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抓捕李北大-《一袭幽梦》

  方才场面混乱,假肖世见李伯武艺高强,恐其会找自己算账,便悄悄钻入桌底躲藏起来。

  此时外面打斗声已止,他才慢慢地爬出来。待站定,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走至我面前悄声道:

  “大小姐,刚才小人的戏演得如何?”

  我微微颔首,“尚可,你倒是有演戏的天赋。”

  “全赖大小姐之易容术高超,才能骗过那李伯。小的才有表演的机会!”他谄媚道。

  我笑了笑,“只怪他有眼无珠!”

  “那小的……这个…”他欲言又止,似是想要讨赏赐。

  “为保你安全,暂且不要离开上官府,先在此等候,稍后我会派人将赏银送来。”我吩咐道。

  “好的,小人遵命!”他一脸严肃,不再言语。

  因上官宇受了内伤,便请来陈太夫为其诊治。

  陈太夫开了调理内伤的方子,并吩咐半月之内都不能舞刀弄剑,以免影响伤情。

  那些在混战中受伤的家丁,也都得到了陈太夫的救治。

  而一直昏迷不醒的张权志,在吃了陈太夫开的药方后,也很快苏醒过来。

  张权志苏醒过来后,向我讲述了他昏迷的过程:

  原来,张伯那日收到一封匿名信,写信之人声称,看见他媳妇跟隔壁村老王去了村西那间小破屋里,行不轨之事。

  张伯怒不可遏,匆忙赶去,不料,刚推门踏入屋内,就被人在身后狠狠地打了一记闷棍,当场晕厥过去。

  若不是前去搜寻的家丁及时发现了他,恐怕,他就要命丧黄泉了。

  我想起那日小陆子所说之事,若有所思地询问道:

  “那日小陆子说你醒了,忙跑去告知二少爷,可他们赶到时,你却又继续昏睡,可有此事?”

  张权志闻言,眉头微皱,陷入沉思。

  “哦!想起来了,对对对,老奴期间确实醒过一次。小陆子说去请少爷,他前脚刚出去,我们的李管家后脚就进来了,他还好心的倒了杯水给老奴喝。”

  言罢,他的脸上还露出一丝感激之色。

  “他好心?”我冷哼一声,“那是在水杯里给你下了药吧。”

  张权志脸色一惊,“听大小姐这么一说,还真是,老奴喝完李管家的那杯水后,就特别困倦,之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陈太夫替你诊过脉,你的确是服用了能致人昏睡之药物,所以才一直不能苏醒过来。”

  张权志面露疑惑之色,“仅一杯水就能昏睡上几日?这是什么药物如此之厉害?”

  “并非如此!”我便向他讲述了小陆子去请杨太夫之事。

  张权志听罢,眉头深皱,狐疑道:“莫非,杨太夫也参与其中?”

  我微微颔首,“小陆子每日给你喂服的药汤里,就有一味药草,亦能让人嗜睡。”

  “什么!难道小陆子也参与其中?”张权志震惊道。

  我摇摇头,“非也,药方乃是杨太夫所开,煎药之事是后厨负责,小陆子只管喂你服药。是陈太夫在药渣里发现了端倪!”

  “想来应是那杨太夫所为,只是他与老奴素来无冤无仇,为何要如此行事?”张权志疑惑道。

  “事后我也曾派人去医馆寻找杨太夫,得到的消息却是,医馆的大门已紧闭多日。”

  张权志冷哼一声,“哼,这杨太夫,定然是畏罪潜逃了!”

  我又好奇问道:“张伯,咱府中仆从众多,那歹人为何会选你下手?你是否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尚未想起呢?”

  张权志闻言,又深锁眉头,仔细思索起来!

  “哎呀,想起来了,小少爷落井那日,老奴从厨房出来,恰巧撞见李管家和小胡子神色慌张地从后院过来。记得当时,老奴还向李管家打了声招呼。然而没过多久,就传来小少爷失踪的消息。哎哟!我真是老糊涂了,竟没往那处去想。若能早些发现异常,小少爷或许就不会……唉!”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还用力拍着自己的大腿。

  “如此说来,所以李管家才想要你闭口不言。”我劝慰道:“如今真相已然大白,张伯也不必自责,只等官府将李北大抓捕归案,定要他以命抵命。”

  “只是老奴想不明白,李管家为何要加害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少爷呢?”

  我亦沉声道:“我也想不明白!”

