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
“荣利群,我不要再做这些事了!”蒋星露将脏衣服全砸到地上,气得脸红脖子粗。
“我是你家的奴隶吗?从早到晚地做事,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你却坐在那看着,也不说帮我一把。”
自从上次之后,她就休息了一天,又被利群哄着给他家做各种事情。
原本她以为,这次他会和她一块做事,结果不是被阿姨阻止了,就是他总说自己有事。
他的有事,就是坐在那看书和外出。
这不是蒋星露第二次闹脾气,她之前已经闹过几次了,且一次比一次闹的脾气大,每次都是荣利群哄好了她。
“蒋星露,你闹够没有?”荣利群阴沉着脸站了起来,呵斥道,“你就是做点儿家务事,又不是多辛苦,你成天的闹,有意思吗?”
“当初蒋星瑶做得比你多,做得比你勤快,做得比你好,从来没有一句怨言,还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
“你再看看你,像什么样子!”
在真和星露在一起了,他才发现蒋星瑶的好。
蒋星瑶从来不会有任何怨言,会把他和他家照顾得妥妥当当的,更不需要他成天哄着,只需要他时不时说上几句好听的话就行了。
而且,她从来不会管他和别的女人来往,哪里像星露,但凡他和别的女人多说两句话,她就要吃醋闹脾气,非得要他伏低做小的哄才行。
“荣利群,我们分手!”蒋星露丢下这句威胁的话,哭着跑走了。
她跑出去时,正好碰到了买菜回来的杜芳芳。
“这是怎么了?”杜芳芳一进门,就看到乱糟糟的家里,顿时哎哟一声。
“星露是怎么回事?家也不收拾,还哭着跑出去了,这不是让外人误会吗?”
荣利群的脸色很是难看,气冲冲地坐了下来,“妈不用管她。”
“就是对她太好了,她才会动不动就闹脾气。”
杜芳芳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却是眼珠子一转,“利群,咱们去星露家。”
她放下菜篮子,拉着儿子就出门,“你个傻小子,让星露这样跑回去,她肯定会和她爸妈乱说的。”
“咱们可不能让这样的事发生。”
她的眼底满是算计,她都盘算好了,只等蒋星露嫁过来,她就能得到一大笔的钱,还能有一个免费的劳动力。
要是哪天看不惯蒋星露了,让利群踹了她,重新找一个就好了。
就像当初,踹了蒋星瑶那样。
母子俩到蒋家时,正好蒋星露告状完。
因此,两家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周美夫妻骂杜芳芳和荣利群太不是个东西,让他们的宝贝女儿成天的做事,还说蒋星露在家里都没做过一丁点儿的事。
杜芳芳却骂蒋星露矫情,说任何一家儿媳妇都是这样过来的,不过就是做点儿家务事,她就小题大做。
还说,当初蒋星瑶任何事都做,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又说这才是当儿媳妇的样子。
两家人的争吵,引来了职工楼里的街坊邻居围观。
“哟,这两家人也会吵架?真是稀奇事,之前他们好得跟穿一条裤子似的。”
“这是没有蒋星瑶这个使唤的了,什么事都要他们做,没有矛盾才怪。”
“要我说,这两家都不是好东西。一个拿养女当宝贝宠着,那样对待亲生女儿,撺掇养女出轨未来姐夫。一个出轨女朋友的妹妹,当妈的还到处炫耀。”
夹在中间的荣利群听到议论,恨不得能找到地缝钻进去,这也让他越发意识到蒋星瑶的好。
如果她还在,根本不会有这些事,他也不会丢脸。
……
一天早上。
蒋星瑶刚锻炼完回到家门口,正用帕子擦着额头上的汗水,就遇到了来找她的王嫂子。
“星瑶,你回来得正好,要不要和我一块去逛集市?”王嫂子笑容满面的说道。
“今天是赶集的日子,一般这一天我都会出门买些东西。”
蒋星瑶对集市很感兴趣,主要是集市上有很多的种子和农用工具,是她想买的。
然而,她没有钱,一分钱都没有。
她叹道,“王嫂子,我没钱,没办法和你一块去逛集市。”
“什么?!”王嫂子吃了一惊,“桑承恩没上交存折?没给你生活费?”
