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是历劫仙人36-《快穿路人就要随心所欲》

  紫宸殿内。

  龙椅上的帝王面容沉敛,在听完站着的工部尚书言之有物,才展露笑颜。

  他目光扫过阶下,落在站在工部尚书身侧的十皇子,见其正垂眸听着奏对,眉宇间还带着思考。

  “不错,成务你先去工部,记得要多跟刘爱卿学习。”

  十皇子周成务闻声抬眸,快步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儿臣遵旨,谨记父皇教诲。”

  他顿了顿,又转向身侧的工部尚书,拱手道:“还请尚书大人日后不吝赐教。”

  哪怕在心里念叨来了个大麻烦,但刘令徽拱手回礼后,说的却是:“殿下有礼,臣定会是倾囊相授。”

  “今日难得得闲,京里近来可有什么新鲜事?”皇上指尖轻叩御案上的青玉镇纸,随口笑道。

  “回禀陛下,京城百姓得沐陛下光辉,自是安居乐业。”

  照例恭维完皇上,刘令徽方才吐口真正想说的话,“今早,臣听家中仆人提及同僚的家事,还未确认流言真伪,不知应当不应当说。”

  臣子的家事。

  皇上就爱听臣子的家事。

  “是哪位爱卿的家事?”

  “正是工部的韩青梧。”

  凝神听着殿中动静的十皇子正是要步入朝堂的年纪,对朝中大臣的动向也记在心上。

  此刻,他见父皇神色平和,此时明显又是要君臣和乐,便张口说道:“父皇,儿臣听闻韩大人性命垂危,连太医都无计可施。”

  “是有此事,韩卿倒是可惜。”

  对韩青梧与刘令徽两位臣子间的嫌隙,皇上心知肚明,乐见其成。

  也知晓这是韩府又闹出来什么把柄,但他还是很爱听。

  “爱卿,你只管说下去。”

  得了皇上的允许,刘大人才继续往下说:“家中下人也是听韩府下人说起韩大人在昏倒前,同刚回京的长子韩川在书房密话许久。

  下人听到书房内有争吵声,才说此次韩大人昏迷不醒,正是被家中长子韩川给气倒在地。”

  他对韩青梧是不计前嫌,但多年来韩青梧倒是处处给他挖坑,让他在朝中的日子不说举步维艰,但也是处处掣肘。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自然要好好利用一番。

  没错,这位大臣刘令徽正是当年挖坑,把韩青梧给整倒之人。

  韩青梧借着宿芝的脑子重新在官场立足以后,为了报复刘令徽,也为了斗倒上司给自己腾出位置,便多次给刘令徽挖坑。

  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刘大人又接着说道:“臣不好妄议此事的真假,只是那位韩川从师卢夫子,却至今日还未有举人功名。

  韩大人在他回京后,关心他的课业,却在之后昏倒。臣实在是有感于韩大人的一片慈父心肠。”

  话音刚落,殿内静了片刻。

  皇帝的眼底看不出喜怒。

  但垂首的刘大人知道皇上此刻是联想到了朝中几位争斗不休的皇子。

  十皇子也敏锐的察觉到什么,哪怕听说过韩川的不中举是运气的缘故,此时也不敢多言。

  “同父争吵,枉为人子。”

  皇上此言到底是在说韩川,还是在说几位皇子,殿上几人都各有思量。

  ——

  韩府,白幡还没挂完廊檐,灵堂尚未全支起来,正指挥下人团团转的长安就见守门小厮跑来。

  他在站定后,连气都没喘匀,就开口说道:“宫里来的刘公公到了,说有口谕。”

  “你可有听说是为着什么事情?”

  “奴才没问到,只是公公的脸色瞧着不好。”

  当时看到有宫里徽记的马车,他还吃了一惊。以为是宫里这么快就得知老爷的死讯,所来的公公也是受宫里交代来上门吊念。

  谁知,那位公公架子大的很,连几步路都不愿意多走,只让他把府上的主子都叫去。

  看上去,倒不是为什么好事来的。

  在吩咐身后的丫鬟去将韩川叫过来之后,长安直接迈步朝着府门走去。

  她倒是要看看这位公公是所来为何。

  “府上新丧,公公来府上一趟辛苦,却招待不周,实在是让我过意不去。”

  见这位刘公公把纸秋要塞进他袖中的一叠银票都推拒,长安心里百般猜测等下的祸事得有大。

  刘公公也没想到韩大人卒在今日,但皇上的口谕总得照旧。

  他面上是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样子,冲长安问道:“不知韩大公子现在身在何处?咱家可是奉旨前来,时间紧迫,还望夫人莫要耽搁了。”

  听此,长安也隐约感到此事与韩川有关。

  但实在是没想到刘公公带来的口谕是训斥韩川忤逆不孝,枉为人子。

  跪在地上的韩川听后,指尖掐进掌心,渗出血珠也未觉。

  “公公,此事当真是有所误解,夫君也并非韩川所气才会病倒,是……”

  长安面色惶恐,说出口解释还未说完,就被刘公公一下打断。

  “这话留着同陛下说吧,咱家没功夫听这些。”

  现在他还对推拒出去的那叠银票感到心疼,但被陛下不喜的人,他也得不喜。

  故而袖摆一甩,刘公公就要离开。

  “公公,公公,别走。”

  呆滞的韩川也在此时反应了过来,直接追了出去。哪怕跌倒在地,也要爬起来去追赶马车。

  皇上金口玉言已出,今日他若不能陈冤,也再无日后可言。

  长安站在阶前未动,还在想皇上为何会下这道口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