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夜下的破庙-《一袭幽梦》

  原来,刚才门外来访的两人,乃是凌峰的暗卫。

  黄闵到王府寻王爷一事,被暗卫察觉,第一时间潜入宫,告知了凌峰。

  被禁足在宫里的凌峰正为上官一族之事发愁。听闻此讯,传令暗卫去通知黄闵,今夜子时,到宫里一叙。

  临近子时,黄闵换上夜行服,跟着一暗卫,悄然潜入宫中。

  直到天色微亮,黄闵才返回。他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那个布袋子里并没有可以直接证明上官一族清白的证据。袋里仅是一张藏宝图和钥匙,还有半块玉佩。

  欧阳征浔如此大费周章,显然那个袋子里的东西对他极为重要。凌峰心生一计,可借此袋子大做文章,逼欧阳征浔露出破绽。

  好消息是,在那场天牢大火里,还有一些幸存者。至于有没有上官府的人,还需要等待暗卫的消息。

  听闻此讯,我欣喜不已。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上官家人都能平安活下来。

  龙城一处偏僻的别苑内。

  哐当——

  一个盛满茶水的杯子,被狠狠地摔在铺了青砖的地面上,瞬间碎裂,茶水四溅。

  正坐在太师椅上的欧阳征浔,怒目圆睁。其右臂膀上绑着粗纱布,左手紧握成拳,指关节都泛了白。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连个人都带不回来,要你们何用?”

  “天牢内如此大火,竟然还有活口留下。那帮贱民的贱命,也真是够硬的!”

  一旁站着的宝蓝色长袍男子躬身上前,“只因那些黑衣人武艺高强。属下们实在难以脱身……”

  李北大战战兢兢地跟着点头应道,“确实!若非护卫队及时赶到,那些蒙面人忙于逃离现场。否则,怕是要与他们激战至天明了。”

  李柯南亦恭敬地说道:“大人请息怒。事已至此,当务之急,是要考虑如何应对皇上对此事的追查。”

  欧阳征浔深吸一口气,竭力压制住怒火。

  “此案交由大理寺彻查,正合老夫心意。大理寺卿乃是皇后娘娘的远房亲戚,借由娘娘之手,铲除那几个活口,易如反掌。”

  欧阳征浔已然平复了怒气,“李掌柜,那个藏宝地点若无地图,你当真记不清位置了?”

  李柯南拱手作揖道:“大人,那处藏宝地在下也仅去过一次。时过境迁,怕是已难以记清具体位置。况且,即便找到位置,若无那把奇形钥匙,也是无法进入那个布满机关陷阱的洞穴。”

  欧阳征浔皱眉凝思,“那便先将大理寺之事安排妥当,尽快去处理掉那几个活口,以免夜长梦多,坏了大事。”

  这时,一名侍从匆匆进来,递给欧阳征浔一封信,又在其耳边低语了几句。

  欧阳征浔脸色微变,随即冷笑一声,“哼,他们简直是异想天开,居然想借用袋子换出她的家人。”

  宝蓝色长袍男子犹豫了一下,“大人,当下是先取回袋子?还是先杀掉那些活口?”

  欧阳征浔眼中闪过一抹狠冽,“倒不如给她来个将计就计之策。”言罢,他手臂一挥,示意宝蓝色长袍男子趋近,在其耳畔低声嘱咐几句,那男子点头应是,便转身离去。

  黎明时分,第一缕晨曦方才升起,暗卫飞枭便已现身于城西郊的庄子内。

  我不由得在心里暗叹,凌峰的暗卫办事果然神速。

  飞枭携带睿王所写的一封密函,以及那个布袋子交予黄闵。同时,还带来了一则令我感到喜忧参半的消息。

  在天牢那场大火中,所有犯人皆已死去。上官家老爷子、老夫人,另有一老嬷嬷及一年长女仆,四人也已殒命。唯有六人侥幸存活,都处于昏迷状态。而死去的四人,并非是被烈火焚身而死亡,则是被烟火熏呛窒息致死。

  听闻死去者皆是上官府的长辈,我瘫跪在地,悲痛欲绝地仰头大哭。

  “爹、娘,是菲儿无能,是菲儿不孝啊。没能救出你们……”

  黄闵赶忙上前将我搂进怀里,满眼疼惜之色。

  “菲儿,莫要太过伤心。如此大火,上官家还有其他人活了下来,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我依偎在黄闵怀里,泪眼朦胧。

  “那其他活下来的人现在何处?”黄闵问。

  飞枭拱手回答:“他们已被移送至大理寺关押,据说还宣了太医前去救治。皇帝对此事大发雷霆,下旨要大理寺彻查此案。一抓到纵火者,要严惩不贷。”

  我怒声道:“还查什么!直接去告诉皇上,是欧阳征浔那狗贼放的火。派人去把他抓起来,灭他九族。”

  “菲儿莫动怒,我们要收集证据。空口无凭,皇帝自是不会相信。”

  “我就是人证,活下来的人也是。难道,这些还不足以自证?”