蒋星瑶摊手表示没有,“王嫂子,我就不耽误你赶集了,我换身衣服就去食堂吃饭。”
恰在这时,身穿军装的桑承恩走了出来。
“真是看不出来,你是这样一个人。”王嫂子没给他好脸色。
桑承恩一头雾水,“王嫂子,我怎么了?”
“王嫂子。”蒋星瑶朝王嫂子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说这件事。
对她来说没必要。
再有大半个月,她就会拿钱离开军区,现在没必要扯这些。
“星瑶走,嫂子带你去赶集,嫂子有钱。”王嫂子皱着鼻子,气冲冲地瞪了眼桑承恩。
这下,桑承恩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皱着眉头看蒋星瑶,她跟王嫂子乱说什么?
蒋星瑶当没看到他的眼神,笑眯眯地对王嫂子说道,“不用了,我也没有什么要买的,需要的东西军区都有。”
王嫂子不同意,非得带着她一块去赶集。
最终,蒋星瑶实在是拗不过她。
在换了一身衣服,又从食堂拿了两个肉包子,蒋星瑶跟着王嫂子出了军区。
这是她第一次出军区。
军区外是一片荒芜,基本看不到植被,也几乎看不到除了人类以外的活物。
“星瑶,咱们在这里等军区的车。”王嫂子说道,“这里是没有公交车的,咱们只能坐军区的车到公交站。”
蒋星瑶说了声“好”。
她第一天来军区是昏睡状态,没有看过荒芜的外面。
“王嫂子,军区的外面一直是这样吗?没有种过树吗?”
王嫂子在这里多年,早就看腻了这些了,“哪里这么好种树,种树得有足够多的水吧,这么多水从哪儿来?”
她想起一件事,提醒道,“咱们这里三月到五月,十月到十二月都有沙尘天气,你多注意点儿。”
蒋星瑶道了谢,现在是六月份了,沙尘基本看不到了,十月份她已经不在这里了。
这时,一辆军区的车停在了蒋星瑶和王嫂子的面前,但摇下的车窗露出了一张让人意外的脸。
“荣利群,我不要再做这些事了!”蒋星露将脏衣服全砸到地上,气得脸红脖子粗。
“我是你家的奴隶吗?从早到晚地做事,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你却坐在那看着,也不说帮我一把。”
自从上次之后,她就休息了一天,又被利群哄着给他家做各种事情。
原本她以为,这次他会和她一块做事,结果不是被阿姨阻止了,就是他总说自己有事。
他的有事,就是坐在那看书和外出。
这不是蒋星露第二次闹脾气,她之前已经闹过几次了,且一次比一次闹的脾气大,每次都是荣利群哄好了她。
“蒋星露,你闹够没有?”荣利群阴沉着脸站了起来,呵斥道,“你就是做点儿家务事,又不是多辛苦,你成天的闹,有意思吗?”
“当初蒋星瑶做得比你多,做得比你勤快,做得比你好,从来没有一句怨言,还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
“你再看看你,像什么样子!”
在真和星露在一起了,他才发现蒋星瑶的好。
蒋星瑶从来不会有任何怨言,会把他和他家照顾得妥妥当当的,更不需要他成天哄着,只需要他时不时说上几句好听的话就行了。
而且,她从来不会管他和别的女人来往,哪里像星露,但凡他和别的女人多说两句话,她就要吃醋闹脾气,非得要他伏低做小的哄才行。
“荣利群,我们分手!”蒋星露丢下这句威胁的话,哭着跑走了。
她跑出去时,正好碰到了买菜回来的杜芳芳。
“这是怎么了?”杜芳芳一进门,就看到乱糟糟的家里,顿时哎哟一声。
“星露是怎么回事?家也不收拾,还哭着跑出去了,这不是让外人误会吗?”