  而此时的李北大,藏身于一处隐蔽的院落内。一位妇人正在为他更换背部的药草。

  那日在上官府的混战中,他的背部被砍了两道深深的刀伤,几日的休养,虽然伤势有所好转,但仍需静养。

  李北大心中暗自庆幸,还好提前找好这个藏身之处,以备不时之需,今日果然派上了用场。

  他看着眼前正忙着给自己换药的夫人姚绵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夫人转身端来一碗汤药,递给李北大,嘱咐他喝下。

  李北大接过汤药,沉声道:“绵花,让你跟着我在这里受苦了。”

  那夫人微微一愣,低头轻声道:“奴家不觉得苦,你是我的夫君,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若不是遇到夫君,奴家恐怕早已命丧黄泉了。”

  原来,姚绵花本是比翼镇一个偏远小村落的寡妇,年逾而立,相貌普通,但性情温顺。

  早年她的丈夫进山打猎,不慎坠崖身亡。此后,她便守寡多年,膝下也无儿无女,一直独自生活。

  一日进山砍柴,不幸遭遇狼群。就在她以为命不久矣之时,李北大的及时出现救了她。

  当得知李北大的妻子已在两年前病故,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她便以身相许,嫁给了李北大。

  当时的李北大正遭仇家追杀,所以才逃至深山藏匿,恰巧遇到姚绵花被狼群围困,便出手解救!

  随后,李北大带着成为他妻子的姚绵花从偏远的比翼镇逃到天都的龙城,去投靠了他的大哥。

  在大哥的帮助下,他也在龙城外的一个小村落里与姚绵花安了家。

  当时村里有个同姓的老者,正好在上官府里当管家,得知老者因年事渐高,身体每况愈下,欲从上官府辞职。

  李北大很想到上官府谋个管家职位,便向大哥借了一笔银子,悄悄塞给同姓老者,恳请他能向上官府推荐自己。

  在巨额银两的诱惑下,那位上官府的前管家。便以李北大是自己侄儿的身份,举荐他成为自己的接班人。

  毕竟其在上官府当了多年的管家,上官府老爷对他亦是信任有加,既然他举荐的是自己侄儿,想必也如其一样,是忠诚之士。

  就这样,李北大成为了上官府的管家,接替了李姓老者的位置。

  前管家拿着李北大的那笔银子,本欲在村子里安享晚年。然而不到三年光景,他便与世长辞了!

  若不是大哥来寻李北大帮忙,想必,他亦会像前任李管家一般,在上官府一直干到年老体衰再辞职,然后与姚绵花在村落里共度余生,安享晚年。

  李北大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他深吸一口气,仰头将汤药一饮而尽。

  他用温柔的目光凝视着姚绵花,郑重地说道:“等我的伤势痊愈之后,我们就一起远走高飞。”

  姚绵花微微颔首,轻轻地依偎在李北大的怀抱里,闭起双眼,感受着他胸膛传来的温暖与力量。

  她微仰起脸,用平静的声音问道:“北大,究竟发生了何事?为什么我们要如此东躲西藏呢?”

  李北大皱起眉头,缓缓开口:“这件事情一言难尽……”

  姚绵花紧握住李北大的手,安慰道:“北大,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险阻,奴家都会和你一起并肩同行。”

  李北大微笑着点点头,抱紧了姚绵花。

  然而,他们未曾察觉,危险正在悄然逼近。

  昨日,姚绵花进城抓药,所购皆为治疗刀伤之草药。不识字的她,自然不知官府告示所写何事。抓完药后,她便径直返回。

  而官府张贴的抓捕告示上,明确写明罪犯李北大身负刀伤,如有发现并举报者,将有奖赏。

  于是乎,那位机敏的药店小二洞察到了些许端倪。他悄然跟在姚绵花身后,来到了他们藏身之地。

  随后,他匆忙赶往官府,将此事告发。

  官府获此重要线索后,迅速调遣人马展开行动。

  官差们将屋子包围得水泄不通,那位领队的官差飞起一脚踹开门,大声喊道:

  “李北大,你已被包围了,速速就擒!”

  李北大和姚绵花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手足无措。

  回过神来的李北大赶忙将姚绵花护在身后,从桌底抽出大刀,准备做最后的顽抗。

  “哼!拒捕反抗者格杀勿论!给我上!”领队的官差高声喊道。

  官差们得令后一拥而上,李北大伤势未愈,几个回合下来,已渐显疲态,但他仍拼死抵抗。

  就在一把刀即将刺进李北大背部的千钧一发之际,姚绵花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那把刀。

  那把刀无情地刺入了姚绵花的胸膛,鲜血从她口中涌出。

  李北大见此情形,扔下手中的刀,大吼一声:“绵花!”并将其紧紧抱在怀中!

  几名官差迅速将刀架在了李北大的脖子上。

  “李北大,你被捕了。哼!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你刚才若不反抗,你的夫人也不至于为你送命。”领队的官差大声说道。

  李北大看着怀中气息奄奄的姚绵花,痛心疾首地说道:

  “你怎么这么傻?为何要替我挡这一刀,该死的是我,你为何要替我去死!”

  姚绵花紧握着李北大的手,气息微弱地说道:

  “这…是…我欠你的,我……”话未说完,她的手已从李北大手中滑落,香消玉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