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挨点棍子不算什么-《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

  “我对义公老将军仰慕已久,若他能来归顺,真是天助我也!”

  “德润,你告诉义公老将军,我的营门永远为他敞开,随时欢迎他前来归顺!”

  刘备自然不会拒绝送上门的好处,欣然接受了韩当的归降。

  一旁。

  蒋华强默默喝酒,欣赏着阚泽的表现,嘴角微微翘起。

  等刘备说完,他放下酒杯,忽然问道:“阚德润,韩义公乃是孙家两代老将,孙策真为了维护周瑜对他施以杖刑?”

  阚泽看了蒋华强一眼,眼神有些猜疑。

  “这位是我的军师,蒋华强蒋文韬。”

  刘备介绍了蒋华强的身份。

  蒋华强!

  阚泽一听这个名字,背脊顿时一阵发凉。

  用兵如神,智谋百出,堪比张良韩信……这个人的恐怖名声在东吴无人不知。

  阚泽知道蒋华强的厉害,立刻绷紧神经,尽量保持镇定,生怕被那双眼睛看出异样。

  “久闻蒋军师大名,今日得以相见,实在荣幸!”

  客套话说完,阚泽正色道:“孙策当众打韩老将军三十军棍,这是大营中许多士卒亲眼所见,我岂敢说谎。”

  “若蒋军师不信,可以派人去打听。”

  阚泽神情庄重,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

  显然不怕他们派人去查。

  蒋华强不再说话,只是淡淡一笑。

  刘备见蒋华强不再质疑,便继续安抚阚泽,最后亲自把他送到岸边,目送他的小船消失在夜色中。

  刘备脸上带着笑意,赞叹道:“原来军师早就料到,东吴有人会来归降。”

  “先前军师说过,即便没有强大的水军,也有击败孙策的机会。”

  “难道这个机会就是指韩当归降?”

  蒋华强微笑道:“韩当归降确是我们战胜孙策的开端,但原因并不是主公想的那样。”

  刘备有些糊涂了,没能领会蒋华强的话外之音。

  “主公如此高兴,难道就确定韩当是真心归顺而不是诈降?”

  蒋华强反问道。

  “韩当对周瑜不服,这我们之前也知道。”

  “周瑜失去皖县和孙靖,韩当借此机会也是合理的。”

  “至于孙策护短打了韩当,虽然意外但也可以理解,毕竟孙策性情暴躁。”

  “我们可以多派探子去查明情况,确认韩当是否真的被打,就能判断他是否真心归顺。”

  蒋华强冷笑道:“根本不需要派人去查,我可以断定韩当肯定是诈降!”刘备心里有点迷茫。

  明明他分析得头头是道,各种迹象也都指向,韩当的确是受不了那边的压力,真心投靠。

  那为什么蒋华强却好像不太相信,直接说韩当是假投降呢?

  “文韬军师,倒不是我不信任你。”

  “只是我真的想不通,这韩当假投降的漏洞在哪里?”

  刘备一脸困惑地问。

  “主公别问了,只管信我就行了。”

  “韩当吃的那顿打,只不过是苦肉计罢了,为了让我们毫不怀疑。”

  “我看这一定是周瑜出的主意。”

  “这个假投降,是为了最后用火攻做铺垫。”

  “周瑜想要一把火,把我们的五万大军都烧光!”

  蒋华强不怎么解释,直接给出结论。

  这次面对敌人的局势,跟当年赤壁之战相似:弱的一方挑战强的一方,拥有水军的优势,南北两岸对峙,对手还是周瑜。

  这种状况下,火攻就成了最有可能的战略选择。

  要用火攻,自然先得有诈降之类的前期布置。

  蒋华强一眼就看透了这一切。

  刘备则是一脸惊讶。

  虽然不明白蒋华强为何这么确定,但想到以往军师从来没犯过错,也就顺从了他的判断。

  于是,他压下了内心的疑虑,赶紧问:“如果真像军师你说的那样,韩当是假投降,为什么刚才你没当场揭穿?”

  “要是现在揭穿了,咱们怎么将计就计,打败孙策的水军,跨过长江呢?”

  蒋华强意味深长地反问。

  刘备眼睛一亮,立刻兴奋起来,急切地说:“军师是不是已经想到了好办法,快讲给我听。”

  “周瑜要用火攻,就得靠火船发动。”

  “为了让火船成功通过我方阵地,就得先让我们的防御松懈。”

  “这就是他为什么要让韩当先来假投降,并且还说什么要带粮食过来投降的原因。”

  “实际上那些所谓的粮船,肯定是装满了油和草料的火船。”

  “一旦这些火船点燃,咱们的战船和营地都会大火蔓延,肯定会造成混乱。”

  “而这时,孙策会带领大军趁机杀上岸,一击毁灭我们。”

  “周瑜大概就是这样打算的。”

  “主公你需要做的,就是...”

  蒋华强低声慢条斯理地讲述了自己的计策。

  刘备恍然大悟,拍桌赞道:“行!既然军师确定这是周瑜的策略,那我就没什么好说了。”

  “我们就按军师的计划行动,等着他们上钩吧。”

  牛渚塞,江东军水营里。

  深夜时分。

  一阵阵痛苦的声音不断从一个军帐中传来。

  韩当躺在床榻上,忍受着医生更换创药的剧痛。

  他的后背还没结疤,血迹斑斑的样子令人毛骨悚然。

  终于换完药,医生退了下去。

  韩当深深吸了口气,瘫倒在床榻上。

  这时,孙策、周瑜还有鲁肃走了进来。

  “义公老将军,您的伤……”

  孙策看着韩当满身伤痕的模样,心疼不已。

  韩当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故作轻松地说:“老夫还硬朗得很,挨点棍子不算什么,伯符不要担心。”

  孙策放下心来,轻轻拍了拍韩当的肩膀:“义公,这一回真是辛苦你了。”

  韩当慷慨地说:“为了伯符大人尽一份力,这是我的职责所在,谈不上辛苦。”

  孙策脸上的歉意这才消散。

  “义公老将军不愧是孙家两代忠臣,这份忠心真是让人感动。”

  “你爹在天有灵,肯定也会非常欣慰的。”

  周瑜顺着话头一顿恭维,试图缓解气氛。

  韩当听得舒服,乐呵呵地捋着胡子。

  一番问候之后。

  韩当回到了正题,问道:“德润去江北帮我演戏,还没回来吗?会不会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