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下乡村的憨子3-《快穿之天残地缺》

  “年年,我来了。”

  杨婉婷斜挎着军绿色的布包,向商有年跑了过来。

  看见前面马上就要走远的牛车,她扯起好友就追了过去。

  “二伯,等等,带我们一程。”

  村子里的大多数人都姓杨,沾亲带故的都有点亲戚关系。

  杨姓之间有远有近,大队长是杨婉婷的亲二伯,自然不介意捎自家侄女一程。

  咬着自己卷的土烟,中年人回头看了一眼,笑呵呵地停下牛车,等着两人追上来。

  “婉婷,有年,你们去县里玩啊。”杨二伯故意逗趣儿。

  “才不是,我去县里是有正事的。”杨婉婷率先爬上牛车,撅着嘴不满她二伯武断的想法。

  商有年替杨婉婷解释,“我们去县里买点东西,麻烦队长了。”

  她先道完谢,才顺着杨婉婷的力道上了牛车。

  伴随着黄牛慢悠悠的步伐,板车缓缓地在乡道上前进。

  杨婉婷是个停不下嘴的人,一路上和大队长从供销社最近什么便宜聊到这次下来的知青。

  “我们村不是离县里近吗,条件也好一点,所以这次说会多加点人。”

  说起村里条件好,大队长眉毛高高扬起,显然对此有些骄傲。

  “怎么还加啊?”杨婉婷有点不乐意。

  从之前那些知青的表现看来,她形成了一个刻板印象。那就是知青什么用都没有,只会帮倒忙。

  “那没办法嘛,领导决定的嘛。”

  大队长心情好想得开,而且现在村里老知青也不少,新来的知青可以直接交给那些老知青管理,他也可以少点事。

  只有商有年知道,这次分到她们村的知青有八个,足足比其他村子多了一倍。

  估计真到了领人的时候,大队长就笑不出来了。

  到了县城门口,商有年和杨婉婷就下了牛车。

  和大队长告别之后,两人先去找了个地方吃午饭。

  国营饭店那是不舍得去的,找了个树荫,她们就着凉开水吃自带的饼,顺便到处逛了逛。

  等到时间差不多了,两人才向供销社走去。

  下午的供销社没什么人,售货员正伏在玻璃柜上打瞌睡,看见人进来也不招呼。

  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杨婉婷念叨着要买的东西自顾自地到处寻摸去了。

  商有年陪在她的身边,跟着在堂里转来转去。

  这次主要是杨婉婷出来大采购,商有年算是搭伴会来县城看看的。

  只是在县城绕了半圈,商有年就歇了心思。

  就她今天看到情况而言,短时间内根本不用考虑做生意的事。

  杨婉婷还在念念叨叨地挑选,糖、瓜子、香烟、白酒、蜜枣等等这一串的念下来,商有年都记住了。

  一看就是接待贵客的架势,商有年不禁有点好奇。

  “你家来什么客啊?买这么多东西。”

  “不知道啊,我妈也没说,就叫我出来买。”

  杨婉婷没有丝毫迟疑地脱口而出,回答让商有年略微无语。

  商有年觉得,要是自己接到这个任务,肯定会问得清清楚楚。

  买这些东西是为什么,有什么要讲究的,需不需要额外购置其他东西。

  但杨婉婷向来大大咧咧,能出来玩还给零花钱,她才不管那么多。

  把她妈交代的东西都买全了,杨婉婷捏着自己的跑腿费凑到货架前看来看去。

  “年年,你说我是买雪花膏还是买蛤蜊油?”

  杨婉婷是真的纠结,雪花膏贵一点,但盒子好看,闻起来也香。

  可她手里的钱就那么多,买了雪花膏,就剩不了多少了。

  徘徊在货架前,杨婉婷始终下不了决定。

  最后售货员都有些不耐烦了,杨婉婷才匆匆买了一盒蛤蜊油。

  她买的东西是真不少,大包小裹晃晃悠悠的,看得让人忍不住担心。

  商有年伸出援手帮她背了一半,这才看上去没那么吓人了。

  两人正准备从供销社出去,一个人就撞了上来,差点把杨婉婷手里的东西撞掉。

  “干嘛呢?!”

  一时着急,杨婉婷的声音就大了一点,把那个冒冒失失的年轻人吓了一大跳。

  “对不起对不起.......”

  年轻人不住道歉,就差躬成虾米了。

  杨婉婷检查完手里的东西,发现没有损坏之后,这才大发慈悲地原谅了人家小伙子。

  买完东西,两个女孩就径直去到县城门口,准备等会跟着大队长一起回村。

  倒不是她们不想在县城里多逛逛,只是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不方便带着到处走。

  反正县城就在这里又不会跑,啥时候有空想来就再来呗。

  没等多久,一串接一串的人就从城门口经过,基本上就是穿着褪色工装的大叔大伯带着几个怯生生的年轻人。

  杨婉婷和商有年蹲在路边,也没有不好意思的想法。每过去一个城里来的知青,两人都要讨论一番。

  杨婉婷羡慕女孩子们白嫩的皮肤和编得好看的头发,商有年则盯着知青们身上的衣服出神。

  在熟悉服装发展趋势的她看来,现在的流行的服装风格还是比较收敛的,没有格外突出的设计。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存在于各种服饰中间的商机。

  只要有足够的布料,商有年完全有信心可以复刻出来这些衣服。

  然后,怎么通过帮人做衣服挣钱才是大问题。

  这个时代,人们对金钱交易以及资本主义的表现还是很警惕的。

  她还在思索怎么开展这项业务,下乡村的知青就在大队长的带领下过来了。

  牛车上已经被知青们的东西挤满了,杨婉婷也就没往上面放。

  两人拎着包包包裹裹和这次的知青们走在一起,很快就有人来搭讪了。

  “两位姐姐,你们好。”

  率先搭话是个小女孩子,脸上还带着稚嫩的婴儿肥,也不知道她父母怎么舍得她下乡的。

  “你好呀。”

  杨婉婷热情地回应,很快就和这个小妹妹以及知青们聊得火热。

  商有年一路上都没有说话,看到人群中的苏志诚的第一眼,她差点就吐了出来。

  就算扭过脸去不看,一种强烈的膈应感还是让她很不耐烦。

  好不容易熬到村口了,商有年拉着仍有点依依不舍的杨婉婷马上就要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