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如此,赵匡胤的祖宗之法让北宋军队的人数膨胀到了极其夸张的地步。】
【要知道,西汉、初唐时,军队都是临时爆兵,平常也就十几万的规模。】
【而唐代采取募兵后,最多也就是唐玄宗时期的60万。】
【但北宋,光禁军就有80万,而且除夕以外,还有数十万厢军,也就是地方部队。】
【为什么会这样呢?】
【道理很简单,地方相军一旦数量增长,中央军就得多招一些来制衡。】
【比如太祖赵匡胤时期,厢军18万禁军19万3千,驴车战神宋太宗时期湘军30万,禁军35万8千。】
【而到了宋仁宗时期,厢军60万,禁军89万。】
【虽然数量一直增长,但宋朝并没有削减军人待遇。】
【根据朱熹的描述,北宋常年一直拿八成的财政收入来养兵。】
“嘶!居然这么多!”
历代众多古人直接看呆了。
如果这个数字是真的。
那北宋朝廷简直是太疯狂了。
几乎全国的财政都来养兵了。
就一点不考虑国家其余地方的花费吗?
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们的军事能力,貌似也不怎么强力啊!
【换句话说,宋朝一直像养老虎一样,不断给这些军人喂肉,以此希望老虎改变野性,不会咬到自己。】
【但是,这不可避免地影响老虎形象以及老虎的战斗力。】
【由于大量收编社会混子,全社会开始视当兵为一项低贱的职业。】
【人们纷纷觉得,一定是社会上混不下去了,走投无路才参军。】
历代不少古人纷纷点头赞同。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正经的良家子,谁会愿意跟地痞流氓为伍?
社会上的分割都是有原因的嘛。
【就比如,“老兵”这个在今天颇为让人产生敬意的称呼,放在当时就是骂人的话。】
【这种风气,就使得北宋精英阶层不愿加入军队,进而恶性循环影响宋军的战斗力。】
【毕竟,群体的素质,会很大程度影响一个群体的实力。】
【比如西汉打垮匈奴,是因为它有一帮有田产的良家子,而唐军横扫亚洲是因为它有一帮有田产的府兵。】
【到了近代,德军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展现出强悍战斗力,都和德军平均学历在高中有很大关系。】
大唐时空位面。
李世民微微颔首。
玄幕中这番话的观点,他是很认同的。
军队在精不在多。
而想要打造一支精兵,士兵素质极其重要。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相对比那些平日里游手好闲的地痞流氓。
有田产的良家子,自然在领悟力服从性、纪律性、战斗意志等多方面都要更强。
没有大量良家子作为中坚,反而是招收了大量地痞流氓。
这样的宋朝军队,战斗力能高才奇怪。
【所以,宋军孱弱的点就在这儿。】
【因为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绝不会成为地痞流氓。】
【但北宋军队,恰恰主要吸纳地痞流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御史吕景初曾向宋仁宗上奏停止养兵。】
【理由是,咱们国家不是没有想保家卫国的热血青年,可是朝廷大量把地痞流氓放进军队,这让那些真正爱国想参军的精英怎么想?】
【而且一打仗,每次这帮混吃等死的人就先撒丫子跑,每次都把咱真正的勇士给坑了。】
大秦时空位面。
秦始皇看着玄幕,眼露思索之色。
他倒是觉得,吸纳大量地痞流氓,只是宋朝军队孱弱的一方面原因。
另一方面的重要原因,是宋朝从政治地位还有实际待遇上,都在打压武人,没有给武人公平待遇。
假如宋朝也如同大秦一样实行军功爵制度。
就算是军队中有大量地痞流氓存在,战斗力也不至于那么低。
昔日大秦刚刚推行军功爵制度的时候。
军队之中也有不少刑徒罪犯之类的人。
但这些人为了搏一个前程,在战场上也很是勇猛。
【作为统治者,宋仁宗没法改变维持稳定的祖宗之法。】
【相反,为了筹措养老虎的肉,他又不得不允许地方官府抽调厢军去做役人,以此来弥补财政空缺。】
【什么叫役人呢?】
【就是:军队经商。】
