潭,深邃而神秘,幽邃之处,似藏着无尽情思与温柔,又似有一股无形之力,能将人的魂魄勾去,令人一旦凝视,便再难移开目光。
这女子非是旁人,正是张毕德的三房太太慕百情。
张毕德面露疑惑之色,开口问道:“怎会是你?我...我怎会在这里?”
慕百情面颊之上泛起一抹羞涩之色,柔声道:“妾身见夫君晕倒在院门口,初时以为夫君乃是酒醉,然近前细观,见您身上全无酒气,心下忧虑,遂急寻郎中前来。郎中说您急火攻心,致此昏厥之症,便为君开了一副药剂。适才妾身已喂您服下,夫君方能转危为安,若非如此,恐怕您已猝死于院外。”
张毕德坐于榻上,两手轻轻扶着双膝,缓缓说道:“你救我一命,我自当重赏于你。今日我心绪烦乱,烦闷异常,你能否陪我共饮一杯?”
说罢,张毕德幽幽起身,脚步蹒跚,行至桌前,单手扶头,微微晃动,似有无数烦恼之事,如乱麻般缠绕心头,难以理清。
慕百情心中大喜,她轻轻拍了两下手,少顷,只见两个丫鬟从屋外盈盈走了进来,慕百情吩咐道:“速去备桌好酒好菜来,我要与君共饮。”
丫鬟微微欠身,而后温柔答道:“是!”
慕百情微微娇斜,单手轻舞,手中香巾随之飘飞,悠悠甩在张毕德的胸前,娇声道:“夫君今日总算正眼瞧小女子了。想我嫁入宫庄已然七载春秋,往昔夫君对我总是视若无睹,今日竟肯与妾身共饮,实乃小女子之无上福分。”
她轻移莲步,欲攀枝而倚。张毕德眉头紧锁,猛一使劲,将慕百情推开。慕百情猝不及防,身形踉跄,差一点跌在地上。
张毕德神色冷峻:“天色已晚,二娘尚在家中等我归去。三娘还是好生在此处休息,莫要再出去走动。”
慕百情,冷哼一声,道:“哼,就知道念着二娘!七年前,你娶了那姓乐的丫头为妻,我只不过比她晚入门半年而已,你竟如此待我,厚此薄彼,实乃不公!”
张毕德面色阴沉,冷冷道:“当年我娶二娘为妻,奈何她早早临盆产子,此事竟惹得江湖人耻笑,皆说我张毕德寻了一个娼妓做妻,令我颜面尽失,声名扫地。我一怒之下,方纳你为妾,本欲以此挽回些许颜面。孰料这七年来,二娘持家有道,贤良淑德,绝非勾栏女子之流。反观你...”
言至此,张毕德大步走到慕百情身边,一把抓起她的袖子,怒道:“当初见你知书达理,温婉娴静,没想到嫁入我张家之后,你每日山珍海味,绫罗绸缎,却尽干些抛头露面、惹是生非的勾当。我爹把我二叔关到忆思堂的地窖中,本已是对他有所惩戒。你却横加干涉,把他赶出宫庄,关在庄外的一处山洞里。他好歹是我亲叔,血脉相连,你为何如此狠心,如此对他?”
慕百情把袖子一甩,挣脱张毕德的手,冷哼道:“你若真是为了你二叔好,又岂会让他在地窖里度过一生?那老头整日疯疯癫癫,人不人,鬼不鬼的,简直就是晦气。我岂能容他住在这里,坏了我忆思堂的风水?”
再说那雪有黎,闲来无事,常到我这忆思堂。每至此处,便去我后院寻觅。我观其行止,分明是在找寻你的二叔。此二人,一个言语无伦,状若疯癫;另一个则整日以面具覆面,行踪飘忽,举止诡异,我深恐此二人若混迹一处,恐将图谋不轨,加害于夫君你,故我将那老头藏起来,岂料夫君今日竟埋怨于我,实乃不识好人心!”
