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张辽、太史慈、甘宁、张合等将领带领大军如同洪流涌出营门。
二十万齐军如饿虎扑食,向溃败的魏军扑去。
一场一边倒的屠杀就此开始。
邺城南门。
东方泛白,天刚蒙蒙亮。
城墙上。
袁绍拄着拐杖,翘首以盼地望着齐营方向。
他的眼里充满了期望,希望能看到儿子凯旋而归的身影。
“今晚一定能赢吧。”
“不会再有什么意外了吧…”
袁绍低语道,语气中既有自信也有隐隐不安。
毕竟他已经吃过太多亏了。
樊城、宛城、许都、官渡、黎阳……
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无论多巧妙的计谋,最终都会被识破,总是惨败而归。
经历了这么多失败,他已经产生了心理阴影。
虽然司马懿的这一招看似完美无缺,足以迷惑蒋华强,使他能打败刘备。
但他心中仍然有几分疑虑,害怕又会发生不测。
“主公放心。”
“我对这次的计划很有信心。”
“就算抓不住刘备,也能把齐军打得落花流水,逼他们退出黄河以北。”
司马懿看出袁绍心里的担心,笑着安慰道。
这是他给袁绍出主意以来,第一次敢这么大胆地说出这样的话。袁绍心中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仲达你可是当世无双的谋士,你说能行肯定就没错。”
“我这下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快去安排一下庆功宴,准备给尚儿他们庆祝胜利吧。”
袁绍挥挥手,脸上露出必胜的笑容。
司马懿笑了笑,转头吩咐:“主公有令,快准备好庆功宴,迎接三公子凯旋归来!”
旁边的审配却脸色铁青,眉头紧锁,心中暗自忌惮。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袁绍对司马懿的信任和重视已经超过了自己。
如果这场仗真的打赢了,司马懿无疑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到那时候,只怕自己的宰相位置也保不住了。
“司马懿……”
审配握紧拳头,咬牙切齿。
突然,一名士兵大喊:“我们的军队回来了!我们的军队回来了!”
城墙上的气氛瞬间沸腾起来。
袁绍远远望去,在晨光中果然看见大量的兵马正向邺城赶来。
看旗帜的样子,确实是自己的部队。
“尚儿这么快就回来了?”
“看来刘备真是不堪一击啊!”
袁绍哈哈大笑,准备下城亲自迎接儿子归来。
审配眼神一凝,急忙说道:“主公,请等等!”
“情况不对劲啊,咱们的军队并不像是打了胜仗的样子!”
“倒像是……像是……”
“大败而归!”
审配眼珠子瞪得老大,用颤抖的声音说出了最后几个字。
袁绍心中一阵慌乱,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定睛细看。
晨光中,涌来的士兵身影渐渐清晰。
丢盔弃甲、旗乱兵慌,哪有半点胜利的影子!
明明就是吃了败仗回来的!
袁绍的脸色骤变,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惊恐。
司马懿脸上的自信也随之消失,代之以无限的惊愕。
“我们,竟然失败了?”
“这怎么可能呢?”
“不可能啊,我们的军队应该凯旋才对!”
“怎么可能会失败……”
袁绍声音发颤,不断重复着难以置信的话,双眼充满了不可思议。
司马懿的脸色凝固在震惊与茫然之间,额头上的汗水滚滚落下。
城墙上,留守的魏军一片混乱。
“父王!”
“快开城门让我进去,我是尚儿!”
正当城上乱作一团时,袁尚已率败军冲到城下,焦急地大声喊叫。
袁绍认出了是袁尚,猛然清醒过来,连忙命令道:“快,快打开城门,放尚儿进来!”
城门开启,吊桥放下。
袁尚和他的败军争先恐后涌进城内。
袁绍不顾伤痛,在别人的搀扶下急匆匆地下到城墙。
“尚儿,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没等袁尚下马,袁绍便激动地问道。
袁尚滚鞍下马,跪在袁绍面前,悲伤愤怒地回答:“父王啊,刘备识破了司马仲达的计策!”
