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朱祁镇:有什么好骂的?打仗被俘不很正常吗?-《我刷人类进化史,祖宗全破防》

  【公元1452年,朱高炽长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年号宣德。】

  【他登基之后一举平定汉王朱高煦的叛乱,并致力于整顿统治机构,蠲免税粮,复业流民。】

  【延续了明仁宗的治国理念,实行重农政策,赈荒惩贪,息兵养民,使明朝天下安定,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史称‘仁宣之治’。】

  弹幕——

  【但宣宗皇帝沉迷享乐,被后世戏称蟋蟀天子,更重用宦官,为明英宗时的宦官乱政埋下隐患。】

  【人家为国尽心尽力,劳累至极,想要玩个蟋蟀怎么了?就这还被史官黑成蟋蟀皇帝呢,悲哉!】

  【挺好的,爱玩也没耽误国事,就是没把大明战神射墙上(狗头)。】

  【全才型帝王,号称小二凤(滑稽)。】

  【朱瞻基上马能骑射砍杀,下马能文理治国,在历代皇三代里,综合素质是相当高的!】

  【朱瞻基是个好皇帝,可惜死得太早了;李隆基也是个好皇帝,可惜死的太晚了。(大笑)】

  【洪武永乐奠定了大明基础,可惜仁宣二帝执政都太短。】

  【judy的基因真的不太行。(狗头)】

  ……

  看到此处。

  各朝各代的古人们都睁大了眼睛。

  仿佛见到了什么稀奇物种般。

  ……

  大秦时空位面。

  秦始皇羡慕惨了。

  “洪武、永乐、洪熙、宣德……”

  “除了无能的建文,其他的都是有为之君啊!”

  “这大明的国运也太好了吧!”

  若我大秦也能有这些好儿孙。

  何愁不能国祚千年啊!

  想到这。

  秦始皇立马叫赵高过来。

  “你再去给胡亥那个孽障抽几鞭子!”

  ……

  大汉时空位面。

  刘彻看得眼红了。

  “上马能骑射砍杀,下马能文理治国!”

  “好好好。”

  “做皇帝就该这样啊!”

  一颗刚刚被劝诫寂灭的心。

  此时又复燃待发起来。

  他握紧了拳头。

  “朕要匈奴人死!”

  ……

  大唐时空位面。

  李世民颇为疑惑。

  李隆基?

  不是打造了开元之治那等盛世的优秀后人吗?

  难道活得长也成缺点了?

  “朕怎么有些看不懂了呢?”

  他挠了挠头。

  不明白后世的意思。

  ……

  大清时空位面。

  乾隆满脸都是不乐意。

  看着大明在玄幕上出风头他就不爽。

  不过手下败将而已。

  你们还整上这么多明君了?

  “对了!”

  “朕记得他们是不是有个什么堡宗啊?”

  “光宗耀祖,可给大明好好露了波大脸啊!”

  “呵呵,好像就快轮到他了呀。”

  想到这。

  乾隆忍不住笑出了声。

  ……

  大明洪武年间。

  朱元璋看得拍掌称快。

  “好,好啊!”

  “前有洪熙,后有宣德,此乃上天庇佑我大明啊!”

  “哈哈哈!”

  老朱嘴角都要咧到耳朵根了。

  还有什么是比看后世君主优秀成才。

  更让人欣慰过瘾的事情吗?

  没有!

  旁边。

  朱标笑得却很勉强。

  这些老四那一脉干得真好啊!

  三代皆为明主。

  可是。

  世间的事物最经不起比较了。

  看看老四的儿孙。

  又看看自己的儿孙。

  那简直是依托啊!

  就在他忍不住要哭出声时。

  朱元璋突然长长一叹。

  “可惜啊!”

  “看那评论所言,这些孩子似乎活得都不怎么长啊!”

  朱标一愣。

  不应该啊?

  三代都活这么短。

  莫非真是老四的种有问题?

