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公孙瓒已经在黄河渡口附近开始过河了。”
“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
正躺在床上养伤的袁绍,气得一口鲜血从嘴里喷了出来!
紧接着,他便昏了过去。
“主公!”
沮授等人见状,更是焦急不已。
公孙瓒获得了蒋华强赠送的粮食和船只,带着他的幽州军过了黄河返回河北。
稍加思索都知道,公孙瓒下一步肯定是要报复!
对于袁绍的大本营冀州,公孙瓒早已垂涎已久。
当初在界桥之战时,说到底就是公孙瓒对冀州肥沃土地的眼红。
打算发动战争,强行占领这块宝地。
只不过,界桥之战以公孙瓒一方的失败告终。
随后,袁绍发起了对公孙瓒的反击,进攻幽州。
而现在。
袁绍的主要部队都在虎牢关一带。
冀州的大本营因此变得空虚无比。
只有袁谭、袁熙、袁尚三兄弟以及邺城令审配带着少数军队留守冀州。
这种情况下。
如果公孙瓒大规模进攻冀州。
凭借袁绍的三个儿子和审配等人的力量,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防御。
“不行,冀州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绝对不能丢!”
“唯有撤回兵力,才能保住冀州。”
在袁绍晕倒的紧急时刻。
沮授迅速站出来,替袁绍做决定。
作为袁绍麾下河北派系的首领。
沮授绝不会坐视冀州受到公孙瓒的攻击。
沮授刚说完。
郭图和辛评二人习惯性地想要站出来说话。
但他们还没开口,几道充满杀意的眼神就投了过来!
这些眼神的主人正是袁绍的河北派系。
如果郭图和辛评选在此刻阻拦大军回冀州。
河北派系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扑上去撕碎他们!
冀州是河北派系的根基,也是他们的底线!
要说冀州对河北派系有多重要?
可以说,即便袁绍不在了,冀州也不能丢!
历史上建安九年(公元204年)的时候。
审配等人为了抵御曹操。
坚守邺城直到最后一刻!
准确地说。
当曹操攻破邺城时,河北派系已经分裂成了两派。
一派是以审配为首的“宁死不降”之人。
临死前。
审配留下了一句:“我主在北,我岂能向南而亡!”这样的话语。
在他心中,只有袁绍和袁尚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主公。
而对于曾经的小弟曹操,审配心里充满了轻蔑。
除了审配等人。
河北派系还分化出了投降派。
冀州最终被曹操占领,投降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些投降派看来。
无论是谁成为河北之主都无所谓。
只要能保障他们的利益,一切都好说。
但无论“宁死不降”派还是“投降派”。
共同点在于需要统治者与当地世家合作,确保河北的安全。
曹操和袁绍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背后离不开世家的支持。
因此,在世家眼中,他们都算是可以合作的对象。
但公孙瓒不同!
汉末时期,家世和背景极其重要。
公孙瓒出身边疆,属于类似于丁原、董卓那样的边疆军阀。
在世家眼中,这些人一言不合就会大打出手,毫无道理可言。
此时。
公孙瓒准备率军过黄河攻打冀州。
这对河北派系来说,绝对是不可容忍的。
他们很快达成一致:必须撤兵!
否则,一旦让这个“兵痞”公孙瓒侵略冀州,他们的利益将受到严重打击。
然而。
就在沮授准备召集其他诸侯讨论此事时。
只见张杨神色匆匆地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问道:
“袁盟主在哪里?”
“我要撤军!”
“吕布带着并州狼骑入侵我的并州,上党郡时刻处于他的威胁之下。”
“若是我再不撤军,上党就要沦陷了!”
听到这里。
袁绍的谋士们都惊呆了。
“吕……吕布?”
的确!
董卓军的骑兵部队似乎集体消失了。
开战至今都没见他们的踪影。
之前沮授等人还在疑惑为何蒋华强没有派出并州狼骑和西凉铁骑。
现在终于真相大白了!
原来,吕布暗中带着并州狼骑攻打并州去了!
