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新海市的跟踪与线索-《数据织网者:文明暗码》

  2035年夏的新海市城际列车上,空调风带着淡淡的机械味,吹得周雨桐鬓角的碎发微微晃动。她把背包放在腿上,里面除了换洗衣物,还塞着那本手写病历本——昨晚整理资料时,她特意把和AI误诊相关的病例页折了角,想着万一见到陈默,能让他更直观地看到康泰集团的所作所为。

  “再核对一遍陈默的信息?”坐在对面的上官宇推了推黑框眼镜,指尖在平板上划开一个加密文档,“26岁,方舟云总部技术助理,入职两年,负责基层医疗数据对接,没有公开的亲属信息,住在新海市西区的老旧小区——这些是我昨晚查到的,应该没问题。”

  周雨桐凑过去看平板屏幕,陈默的入职照上,年轻人穿着浅蓝色工服,嘴角有点腼腆的笑意,和电话里那个压低声音提醒“别惹麻烦”的形象不太一样。“他既然敢提醒我们,应该是有良知的,但肯定也怕康泰集团报复。”她指尖点在“基层医疗数据对接”几个字上,“他负责这个板块,说不定知道康泰是怎么把违规数据塞进方舟系统的。”

  上官宇从背包里拿出两罐速溶咖啡,递给周雨桐一罐:“我已经跟他约了上午十点,在西区的‘时光咖啡馆’见面——那地方离他住的小区近,人多,就算有人盯梢,也不容易动手。”他撕开咖啡罐的拉环,一股焦糖味飘出来,“对了,昨晚我查了康泰集团的股权结构,发现他们有个匿名股东,持股比例15%,而这个匿名股东的资金流向,和市里‘新时代科技城建设’的一个专项基金有关。”

  “专项基金?”周雨桐皱眉,“你的意思是,康泰背后有官方背景?”

  “不确定,但至少能说明,他们不是普通的商业公司,动他们得更谨慎。”上官宇喝了口咖啡,眼神沉了沉,“我还发现,两周前修改诊断阈值的那个高级管理员账号,登记的名字是‘方舟运维组’,但实际使用者是谁,总部系统里没有记录——像是有人故意用了‘集体账号’来掩盖身份。”

  列车缓缓驶入新海市高铁站,窗外的景色从稻田变成了高楼,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眼的阳光。周雨桐收起病历本,把背包甩到肩上:“不管他们背后是谁,先见到陈默再说。”

  两人出了高铁站,打车往西区走。路上,周雨桐注意到,一辆黑色轿车一直跟在他们后面——从高铁站出口开始,到转入西区的小路,那辆车始终保持着百米左右的距离。“我们被跟踪了。”她碰了碰上官宇的胳膊,朝后视镜努了努嘴。

  上官宇立刻回头看了一眼,掏出手机快速操作:“别慌,我给司机加钱,让他绕两个巷子,甩掉他们。”他点开一个定位APP,把共享位置发给了一个备注“技术组老吴”的联系人,“这是我以前在总部的同事,要是我们出事,他能帮忙查跟踪的人。”

  出租车在巷子里拐了两个弯,再回头时,黑色轿车已经不见了。司机把车停在“时光咖啡馆”门口,笑着说:“小姑娘小伙子,你们是不是惹上什么人了?刚才那车一看就不是好人。”

  “谢谢师傅,我们就是有点误会。”周雨桐付了车费,和上官宇快步走进咖啡馆。

  咖啡馆里人不多,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个穿灰色连帽衫的年轻人,正低头搅拌着咖啡。周雨桐一眼就认出,那是陈默——他比入职照上瘦了点,眼下有淡淡的黑眼圈,连帽衫的帽子拉得很低,像是怕被人认出来。

  “陈助理?”周雨桐走过去,轻轻敲了敲桌子。

  陈默猛地抬头,看到是他们,才松了口气,连忙招手让他们坐下:“你们怎么才来?我等了快半小时了,刚才一直怕你们被拦住。”他的声音压得很低,眼神时不时往门口瞟。

  “我们被跟踪了,绕了点路。”上官宇把平板放在桌上,屏幕对着陈默,“你说的‘康泰集团和市里有关系’,具体是哪个部门?还有,你提到的‘柳振庭’,是谁?”

  提到“柳振庭”三个字,陈默的手顿了一下,咖啡勺碰到杯子,发出清脆的响声。“柳振庭是方舟系统的早期开发者之一,40年前就去世了。”他压低声音,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推到周雨桐面前,“这是我偷偷复印的总部档案,你看——上面写着,柳振庭当年设计方舟系统时,加了一个‘文明平衡模块’,但这个模块后来被总部封存了,说是‘不符合民生工程定位’。”

  周雨桐展开那张纸,上面是泛黄的档案复印件,字迹有些模糊,但“文明平衡模块”几个字清晰可见,下面还标注着:“模块功能:监测人类技术与自然生态的匹配度,若技术过度干预生态,触发平衡机制。”

  “平衡机制?是什么样的机制?”上官宇追问。

  “不知道,档案里没写。”陈默摇了摇头,眼神里带着焦虑,“但我听总部的老工程师说,康泰集团一直在找这个模块的激活方式,他们修改诊断阈值,可能不只是为了引流病人,而是想通过干扰医疗数据,逼出‘平衡机制’的线索。”

  就在这时,陈默的手机突然响了,屏幕上显示“未知号码”。他看了一眼手机,脸色瞬间变白,手都开始抖:“是他们……他们找到我了。”

  “别接,先关机。”周雨桐连忙说。

  陈默摇了摇头,还是接了电话。电话里传来一个冰冷的声音:“陈助理,别多管闲事。把你手里的档案交出来,再劝劝那两个乡镇来的‘客人’,不然,你妈妈的住院费,可能就没人帮你付了。”

  陈默的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挂了电话,他猛地站起来,抓起桌上的连帽衫外套:“对不起,我帮不了你们了,我妈还在医院等着交钱……”他几乎是跑着冲出咖啡馆,连杯子里的咖啡都没喝完。

  周雨桐和上官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凝重。“他妈妈在康泰集团的医院住院。”上官宇立刻拿起平板,查陈默母亲的住院信息,“找到了!陈母,62岁,在康泰第一医院住了三个月,诊断是‘慢性肾衰竭’,每周要做三次透析——康泰这是拿他母亲当人质。”

  “太过分了。”周雨桐攥紧了手里的档案复印件,指尖因为用力而发白,“我们不能让陈默一个人扛着。上官,你能查到陈母的病房号吗?我们去医院看看,说不定能帮上忙。”

  上官宇点了点头,快速操作平板:“查到了,住院部12楼3床。但我们现在去,肯定会被康泰的人盯上。”他抬头看向窗外,刚才那辆黑色轿车又出现在咖啡馆门口,两个穿黑色西装的男人正往里面看。

  “先离开这里再说。”周雨桐把档案复印件折好,放进病历本的夹层里,“我们从后门走,去医院附近的便利店等,等他们走了再进去。”

  两人悄悄从咖啡馆的后门离开,绕到旁边的小巷里。黑色轿车里的人没发现他们,还在咖啡馆门口守着。周雨桐看着手里的档案复印件,心里的疑问越来越深——柳振庭的“文明平衡模块”到底是什么?康泰集团找这个模块,到底想干什么?而这一切,和AI的误诊,又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