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炸平喜马拉雅山?古人:后世做事太疯狂了!-《我刷人类进化史,祖宗全破防》

  【因此,在1979年,老大哥组织了一项名为“墨尔库里斯-18工程”的地震武器研制计划。】

  【期间,有军事专家建议,鹰酱国被两大洋包围,老大哥可以在太平洋海底的底层断口位置放置核弹。】

  【一旦两国开战,就引爆海底核弹引发海底地震,制造超级大海啸,对鹰酱国的海岸城市进行致命打击。】

  伴随着旁白字幕。

  玄幕开始播放出一段超级海啸的演示视频。

  画面中那惊涛骇浪般的自然伟力。

  令历代的众多古人再次吓傻。

  老大哥的这个计划,真是太疯狂了!

  【为此,老大哥情报局派遣特工搭乘潜艇深入太平洋海底,对底层断口进行探测,取得了重要数据。】

  【1987年,老大哥决定加速地震武器的研发,于是启动了名为“水星计划”的新计划。】

  【1990年,老大哥将数字系统监测平台和接收中心放入地底深处,并将它们与核装置组合,构建出了战略地震武器的初步形态。】

  【不过,因为老大哥的解体,“水星计划”因缺乏资金和实验支撑而被迫中止。】

  【然而,地震武器的研究并未终止。】

  【在老大哥解体后,毛熊国重新召集了当初参与“水星计划”的科学家,并将其重新命名为“火山计划”。】

  【不过,对这一计划,毛熊国一直保持沉默,所以计划的研究效果如何?进行到了哪一步?外界不得而知。】

  大汉时空位面。

  刘彻完全能理解毛熊国继续研究地震武器的做法。

  老大哥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没道理放弃。

  一旦成功研究出来,那就是战争中的大杀器!

  “不过,就只有毛熊国在研究这一武器吗?”

  刘彻觉得只怕未必。

  很明显,老大哥曾经的计划目的已经广为人知。

  他觉得其余有实力的国家,也很有可能会去研究。

  【三:炸平喜马拉雅山。】

  【国家:华夏。】

  【目的:西北变江南。】

  【我国的青藏高原的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资源储量占华夏水资源总量的22.71%。】

  【另一边,我国西北地区到处都是荒漠,比如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其面积达到33万平方公里,大约有三个棒子国那么大。】

  【一个是水多的用不完,另一个则是无水可用。】

  【在这种情况下,上世纪90年代,几名科学家发表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水汽通道”的论文,提出人为改变气候,让大西北成为江南水乡的设想。】

  【他们的计划是将喜马拉雅山炸出一个长达50公里的豁口,从而引入印度洋温暖湿润的气流,让更多的水汽输送到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沙漠就会变成绿洲。】

  伴随着旁白字幕。

  高空玄幕中开始播放这个计划的动画演示视频。

  大明时空位面。

  朱瞻基看着视频内容,颇为兴奋地对朱棣说道:

  “爷爷,这个计划听起来很不错啊!”

  “如果真的能实现,就能多出来不少耕地,能种更多的粮食了。”

  闻言,朱棣微微颔首。

  他同意朱瞻基的意见。

  从此刻视频中的描述内容看。

  后世的这个计划确实挺好。

  “就是不知道这个计划能不能行得通,不知后世人实现这个计划没有?”

  朱棣好奇地继续看向玄幕。

  【这个计划出现后,当时的华夏首富牟齐中对其进行了大力推动,使其在全国广泛传播,在政界、商界、学术界都引起巨大轰动。】

  【不过,经过着名气象学家叶笃正和高登义等科学家的深入研究,最终的结论是这个计划不可行。】

  【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水汽在到达西北之前,要走很长的一段距离,即使是西南季风最强势的时期,水汽也无法到达青海地区的三江源。】

  “竟然不行吗?”

  历代众多古人对这个结果略微有些失望。

  毕竟同为华夏一脉。

  他们还是很愿意看到后世之地被改造得更好的。

  而且若是真的能见证这种历史性的时刻。

  每个人都会觉得与有荣焉。

  【二:太阳炮。】

  【国家:纳萃德意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意志面临战败。】

  【在疯狂和绝望的双重驱使下,德意志的科学家们孤注一掷,提出了大量想象力突破天际、与现实脱节的新式武器设计,例如“巨鼠”超重型坦克、“银鸟”空天飞机等,被后人称为“纳萃黑科技。】

  【在这之中,有一款“黑科技”的威力最强、工程量最大,这便是:太阳炮。】

  【太阳炮的狂想,起源于1929年。】

  【在这一年,德意志着名的火箭科学家赫尔曼·奥伯特在日常研究过程中,意外开启了一个惊天的脑洞:将一副直径为100米的巨大反射镜发射到太空,它可以在夜间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上。】

  【这样一来,普通农作物就等于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享受到太阳光照,生长速度就可以大大加速,迅速提升田地的食物产量。】

  【另外,大型城市也可以得到充足的光照,从此节约下消耗在照明系统上的大量电力。】

  历代众多古人听着这个计划,一时大为震惊。

  这个想法着实是太有创意了。

  不过。

  要是真能有这样的效果。

  不少古人觉得这个计划倒是挺不错的。

  至于能否实现,很多古人倒是不怀疑。

  他们觉得,后世都能在太空中建立太空站了。

  将一面镜子放在太空中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才对。

  “但,这与武器又有什么关系呢?”

  震惊之后。

  许多古人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虽然奥伯特的这个假设是为了种田,但纳萃的科学家们却认为这个计划可以征服地球。】

  【在希腊的神话里有一个类似原理的故事。】

  【公元前212年,罗马共和国进攻希腊的锡拉丘兹城,阿基米德用一面铜镜,将阳光聚集点燃了进攻的船只,然后将罗马共和国击退。】

  【虽然这只是一则神话故事,但是其中的科学原理是符合的。】

  “原来如此。”

  看到这里。

  一些知识渊博且头脑灵活的古人恍然大悟。

  他们已经想到了太阳炮的原理。

  在华夏古代,其实对凸透镜聚焦作用早有认识。

  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中就有记载:

  “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

  说得就是把冰磨制成凸透镜,让太阳光通过凸透镜。

  太阳光将会聚在焦点,从而使焦点处温度升高。

  如果在焦点处放些易燃物质。

  易燃品就会燃烧起来,从而取火。

  ……