张毕德负手而立,道:“黎儿武艺超群,剑术精湛,我二叔又好为人师。她前往拜师学剑,本是光明磊落之事,岂有害我之理?我看你分明是心存嫉妒,故而处处刁难于她。”
慕百情道:“她既能学剑,缘何你不学剑?那姓雪的女人,定是嫌你武功低微,故而不愿搭理你。她又哪里如我,于这幽幽深夜,愿与君共饮美酒,倾诉衷肠。而夫君却不知好歹,偏要去理会那些不解风情的庸脂俗粉。”
她轻抬玉手,端起一杯美酒,徐徐走到张毕德身旁,顺势依偎在他怀中,娇声软语。
张毕德眉头一皱,将她推到一旁。慕百情猝不及防,一下子坐到木椅上,手中酒杯倾斜,美酒如注,洒了一地,她冷哼一声,将头微微一侧,心中却满是怨愤。
张毕德神色未动,道:“《葵花宝典》乃至高武学,岂是寻常剑术所能比拟?倘若我能习得宝典上的绝世功夫,别说一个张兰德,就算来十个,也未必是我的对手。”
这时,他似是想起一事,便转身坐到慕百情身旁,拉起她的手,柔声道:“百情,既然你对我有意,我张毕德亦非无情无义之人。不如这样,你为我生个儿子,我自会对你关怀备至,宠爱有加。”
慕百情冷哼一声,将手抽回:“我愿与夫君白头偕老,不过...生子之事...还是作罢吧。”
张毕德听霍然起身,嗔道:“你煞费苦心与我要好,却连生子这等小事都做不到吗?莫非你对我都是虚情假意不成?”
慕百情亦起身说道:“你叫我为你生儿子,无非是想把他变成无根之人,练你的《葵花宝典》。你以为我不晓得你的算计么?我岂能将我的孩子置于那万劫不复之地?”
张毕德满是惊惶与难以置信,他霍然转身,问道:“你...你如何得知?”
慕百情露出一抹嘲讽的笑意:“夫君晕倒之时,手中紧握一本无名之书,没想到你们张家的功夫,竟如此荒诞可笑。且看那宫庄圣女皆戴面具,我料那面具之下,必是男人之像。想来你祖上为练此功,阉割之人不在少数,你张毕德若要再效仿你父,行此逆天之事,怕是要遭到天谴,落得个不得善终的结果。”
张毕德怒不可遏,他猛地扬起手,一巴掌狠狠扇在慕百情的脸颊上,问道:“那书现在在何处?还不快交出来。”
慕百情身形一晃,重重摔倒在地上。她嘴角渗血,丝丝殷红,片晌之后,她幽幽抬头,笑道:“那书已被我付之一炬,天下知晓此秘密者,除夫君之外,怕是仅余我一人。有本事你便杀了我,否则,若你对我稍有不好,我便将这秘密公之于众。”
张毕德抬起手掌,如泰山压顶,欲向慕百情的天灵盖打去,就在此时,屋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十六葵的声音在门外响起:“主人,属下到处寻你,少庄主感觉不太舒服,二夫人焦急,您还是过去看看吧!”
张毕德手掌顿住,他心中恨意未消,便将大袖一甩,对十六葵吩咐:“你给我看着这贱人,从今往后,若是她嘴里不干净,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就给我把她舌头割了。”
“是!”十六葵领命。
张毕德匆匆赶回了有思堂。此时,夜已三更,唯有虫鸣声在夜空中隐隐回荡。有思堂内,张毕乐躺在床上,他面色苍白,眉头紧锁,口中不时发出微弱的呻吟声。而郎中则在一旁,闭着眼,捋着胡子,仔细给她探脉诊治。
郎中见张毕德赶来,连忙下跪,神色恭敬:“庄主,令嫒今日想必是受了刺激,故而寒气侵体,得了风寒之症。此症虽不严重,但也不可小觑。我已开好药方,按方抓药,煎服之后,再让她休息几日,便无大碍。”
张毕德微微点头,道:“你且退下吧。”
告辞了郎中,屋内气氛骤然凝重。乐二娘立于一旁,启唇埋怨道:“都怪你白日里那般对待毕儿,我看你日后在她面前,还如何做爹。”
张毕德道:“待将来这小东西嫁人了,我是不是她爹还重要吗?况且...”言至此处,他见二娘满脸不悦,心中不忍,欲言又止,只是愤愤将手负在身后。
乐二娘嗔道:“况且什么?你白日里可不是这么说的,为何半日不见,你竟像是变了一个人,早知如此,我当年就应该留在金陵,任那日本鬼子把我杀了,一死了之,也比在这宫庄之中,日日受你这般气强。”
这时,一个细微声音从床边传来:“娘,您就别怪爹爹了。您不是常说吗,女子皆要出嫁,此乃人生常理,我亦不例外。爹爹或许只是一时气急,并非真心如此。”
见毕乐转醒,张毕德心中一喜,急忙坐到榻旁,神色瞬间变得温和:“为父刚才可没说要把你嫁人,定是你听错了。郎中说你染了病,这几日就别看书了,好好休息,养好身体。等你病好了,为父带你去抓鱼,咱们父女二人好好乐一乐。”
说着,他起身走到门旁,高声唤道:“十梅在何在?”