  ……

  玄幕上。

  【公元1435年一月,朱瞻基病逝。】

  【在位仅十年,享年三十八岁。】

  ……

  永乐年间。

  朱棣傻眼了。

  本来看到朱瞻基的功绩时。

  他还一脸欣慰。

  在心中大喊:

  看到了吗爹?

  儿臣三代皆为英主!

  这大明江山永在!

  可随后。

  玄幕就说宣德死了?

  “三十八岁……”

  “这么年轻就去了?”

  朱棣身嘴唇翁动。

  整个人都麻了。

  另一边。

  朱瞻基脸色一白。

  不是?

  三十八我就寄了?

  亏我刚刚还安慰爹呢。

  结果我活得比他还要短?

  朱高炽也懵了。

  我肥胖厌动。

  去得早可以理解。

  可你个心宽体胖的大小伙子。

  怎么死得比我还早?

  就这样。

  大殿之内。

  爷孙三人全体失神了。

  ……

  而于同时刻的景泰年间。

  身在瓦剌军帐中的朱祁镇躺在草地上。

  身子早已被晒得黑黢黢一片。

  他抬起粗糙的手指,揉了揉眼眶。

  看着玄幕颇有不忿道:

  “都怪这贼老天,令父皇早逝。”

  “不然这些瓦剌人岂能如此嚣张?”

  “朕也就不用跑到土木堡来了!”

  话到此处。

  他直接气得狠捶地面。

  “不过接下来,好像要到朕了呀。”

  朱祁镇缩了缩脖子。

  打个仗被俘虏……

  这很正常吧?

  后世人应该没理由骂朕才对。

  你们也不用介绍了。

  随便把朕揭过去就行了嘛。

  ……

  【朱瞻基逝后,九岁的朱祁镇即位,为明英宗,年号正统,由大明第一太后张氏辅佐,外有三杨治国,颇有一番欣欣向荣之态。】

  【然在公元1442年,张太后去世,三杨也相继离世,此后无人再能遏制宦官势力。】

  【宦官头目王振登上历史舞台。】

  【仗着朱祁镇的信任,他嚣张跋扈,将明太祖禁止宦官干政的贴牌撤下,举朝都要称其为翁父,家产更有金银六十余库。】

  【此外,民生问题日益严峻,流民增加,再加上英宗常年征伐麓川地区,导致三军疲惫,国库空虚。】

  【也让北方的瓦剌人得到放松,逐渐发展强大起来。】

  【公元1449年,瓦剌军长驱直入,引起明朝廷混乱,王振为邀功讨宠,不顾兵疲马惫,怂恿明英宗亲征,结果仅仅一个月便在土木堡被包围……】

  ……

  看到这。

  朱元璋脸色一黑。

  气得狠狠一蹬脚。

  “原来是那个孽障!”

  好了!

  现在也不用再瞅下去了。

  后面的事情越看越想砍人!

  一旁的朱标同样深吸了口气。

  连忙拿起桌子上的茶。

  倒在朱元璋碗里。

  准备分散下对方的注意力。

  他是生怕这玩意。

  把父皇给气走了。

  ……

  永乐年间。

  负责服侍皇帝的小太监。

  莫名地。

  打了个寒颤。

  奇怪。

  这不是才六月吗?

  怎么突然变这么冷了?

  待他一回头。

  只看见一道眼神在瞅着他。

  那眼神宛如北平城内十二月的冻水。

  直欲浸入骨髓!

  朱棣此刻的感觉。

  就是很晦气!

  “之前还不清楚,现在知道了。”

  “这宦官乱政,原来还有你的一份力啊!”

  他冷冷看向了自己的好孙儿。

  朱瞻基眼角抽搐。

  天老爷!

  我只是想提升下宦官的整体素养。

  好平衡朝堂,来巩固皇权。

  谁知道。

  朱祁镇会被这些家奴耍得团团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