正当张杨话音未落。
刘备也快步走了过来。
脸上满是焦急之情。
还没到大营,他就急切地问道:
“袁盟主在营帐里吗?”
“我有万分紧急的事情要找他!”
听到这话,沮授连忙回应道:
“玄德公,请冷静一下。”
“我家主公身体暂时不适。”
“你有什么事情,可以先告诉我。”
刘备知道沮授在袁绍阵营中的地位。
虽然他有些疑惑袁绍为何会突然生病。
但此刻,有一件更加紧迫的事情让他万分焦急。
想到这,刘备开口说道:
“公与先生,孙策当时撤出豫州。”(沮授字公与)
“并不是要经武关前往长安投奔董卓。”
“而是要去攻打淮南!”
“现在,我的淮南只有一些新兵留守。”
“如果不及时回军。”
“看来淮南很快就要被孙策占领了!”
天啊!
现在,袁绍的谋士们真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自己心里的震惊。
吕布攻打并州……
孙策攻向淮南……
战事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袁绍阵营里的谋士都开始有些迷糊了。
到底是他们在联手对抗董卓,还是反过来变成了董卓对付他们?
一股晕眩的感觉笼罩着袁绍的手下们。
此刻,他们甚至有点羡慕袁绍。
就这么直接昏过去,某种程度上讲,或许也算是一种幸运。
至少短时间内不用承受这种突如其来的大打击了!
略微调整了一下颤抖不已的身体,沮授派人去请曹操、袁术、陶谦、孔融等人一起商量对策。
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已经有三路诸侯受到了攻击。
讨伐董卓这件事,不得不被迫叫停。
没过多久,袁绍从昏睡中缓缓醒来。
曹操等人也来到了营帐内,准备讨论撤军事宜。
由于袁绍身体还很虚弱,这次会议由沮授和曹操主持。
最终,各路盟友一致同意撤退,并将撤兵时间定在第二天傍晚。
这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公孙瓒背叛了。
袁绍、刘备、张杨的地盘全部遭到了袭击。
“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
正躺在床上养伤的袁绍,气得一口鲜血从嘴里喷了出来!
紧接着,他便昏了过去。
“主公!”
沮授等人见状,更是焦急不已。
公孙瓒获得了蒋华强赠送的粮食和船只,带着他的幽州军过了黄河返回河北。
稍加思索都知道,公孙瓒下一步肯定是要报复!
对于袁绍的大本营冀州,公孙瓒早已垂涎已久。
当初在界桥之战时,说到底就是公孙瓒对冀州肥沃土地的眼红。
打算发动战争,强行占领这块宝地。
只不过,界桥之战以公孙瓒一方的失败告终。
随后,袁绍发起了对公孙瓒的反击,进攻幽州。
而现在。
袁绍的主要部队都在虎牢关一带。
冀州的大本营因此变得空虚无比。
只有袁谭、袁熙、袁尚三兄弟以及邺城令审配带着少数军队留守冀州。
这种情况下。
如果公孙瓒大规模进攻冀州。
凭借袁绍的三个儿子和审配等人的力量,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防御。
“不行,冀州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绝对不能丢!”
“唯有撤回兵力,才能保住冀州。”
在袁绍晕倒的紧急时刻。
沮授迅速站出来,替袁绍做决定。
作为袁绍麾下河北派系的首领。
沮授绝不会坐视冀州受到公孙瓒的攻击。
沮授刚说完。
郭图和辛评二人习惯性地想要站出来说话。
但他们还没开口,几道充满杀意的眼神就投了过来!
这些眼神的主人正是袁绍的河北派系。
如果郭图和辛评选在此刻阻拦大军回冀州。
河北派系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扑上去撕碎他们!
冀州是河北派系的根基,也是他们的底线!
要说冀州对河北派系有多重要?
可以说,即便袁绍不在了,冀州也不能丢!
历史上建安九年(公元204年)的时候。
审配等人为了抵御曹操。
坚守邺城直到最后一刻!