这时,十梅匆匆从外面赶来,身姿匍匐。
张毕德道:“好生照看少庄主,我明日再来!”
十梅叩首领命。
第二日晨,朝霞如锦,张毕德手持一个小玩意儿,满脸笑意,兴冲冲地来找张毕乐。他一推门,便见她的床榻空着,被子已经叠好,整整齐齐地置在榻头,他心中一慌,急忙呼道:“十梅呢?十梅去了哪里?”
不一会儿,十梅慌忙从外赶来,气喘吁吁,面色惶恐。
张毕德怒道:“我不是叫你好好照顾少庄主吗?如今她身子未愈,出门再惹风寒该如何是好?”
未及十梅回复,乐二娘从屋里缓缓走了出来,神色幽幽,说道:“夫君莫急,毕儿吃了早饭就去书斋了。她想必是在屋内烦闷,想去书斋寻些乐子。”
张毕德道:“我已将书斋密室中的书尽数取出,现在书斋中无非就是些经史子集,哪有乐子可寻?”
乐二娘道:“毕儿说他要去找什么大哥哥,我看毕儿风寒并非病因,乃是病果。你昨日对她不好,她心中烦闷,出去散散心,对她恢复身体有益,故我未做阻拦。”
张毕德大怒,骂道:“哼,你这个不守妇道的贱人,简直愚昧至极。我这宫庄哪有什么大哥哥,估计有贼人闯入,意图不轨。十梅,你速去书斋,若是见到不明男子,格杀勿论,若是谁敢碰我女儿,我就扒了他的皮。”
“是...”十梅领命离去。
及见十梅离去,张毕德遂将屋门缓缓关上,转身走至二娘身旁,柔声道:“亲爱的,我见你神色略显憔悴,想必是你一夜未眠。今日还是多加休息为好。”
他双手轻抚在二娘的肩头,二娘心中一震,立时起身,退至远处,微微欠身,盈盈一礼:“夫君一夜亦是未合眼,你也早去休息为是。莫要为了琐事,累垮了自己。”
言讫,二娘转身走进内室,只留下张毕德一人,望着二娘,一声深叹。
与此同时,在庄北的百世书斋内,张毕乐正立于那少年人画像前,目光专注,仔细端详。
张毕乐口中喃喃自语:“大哥哥,昨日我爹爹欺负我了,他言辞激烈,让我好生委屈。你说我该原谅他吗?”
张毕乐仍然盯着画像不放,目光中满是期待与依赖。继而,她微微一笑,说道:“我明白了,大哥哥是说我爹爹并非坏人,只是寻不到宝典,心情起伏不定,故才对我说了狠话。其实我爹爹还是很关心我的对不对?他只是不善表达罢了。”
那画像上的少年人活灵活现,目光温柔地看着张毕乐,仿佛真的能听懂她的话语,又似真的像是能说出话来一般,两人温情对视,彼此独白。
许久之后,一阵咳嗽声从后面传来,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张毕乐一惊,身子微微颤抖,差点跌在地上。她急忙回首一看,只见一个陌生男人站在身后。
但见这女子云鬓高挽,发间金钗斜插,珠翠盈头,在烛光映照下,闪烁流光,更添华贵。其身着一袭华丽锦袍,以绛紫为底,深沉而典雅,袍上以金线绣就繁复花纹,龙凤呈祥,栩栩如生,仿若下一刻便要破袍而出,展翅而飞。
此女面容娇美,尤以双眸为最,那双眼眸恰似一汪幽潭,深邃而神秘,幽邃之处,似藏着无尽情思与温柔,又似有一股无形之力,能将人的魂魄勾去,令人一旦凝视,便再难移开目光。
这女子非是旁人,正是张毕德的三房太太慕百情。
张毕德面露疑惑之色,开口问道:“怎会是你?我...我怎会在这里?”
