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真假少爷8-《快穿之天残地缺》

  “那也要经过我同意。”

  周周挎上书包,站起来反驳。

  他没有生气也没有委屈,只平静叙述这个事实。

  但在樊守正的眼里,就是大逆不道了。

  男人翘着二郎腿,表情中略带不渝。

  他上下打量了六岁小孩一会儿,又莫名消了怒火。

  虽然不准备发火了,但男人还是看樊小周不顺眼。

  因此,樊守正的屁股焊在座位上,没有半点挪动的趋势。

  他抖着腿,好整以暇地看着小孩,等他服软认错或者惶恐失态。

  但周周两样都没有。

  小孩沉稳的站在一旁,仰着头看时刻表。

  尽管不知道要乘的火车是哪列,但他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至于旁边的樊守正,则被忽略了个彻底。

  见樊小周这个反应,没滋没味的男人收回眼神,抱着保温杯闭目养神。

  嘈杂的背景音中,父子间的气氛颇有些不尴不尬。

  没过多久,检票的提示音再度响起。

  樊守正站起来,提着周周帽子把他往检票口带。

  拥挤的人群互相挨蹭,夹在其中的周周被挤得东倒西歪。

  他紧紧抱着爸爸的腿,如此才没被挤得找不到方向。

  好不容易过了检票口,又要赶紧往车厢跑。

  所以到火车上的时候,大人小孩都出了一身的汗。

  樊守正坐在折叠座椅上,大口大口喝水。

  而周周背着书包,被下铺的老奶奶唤了过去。

  “来,娃,到这来坐。”

  说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老人瞪了樊守正一眼。

  她当了一辈子的教师,不负责任的人见得多了,但这种连个座位都不让给孩子坐的父亲还真没怎么遇到过。

  路见不平的老太太控制不住职业本能,主动给年轻人上了一节思想品德课。

  她说得倒是义正辞严,只可惜听众不在乎。

  无端被指责的樊守正撇撇嘴,吊儿郎当的拿着保温杯上了中铺。

  而周周被他留在了下面,和老奶奶面面相觑。

  内敛的小孩抱着书包,细声细气的询问。

  “谢谢奶奶,我可以再坐会儿吗?”

  “可以可以,你想坐多久坐多久。”

  说完这句话,老太太从布包翻出一小袋猫耳朵,递到周周手里让他吃。

  礼尚往来,周周也翻出刘巧娥准备的江米条分享。

  不过,老太太只尝了一根就没再动了。

  她看小孩这一包东西,就知道家里肯定很心疼他,对小孩处境的担忧也少了一些。

  不过,还是得问问到底怎么个情况。

  上了年纪的老人没什么边界感,问的问题也有些深入。

  但周周能感受到她的善意,所以也一一回答了。

  在知道周周的家庭情况之后,老太太才总算弄明白了一点。

  难怪当爸的不晓得关心孩子呢,原来是从来没养过。

  她有心想教育轻率的年轻爸爸,却敌不过对方始终在装聋作哑。

  最后还是周周开了口,才中止了这场收效甚微的劝诫。

  平心而论,小孩并不认可樊守正是他的爸爸,自然也不觉得需要被主持公道。

  他感谢了仗义执言的老奶奶,又拿出寒假作业给她看,顺利转移了老人的注意力。

  车厢的微微晃荡中,时间过得飞快。

  到了该睡觉的点,列车员照例过来催促。

  周周背着包爬上中铺,自觉在樊守正和墙的中间躺了下来。

  他的睡眠质量还可以,再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

  下铺的老奶奶已经下车,而樊守正坐在暂时无人的铺位上,拿着一本杂志看。

  看到周周伸出来的小脑袋,他不咸不淡的提醒了一句。

  “赶紧下来,马上到站了。”

  “哦。”

  小孩应了一声,又背着包从中铺爬下来。

  他下来后没多久,过道里就排起了长队。

  大包小包的,都是要下车的人。

  父子俩缀在队尾,慢吞吞出了车厢。

  车厢外,密密麻麻的人流走向同一个方向。

  不用说,出站又是一次折磨。

  周周抓着樊守正的衣摆,从拥挤的出站口钻出。

  偌大的广场上,都是为生活忙忙碌碌的人们。

  父子俩混在人群中,只是不起眼的两个小点。

  不过,樊守正倒是不怎么着急。

  他先带着周周去车站附近的小宾馆入住,然后又带小孩出去玩。

  博物馆和动物园的门票都不便宜,但樊守正还是花了。

  所以,虽然男人还是爱搭不理的样子,但周周忍了下来。

  小朋友玩得开心,遗忘了两人之间些许的不愉快。

  第二天,他跟在樊守正身后,期待再去哪儿玩。

  如他所愿,他们又去了一个着名的景点。

  云山,取自云山雾罩,是古诗中有名的山川。

  就算是只上过一年级的小朋友,大多也听到它的名字。

  周周也不例外。

  激动的小朋友轻装简行,只背了水壶和少许糕点。

  他跟在樊守正身后,和一群人一起逃票上山。

  偏僻的山间野径上,村民向导语气激昂的给大家打气。

  “快了快了,再走两步就到了,看到那块空的地方没?过去就和他们买票进来的人汇合了。”

  听到他的话,气喘吁吁的众人直起腰来极目远眺,才看到所说的那块空地。

  确实看着挺近,但走起来百分百不会轻松。

  一行人插到正规军中的时候,已经是大中午了。

  收到带路费的村民向导直接原地歇了下来。

  他往上指了指,大方的说,“出去不验票,你们随便玩。”

  这架势,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景区是他开得呢。

  不过,对山脚下土生土长的村民而言,也确实和他们自己开的差不多。

  这么多年上山下山,就没谁真的买过什么门票。

  毕竟山就是山,一直在这里。

  收费的人才是后来的,算数才怪。

  泰然自若的村民向导笑了笑,问心无愧。

  他望着往上爬的众多游客,晃晃悠悠沿大路往下走。

  相反的两条人流泾渭分明,互不干涉。

  在上山的人流中,周周显得格外突出。

  不要人抱,爬得飞快,还自己背包,这样独立的小孩引得无数人注目。

  抱着小女孩的妇女眼睛一亮,温言软语的劝说道。

  “看看那个小哥哥,咱们妹妹也要自己走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