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礼制,外臣见皇子需行君臣之礼,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不可轻易违背。然而,赵安峰的身份却有些特殊,他不仅是臣子,更是秦君宇母妃的父亲、他的外祖父。这一礼行得,让原本就有些凝重的气氛变得更加压抑,仿佛整个房间都被一层无形的重压笼罩着。
待君臣之礼完毕,赵安峰这才缓缓抬起脚步,迈入屋内。他的目光如鹰隼一般锐利,扫视过那些垂首侍立的幕僚们,最后落在了秦君宇身上。秦君宇心头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赵安峰的声音平静如水,却像一块巨石砸进了静水,激起千层浪:“你们方才在说的,可是中元节祭祀大典上,要对太子动手?”
秦君宇心中暗叫不好,但事已至此,他也无法再隐瞒下去,索性梗着脖子道:“外祖父既然听见了,我也不瞒您。这次我们计划得天衣无缝,从祭祀流程到太子的随行护卫,都摸得一清二楚。”
他一边说着,一边不由自主地凑近一步,声音也不自觉地压低了一些,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只要他踏入那条夹道,保管有去无回!上次让他侥幸逃脱,这次绝对不可能——”
“胡闹!”赵安峰猛地一拍桌案,震得烛台都晃了晃,烛火跳跃着,映得他脸色铁青,“上次城东别院的刺杀案,你以为真的了结了?”
秦君宇脸上的兴奋僵住了:“不是已经……”
“已经被你母妃压下去了,是吗?”赵安峰冷笑一声,眼神锐利如刀,“你当满朝文武都是瞎子?上次太子在别院遇刺,刺客用的是你府里流出去的玄铁箭,若非淑妃在陛下面前哭了三夜,说你只是一时糊涂被人挑唆,又恰逢陛下念及旧情,疼惜你们母子,才压下了彻查的念头,你以为你现在还能安稳坐在这里?”
他越说越气,指着秦君宇的鼻子:“你母妃为了护你,在御前跪了整整一日,鬓边都添了多少白发?陛下虽宠你们,可太子毕竟是国本,你接二连三动杀心,真当陛下心里没数?上次的事还没彻底摘干净,你就敢再闹一次,这不是自投罗网是什么?”
“外祖父,这次不一样!”秦君宇急忙辩解,“上次是我们大意了,才让秦君泽逃脱。这次我们联合了羽林卫里的人,连祭祀时的换班时辰都摸清了,只要太子一进夹道,箭弩齐发,保证没人能查到我们头上!”
他说着,还回头瞪了一眼幕僚中的赵飞远,“飞远他们都算过十几次了,万无一失!”
赵飞远是赵安峰的远房侄孙,此刻被点名,吓得头垂得更低,连大气都不敢喘。
“万无一失?”赵安峰猛地转向那些幕僚,眉头拧成了疙瘩,“你们就是这么给王爷出谋划策的?”
他的目光如针,刺得几个幕僚连连叩首。“上次的事,若非淑妃娘娘以死相逼,你们这些出主意的,早就该去天牢里待着了!还敢撺掇王爷行此险事?太子是陛下嫡长子,动了他,就是打陛下的脸,你们担待得起吗?”
秦君宇被训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却仍不服气:“可秦君泽挡着我的路!他一日不除,我永远只能做个闲散王爷!外祖父,您就信我这一次,这次定能成功——”
“成功?”赵安峰厉声打断他,气得胡须发抖,“你母妃前日还跟我说,陛下近来常咳,夜里睡不安稳,却仍记挂着你生辰要赏什么。你倒好,不思报父皇恩宠,反倒一门心思要弑兄?君泽是太子,是你同父异母的兄长,你动他一根头发,都可能掀起滔天巨浪!”
他缓了口气,语气沉了几分:“这储君之位,从来不是靠刀光剑影抢来的。陛下现在虽宠你,可心里跟明镜似的,谁有治国之才,谁是莽夫,他看得一清二楚。你若真有本事,就该在朝堂上争,在政绩上比,而不是学这些阴私伎俩。”
秦君宇被说得哑口无言,拳头攥得死紧,指节泛白。他知道外祖父说得有理,可太子秦君泽处处压他一头,朝臣们更是只知太子贤德,谁会多看他这个“宠妃之子”一眼?
赵安峰见他不语,终于放缓了语气,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君宇,外祖父知道你心里有气,可凡事得从长计议。你母妃为你铺了这么多年的路,不能毁在一时冲动上。中元节的事,立刻停了,所有安排都撤了,听见没有?”
书房内鸦雀无声,只有烛火偶尔噼啪一声。
秦君宇望着外祖父鬓边的白发,又想起母妃夜里偷偷抹泪的模样,终是泄了气,颓然点头:“……知道了。”
赵安峰这才松了口气,又扫了一眼那些幕僚:“你们也都记着,往后若再敢给王爷出这种馊主意,休怪老夫不讲情面。”
幕僚们忙不迭地应着,头几乎要磕到地上。
赵安峰这才转身,又看了一眼那摊开的舆图,终是没再多说,只对秦君宇道:“时辰不早了,我先回府了。你好自为之。”说罢,拂袖而去,留下满室怅然与未散的寒意。
秦君宇望着外祖父离去的背影,又低头看向舆图上那个被圈住的夹道,眼底的戾气渐渐被不甘取代。
他缓缓握紧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这次停了,不代表永远停了。
是啊,先听外祖父的,来日方长,秦君泽,我们走着瞧。
待君臣之礼完毕,赵安峰这才缓缓抬起脚步,迈入屋内。他的目光如鹰隼一般锐利,扫视过那些垂首侍立的幕僚们,最后落在了秦君宇身上。秦君宇心头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赵安峰的声音平静如水,却像一块巨石砸进了静水,激起千层浪:“你们方才在说的,可是中元节祭祀大典上,要对太子动手?”