  黄闵耐心劝道:“菲儿,欧阳征浔背后有太子,其势力庞大。仅凭一面之词,皇上未必会动他。而且,他肯定会想尽办法销毁证据。此事还得从长计议,找到确凿的证据才行。”

  我竭力抑制住内心的悲痛,“有太子和皇后为其撑腰,难道就无法惩治他了?那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飞枭指了指黄闵拿在手里的信,“王爷信中写有计策,请公子一览。”

  黄闵忙拆开密函阅览,点头道:“王爷此计可行。”

  我擦了擦眼角泪水,接过一览,亦赞同地点头。

  “嗯,此计果然妙!”

  黄闵转身走到桌前,执笔书写。落笔后呼气将墨渍吹干,折叠收入信封,递予飞枭。

  “还请将此信亲自交予王爷,我们就按那信中之计策行动。”

  飞枭点头,“王爷已遣人给欧阳征浔送去一封信,公子后续只需依计行事便可。”

  言罢,飞枭收信入怀,转身离去。

  黄闵打开那个布袋子,倒出里面的物件。我一瞧,仍是那三样东西。

  密函中有言明,这张藏宝图与钥匙皆为伪造。此乃凌峰依那张藏宝图临摹而成,且略有改动。那把形状怪异的钥匙,亦是另寻铁匠新制,同样有所改动。

  只有那半块玉佩是原物。因要拿给欧阳征浔换取上官家人性命,此玉佩又是其原有物件,而另一半又在他身上。所以,无法造假。

  “真正的藏宝图李柯南见过,万一被他识破,可怎么办?”我说出了心里的忧虑。

  黄闵过目完,将三样物件复收回布袋里,轻声安慰道:

  “菲儿不必忧心,信中所约乃是今晚夜间交易。于那漆黑无光之地,他们无暇仔细分辨。”

  我仍是有些忐忑,但也只能寄希望于这个计策。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

  黄闵身着黑色夜行服,带上布袋子,悄然来到了约定的那座位于大理寺后山的废弃庙宇。

  这座庙宇,已被废弃多年。那斑驳的墙面已有些脱落,屋顶的瓦片也残缺不全,黝黑的房梁上结满了蜘蛛网。

  据说这里以前是大理寺用以关押那些罪妃的地方。在某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突然燃起一场诡异的大火,将原本完整的寺庙几近焚烧尽毁。

  庙内一片漆黑,只有几丝微弱的月光,透过破烂的屋顶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诡异的阴影。

  偶有风吹过,几扇破旧的窗户残骸,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似有无数幽灵在游荡。

  在这寂静的夜晚,每一丝轻微的声响,都被放大了无数倍。

  不远处的山林里,时不时传来几声猫头鹰的叫声。在空旷的庙宇中回荡,简直让人毛骨悚然。

  黄闵深呼吸,努力保持冷静,他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睿王在信中言明,暗卫会提前藏身于此。但此刻,他却未能感应出有任何人的踪迹。

  莫非,他们还没到?

  嚓嚓嚓——

  一阵踩在泥土上的脚步声传来。

  大理寺后山都是松软的黄色泥土,听这声音,应该是来了不少人。

  黄闵迅速退至门外,隐身藏到寺庙旁一棵大树底下的阴影里。

  只见月色下,数十个黑衣人跟在欧阳征浔身后,出现在寺庙前。

  其中有六人,被用黑色袋子罩着头,看不见面容。

  欧阳征浔一声沉喝:“都出来吧,老夫知道你们已经到了。”

  黄闵从大树阴影里走出来,压着嗓音说道:

  “如此之夜,太傅大人竟亲自前来,看来此物颇为重要了。”

  欧阳征浔警惕地打量着周围,眼神中满是怀疑。

  “就你一人?东西带来了吗?”

  黄闵晃了晃手里的袋子,“在下一人足矣。太傅大人莫急啊,还是先看看人质。”

  欧阳征浔冷哼一声,“莫说废话,快将东西扔过来,老夫先要查验真假。”

  黄闵眉毛一挑,“你们这么多人,莫非还怕在下一人?”

  已换了黑色衣服的那位宝蓝色长袍男子厉声道:“由不得你谈条件,赶紧将东西扔过来。”

  黄闵犹豫了一下,将布袋子扔了过去。

  欧阳征浔打开袋子,倒出里面的东西,只有半块玉佩和一把钥匙。

  他认出了那半块玉佩,又从怀里掏出另一半,完整的对上了。

  欧阳征浔目露凶光,“为何只有两样,还有一封信呢?”

  黄闵从怀里掏出装了藏宝图的信封,在手里晃了晃。

  “信在此。太傅大人已经看了另外两样,是否先给在下看看人质?”

  欧阳征浔将钥匙递给李柯南。

  借着微弱的月光,李柯南观摩起钥匙,而后点头。

  “没错,正是此钥匙。”

  “在下要的人质呢?”黄闵再次问起。

  欧阳征浔冷笑一声,手臂一挥。

  身后的李北大便推出一人,又将其头上的黑色布袋扯下。

  黄闵对上官府之人皆不熟识,仅除上官宇和上官于雪外,其余人他几乎未曾见过。

  “夜色深沉,在下难以看清。还望这位报上名来。”

  “妾身乃上官府二少奶奶秋月。”

  秋月?莫非就是那作伪证的二少奶奶?黄闵心中已经了然。

  “其余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