“他杀死了袁熙三人,设伏反击,让我们措手不及!”
真相大白。
袁绍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摇晃着身子往后退了几步,瘫坐在地上。
“主公!”
审配等臣子慌忙围了过来。
袁绍呆滞地看着前方,如同冰雕一般坐在地上。
他曾想过无数种可能。
打败刘备,抓住蒋华强,歼灭齐军。
或者虽然让刘备逃走,但抓到了蒋华强。
至少,也要重创齐军,把刘备赶出黄河以北。
但他从未想过会败。
然而现在,残酷的事实摆在面前。
他败了。
而且是惨败。
被刘备识破计谋,遭到重创,再次被戏弄。
“这怎么可能!”
“如此周密的计策,竟也会被刘备识破?”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
袁绍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困惑与惊愕。
旁边的审配却暗自松了口气。
这次失败反而让他有些幸灾乐祸。
“臣早就说过,司马仲达的计策太过冒险。”
“七万大军一旦失手,后果将不堪设想。”
“仲达啊仲达,你太过自信了,小看了蒋华强的智谋。”
审配借机攻击司马懿,想激起袁绍的怒火。
果然。
袁绍恍惚的眼神顿时变成狂怒,瞪着司马懿质问:
“司马仲达!”
“这就是你的所谓妙计吗?”
“枉我还把你当作天底下最聪明的人,视你为制胜的关键!”
“看起来我是高看你了,你真让我失望!”
愤怒至极的袁绍不顾及面子,对着司马懿就是一顿斥责。
司马懿满脸汗水,又恐慌又惭愧,面对指责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看到司马懿狼狈的样子,审配嘴角露出一丝得意。
然后拱手劝说:“主公,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追究失策也没用了。”
“请赶快收拢残部,做好防御齐军进攻的准备吧。”
袁绍从悲愤和失望中醒过来,恢复了一些理智,艰难地站起来,登上城楼指挥接应撤退。
很快,文丑、周昂等将领带着败军陆续逃回城中。
原本七万人马,折损了差不多三万人,只剩下四万余人。
二十万齐军如饿虎扑食,向溃败的魏军扑去。
一场一边倒的屠杀就此开始。
邺城南门。
东方泛白,天刚蒙蒙亮。
城墙上。
袁绍拄着拐杖,翘首以盼地望着齐营方向。
他的眼里充满了期望,希望能看到儿子凯旋而归的身影。
“今晚一定能赢吧。”
“不会再有什么意外了吧…”
袁绍低语道,语气中既有自信也有隐隐不安。
毕竟他已经吃过太多亏了。
樊城、宛城、许都、官渡、黎阳……
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无论多巧妙的计谋,最终都会被识破,总是惨败而归。
经历了这么多失败,他已经产生了心理阴影。
虽然司马懿的这一招看似完美无缺,足以迷惑蒋华强,使他能打败刘备。
但他心中仍然有几分疑虑,害怕又会发生不测。
“主公放心。”
“我对这次的计划很有信心。”
“就算抓不住刘备,也能把齐军打得落花流水,逼他们退出黄河以北。”
司马懿看出袁绍心里的担心,笑着安慰道。
这是他给袁绍出主意以来,第一次敢这么大胆地说出这样的话。袁绍心中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仲达你可是当世无双的谋士,你说能行肯定就没错。”
“我这下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快去安排一下庆功宴,准备给尚儿他们庆祝胜利吧。”
袁绍挥挥手,脸上露出必胜的笑容。
司马懿笑了笑,转头吩咐:“主公有令,快准备好庆功宴,迎接三公子凯旋归来!”
旁边的审配却脸色铁青,眉头紧锁,心中暗自忌惮。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袁绍对司马懿的信任和重视已经超过了自己。
如果这场仗真的打赢了,司马懿无疑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到那时候,只怕自己的宰相位置也保不住了。
“司马懿……”
审配握紧拳头,咬牙切齿。
突然,一名士兵大喊:“我们的军队回来了!我们的军队回来了!”