准确地说。
当曹操攻破邺城时,河北派系已经分裂成了两派。
一派是以审配为首的“宁死不降”之人。
临死前。
审配留下了一句:“我主在北,我岂能向南而亡!”这样的话语。
在他心中,只有袁绍和袁尚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主公。
而对于曾经的小弟曹操,审配心里充满了轻蔑。
除了审配等人。
河北派系还分化出了投降派。
冀州最终被曹操占领,投降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些投降派看来。
无论是谁成为河北之主都无所谓。
只要能保障他们的利益,一切都好说。
但无论“宁死不降”派还是“投降派”。
共同点在于需要统治者与当地世家合作,确保河北的安全。
曹操和袁绍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背后离不开世家的支持。
因此,在世家眼中,他们都算是可以合作的对象。
但公孙瓒不同!
汉末时期,家世和背景极其重要。
公孙瓒出身边疆,属于类似于丁原、董卓那样的边疆军阀。
在世家眼中,这些人一言不合就会大打出手,毫无道理可言。
此时。
公孙瓒准备率军过黄河攻打冀州。
这对河北派系来说,绝对是不可容忍的。
他们很快达成一致:必须撤兵!
否则,一旦让这个“兵痞”公孙瓒侵略冀州,他们的利益将受到严重打击。
然而。
就在沮授准备召集其他诸侯讨论此事时。
只见张杨神色匆匆地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问道:
“袁盟主在哪里?”
“我要撤军!”
“吕布带着并州狼骑入侵我的并州,上党郡时刻处于他的威胁之下。”
“若是我再不撤军,上党就要沦陷了!”
听到这里。
袁绍的谋士们都惊呆了。
“吕……吕布?”
的确!
董卓军的骑兵部队似乎集体消失了。
开战至今都没见他们的踪影。
之前沮授等人还在疑惑为何蒋华强没有派出并州狼骑和西凉铁骑。
现在终于真相大白了!
原来,吕布暗中带着并州狼骑攻打并州去了!
正当张杨话音未落。
刘备也快步走了过来。
脸上满是焦急之情。
还没到大营,他就急切地问道:
“袁盟主在营帐里吗?”
“我有万分紧急的事情要找他!”
听到这话,沮授连忙回应道:
“玄德公,请冷静一下。”
“我家主公身体暂时不适。”
“你有什么事情,可以先告诉我。”
刘备知道沮授在袁绍阵营中的地位。
虽然他有些疑惑袁绍为何会突然生病。
但此刻,有一件更加紧迫的事情让他万分焦急。
想到这,刘备开口说道:
“公与先生,孙策当时撤出豫州。”(沮授字公与)
“并不是要经武关前往长安投奔董卓。”
“而是要去攻打淮南!”
“现在,我的淮南只有一些新兵留守。”
“如果不及时回军。”
“看来淮南很快就要被孙策占领了!”
天啊!
现在,袁绍的谋士们真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自己心里的震惊。
吕布攻打并州……
孙策攻向淮南……
战事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袁绍阵营里的谋士都开始有些迷糊了。
到底是他们在联手对抗董卓,还是反过来变成了董卓对付他们?
一股晕眩的感觉笼罩着袁绍的手下们。
此刻,他们甚至有点羡慕袁绍。
就这么直接昏过去,某种程度上讲,或许也算是一种幸运。
至少短时间内不用承受这种突如其来的大打击了!
略微调整了一下颤抖不已的身体,沮授派人去请曹操、袁术、陶谦、孔融等人一起商量对策。
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已经有三路诸侯受到了攻击。
讨伐董卓这件事,不得不被迫叫停。
没过多久,袁绍从昏睡中缓缓醒来。
曹操等人也来到了营帐内,准备讨论撤军事宜。
由于袁绍身体还很虚弱,这次会议由沮授和曹操主持。
最终,各路盟友一致同意撤退,并将撤兵时间定在第二天傍晚。
这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公孙瓒背叛了。
袁绍、刘备、张杨的地盘全部遭到了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