慕百情面颊之上泛起一抹羞涩之色,柔声道:“妾身见夫君晕倒在院门口,初时以为夫君乃是酒醉,然近前细观,见您身上全无酒气,心下忧虑,遂急寻郎中前来。郎中说您急火攻心,致此昏厥之症,便为君开了一副药剂。适才妾身已喂您服下,夫君方能转危为安,若非如此,恐怕您已猝死于院外。”
张毕德坐于榻上,两手轻轻扶着双膝,缓缓说道:“你救我一命,我自当重赏于你。今日我心绪烦乱,烦闷异常,你能否陪我共饮一杯?”
说罢,张毕德幽幽起身,脚步蹒跚,行至桌前,单手扶头,微微晃动,似有无数烦恼之事,如乱麻般缠绕心头,难以理清。
慕百情心中大喜,她轻轻拍了两下手,少顷,只见两个丫鬟从屋外盈盈走了进来,慕百情吩咐道:“速去备桌好酒好菜来,我要与君共饮。”
丫鬟微微欠身,而后温柔答道:“是!”
慕百情微微娇斜,单手轻舞,手中香巾随之飘飞,悠悠甩在张毕德的胸前,娇声道:“夫君今日总算正眼瞧小女子了。想我嫁入宫庄已然七载春秋,往昔夫君对我总是视若无睹,今日竟肯与妾身共饮,实乃小女子之无上福分。”
她轻移莲步,欲攀枝而倚。张毕德眉头紧锁,猛一使劲,将慕百情推开。慕百情猝不及防,身形踉跄,差一点跌在地上。
张毕德神色冷峻:“天色已晚,二娘尚在家中等我归去。三娘还是好生在此处休息,莫要再出去走动。”
慕百情,冷哼一声,道:“哼,就知道念着二娘!七年前,你娶了那姓乐的丫头为妻,我只不过比她晚入门半年而已,你竟如此待我,厚此薄彼,实乃不公!”
张毕德面色阴沉,冷冷道:“当年我娶二娘为妻,奈何她早早临盆产子,此事竟惹得江湖人耻笑,皆说我张毕德寻了一个娼妓做妻,令我颜面尽失,声名扫地。我一怒之下,方纳你为妾,本欲以此挽回些许颜面。孰料这七年来,二娘持家有道,贤良淑德,绝非勾栏女子之流。反观你...”
言至此,张毕德大步走到慕百情身边,一把抓起她的袖子,怒道:“当初见你知书达理,温婉娴静,没想到嫁入我张家之后,你每日山珍海味,绫罗绸缎,却尽干些抛头露面、惹是生非的勾当。我爹把我二叔关到忆思堂的地窖中,本已是对他有所惩戒。你却横加干涉,把他赶出宫庄,关在庄外的一处山洞里。他好歹是我亲叔,血脉相连,你为何如此狠心,如此对他?”
慕百情把袖子一甩,挣脱张毕德的手,冷哼道:“你若真是为了你二叔好,又岂会让他在地窖里度过一生?那老头整日疯疯癫癫,人不人,鬼不鬼的,简直就是晦气。我岂能容他住在这里,坏了我忆思堂的风水?”
再说那雪有黎,闲来无事,常到我这忆思堂。每至此处,便去我后院寻觅。我观其行止,分明是在找寻你的二叔。此二人,一个言语无伦,状若疯癫;另一个则整日以面具覆面,行踪飘忽,举止诡异,我深恐此二人若混迹一处,恐将图谋不轨,加害于夫君你,故我将那老头藏起来,岂料夫君今日竟埋怨于我,实乃不识好人心!”
