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站台的风-《小说集啊》

  站台的风

  傍晚的风卷着落叶掠过站台,陈默把围巾又紧了紧。电子屏上的红色数字跳得缓慢,末班车还要等十分钟。

  他是三个月前搬到这附近的,每天下班都会经过这个站台。站台尽头有棵老槐树,树干上刻着歪歪扭扭的“等”字,被风雨磨得快要看不清了。

  “小伙子,借个火?”

  苍老的声音自身后响起。陈默回头,看见个穿深蓝色工装的老人,手里捏着支皱巴巴的烟。他摇摇头:“我不抽烟。”

  老人“哦”了一声,把烟塞回口袋,在他身边的长椅坐下。“等车?”

  “嗯。”陈默应着,目光落在远处的铁轨上。夕阳把铁轨染成金红色,像条无限延伸的丝带。

  “这站台啊,我守了三十年。”老人忽然开口,手指敲着膝盖,“以前不是这样的,是木头搭的,下雨就漏。”他笑了笑,眼角的皱纹堆起来,“那时候我跟我婆娘,就在这儿卖茶叶蛋。”

  陈默没接话,老人也不在意,自顾自地说下去:“她总说,等攒够了钱,就去南边看看海。我说好啊,等我退休了就去。”

  风忽然大了些,吹得老槐树的叶子沙沙响。老人望着铁轨尽头,那里的天空正慢慢暗下来。“后来呢?”陈默忍不住问。

  “后来她就病了。”老人的声音低了些,“没等到退休,也没等到看海。”他从口袋里摸出个小小的铁皮盒,打开,里面不是烟,是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的女人梳着两条麻花辫,站在老槐树下,手里举着个茶叶蛋,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

  “她最喜欢这棵树,”老人用指腹擦了擦照片,“说等我们有了孩子,就教他在树上刻名字。”

  陈默的心忽然沉了沉。他想起上周整理旧物时,翻出母亲留下的日记本,最后一页写着:“等他爸回来,我们就去看海。”那年他七岁,父亲去外地打工,再也没回来。

  “车来了。”老人把照片放回铁皮盒,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

  末班车的灯光刺破暮色,缓缓驶进站台。陈默站起来,看见老人并没有动。“您不上车?”

  老人摇摇头,往老槐树的方向走:“我再等等。”他走到树旁,抬手轻轻摸着树干上的“等”字,像在抚摸什么珍贵的东西。

  车门关上的瞬间,陈默回头望了一眼。老人的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和老槐树的影子交叠在一起。风穿过站台,带着远处铁轨的气息,像是谁在轻轻说“等一等”。

  车启动了,陈默的视线一直停留在老人身上,直到那身影渐渐模糊。他靠在车窗上,脑海里不断浮现老人和母亲的话,“等”这个字,像一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

  回到家,陈默坐在床边,打开母亲的日记本,一页页地翻着。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像是母亲在耳边轻声诉说。他忽然明白了,那些未完成的等待,其实是一种爱,是对未来的期许,是对亲人的牵挂。

  从那以后,陈默每次经过那个站台,都会下意识地寻找老人的身影。虽然大多数时候,站台只有那棵老槐树,在风中孤独地摇曳,但他知道,老人还在那里,守着他的回忆,守着那份永远的等待。而他自己,也在心中默默种下了一颗“等”的种子,等有一天,能带着母亲的期待,去看看那片海。

  车开出去很远,陈默仿佛还能听见老人的声音,混在风声里,一遍遍地说:“再等等,就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