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昭华莫负》

  陆昭华的指尖如同灵动的精灵一般,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是一首优美的旋律。然而,她的心思却早已飘到了九霄云外,完全没有被这美妙的声音所吸引。

  她的脑海中不断地浮现出禹王秦君宇的身影,那个淑妃所生的皇子,仗着皇帝的宠爱,平日里总是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就在不久前,太子秦君泽竟然遭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刺杀!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幕后黑手究竟是谁,但无论是宫廷内外,众人都不约而同地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禹王。

  毕竟,太子作为嫡长子,其地位举足轻重。若是他不幸遭遇不测,那么最有可能从中获益的人无疑就是禹王了。这个看似顺理成章的推论,让人们对禹王的嫌疑愈发加重。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起刺杀事件最终竟然被禹王的外祖父——吏部尚书赵安峰以及言文帝给硬生生地压了下来!他们对外宣称这只是一起简单的“刺客独行,与旁人无关”的事件,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那个不知名的刺客身上。

  而太子秦君泽呢?他只能默默地咽下这口气,在家里静养了足足半个多月,伤势才勉强得以痊愈。这期间,他心中的愤恨与无奈可想而知。他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当日的情景,心中的怒火愈发熊熊燃烧。

  正当陆昭华陷入沉思之时,站在一旁的春儿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她的脸色微微一变,连忙开口说道:“对了,小姐,大公子今早派人来传话,说太子殿下的身子刚刚恢复,今日特意在东宫设宴,邀请了几位与他关系亲近的大人一同赴宴,还让您也过去陪陪呢。”

  陆昭华闻言,心中不禁一紧。她知道太子对她一直心存芥蒂,这次设宴邀请她,恐怕是别有用心。然而,她又不好直接拒绝,毕竟大公子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去赴宴。

  陆昭华听到这句话后,内心不由得泛起一丝涟漪。她的兄长陆明华,此刻正在翰林院担任要职,并且兼任太子的詹事。这詹事一职可不简单,它主要负责处理太子的日常文书往来,可谓是太子身边的亲信之一。

  此次太子设宴邀请陆昭华前去,原因自然不止一个。一方面,显然是看在陆明华的面子上;而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因为陆昭华与未来的太子妃——沈丞相的嫡女沈如关系匪浅。自从陆昭华穿越到这个世界以来,为了陆家的长远利益,她可谓是煞费苦心,没少为陆明华出谋划策。

  正因为如此,对于这位太子秦君泽,陆昭华也算是有一定的了解。据她所知,太子秦君泽性格温和,犹如美玉一般温润。他既不像禹王那样嚣张跋扈,也不像三王子秦君熠那样放荡不羁,而是显得沉稳内敛,这样的性格确实非常适合担任太子这一重要角色。

  “知道了。”陆昭华轻声回应,语气平静如水,但那微微上挑的眼角却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她缓缓地将手中的绢帕收拢,动作优雅而轻柔,仿佛手中捧着的是一件稀世珍宝。然后,她轻盈地站起身来,身姿绰约,宛如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自然流畅,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陆昭华站定后,先是细心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裙摆,她用修长的手指轻轻抚平每一处褶皱,确保裙摆的线条完美无瑕。她的动作轻柔而细致,仿佛在雕琢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展现出她的端庄与优雅。

  接着,陆昭华转头看向一旁的春儿,吩咐道:“你去把我前几天做的那套月白色襦裙找出来,再配上一支白玉簪。哦,对了,别忘了把花颜阁新做的‘茉莉香膏’装一盒,待会儿我要带去给太子殿下。”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宛如天籁一般,让人不禁为之陶醉。

  春儿恭敬地应了一声,然后转身快步离去,准备按照小姐的吩咐去寻找所需的物品。冬儿见状,连忙凑到陆昭华身边,眨着那双灵动的大眼睛,笑嘻嘻地说道:“小姐,您对太子殿下可真是关怀备至啊,连他皮肤干燥都记得这么清楚呢!”

  陆昭华听到冬儿的话后,愣了一下,然后那双漂亮的大眼睛瞪了冬儿一眼,似乎在责怪她的口无遮拦。然而,这一眼并没有太多的怒意,反而透露出一丝嗔怪和娇嗔。

  陆昭华伸出手指,轻轻地敲了敲冬儿的头,就像一个姐姐在教训调皮的妹妹一样。

  她的动作轻柔而优雅,带着几分亲昵。然后,她用一种略带撒娇的语气说道:“别乱说啦,太子殿下快要大婚了,准太子妃沈大小姐人真的很不错呢。现在我们也算是好朋友了,所以我关心一下太子殿下也是很正常的呀。而且,太子殿下可是兄长的主子,也是咱们陆家的大靠山呢,我们开着美容院,有现成的香膏,我对他表示关心也是理所应当的嘛。”

  随即又附在冬儿耳边轻轻的说道:”“以后太子可是 要继位了的。“

  冬儿看到陆昭华的反应,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她调皮地吐了吐舌头,露出一个鬼脸,然后乖乖地闭上了嘴巴,不再打趣。接着,她转身帮着春儿一起收拾东西,手脚麻利地将需要带的物品整理好。

  没过多久,一切都准备就绪,马车也已经停在了门口。陆昭华在春儿和冬儿的搀扶下,小心翼翼地登上了陆家的马车。马车的内部装饰华丽,座位柔软舒适,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随着车夫的一声吆喝,马车缓缓启动,车轮滚动的声音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马车沿着道路平稳地前行,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繁华的街市,最终停在了东宫的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