张毕德负手而立,道:“黎儿武艺超群,剑术精湛,我二叔又好为人师。她前往拜师学剑,本是光明磊落之事,岂有害我之理?我看你分明是心存嫉妒,故而处处刁难于她。”
慕百情道:“她既能学剑,缘何你不学剑?那姓雪的女人,定是嫌你武功低微,故而不愿搭理你。她又哪里如我,于这幽幽深夜,愿与君共饮美酒,倾诉衷肠。而夫君却不知好歹,偏要去理会那些不解风情的庸脂俗粉。”
她轻抬玉手,端起一杯美酒,徐徐走到张毕德身旁,顺势依偎在他怀中,娇声软语。
张毕德眉头一皱,将她推到一旁。慕百情猝不及防,一下子坐到木椅上,手中酒杯倾斜,美酒如注,洒了一地,她冷哼一声,将头微微一侧,心中却满是怨愤。
张毕德神色未动,道:“《葵花宝典》乃至高武学,岂是寻常剑术所能比拟?倘若我能习得宝典上的绝世功夫,别说一个张兰德,就算来十个,也未必是我的对手。”
这时,他似是想起一事,便转身坐到慕百情身旁,拉起她的手,柔声道:“百情,既然你对我有意,我张毕德亦非无情无义之人。不如这样,你为我生个儿子,我自会对你关怀备至,宠爱有加。”
慕百情冷哼一声,将手抽回:“我愿与夫君白头偕老,不过...生子之事...还是作罢吧。”
张毕德听霍然起身,嗔道:“你煞费苦心与我要好,却连生子这等小事都做不到吗?莫非你对我都是虚情假意不成?”
慕百情亦起身说道:“你叫我为你生儿子,无非是想把他变成无根之人,练你的《葵花宝典》。你以为我不晓得你的算计么?我岂能将我的孩子置于那万劫不复之地?”
张毕德满是惊惶与难以置信,他霍然转身,问道:“你...你如何得知?”
慕百情露出一抹嘲讽的笑意:“夫君晕倒之时,手中紧握一本无名之书,没想到你们张家的功夫,竟如此荒诞可笑。且看那宫庄圣女皆戴面具,我料那面具之下,必是男人之像。想来你祖上为练此功,阉割之人不在少数,你张毕德若要再效仿你父,行此逆天之事,怕是要遭到天谴,落得个不得善终的结果。”
张毕德怒不可遏,他猛地扬起手,一巴掌狠狠扇在慕百情的脸颊上,问道:“那书现在在何处?还不快交出来。”
慕百情身形一晃,重重摔倒在地上。她嘴角渗血,丝丝殷红,片晌之后,她幽幽抬头,笑道:“那书已被我付之一炬,天下知晓此秘密者,除夫君之外,怕是仅余我一人。有本事你便杀了我,否则,若你对我稍有不好,我便将这秘密公之于众。”
张毕德抬起手掌,如泰山压顶,欲向慕百情的天灵盖打去,就在此时,屋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十六葵的声音在门外响起:“主人,属下到处寻你,少庄主感觉不太舒服,二夫人焦急,您还是过去看看吧!”