【这些厢兵,或被调去做买卖、或去砍树、烧炭、吹弹乐器。】
【以至于到了南宋时,兵部侍郎李邴还愤然对皇帝讲:咱这些当兵的,天天给人抬轿子、玩杂耍,实在不知道咱们的军队是个什么东西。】
【经商对军队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弹幕飞出——
【军队经商,危害无穷!会使军队失去专业性和战斗力,还会带来腐败与大量社会矛盾。】
【军人从事商业活动,容易让他们产生贪婪心理,从而腐蚀军队纪律,还会破坏社会经济秩序。】
【当年我们果断禁止军队经商,真的太英明了!】
【宋朝军队经商这口锅,还真不能扔在宋仁宗的头上,这事从赵匡胤时代就开始了。】
【没错,赵匡胤不但允许军队经商,还下令‘其贸易则免征其税’以增加军队经商的收益。】
【其实赵大本来是好心,他说的是‘安边御众,须是得人,若分边寄者能察联意,则必恤其家属,厚其爵禄,多与公钱及属州课利,使之回图’,想让士兵过得好点。】
【然而,军队经商最后却成了军方将领肆意中饱私囊的途径,普通士兵就是免费劳动力。】
【被当做免费劳动力还不是最惨的,为上级经营不善买单才最惨,卖不出去的东西直接用作军饷。】
……
大宋时空位面。
赵匡胤看着高空玄幕,心头一震。
用后世的话来说,他此刻真是汗流浃背了。
他确实是没想到。
军队经商的危害会这么大。
按照他的想法,军队经商,其实可以一举多得。
一方面可以减轻朝廷的财政压力。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军队士兵获得更多利益。
万万没料到。
最后竟然是好心办了坏事。
“必须禁止军队经商!”
赵匡胤脑中浮现出这个念头。
这一世,为了大宋的长治久安,该改变的,必须要变。
【以抗击金兵的中兴四将刘光世为例。】
【听起来他是和岳飞、韩世忠并列感觉就算不及岳飞,好歹也是个抗金将领。】
【但实际上,这哥们明面上有人的编制,却一直在吃空饷。】
【并且,他专门有8000人负责经商,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富得就像当代财神爷。】
【财富的增长,必然会消磨军队的斗志。】
【毕竟财气生和,你兜里很多钱的话,你怎么会和别人拼命呢?】
【刘光世每逢作战,都不亲临前线相反是根据战局情况决定要不要逃跑这使得他指挥的宋军一撤再撤。】
【但这却是宋军的普遍情况。】
【毕竟经商久了,指挥官很容易变成利己主义者。】
【进而,他会核算这一行动的成本值不值,往往是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靖康耻也是情理之中的。】
……
【要知道,西汉、初唐时,军队都是临时爆兵,平常也就十几万的规模。】
【而唐代采取募兵后,最多也就是唐玄宗时期的60万。】
【但北宋,光禁军就有80万,而且除夕以外,还有数十万厢军,也就是地方部队。】
【为什么会这样呢?】
【道理很简单,地方相军一旦数量增长,中央军就得多招一些来制衡。】
【比如太祖赵匡胤时期,厢军18万禁军19万3千,驴车战神宋太宗时期湘军30万,禁军35万8千。】
【而到了宋仁宗时期,厢军60万,禁军89万。】
【虽然数量一直增长,但宋朝并没有削减军人待遇。】
【根据朱熹的描述,北宋常年一直拿八成的财政收入来养兵。】
“嘶!居然这么多!”
历代众多古人直接看呆了。
如果这个数字是真的。
那北宋朝廷简直是太疯狂了。
几乎全国的财政都来养兵了。
就一点不考虑国家其余地方的花费吗?
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们的军事能力,貌似也不怎么强力啊!
【换句话说,宋朝一直像养老虎一样,不断给这些军人喂肉,以此希望老虎改变野性,不会咬到自己。】
【但是,这不可避免地影响老虎形象以及老虎的战斗力。】
【由于大量收编社会混子,全社会开始视当兵为一项低贱的职业。】
【人们纷纷觉得,一定是社会上混不下去了,走投无路才参军。】
历代不少古人纷纷点头赞同。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正经的良家子,谁会愿意跟地痞流氓为伍?