秦君宇心中暗叫不好,但事已至此,他也无法再隐瞒下去,索性梗着脖子道:“外祖父既然听见了,我也不瞒您。这次我们计划得天衣无缝,从祭祀流程到太子的随行护卫,都摸得一清二楚。”
他一边说着,一边不由自主地凑近一步,声音也不自觉地压低了一些,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只要他踏入那条夹道,保管有去无回!上次让他侥幸逃脱,这次绝对不可能——”
“胡闹!”赵安峰猛地一拍桌案,震得烛台都晃了晃,烛火跳跃着,映得他脸色铁青,“上次城东别院的刺杀案,你以为真的了结了?”
秦君宇脸上的兴奋僵住了:“不是已经……”
“已经被你母妃压下去了,是吗?”赵安峰冷笑一声,眼神锐利如刀,“你当满朝文武都是瞎子?上次太子在别院遇刺,刺客用的是你府里流出去的玄铁箭,若非淑妃在陛下面前哭了三夜,说你只是一时糊涂被人挑唆,又恰逢陛下念及旧情,疼惜你们母子,才压下了彻查的念头,你以为你现在还能安稳坐在这里?”
他越说越气,指着秦君宇的鼻子:“你母妃为了护你,在御前跪了整整一日,鬓边都添了多少白发?陛下虽宠你们,可太子毕竟是国本,你接二连三动杀心,真当陛下心里没数?上次的事还没彻底摘干净,你就敢再闹一次,这不是自投罗网是什么?”
“外祖父,这次不一样!”秦君宇急忙辩解,“上次是我们大意了,才让秦君泽逃脱。这次我们联合了羽林卫里的人,连祭祀时的换班时辰都摸清了,只要太子一进夹道,箭弩齐发,保证没人能查到我们头上!”
他说着,还回头瞪了一眼幕僚中的赵飞远,“飞远他们都算过十几次了,万无一失!”
赵飞远是赵安峰的远房侄孙,此刻被点名,吓得头垂得更低,连大气都不敢喘。
“万无一失?”赵安峰猛地转向那些幕僚,眉头拧成了疙瘩,“你们就是这么给王爷出谋划策的?”
他的目光如针,刺得几个幕僚连连叩首。“上次的事,若非淑妃娘娘以死相逼,你们这些出主意的,早就该去天牢里待着了!还敢撺掇王爷行此险事?太子是陛下嫡长子,动了他,就是打陛下的脸,你们担待得起吗?”
秦君宇被训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却仍不服气:“可秦君泽挡着我的路!他一日不除,我永远只能做个闲散王爷!外祖父,您就信我这一次,这次定能成功——”
“成功?”赵安峰厉声打断他,气得胡须发抖,“你母妃前日还跟我说,陛下近来常咳,夜里睡不安稳,却仍记挂着你生辰要赏什么。你倒好,不思报父皇恩宠,反倒一门心思要弑兄?君泽是太子,是你同父异母的兄长,你动他一根头发,都可能掀起滔天巨浪!”
他缓了口气,语气沉了几分:“这储君之位,从来不是靠刀光剑影抢来的。陛下现在虽宠你,可心里跟明镜似的,谁有治国之才,谁是莽夫,他看得一清二楚。你若真有本事,就该在朝堂上争,在政绩上比,而不是学这些阴私伎俩。”
秦君宇被说得哑口无言,拳头攥得死紧,指节泛白。他知道外祖父说得有理,可太子秦君泽处处压他一头,朝臣们更是只知太子贤德,谁会多看他这个“宠妃之子”一眼?
赵安峰见他不语,终于放缓了语气,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君宇,外祖父知道你心里有气,可凡事得从长计议。你母妃为你铺了这么多年的路,不能毁在一时冲动上。中元节的事,立刻停了,所有安排都撤了,听见没有?”
书房内鸦雀无声,只有烛火偶尔噼啪一声。
秦君宇望着外祖父鬓边的白发,又想起母妃夜里偷偷抹泪的模样,终是泄了气,颓然点头:“……知道了。”
赵安峰这才松了口气,又扫了一眼那些幕僚:“你们也都记着,往后若再敢给王爷出这种馊主意,休怪老夫不讲情面。”
幕僚们忙不迭地应着,头几乎要磕到地上。
赵安峰这才转身,又看了一眼那摊开的舆图,终是没再多说,只对秦君宇道:“时辰不早了,我先回府了。你好自为之。”说罢,拂袖而去,留下满室怅然与未散的寒意。
秦君宇望着外祖父离去的背影,又低头看向舆图上那个被圈住的夹道,眼底的戾气渐渐被不甘取代。
他缓缓握紧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这次停了,不代表永远停了。
是啊,先听外祖父的,来日方长,秦君泽,我们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