张毕德手掌顿住,他心中恨意未消,便将大袖一甩,对十六葵吩咐:“你给我看着这贱人,从今往后,若是她嘴里不干净,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就给我把她舌头割了。”
“是!”十六葵领命。
张毕德匆匆赶回了有思堂。此时,夜已三更,唯有虫鸣声在夜空中隐隐回荡。有思堂内,张毕乐躺在床上,他面色苍白,眉头紧锁,口中不时发出微弱的呻吟声。而郎中则在一旁,闭着眼,捋着胡子,仔细给她探脉诊治。
郎中见张毕德赶来,连忙下跪,神色恭敬:“庄主,令嫒今日想必是受了刺激,故而寒气侵体,得了风寒之症。此症虽不严重,但也不可小觑。我已开好药方,按方抓药,煎服之后,再让她休息几日,便无大碍。”
张毕德微微点头,道:“你且退下吧。”
告辞了郎中,屋内气氛骤然凝重。乐二娘立于一旁,启唇埋怨道:“都怪你白日里那般对待毕儿,我看你日后在她面前,还如何做爹。”
张毕德道:“待将来这小东西嫁人了,我是不是她爹还重要吗?况且...”言至此处,他见二娘满脸不悦,心中不忍,欲言又止,只是愤愤将手负在身后。
乐二娘嗔道:“况且什么?你白日里可不是这么说的,为何半日不见,你竟像是变了一个人,早知如此,我当年就应该留在金陵,任那日本鬼子把我杀了,一死了之,也比在这宫庄之中,日日受你这般气强。”
这时,一个细微声音从床边传来:“娘,您就别怪爹爹了。您不是常说吗,女子皆要出嫁,此乃人生常理,我亦不例外。爹爹或许只是一时气急,并非真心如此。”
见毕乐转醒,张毕德心中一喜,急忙坐到榻旁,神色瞬间变得温和:“为父刚才可没说要把你嫁人,定是你听错了。郎中说你染了病,这几日就别看书了,好好休息,养好身体。等你病好了,为父带你去抓鱼,咱们父女二人好好乐一乐。”
说着,他起身走到门旁,高声唤道:“十梅在何在?”
这时,十梅匆匆从外面赶来,身姿匍匐。
张毕德道:“好生照看少庄主,我明日再来!”
十梅叩首领命。
第二日晨,朝霞如锦,张毕德手持一个小玩意儿,满脸笑意,兴冲冲地来找张毕乐。他一推门,便见她的床榻空着,被子已经叠好,整整齐齐地置在榻头,他心中一慌,急忙呼道:“十梅呢?十梅去了哪里?”
不一会儿,十梅慌忙从外赶来,气喘吁吁,面色惶恐。
张毕德怒道:“我不是叫你好好照顾少庄主吗?如今她身子未愈,出门再惹风寒该如何是好?”
未及十梅回复,乐二娘从屋里缓缓走了出来,神色幽幽,说道:“夫君莫急,毕儿吃了早饭就去书斋了。她想必是在屋内烦闷,想去书斋寻些乐子。”
张毕德道:“我已将书斋密室中的书尽数取出,现在书斋中无非就是些经史子集,哪有乐子可寻?”
乐二娘道:“毕儿说他要去找什么大哥哥,我看毕儿风寒并非病因,乃是病果。你昨日对她不好,她心中烦闷,出去散散心,对她恢复身体有益,故我未做阻拦。”
张毕德大怒,骂道:“哼,你这个不守妇道的贱人,简直愚昧至极。我这宫庄哪有什么大哥哥,估计有贼人闯入,意图不轨。十梅,你速去书斋,若是见到不明男子,格杀勿论,若是谁敢碰我女儿,我就扒了他的皮。”
“是...”十梅领命离去。
及见十梅离去,张毕德遂将屋门缓缓关上,转身走至二娘身旁,柔声道:“亲爱的,我见你神色略显憔悴,想必是你一夜未眠。今日还是多加休息为好。”
他双手轻抚在二娘的肩头,二娘心中一震,立时起身,退至远处,微微欠身,盈盈一礼:“夫君一夜亦是未合眼,你也早去休息为是。莫要为了琐事,累垮了自己。”
言讫,二娘转身走进内室,只留下张毕德一人,望着二娘,一声深叹。
与此同时,在庄北的百世书斋内,张毕乐正立于那少年人画像前,目光专注,仔细端详。
张毕乐口中喃喃自语:“大哥哥,昨日我爹爹欺负我了,他言辞激烈,让我好生委屈。你说我该原谅他吗?”
张毕乐仍然盯着画像不放,目光中满是期待与依赖。继而,她微微一笑,说道:“我明白了,大哥哥是说我爹爹并非坏人,只是寻不到宝典,心情起伏不定,故才对我说了狠话。其实我爹爹还是很关心我的对不对?他只是不善表达罢了。”
那画像上的少年人活灵活现,目光温柔地看着张毕乐,仿佛真的能听懂她的话语,又似真的像是能说出话来一般,两人温情对视,彼此独白。
许久之后,一阵咳嗽声从后面传来,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张毕乐一惊,身子微微颤抖,差点跌在地上。她急忙回首一看,只见一个陌生男人站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