城墙上的气氛瞬间沸腾起来。
袁绍远远望去,在晨光中果然看见大量的兵马正向邺城赶来。
看旗帜的样子,确实是自己的部队。
“尚儿这么快就回来了?”
“看来刘备真是不堪一击啊!”
袁绍哈哈大笑,准备下城亲自迎接儿子归来。
审配眼神一凝,急忙说道:“主公,请等等!”
“情况不对劲啊,咱们的军队并不像是打了胜仗的样子!”
“倒像是……像是……”
“大败而归!”
审配眼珠子瞪得老大,用颤抖的声音说出了最后几个字。
袁绍心中一阵慌乱,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定睛细看。
晨光中,涌来的士兵身影渐渐清晰。
丢盔弃甲、旗乱兵慌,哪有半点胜利的影子!
明明就是吃了败仗回来的!
袁绍的脸色骤变,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惊恐。
司马懿脸上的自信也随之消失,代之以无限的惊愕。
“我们,竟然失败了?”
“这怎么可能呢?”
“不可能啊,我们的军队应该凯旋才对!”
“怎么可能会失败……”
袁绍声音发颤,不断重复着难以置信的话,双眼充满了不可思议。
司马懿的脸色凝固在震惊与茫然之间,额头上的汗水滚滚落下。
城墙上,留守的魏军一片混乱。
“父王!”
“快开城门让我进去,我是尚儿!”
正当城上乱作一团时,袁尚已率败军冲到城下,焦急地大声喊叫。
袁绍认出了是袁尚,猛然清醒过来,连忙命令道:“快,快打开城门,放尚儿进来!”
城门开启,吊桥放下。
袁尚和他的败军争先恐后涌进城内。
袁绍不顾伤痛,在别人的搀扶下急匆匆地下到城墙。
“尚儿,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没等袁尚下马,袁绍便激动地问道。
袁尚滚鞍下马,跪在袁绍面前,悲伤愤怒地回答:“父王啊,刘备识破了司马仲达的计策!”
“他杀死了袁熙三人,设伏反击,让我们措手不及!”
真相大白。
袁绍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摇晃着身子往后退了几步,瘫坐在地上。
“主公!”
审配等臣子慌忙围了过来。
袁绍呆滞地看着前方,如同冰雕一般坐在地上。
他曾想过无数种可能。
打败刘备,抓住蒋华强,歼灭齐军。
或者虽然让刘备逃走,但抓到了蒋华强。
至少,也要重创齐军,把刘备赶出黄河以北。
但他从未想过会败。
然而现在,残酷的事实摆在面前。
他败了。
而且是惨败。
被刘备识破计谋,遭到重创,再次被戏弄。
“这怎么可能!”
“如此周密的计策,竟也会被刘备识破?”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
袁绍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困惑与惊愕。
旁边的审配却暗自松了口气。
这次失败反而让他有些幸灾乐祸。
“臣早就说过,司马仲达的计策太过冒险。”
“七万大军一旦失手,后果将不堪设想。”
“仲达啊仲达,你太过自信了,小看了蒋华强的智谋。”
审配借机攻击司马懿,想激起袁绍的怒火。
果然。
袁绍恍惚的眼神顿时变成狂怒,瞪着司马懿质问:
“司马仲达!”
“这就是你的所谓妙计吗?”
“枉我还把你当作天底下最聪明的人,视你为制胜的关键!”
“看起来我是高看你了,你真让我失望!”
愤怒至极的袁绍不顾及面子,对着司马懿就是一顿斥责。
司马懿满脸汗水,又恐慌又惭愧,面对指责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看到司马懿狼狈的样子,审配嘴角露出一丝得意。
然后拱手劝说:“主公,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追究失策也没用了。”
“请赶快收拢残部,做好防御齐军进攻的准备吧。”
袁绍从悲愤和失望中醒过来,恢复了一些理智,艰难地站起来,登上城楼指挥接应撤退。
很快,文丑、周昂等将领带着败军陆续逃回城中。
原本七万人马,折损了差不多三万人,只剩下四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