荣利群的脸色很是难看,气冲冲地坐了下来,“妈不用管她。”
“就是对她太好了,她才会动不动就闹脾气。”
杜芳芳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却是眼珠子一转,“利群,咱们去星露家。”
她放下菜篮子,拉着儿子就出门,“你个傻小子,让星露这样跑回去,她肯定会和她爸妈乱说的。”
“咱们可不能让这样的事发生。”
她的眼底满是算计,她都盘算好了,只等蒋星露嫁过来,她就能得到一大笔的钱,还能有一个免费的劳动力。
要是哪天看不惯蒋星露了,让利群踹了她,重新找一个就好了。
就像当初,踹了蒋星瑶那样。
母子俩到蒋家时,正好蒋星露告状完。
因此,两家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周美夫妻骂杜芳芳和荣利群太不是个东西,让他们的宝贝女儿成天的做事,还说蒋星露在家里都没做过一丁点儿的事。
杜芳芳却骂蒋星露矫情,说任何一家儿媳妇都是这样过来的,不过就是做点儿家务事,她就小题大做。
还说,当初蒋星瑶任何事都做,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又说这才是当儿媳妇的样子。
两家人的争吵,引来了职工楼里的街坊邻居围观。
“哟,这两家人也会吵架?真是稀奇事,之前他们好得跟穿一条裤子似的。”
“这是没有蒋星瑶这个使唤的了,什么事都要他们做,没有矛盾才怪。”
“要我说,这两家都不是好东西。一个拿养女当宝贝宠着,那样对待亲生女儿,撺掇养女出轨未来姐夫。一个出轨女朋友的妹妹,当妈的还到处炫耀。”
夹在中间的荣利群听到议论,恨不得能找到地缝钻进去,这也让他越发意识到蒋星瑶的好。
如果她还在,根本不会有这些事,他也不会丢脸。
……
一天早上。
蒋星瑶刚锻炼完回到家门口,正用帕子擦着额头上的汗水,就遇到了来找她的王嫂子。
“星瑶,你回来得正好,要不要和我一块去逛集市?”王嫂子笑容满面的说道。
“今天是赶集的日子,一般这一天我都会出门买些东西。”
蒋星瑶对集市很感兴趣,主要是集市上有很多的种子和农用工具,是她想买的。
然而,她没有钱,一分钱都没有。
她叹道,“王嫂子,我没钱,没办法和你一块去逛集市。”
“什么?!”王嫂子吃了一惊,“桑承恩没上交存折?没给你生活费?”
蒋星瑶摊手表示没有,“王嫂子,我就不耽误你赶集了,我换身衣服就去食堂吃饭。”
恰在这时,身穿军装的桑承恩走了出来。
“真是看不出来,你是这样一个人。”王嫂子没给他好脸色。
桑承恩一头雾水,“王嫂子,我怎么了?”
“王嫂子。”蒋星瑶朝王嫂子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说这件事。
对她来说没必要。
再有大半个月,她就会拿钱离开军区,现在没必要扯这些。
“星瑶走,嫂子带你去赶集,嫂子有钱。”王嫂子皱着鼻子,气冲冲地瞪了眼桑承恩。
这下,桑承恩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皱着眉头看蒋星瑶,她跟王嫂子乱说什么?
蒋星瑶当没看到他的眼神,笑眯眯地对王嫂子说道,“不用了,我也没有什么要买的,需要的东西军区都有。”
王嫂子不同意,非得带着她一块去赶集。
最终,蒋星瑶实在是拗不过她。
在换了一身衣服,又从食堂拿了两个肉包子,蒋星瑶跟着王嫂子出了军区。
这是她第一次出军区。
军区外是一片荒芜,基本看不到植被,也几乎看不到除了人类以外的活物。
“星瑶,咱们在这里等军区的车。”王嫂子说道,“这里是没有公交车的,咱们只能坐军区的车到公交站。”
蒋星瑶说了声“好”。
她第一天来军区是昏睡状态,没有看过荒芜的外面。
“王嫂子,军区的外面一直是这样吗?没有种过树吗?”
王嫂子在这里多年,早就看腻了这些了,“哪里这么好种树,种树得有足够多的水吧,这么多水从哪儿来?”
她想起一件事,提醒道,“咱们这里三月到五月,十月到十二月都有沙尘天气,你多注意点儿。”
蒋星瑶道了谢,现在是六月份了,沙尘基本看不到了,十月份她已经不在这里了。
这时,一辆军区的车停在了蒋星瑶和王嫂子的面前,但摇下的车窗露出了一张让人意外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