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千万别靠近孔融-《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

  高览本身就是一员大将,能力自然不在话下。

  让他留下来断后,河南派系会满意,河北派系也相信他大概能平安归来。

  然而,事情总是变化莫测。

  高览运气不好,遇到了比他更厉害的庞德。

  失去了逃脱的机会。

  如果换成一个武力不如高览的人,高览可能早已击败对手,然后带着断后的军队追上袁军大部队。

  作为大家族出身的人,高览的心机也不少。

  他不会为了虚名去送命。

  因此,看到计划失败,自己无路可逃,高览干脆放弃了抵抗,选择摆烂投降。

  他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在袁军中的地位,绝对不会不明不白地以俘虏身份死去。

  不得不说,高览赌对了。

  战斗结束后,张辽派遣庞德押送高览、孔融、张杨、曹洪四人前往汜水关,等待蒋华强处理。

  ……

  第二天清晨,蒋华强收到了庞德送来的情报。

  虽然曹操、袁绍、袁术、刘备四人成功逃走,但这波关东联军损失惨重。

  八路关东诸侯中,公孙瓒倒戈,陶谦被张辽活生生吓死。

  张杨和孔融成了俘虏。

  相比之下,董卓军的损失微不足道。

  同时,吕布、赵云、李傕、郭汜等人正在率骑兵进攻并州。

  想必很快就能将其攻下。

  相比关东其他几个州,并州显然是现阶段董卓军最容易掌控的地方。

  并不是因为并州容易攻打,而是因为关东世家集团在那里影响力较小。

  拿下并州后,可以时刻威胁冀州。

  这样一来,即便袁绍背后有世家集团的支持,战争潜力也会大打折扣。

  至于公孙瓒能否占据冀州,蒋华强并不看好。

  论战斗力,公孙瓒确实不错。

  但在治国方面,几乎一窍不通。

  冀州聚集了大量的关东世家,而公孙瓒得不到这些世家的支持,入侵冀州必然无法如愿。

  此外,经过之前的界桥之战、龙凑之战等战役,公孙瓒的兵力大大削弱,白马义从更是全军覆没。

  入侵冀州,一开始或许能取得些优势,但等到袁绍主力回防冀州时,公孙瓒便会陷入苦战。

  还有,别忘了袁绍手下还有一名重要人物这次没有出战。

  没错,就是麯义。

  简直是公孙瓒和幽州铁骑的终极克星。

  不过,公孙瓒的牺牲对蒋华强而言也不是毫无价值。

  至少他可以像孙坚和孙策那样,成为打击冀州世家的一把锋利刀刃。

  至于蒋华强为什么不接纳公孙瓒?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

  公孙瓒不是吕布那样的人,不会随便投靠谁。

  他的根基和根据地始终在幽州。

  而幽州对董卓的军队来说是一个难以触及的地方,势力根本无法覆盖到那里。

  再者。

  公孙瓒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

  他不愿意屈居于他人之下。

  甚至可以说,他的雄心一点也不比袁绍和袁术小!

  当年公孙瓒私自任命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幽州刺史,王门为兖州刺史,这一点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

  要知道,那时候袁绍也不过只是一个渤海太守而已。

  而公孙瓒呢?

  他已经开始朝着更高的位置迈进,甚至有了当皇帝的想法。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像吕布那样容易被说服呢?

  因此。

  无论是孙坚、孙策还是公孙瓒,这些人都只是蒋华强用来削弱关东大家族的工具!

  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心腹。

  ……

  而在张辽送来四个俘虏之后。

  站在一旁的法正脸上露出浓厚的兴趣。

  只见他急切地向蒋华强问道:“文韬先生,这几个俘虏你怎么打算处置?”

  蒋华强瞥了一眼法正,笑道:“怎么了,你已经有想法了吗?”

  法正搓着手期待地说:“孔融这人的文坛名声比我爷爷还大。”

  “而且他是孔家后代的身份,在天下文人中也极受认可。”

  “为何不让他成为相国大人手中的文笔武器呢?”

  什么叫文笔武器?

  可以理解为掌控舆论的力量。

  就像历史上的陈琳,就是文笔武器的典范。

  官渡之战前,他替袁绍写了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骂得曹操头疼都好了。

  后来陈琳投降曹操后,又成了曹操身边的文笔武器。

  他写的不少文章,不仅夸赞曹操,还能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现在。

  因为孔融祖辈孔子的缘故,他在文坛中的地位非常特殊。

  如果让孔融作为自己身边的文笔武器,听起来确实不错。

  但是。

  身为穿越者的蒋华强深知孔融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此人简直就是汉末三国时期的扫把星!

  靠近他的人,往往都会遭遇不幸。

  很多人都知道。

  孔融小时候因为“孔融让梨”的故事而名扬四海。

  但少有人知的是。

  长大后的孔融,他的兄弟们因为他的缘故落得惨死的下场!

  除此之外。

  历史上,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孔融遭遇袁谭和颜良的攻击,被迫从青州北海逃往许昌投奔曹操。

  曹操给了他一个不错的官职,还给他安排了豪华住宅。

  本以为孔融会在许昌安稳度日,谁知他竟然三天两头反对曹操的各项政策!

  尤其是在曹操与袁绍对抗时。

  孔融一直劝说曹操早点投降。

  尽管当时的曹操实力不如袁绍,但孔融趁曹操不在的时候,还写了好几篇文章,鼓吹投降论调,影响民心。

  虽然曹操打赢官渡之战后没有对孔融下手,但跟孔融亲近的几位官员却纷纷遭殃。

  由此可见,离孔融远一点,免得倒霉。

  后来。

  在赤壁之战前夕,孔融一直在散布曹操南下必败的言论。

  如果是别人这么说,曹操恐怕当场就会翻脸。

  但孔融仗着自己的背景,根本不给曹操面子。

  终于,兵败归来后。

  曹操找了个借口将孔融斩首!

  曹操定罪孔融时,最显眼的一条是指责孔融不孝。

  是为了羞辱孔融吗?

  真实原因无人知晓。

  但大家都记住了一点。

  千万别靠近孔融。

  因为他真的会给周围人带来不幸!

  想到这儿。

  蒋华强笑着告诉法正孔融的祸害属性,并问道:“孝直,你还想费心思去招揽孔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