社会上的分割都是有原因的嘛。
【就比如,“老兵”这个在今天颇为让人产生敬意的称呼,放在当时就是骂人的话。】
【这种风气,就使得北宋精英阶层不愿加入军队,进而恶性循环影响宋军的战斗力。】
【毕竟,群体的素质,会很大程度影响一个群体的实力。】
【比如西汉打垮匈奴,是因为它有一帮有田产的良家子,而唐军横扫亚洲是因为它有一帮有田产的府兵。】
【到了近代,德军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展现出强悍战斗力,都和德军平均学历在高中有很大关系。】
大唐时空位面。
李世民微微颔首。
玄幕中这番话的观点,他是很认同的。
军队在精不在多。
而想要打造一支精兵,士兵素质极其重要。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相对比那些平日里游手好闲的地痞流氓。
有田产的良家子,自然在领悟力服从性、纪律性、战斗意志等多方面都要更强。
没有大量良家子作为中坚,反而是招收了大量地痞流氓。
这样的宋朝军队,战斗力能高才奇怪。
【所以,宋军孱弱的点就在这儿。】
【因为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绝不会成为地痞流氓。】
【但北宋军队,恰恰主要吸纳地痞流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御史吕景初曾向宋仁宗上奏停止养兵。】
【理由是,咱们国家不是没有想保家卫国的热血青年,可是朝廷大量把地痞流氓放进军队,这让那些真正爱国想参军的精英怎么想?】
【而且一打仗,每次这帮混吃等死的人就先撒丫子跑,每次都把咱真正的勇士给坑了。】
大秦时空位面。
秦始皇看着玄幕,眼露思索之色。
他倒是觉得,吸纳大量地痞流氓,只是宋朝军队孱弱的一方面原因。
另一方面的重要原因,是宋朝从政治地位还有实际待遇上,都在打压武人,没有给武人公平待遇。
假如宋朝也如同大秦一样实行军功爵制度。
就算是军队中有大量地痞流氓存在,战斗力也不至于那么低。
昔日大秦刚刚推行军功爵制度的时候。
军队之中也有不少刑徒罪犯之类的人。
但这些人为了搏一个前程,在战场上也很是勇猛。
【作为统治者,宋仁宗没法改变维持稳定的祖宗之法。】
【相反,为了筹措养老虎的肉,他又不得不允许地方官府抽调厢军去做役人,以此来弥补财政空缺。】
【什么叫役人呢?】
【就是:军队经商。】
【这些厢兵,或被调去做买卖、或去砍树、烧炭、吹弹乐器。】
【以至于到了南宋时,兵部侍郎李邴还愤然对皇帝讲:咱这些当兵的,天天给人抬轿子、玩杂耍,实在不知道咱们的军队是个什么东西。】
【经商对军队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弹幕飞出——
【军队经商,危害无穷!会使军队失去专业性和战斗力,还会带来腐败与大量社会矛盾。】
【军人从事商业活动,容易让他们产生贪婪心理,从而腐蚀军队纪律,还会破坏社会经济秩序。】
【当年我们果断禁止军队经商,真的太英明了!】
【宋朝军队经商这口锅,还真不能扔在宋仁宗的头上,这事从赵匡胤时代就开始了。】
【没错,赵匡胤不但允许军队经商,还下令‘其贸易则免征其税’以增加军队经商的收益。】
【其实赵大本来是好心,他说的是‘安边御众,须是得人,若分边寄者能察联意,则必恤其家属,厚其爵禄,多与公钱及属州课利,使之回图’,想让士兵过得好点。】
【然而,军队经商最后却成了军方将领肆意中饱私囊的途径,普通士兵就是免费劳动力。】
【被当做免费劳动力还不是最惨的,为上级经营不善买单才最惨,卖不出去的东西直接用作军饷。】
……
大宋时空位面。
赵匡胤看着高空玄幕,心头一震。
用后世的话来说,他此刻真是汗流浃背了。
他确实是没想到。
军队经商的危害会这么大。
按照他的想法,军队经商,其实可以一举多得。
一方面可以减轻朝廷的财政压力。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军队士兵获得更多利益。
万万没料到。
最后竟然是好心办了坏事。
“必须禁止军队经商!”
赵匡胤脑中浮现出这个念头。
这一世,为了大宋的长治久安,该改变的,必须要变。
【以抗击金兵的中兴四将刘光世为例。】
【听起来他是和岳飞、韩世忠并列感觉就算不及岳飞,好歹也是个抗金将领。】
【但实际上,这哥们明面上有人的编制,却一直在吃空饷。】
【并且,他专门有8000人负责经商,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富得就像当代财神爷。】
【财富的增长,必然会消磨军队的斗志。】
【毕竟财气生和,你兜里很多钱的话,你怎么会和别人拼命呢?】
【刘光世每逢作战,都不亲临前线相反是根据战局情况决定要不要逃跑这使得他指挥的宋军一撤再撤。】
【但这却是宋军的普遍情况。】
【毕竟经商久了,指挥官很容易变成利己主义者。】
【进而,他会核算这一行动的成本值不值,往往是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靖康耻也是情理之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