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登基大典-《女帝谢樱传》

  “可这样的人,往往对自己太过苛求,”朱宸樾转头看向谢樱,“你对自己要求太高,太喜欢为难自己了,再加上你又是多思多虑的性子,这就容易钻进死胡同。”

  “我可没钻进过死胡同,”谢樱狡辩。

  “你是在大事上不钻,但在针对自己的时候,就有这毛病,我发现好几回了,”朱宸樾继续宽慰着谢樱,“大多数人遇见危险,或者大事在即,整个人要么紧张要么蛰伏,谁会想你一样兴奋的要跳起来?”

  “还有,你当初才打到长安,就急着出台一系列政策,我当时就猜到,你可能又是钻了什么牛角尖,”朱宸樾看向谢樱。

  “那时候形势一片大好,大家想的都是攻城略地,你却急哄哄的将一大堆后方政策弄出来,也就多亏刘叔年他们厉害,执行的干脆利索,但凡换一批人,这些都忙不过来,”朱宸樾低声道,“你知不知道,他们通宵干活都是家常便饭?”

  “这老小子跟你抱怨了?”谢樱有些生气。

  “没有,我当初随口一问,”朱宸樾低声道,“你知道刘叔年,当时跟我说什么了吗?”

  “什么?”

  “他说,有你这样居安思危的主子,是天下百姓的福气,更是他们底下人的福气,自当竭尽所能的辅佐你。”

  “这还差不多,算这老小子有良心。”

  “我想说的是,”朱宸樾顿了顿,“我不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对自己究竟有多高的要求,但在我们看来,你已经做的非常好了,甚至是堪比圣人的好。”

  “可还不够,我只做了一半,”谢樱心情好了些,但还是难受的厉害。

  “瞧瞧,都是劝别人劝不了自己,”朱宸樾抓着谢樱的手,“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点一点做,量变积累才会引起质变,这可是你自己写出来的话,怎么就不记得了?”

  谢樱有些脸红。

  尽管有些东西她倒背如流,但要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朱宸樾继续说道:

  “你今年才二十三岁,这个岁数登上皇位的皇帝,古往今来有几个?大多都是宫变之后赶鸭子上架,然后受制于宦官和权臣吗?你这皇位是自己一刀一枪打出来的,有谁能跟你比?“

  “你为大家做了那么多,你知不知道,西北的百姓给你立了生祠?”朱宸樾低声笑道,“你现在活着就在受香火了,以后那些臣子,也不必担忧你会求仙问道。”

  “别胡扯了!”谢樱被他这没正行的样子给逗笑了,但心绪着实舒展了不少。

  或许真是她心里有问题,或许是她太过顺遂,所以急于求成。

  ……

  尽管谢樱强调了许多遍一切从简,但该有的还是要准备。

  谢樱坐上由三十六人抬起的轿辇往奉天殿而去。

  轿夫都是万里挑一的专业人,即使路途颠簸,也能保证轿辇稳稳当当,坐在上面当真是舒服极了。

  随后便有礼官高唱走流程,又是什么敬天地,敬尧舜禹和古来贤君之类的。

  其实本身应该是敬天地祖宗。

  但谢樱祖宗的排位嘛……早就被她付之一炬了,这才换成了古来贤君。

  谢樱称帝,追封李清雅为温仁皇帝。

  对于这样的做法,一开始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反对,温仁皇后可以,皇帝不行。

  但在谢樱的坚持之下,众臣纷纷作罢。

  谢樱对此原话是:“大伙儿若是各个拿着祖宗之法来阻挠,莫不是想趁机说,我这女人做皇帝是违背祖制?”

  这样的大帽子扣下来,原先反对的人瞬间鸦雀无声。

  其实封不封李清雅,都是次要的,毕竟不过是个礼仪性问题,说来说去,也只能说祖宗没说过可以这么做。

  更关键在于,谢樱这一举措传递了一个很要紧的信息。

  她以后,大概率会传位给女儿。

  此前虽有则天皇帝,可那毕竟只有一位,最终还是还朝与李家血脉,不过是昙花一现

  所以众人原本以为,谢樱会如同那位则天皇帝一般转瞬即逝,烟花一般绚烂的绽放后归于冷寂。

  念及此,许多人心中对于女人称帝的反对,便压了下去。

  可没想到,谢樱竟是想将这女帝,长长久久的传下去。

  若真是女帝主政,那势必要用女官,聪明的臣子脑中转了千百个回合,知道家中子侄和后代的培养,必须得换个策略了。

  先不说儿子如何,至少那些琴棋书画、针织女红,决不能再让女儿们学下去了。

  谢樱的礼服思量再三,用了黑色作为主色,姜华带着众人发挥巧思,修改再三,在庄严上又添了一丝女性的柔美,发冠是将从前的凤冠换成了金龙,盘在发髻上。

  对于这一点,谢樱很是满意。

  其实这年头,不管男装女装,只要是礼服都不方便穿着。

  既然都不方便了,她更愿意保留自己身为女性的特质。

  一大堆繁琐的流程走完,李婳和刘叔年在下面带着文武百官叩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谢樱站在高处向下看,怪不得古往今来,人人都想做皇帝。

  百官叩首,黎民跪拜,这样的感受,神仙也无法拒绝。

  这一场典礼一直持续到了日落时分,谢樱走完所有的流程,才发觉自己脖颈僵硬。

  “方才在外头兴奋着,倒不觉得有多累,现在歇一歇,才发现是真受不了,”谢樱活动着筋骨感叹。

  “明儿一早还有早朝呢,咱们还是收拾收拾,赶紧休息,”芸惠在一旁催促道,“怪不得史书里的昏君都不爱上早朝呢,穿着那么厚重的衣裳,又要起那么早,搁谁身上都受不了。”

  “所以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谢樱咬了一口桌上的白馒头。

  她不喜欢吃放了各种乱七八糟馅儿料的点心,尤其在晚上。

  还是馒头吃起来更香更舒服。

  ……

  对于底下人来说,今日的早朝,可比昨日的大典更令人精神振奋。

  毕竟论功行赏,可就在今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