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泡沫时代破碎,被踢出局的女泉,攻守之势异也?-《我刷人类进化史,祖宗全破防》

  这时,弹幕飞出——

  【好家伙,真没想到创立红色思想的大导师的至理名言还能用在这里。】

  【这倒是没错,经济基础是一切,经济独立了,底气就足了,思想观念也就会随之发生改变。】

  【社会意识形态本身就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这么说没毛病的。】

  【简单点说,钱决定一切。】

  【楼上,那也不是这么简单,别忘了大导师的下一句: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

  大唐时空位面。

  李世民看着众多弹幕的议论。

  从这些内容中大致了解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含义,然后心中若有所思。

  他感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句话,很有意思,蕴含着大道理。

  甚至,他还联想到了之前视频出现过的一些革命。

  按后世之人的说法,那些革命的产生。

  不就是因为那些国家经济基础的改变吗?

  “所以,如果大唐开启工业革命,会让大唐的经济基础改变吗?会影响大唐的上层建筑吗?”

  李世民心中思索万千。

  除了李世民之外。

  在其余朝外朝代位面。

  还有不少雄主也有类似的思考。

  【并且,当时的倭国年轻男性也在反传统,比如反催婚、痛斥原生家庭。】

  【但为什么“女权”的声音更大呢?因为倭国年轻男性要谈恋爱啊。】

  【当时的倭国男性把大量钱花在女生身上,女性的购买力高的可怕。】

  【而强大的购买力就意味着话语权。】

  【时尚杂志的金主是奢侈品,用奢侈品的是年轻女性,时尚杂志就变着花样夸女性。】

  【结果就是倭国女权一度是新世代中声音最大的群体。】

  【因为年轻女性、年轻男性在反传统上结成了联盟。】

  【维系联盟的也不是“脆弱”的道德感,而是真实的是“共同利益”。】

  看到这里。

  历代不少商人点了点头。

  按照他们的简单理解,出钱的才是大爷。

  其实在华夏古代,虽然是男权社会。

  男尊女卑,但同样存在“为红颜一掷千金”的事。

  所以,虽然古人们深入理解不了“购买力就是话语权”这一消费主义社会的特征。

  但也不至于完全看懵。

  【可惜,泡沫终究是要被戳破的。】

  【“失去的20年”结束了倭国女权的思潮。】

  【泡沫时代,男大学生可以找到高薪工作,女大学生也可以。】

  【可泡沫破裂了,倭国经济崩了,企业不仅不招人,还要裁员。】

  【经济停滞,企业倒闭,公司裁员,蛋糕不够分了,职场开始了丛林法则倭国女性第一个出局!】

  【为什么是女性?】

  【抛开政治正确,在没有规则约束的前提下,男性不结婚、不恋爱、不要命地拼起来,其战斗力和耐操性具体如何,自行想象。】

  【试想下,如果一个公司把强度拉满,一个月一天假都不放,你会明白这个公司实际上在驱逐哪个群体。】

  【当然,个体差异性肯定是存在的而我这里说的是群体。】

  这一段话虽然说得不是那么直白。

  但也并不难理解。

  这就是在说男人与女人在先天身体素质上的区别。

  大明时空位面。

  朱瞻基大大咧咧地说道:

  “论身体强壮程度,女人确实不可能比得上男人。”

  这倒不是他故意看不起女人。

  而是按照他的经验,他觉得事实确实是如此。

  要不然,军队就不会都是由男人组成了。

  闻言,朱棣开口说道:

  “倒也不能如此绝对。”

  “有些天赋异禀的女子,也是很能打的。”

  “爷爷说得是,不过绝大多数情况下,女子的身体是不如男子强壮的。”

  朱瞻基老实回道。

  【而一旦这种“出局”发生,毁灭的就是倭国女权的经济基础。】

  【倭国女权的基础就是经济独立的都市新女性。】

  【现在她们失业了,也失去了“自由”的资格。】

  【于是,大分裂开始了。】

  【一部分女性把“出局”的原因归结为男性的压迫和歧视,更加仇恨男性。】

  【另一部分女性则选择结婚,和男方结成家庭共同应对经济压力。】

  【可问题又来了,经济大萧条下“出局”的不止女性,还有能力一般的男性,否则传说中的“平成废宅”从何而来?】

  【这部分男性没资源,也没积极性去追求女性。】

  【结婚是压榨女性?我同意!为了不压榨女性,我不结婚。】

  【而没躺平的男性,则很好地接纳了“女权”理念,我是自由的。】

  【我奋斗了十八年才坐在东京银座的楼顶喝咖啡,我要把全部的时间金钱用来包装自己。】

  【结婚?这是女性压榨男性的阴谋!】

  弹幕飞出——

  【妙啊!妙啊!】

  【好家伙!攻守之势异形了。】

  【好像也没毛病,都是自由的。】

  【蚌埠住了,哈哈。】

  【经济好的时候你侬我侬,经济不好的时候大家就只能各自飞咯。】

  ……

  历朝历代的古人们看得有点懵。

  这个转弯来得太猛了。

  刚刚还是倭国男性在挥洒着金钱讨好倭国女性。

  现在突然就变成不再搭理了。

  普通的古代老百姓满脸震惊。

  而历朝历代的许多雄主们,则是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

  有了更直观、深刻的理解。

  【据2016年明治安田生活福祉研究所的调查问卷显示,希望结婚的倭国男性只占38.7%,妇女则占59%。】

  【面对经济压力,倭国女性在职场上被“驱逐后”,在婚恋市场上供求关系也“倒挂”了。】

  【悲哀的是,曾经志同道合的“姐妹,反而可能成为婚恋市场的“竞争者”。】

  【最终,倭国女权的婚恋观从四个男友不结婚,到要求高收入、高学历、高个子,最后变成了今天的有工作不家暴就行。】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历代的许多古人在心中摇了摇头。

  这一路看过来。

  他们对倭国女人的这种遭遇没什么同情的心思。

  都是倭国女人当初自己选择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